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魔仙道尊 (棒侨峻仔)



顾子瑶如醍醐灌顶,渐渐入神,将融合之意逐渐体会了出来。虽然这种融合之念并没有成熟到随意就能感知而来,但他已经明显触碰到融合这个境界了。

净空寺上空,一道七彩流光闪现……

独自在禅房打坐诵经的慧果大师眼中露出惊喜欣慰的神情,喃喃道:“这小家伙的天资果然聪颖,如今突破至融合期修为,竟然比我预想的要提前了很多时日,而且这种融合之念,精纯的罕见!老衲一生之中还未曾见到任何一个人,进阶到这种修为时,境界能如此精纯到没有瑕疵,难得啊,难得……此子日后如在道界继续修为,将是道界与人间的一大福音啊,如若此子堕入魔道……”此刻慧果大师已经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顾子瑶自己也没有想到,进阶至融合期会如此的顺利。之前,他在蜀山亲眼目睹过李漫城进阶心动修为时的困难与危险,要不是当日有蜀山灵脉相助,后果不堪设想!心有余悸的顾子瑶,自然会联系到自己进阶融合期的困难程度,所以他请来慧能大师在一旁把关,以防不测!如今自己顺利踏入融合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熟练,让这融合的感觉熟练于心头,熟练于自己的识海,熟练于自己的修为施展中……

顾子瑶在这佛门清净之地的静修一转眼就是半年,这半年中,顾子瑶不但修为完全精进至融合初期,而且常去旁听慧果、慧能二位大师讲经说法,自己在修为与认知上有了质一般的飞跃!

他也逐渐了解了一些佛门中的常识,比如何为六根?这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在佛经里称为六根。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又比如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佛家与道家也不是很相同,比如眼前的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其实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什么。对于现在顾子瑶面前这杯茶,清香而又苦涩,顾子瑶的心性也就是清幽而又苦涩,毕竟自己心中一直挂念着亲人和兄弟!

第六十九章 参悟佛法

在净空寺修习这段时间,顾子瑶也了解到,佛门也有与道家理念颇为相通之处,比如“七情六欲”!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情”竟与道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而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也就是凡界人常说的“****”。情与欲似乎已经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哪来的情?没有情,没有欲,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悲欢离合,这样的人才能是佛门中终极修演后的境界。

七情六欲是人界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并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就有五花八门,正所谓七情六欲人人有,千差万别各不同。正因为如此,如何表现人的七情六欲,就成了佛界和道界两派不尽的源泉和气象万千的话题。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字面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但看凡界里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包括那些舞文弄墨之辈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艺造诣了,但如果你想从文艺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顾子瑶的融合期修为正好将自己学到,听到的佛教佛法融合到自己的意识中。神识中佛界、道界、魔界三界的意识流融合的完美且无瑕疵。让自己神识修为更为精纯!

这半年间,顾子瑶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沉稳、变得慈悲、变得心头不再轻易泛起波澜……

冬雪纷飞,转眼间天气已近隆冬!顾子瑶在禅房之内拨动着炭火盆,口中呼出的空气化作白雾状在面前弥漫开来……他又想起了之前的苦难过往,惦记起了家人朋友,还有那远方的某某人……

慧能大师推开房门走了进来,笑道:“今日不曾见你去禅堂听经,想不到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取暖,这可不太厚道!众家师兄弟可都是顶着严寒在苦修,你却贪图起了安逸……”慧能大师现出调侃的微笑。

顾子瑶道:“大师就别拿我取笑了……我只是今日心头有些静不下来,我想……”话至此处顾子瑶又噎了回去。

慧能爽声笑道:“你想出去走走,向去你惦记的那些地方看看,对吗?”

顾子瑶暗暗佩服慧能的察言观色!道:“没想到,我还没说下文,大师就能断出一二!顾某真心佩服……”

慧能依旧挂着那和蔼的笑容,道:“你可能忘了,我也是喜欢云游的僧人!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我在外云游刚刚返寺!我从幼年起入寺,就很抵触死读经书,不谙世事道理的修习方式。所以喜欢周游,见见这世间万象,总比坐在屋子里凭空想象这人世百态要好的多。而我第一次见到你,又是与那如花妙龄的冷凝谷大小姐一同落难至此,想必你小子就是所谓的艳福不浅之辈,据我掐算,你在外面不一定只有这一笔风流债,而且今后的日子里,你可能遇到的香艳之事,还不会少,从命理上讲:你就是命带桃花……”

第七十章 路遇难民

慧能大师越说越起劲,顾子瑶此刻的脸已经涨的通红。

顾子瑶急忙打断道:“大师总是取笑晚辈,这样有违佛门中人的戒律!”

慧能继续坏笑道:“你急什么?这桃花又分很多种,同样是犯桃花,有的人犯的是墙外桃花,有的人犯的是墙内桃花。至于你嘛,谁也没说就一定是墙外桃花啊!但是话既然说到此处,作为长辈,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这桃花之命,最怕的就是桃花煞!你小子的外形颜值和表达能力,加上日后的修为成就,恐怕躲不开这要命的桃花煞!所以,此事你万千也要提防啊……”慧能说到此处,脸色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顾子瑶道:“多谢大师一番好意提醒。晚辈此次想要出行,绝对不是为了儿女私情,真是想去看看故友、故地,找一找攀越心动期的捷径与方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