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哈哈一笑,坐回到宽大奢华的龙床上,伸手轻轻捏了把妲己的丰盈,轻笑道:“毕竟是商军两位大帅,老是待在外头也不好!”
妲己撇了撇嘴,心知肚明纣王十分忌惮古凡那厮,前不久实力才有所突破,自信心一时爆棚这才召唤古凡回来的。如果没有进步,估计纣王还是不会召回他们。
“足足十年没有见过,还怪想念的!”
妲己媚声娇笑,扭动腰肢,丰满而又浑圆惹得惊涛骇浪般的压向纣王,乐得纣王一阵哈哈大笑,脸上豪气干云昂声道:“是啊,本王也很是想念两位大帅!”
王宫的内侍官可是非常有眼力劲的,这哪儿是什么不招大王喜欢的将官,分明是简在帝心好不好?没想到纣王和妲己如此看重那两位一直游荡在外的商军大帅,失策了!失策了!早知道就不来跑这一趟了。
那位本打算打报告,讨个好的内侍官,此时已是惊得满头冷汗身子微微抖。
……
“听没有,大王前不久下令召回古凡大帅,还有魔帅他们!”
“自然听了,看起来朝歌又要开始不平静了,那两位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省油的灯又如何,他们毕竟离开朝歌已有十年,单单回来熟悉情况,就要花费不少时间,足够咱们跟他俩重新建立联系了!”
“……”
商军两位游荡在外的大帅古凡和魔帅既然返回朝歌的消息,一时间在朝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闹哄哄的。
虽然古凡已经离开了,可他在地方也没有少折腾。这简直是人不在江湖,江湖却从未少过其传。
一些老臣可还没忘记,十年前古凡在朝歌是如何威风霸气,一时心中感慨同时也明白,朝歌的局势又要生大变了。毕竟面对古凡十年地方上的折腾,他们都无能为力,更不用他就要回到朝歌来了。
反倒是因古凡十年折腾,那些新近升迁进朝歌的朝臣,他们倒是不以为意,没有亲眼见识过古凡和魔帅的强悍,心理总是有种淡淡的不屑,对于朝中老臣们如临大敌的模样看不上眼。
“哈哈,古凡那混蛋终于要回来了嘛!”
鹿台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突然传来原始天魔的喜悦大笑:“这次,本尊要他好好品尝品尝,天魔极乐的舒啥滋味,哈哈哈哈……”
到底是师徒,连这想法都一样。他们都是功力大进,一幅老子必将碾压你的得意,却没有一个想过,他们是进步了,可别人也不是在原地踏步啊!
“嘿嘿,紫薇帝星光芒闪烁,将星回朝,又有一番热闹了!”
朝歌城外灵山天坛,漆黑的深夜大祭司临风而立,仔细观看天上星象变化,一张犹如老树皮般的老脸上,又在以老卖老的嘿嘿笑着。
神权与王权的分离之下,使得这大祭司大有“看他楼起了,看他楼塌了”的局外旁观之感。
其实他真的应该好好看看,他真的可以局外旁观吗?
古凡这还没返回朝歌呢,朝歌便因为他的即将返回,弄得乱哄哄的。搭舞台欲唱大戏的,搬凳子欲看戏的,以及欢送古凡的。
不仅朝歌权贵关注他的返回,就是四大诸侯也极为关注。
毕竟古凡处理地方十年,一不心,便打击了诸侯的势力。前面了,地方的势力,又或是隐藏势力支持的势力。十之八九是地方诸侯干的好事。
就是二十一世纪,都少不了地方大员支持的势力。大商末代,这些个诸侯会这么老实,不支持点儿暗中势力?
当然,四大诸侯才朝歌都有自己的情报,知晓古凡和魔帅不知怎么恶了纣王,这才被打出来十年不曾返回。这十年,他们也没少动用自家朝歌的人脉,在纣王面前给古凡上眼药。虽然最终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以他们对纣王的了解,一致以为古凡和魔帅在纣王掌权期间,根本不用指望能有返回朝歌的机会呢,没想到转眼间纣王就来了这么一手。
这是打算重用了呢,还是有其它什么缘故?
要对此事最关注的诸侯,非西伯侯姬昌莫属。
古凡和魔帅是太精明不好糊弄,还是陷入酒色温柔乡的纣王好打。
这些年来姬昌没少关注古凡。古凡和魔帅在整个大商游荡了十年,竟然经过他一番折腾,原本颓势已显的大商竟然慢慢止住了下降之势,还有触底反弹的迹象。
这戏法到底是怎么变的?
以姬昌的能耐愣是没有看明白,甚至他私底下跟手下一票心腹,也没少研究古凡在巡视期间的一些施政手段。
这些手段照道理,都是他们(奴隶主阶级)不喜的。
别的不,单单一个随意雇佣,便是他们不喜的。因为按这时代的法律,“奴隶天然归奴隶主所有”。这既然是我的财产,凭什么给你赚财富?
对自家的财富,不管是不是资_本家,都是很在意的。
第47章、“有道”与“无道”
其实古凡也是试过完全改造大商,以如让商人的工坊主也让奴隶主入股。
毕竟他们双方一个有钱有技术,一个拥有劳动力的完全支配权。强强联手的话自然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事实却是强强碰撞,大家互不相让。
因为这个世界的奴隶主权力太大了,哪怕奴隶主们自称只入股,不参与经营,可是奴隶归他们。拥有奴隶,他们便自然而然的拥有了技术。技术一到手,当然也就没“商人”什么事。
大商的工坊,技术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了这个,他们连与奴隶主(诸侯)对话的资格也没有了。
事实上,为了避免技术泄露的风险,大多数资本比较雄厚的工坊主都不会雇佣本地的工人,这也是古凡的俘虏这么抢手的原因。
而且这还是开通的奴隶主,更多的奴隶主甚至都不愿意参与。
对他们来,自己诸侯国的出产就够了,土地才是最稳定的。如果工人被雇佣走了,就会妨碍土地的生产,损害奴隶主的利益。但是商人尤其大商人们,却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工人来进行生产,同时他们又不肯让出工坊的利润。
要是二十一世纪,双方大概还可以通过联合起来,把工人往死里压榨,来取得利益上的妥协。但是不要忘了,后世逼中国农民离开土地,花费的是怎样的代价。而这个世界却不行。奴隶社会,奴隶也是财产,没可能完成“这从头到脚都流着黑血”的资本转换。
不过西歧显然不属于顽固派的奴隶主,在研究古凡的时候,他们竟然真的拿古凡的施政手段到西歧试了试,这一试,可惊了不少的人。
简单来。如果制造一张凳子,需要先制作木板和木条,然后把木板做成凳面,把木条做成凳腿和横栏,最后把它们组装起来。
如果是让一个木匠来做的话,他需要先找到合适的树,然后把树砍倒,制作成木料,再把木料加工成木板和木条,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把凳子给做出来。这样一来,一位木匠同时当然只能制作一张凳子,而且需要不少的时间精力。如果需要做许多凳子,要么耐心等待,要么就多找一些木匠来。
但如果使用流水作业法,砍树的只要砍树,处理木料的只要处理木料,制造木板和木条的,制造凳面、凳腿和横栏的,以及最后负责组装的,都是不同的人。他们只要专心负责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不需要懂得太多的东西。这样的话,只要是心灵手巧的人,稍稍训练一下就能完成工作,就不必为了这点东西而劳动专业的技术工人——木匠。
而且,因为每一组工人都只需要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内容,他们的技术会提高得很快,用不了多久,他们做出来凳子就不会比木匠制作的差。
因为他们始终只懂得一样,工钱自然不会像专业的木匠那么贵。所以即便是生产效率稍稍低一点,总成本也能降低很多。
不仅如此,随着工人们日渐熟练,生产效率也会提升。最终他们的总体生产效率反而能够过大多数的木匠,为工坊主人提供更大的利润。
最重要的是,木匠的数量是有限的,怎么培养也不可能太多——要培养一位熟练的木匠,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这还只是做凳子之类,如果要做的东西复杂一点,甚至可能会花上十年。
相比之下,培养一批流水作业的熟练工人,最多几个月就行了。
这就意味着工坊可以有很高的产量,这样的产量是绝对可以碾压他们现在使用的技术手段的。在其他人不过才看到古凡他们的战争实力,西歧却已经看到的更多。
毕竟古凡没有穿越前,商人与诸侯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又所谓“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连上绞刑架都不怕”。
在商业没有发展起来,根本挡不住奴隶主的联合绞杀。这当然是“商人”越发展,矛盾越深,大商气运越是下滑。
古凡来了就不同。征东夷,灭魔族,一下子就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只要他再调理一下大商的劳资纠纷,大商这个商品初加工型的企业便复活了。
大商的气运当然是大盘震荡,由谷底反弹了。
可惜,如此大才却是替商纣卖命,西歧庙根本就容不下这尊大佛。
相似小说推荐
-
修道聊斋 (无根竹) 起点VIP2017-02-01 现代修真修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
-
无上仙帝 (仙二十三) 红薯VIP2017-02-07 古典仙侠平凡少年郎,执掌泸河仙府,这一世斩妖邪,诛神佛,成就无上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