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侠长生 (步九霄)



这时,近侍前来禀报,辅公佑求见。

云玉真退下后,辅公佑走了进来,说道:“见过总管。”

曹旭说道:“左辅令有什么事情?”

“回禀总管,东溟派派主单美仙求见。”辅公佑说道。

东溟派的人终于来了,曹旭点头说道:“召单美仙晋见。”

辅公佑退下后。不一会儿,便有一个三十岁的贵妇走了进来,一身湖水绿的华服,高髻云鬓,身段体态都高雅优美,容貌美丽。

“拜见总管。”单美仙说道。

“夫人请起,赐座。”曹旭说道。

“谢总管。”单美仙说道,走到一旁的椅子前坐下。行走之间,姿态优美,不愧是阴癸派出身。

“我欲争雄天下,需要大量的武器,东溟派是否愿意做这一笔生意。”曹旭说道。

“总管客气了。蔽派以‘商’立足,哪里有不做生意的道理。”单美仙说道。

曹旭满意的点了点头,单美仙此来,表明的就是一个态度。他也不愿意逼迫过甚,扬州军兵力有限,暂时还顾及不到海外,至于将来,那就“呵呵”了。

大业十二年十二月,李密和翟让之间积蓄已久的矛盾爆发,终于彻底撕破了脸皮。

因为扬州军派人从中作梗,所以李密没能一举干掉翟让。

威震北方的瓦岗军就此分裂成了二个部分。

双方几次争斗之后,翟让一方不敌占据洛口仓,拥众五十万的李密。最终在扬州军的接引下,南下渡淮,往扬州城而来。

接到确切的消息后,曹旭开怀大笑。

十二月二十二日,扬州城外,翟让率众投效了扬州军,曹旭一举获得了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等大批能征善战的瓦岗将领。

得到了作为天下义军名义上的领袖,被尊称为“大龙头”的翟让的投效,这让扬州军的声势更上一层楼。

北方的李密在火拼翟让之后,大失人心,对比之下,更是相形见绌。为了应对内外危机,李密率军向着洛阳城发起了进攻,却被新任洛阳守备王世充率军挡住。

王世充,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绽放自身的光芒。

与此同时,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攻城略地,拥兵十万,迅速崛起,成为了争夺天下不可无视的一股力量。

南方扬州城中,已经万事俱备的曹旭,正等待一月一日,登基为王。

第四十一章登基称王

大业十四年一月一日(618年),新年伊始。

随着石破天惊的炮声九响,顿时鼓乐大作。

曹旭端坐在乘舆中,下面礼官扬声高喝:“起驾!”。

顿时,“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浪直扑而来,虽然曹旭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时此刻,依然感觉到一阵迷醉。

祭天台前,乘舆落地,礼官将乘舆门打开,只见里面端坐一人。

曹旭身着冕服,配九旒冕冠,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带着微笑,从容站起,下得乘舆,这就是拥有扬、荆两地的王者。

这时,钟鸣不绝,礼官高声应和,文武百官跪伏在地。

“主公,时辰已到。”礼官提醒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礼官恭谨引路,曹旭一步步登上了祭天台。

“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有幸目睹此景的数万军民,遥遥望见曹旭亲祈上天,都齐伏在地,高声欢呼了起来。

在万民跪拜中,曹旭亲自向天帝燃烧祭品,诵读奏文。

“臣杨虚彦谨告天帝:天下荡覆,民不聊生,鬼魅横行,臣本凉德,唯顺天命,就位吴王,必夙夜兢照,谋国计民生,冥冥上天,实鉴臣心!”

一大团烟雾盘旋着升上天空,经久不散,好似象征祥瑞的霞云,蔚为奇观。

围观的百姓距离很远,对高台上的一切都看不真切,可是空中的异相,他们却都看的清清楚楚。

一时间,众人都心生敬畏。

随着奏文的完成,曹旭怀里的传国玉玺震动了起来,无数画面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只见长河滚滚,群山巍巍,平原大地,其中却有无数黎民众生,渔夫洒下渔网,农人挥舞镰刀,商客赶马行车,士子临风读书……。

冥冥之中,只见无数道白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白气在顶上汇聚,化作一团赤云,内里悬浮着一个三足两耳的小鼎。

眼前的异象消失,祭天大典结束。

曹旭下了祭天台,吩咐道:“传旨,上舆,回宫!”

“是!”立刻便有人应道。

只听三声炮响,旌旗蔽日,军民如龙,逶迄而行,返回城中。

早就改建好的吴王宫大殿之中,文武百官汇聚一堂。

曹旭高居于王座之上,群臣按礼仪,跪着高呼:“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喊着,一起叩下头去。

“众卿家,免礼平身。”曹旭的声音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谢王上!”百官起身,按照官位,依次站好。

随后,便是政事堂、都察院,以及最近组建的将军府,朝堂三大机构的人事调整。

这是一个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不仅要满足扬州官员的需求,还要为将来有很大可能南下的长安官员留下位置。

称王大典后,曹旭受命于天,受到上天垂青的传闻,越演越烈。玄武堂的人在暗处推波助澜,推动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

这对扬州军,不,现在是吴军,进一步控制荆、扬二地局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吴王宫一间偏殿之中,曹旭正在招呼远道而来的宋师道。

“拜见王上。”宋师道说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宋公子远道而来,请坐。”

“谢王上。”宋师道坐下后,说道。

曹旭问道:“不知道宋阀主对我求取玉致小姐的提议,有什么意见?”

宋师道皱了皱眉头,说道:“家父对此事很感兴趣,只是希望吴王能亲自去岭南一次。”

大殿之中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好一会儿后,曹旭忽然笑道:“‘天刀’宋前辈,还真是有意思啊。”

宋师道长出了一口气,苦笑着说道:“我也知道此事不妥,只是家父的意思,不是我所能改变的。”

“不知道这些日子里,慈航静斋的传人有没有去过岭南。”曹旭问道。

宋师道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我并不知晓。”

曹旭说道:“下个月,我将会对南方用兵,力争在春耕之前结束战斗。等到彻底扫清通往南方的道路后,自当南下拜会‘天刀’前辈。”

“既然如此,我就把吴王的意思转告于家父。”宋师道说道。

宋师道退下后,曹旭心中思考着。

岭南其实是一个大范围,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这五岭之南的广阔地区。

宋家以经营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土产起家,先起于雄曲,发展成地方势力,后来才逐渐成为天下四大门阀之一。

虽然他们坚持汉统,但是偏偏岭南各地,都是少数民族。

各郡太守由朝廷派遣,可是各部落酋帅照样管治民族的内部事务,无论宋缺的刀法如何厉害,宋阀的影响力怎样庞大,也改变不了岭南少数民族占有大多数的局面。

因此,所谓的宋阀岭南军,如果短时间内动员受宋阀影响酋帅军,说不定数目可达十万。但是这种军队,几乎都是外族军,即便杀入内地,也难以成事。而真正的宋家军,倾其所有,其实也不过万许,根本无力争夺天下。

摘下了宋阀的神秘面纱,明白了真实情况之后,曹旭心中已经不再像往日那般期待。

不过,这件事情在政治上,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统岭南,可以消除吴军的后顾之忧,不用再担心背腹受敌,这对整个朝廷的人心安定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宋阀在蜀中的影响里也非常强。

配合吴军的下一步西进战略,对于最终一统南方,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月,吴军以李子通为主帅,徐世绩、单雄信、程知节为副将,统兵十万渡江南下,兵锋直指吴军沈法兴和会稽郡的杜伏威。

早就和吴军眉来眼去的江南世家大族纷纷起兵响应,吴军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杜伏威发挥了流寇的本性,继续向南方的永嘉郡、建安郡方向逃窜。

而沈法兴则被吴军围困在了吴县之中,难以动弹。

第四十二章天下变局

就在曹旭称吴王,扫平东南诸郡的时候,雄踞河北的窦建德亦建国称王,自号夏王。

南有吴王,北有夏王,盘踞中原的李密自然不甘示弱,自号魏王。

太原郡太守李渊借口平定民乱,杀了监视他的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一举掌握了兵权。

杨广回镇关中后,宇文阀逐渐掌握了禁军,在关陇贵族的支持下,蠢蠢欲动。

除此之外,北地刘武周、梁师都等人,也在突厥的支持下,割据一方,分别被东/突厥始毕可汗赠以狼头大旗,并受其册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