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神州侠隐 (睡客厅的楼主)



楚天阔自小粗茶淡饭,自然不是会品味美食之人,好吃也就觉得好吃而已,也说不出那么多门道,因此把面带汤一口气吃完之后,唐婉问他怎么样,楚天阔只是说:“天下第一面。”

唐婉笑笑,知道楚天阔分辨不出好歹,遂放下碗,和楚天阔细细说起来。原来,这碗面是唐天寿十八道菜中的第一道主食,那“伊尹汤”乃是自伊尹的《调味经》中学习而来,将蛇骨、乌鸡和一干作料以其熬制,再加入一味绝妙作料,正是这味作料让汤鲜美起来。这作料就是鱼肠中半消化的羊肉,所谓鱼羊为鲜,首先喂鱼吃羊肉,然后等待半个时辰在将鱼宰杀,取其鱼肠,内中有半消化的羊肉,这羊肉吸收了鱼的鲜味,就成了佳品,放入汤中一起熬煮,就成了这天下第一鲜汤。

再说那面,是用第一次茬冬小麦磨成的面粉,加入剔出来的蛇肉和蜈蚣肉一起和成面团,用木杖敲打面团数千下让肉融入面团之中,也让面团劲道更韧,而敲击面团之法,所用的竟是唐门一种绵掌的用劲方法,最后再将面团拉伸为面条,“膳祖面”就成了。

楚天阔听到蜈蚣肉的时候就差点吐了出来,好在唐婉及时解释,蜈蚣之毒在于它的颚爪,其肉不仅无毒,而且是难得的鲜美之食,一条蜈蚣切头去尾,从身体中掏弄出来的肉也不过细微之数,要做这样两碗面条,怕需要数十条蜈蚣才行。楚天阔听完才稍稍放心,其实他的体制已经百毒不侵,只是想到蜈蚣那模样就感觉有点发憷,唐婉说刚才一碗吃了数十条蜈蚣,楚天阔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唐婉说:“为什么叫这碗面为‘不二碗’呢,就是吃过这碗面之后,你再也吃不下其他的面了,跟你天下第一面是一个意思。”

楚天阔想到以后恐怕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美食了,说:“看来有时候好吃的东西还是不吃为妙,吃过了又再也吃不到,岂不遭罪。”

唐婉点点头说:“但人心好奇,又不能克制不去尝鲜,所以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了。”

楚天阔哈哈一笑,说:“好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真当浮一大白。”说完,端起茶碗来,拨开茶叶,喝了一口茶,大决入口甘甜,醇香四溢,直冲脑门,顿时一下神清气爽,竟是难得的好茶。

唐婉也喝了一口茶,说:“这是蒙顶山的藏茶,我们不老峰中也种有此茶,这是多年陈茶了,火气尽去,正好用来克化那蜈蚣之燥热,所以吃完‘不二碗’,定要配一杯这样的茶才好。”

楚天阔受教地点了点头,把茶碗中的茶喝光了,放下茶碗后说:“光一道菜就花费如此心思,怕准备食材都要好些日子,天寿前辈为何不挑个简单点的张罗,也不用耗费这么多珍贵食材。”

唐婉笑着说:“这已经是他十八道菜里面最简单的了,其他的说出来吓死你,有的是用稀世珍禽做的,有的要熬制九九八十一天,有的家禽走兽需要特别饲养后才能吃,有些菜还要等季节对了才能做,等等,所以算这道菜最简单了。”

楚天阔闻言惊诧不已,这么繁琐的烹饪过程都叫简单,那楚天阔以前所吃的那些,就只能算是狗食了。唐婉还说的津津有味:“有一道狗肠糯米,先将狗饿上两三个月,然后给它生糯米吃,然后算时间,等待糯米到它的大肠,再将狗宰杀了,取其带有糯米的血肠蒸来吃,是一道极美的佳肴。还有一道烤鹅掌,将鹅吊起来,让鹅掌正好踩在一个铁板上,然后在铁板下生火,铁板慢慢变热,鹅就会不断地轮流将两掌提起放下,知道铁板把鹅掌炙熟,之后单取这鹅掌来吃。”

楚天阔听得目瞪口呆,他还不知道吃东西有这么多讲究和门道,但他又感觉如此苦伐万物而利人之口,似乎也不那么正道,总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但刚吃完蜈蚣面,此刻又怎好反驳唐婉说这么吃东西太残忍呢,只能悻悻而笑。

唐婉似乎看出楚天阔的无奈,遂说:“寿叔说过,天下美食,不外乎两道,一取其鲜,现杀现用,二取其强,也就是用它最强壮有力的部分,比如刚才那火烤鹅掌,就是逼迫鹅把血气都落到脚上来应付炙热,所以成就了一道美食。你一定觉得我很狠心吧?”

楚天阔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吃饭是第一要等事,吃肉就要杀生,这是天道,只是如此食不厌精烩不厌细,怕是把心思都用在了伐海生灵上了,但刚才听你这番说理,简直就像兵法,也像武道,我才想,可能学武也是逆天伐道的事吧,我手中剑染血无数,又有什么资格去说庖厨残忍呢?”

唐婉惊讶楚天阔竟然把厨艺和武学联系在了一起,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就在这里,唐天寿适时回来,拱手问道:“大小姐,楚大侠,可还对胃口。”

楚天阔答道:“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多谢前辈赏赐如此美食。”

唐天寿说:“远来是客,岂有不尽心招待之理,楚大侠满意就好。”

唐婉笑嘻嘻地说:“寿叔,你可知道,这客人可是我爹下令格杀之人?”

唐天寿呵呵一笑说:“是吗?那些江湖恩怨我不太懂,但进了我的小店的,就是我的客人,如此缘分,不能不珍惜啊。”

楚天阔不好意思地说:“前辈言重了。”

唐婉说:“好了,吃也吃饱了,该走了,寿叔,我们就先告辞了。”说完,站起身来向唐天寿作别,楚天阔随之也站起来。

唐天寿也不挽留,躬身说了句:“两位慢走。”唐婉和楚天阔相继下楼而去。

除了唐天寿的酒馆,两人回程往山上而去,楚天阔说:“唐门世代在此隐居,也无外人相扰,安居乐业,为何唐门弟子还要外出行走江湖徒生事端?”

唐婉说:“常居一地,人容易变得短视而无见识,常处安乐,又容易心生颓唐不思进取,所以每一代唐门人都需要外出到江湖上历练一番,借以保持唐门武学、消息皆与武林相通。再者,虽然此地物产丰富,但有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到外面去采买,所以江湖上不乏唐门弟子在走动,只是常人不知道那是唐门弟子而已。”

楚天阔猜测唐门一定也在中原各地都布了接头联络点,但这是门派机密,不宜打听。

其实唐婉只是说了一个理由,唐门子弟散布四处,除了在江湖上历练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寻觅良材美玉作为伴侣。唐门虽然避世独立,但也深知如果只有一族之人,彼此近亲结婚,后代容易资质变弱,因此时常需要到外面寻访资质好的男子女子,以结良缘。如果对方愿意,就一起回不老峰唐门中居住,女的嫁入,男的入赘;如果不愿意的话,则唐门弟子也可以选择在外定居,只是从此就不能再自称是唐门中人了,不能再入唐门一步,也不能泄露不老峰一丝秘密,不然就会受到唐门的千里追杀。事实上,早有不少的唐门弟子归隐在外,只是他们严守门规,不泄露丝毫秘密,所以外人也不知道那就是唐门中人,而唐门的秘密也很少流落出去。

第一百零八章 怨难解,风起

楚天阔在唐门住下的第一晚,唐婉就带他去吃了唐门第一庖厨唐天寿料理出来的“不二碗”面条,是为天下珍馐,但此等美食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往后两天都不曾再吃得。后面的日子都是唐婉带着楚天阔在不老峰山上山下跑,领略这蜀中的青山秀水,唐门中人似乎也不见怪楚天阔一个外人在城中走动,说到底,虽然中原武林闻唐门而色变,但究其实,唐门也只是一个退隐世外的大宗族而已。

楚天阔从唐婉口中得知,唐门的远祖正是源自西域的月氏人,早在战国时期,月氏人游牧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和敦煌一带,实力强大,逐渐建立了国家,国内有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大氏族。月氏人因为善于冶炼尖刀利刃而受到西汉王朝的青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笼络月氏,得到月氏的冶金技术,共同对付匈奴。然而,后来月氏为匈奴的冒顿单于所败,月氏族人分两支流散,一支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史称大月氏,后来大月氏更迁徙到大夏国。另一支月氏族人则翻过祁连山进入青海,与当地羌人逐渐融合,史称小月氏。在翻过祁连山的小月氏人中,有一支都密贵族的人,因为仰慕中土文化而东迁进入西蜀,时已经是唐朝时期,因此这支都密贵族的后裔改姓为唐,建立唐氏一脉,并在蜀中定居下来,与当地蜀人慢慢融合。凭借着对冶金技术的掌握和作战武艺,唐氏在蜀中逐渐崛起,后来又发展出细小的暗器作战手法,唐氏逐渐称霸蜀中武林,并建立了唐门,但唐门因为祖先多年动乱迁徙,对征伐之事已然厌倦,所以一旦在蜀中和中原武林有了一定的威望之后,唐门在不老峰找到一处归隐地,花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这个固若金汤的山中小国,举族定居于此,自给自足地过上小日子,只是偶尔才介入武林事务。

楚天阔听完唐婉的讲述,这才知道自己所料不差,唐门中人多有异域相貌,应该是传自远祖月氏人的血统。一个西域氏族流落中原,却成为了一个另武林闻风色变的门派,这等造化机缘该是多么奇妙。楚天阔转念一想:“辜沧海的混元教也是在西域,莫非辜沧海和唐门有某种外人不知道的联系,否则为什么唐门在与混元教的关系这件事上,欲言又止,态度暧昧呢?”楚天阔不得不怀有这样的疑心,心里顿时沉重了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