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侠隐 (睡客厅的楼主)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睡客厅的楼主
- 入库:04.09
南宫玺家中众人在敌人破门那一刻就惊醒了,南宫骥拿起长枪就飞身到院子钟来,只见密密麻麻的黑衣人围攻了过来,他挺枪就战,不多时,燕过涛燕子卿孙慕莲也出现了,与周围的黑衣人混入血战,家中壮丁尽数出战,但还是被占尽优势的黑衣人困死在院子中。
南宫玺一来到院中就见到灰衣僧,这两大首领不发一言就大打出手,南宫玺虽然是暗脉之主,但武功也就与漕帮帮主乔力不相上下,哪里是这灰衣僧的对手,过手不了几招,枪法就被灰衣僧的佛珠克制住,灰衣僧的浑厚内力震得南宫玺胸中气血翻腾,很快就处于下风,只能负隅顽抗到底。
南宫骥等人也被众人黑衣人围困,异常凶险,所幸此时村中南宫弟子突破防线攻进了南宫玺宅院中,加入了混战,缓和了南宫骥等人的险情。南宫骥立刻前去帮助父亲,联手抵御灰衣僧,只见两杆长枪如游龙般穿插腾挪,相互配合,互有进退,顿时威力大增,而且长枪长而佛珠短,所以灰衣僧一时竟也奈何不了南宫家父子,双方僵持了一阵,但毕竟是灰衣僧武功高出不止一筹,佛珠使出的杖法精妙绝伦,内力又高,很快南宫父子的两杆游龙般的长枪就被珠光棍影笼罩,一股股气浪奔涌而至,压得人胸口生疼,南宫玺知道今日一战很难幸免了,但他不忍心见儿子一起死在此地,于是大声喝令儿子先逃出去,南宫骥起初还不肯丢下父亲,但眼见南宫弟子和燕家三人正被黑衣人逼到绝境,再不走只有悉数葬身在此,南宫暗脉从此灭门。于是咬咬牙狠下心来,双眼通红的抛下父亲,冲入黑衣人群中,领着南宫余下弟子和燕家三人杀出一条血路,重出自家大门,在村落中四处突围,最后冲往后山逃身而去,一路上与黑衣人好一番较量,楚天阔在路上看到的刀痕就是逃身时候打斗留下的。南宫玺舍身拼命来拦截,才阻挡了黑衣人一阵,他自己也殒命与自己家中,但就这么一挡,才让南宫骥等人有机会逃往齐云山而去,南宫骥带出来的南宫弟子也只有二三十人而已,南宫暗脉精英几乎悉数殆尽,损失可谓惨重。
凭借南宫玺拼死争取来的一点时间,南宫骥逃进了齐云山,找到采瑛散人,采瑛散人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立刻命令归三清下山去掩藏南宫骥一行的痕迹,以免被敌人追踪而至,归三清下山后回来说,敌人已经进了山,虽然他掩盖了部分足迹,但敌人搜查到这里的是迟早的事。听到归三清带来的消息,采瑛散人与南宫骥燕过涛商量,与其忙于奔波逃命,不如养精蓄锐后放手一搏。主意打定,采瑛散人当即安排南宫骥众人进入茅屋休息,采瑛散人的茅屋依山壁而筑,茅屋后面其实是山洞,采瑛散人闭关修炼之地,地方甚为宽敞,也有储粮,所以南宫家众人和燕家诸人得以好好休息,以应付即将来袭的敌人。
好在齐云山占地宽广,山脉绵延,山峰林立,素有奇峰七十二座之美名,灰衣僧等人在山间搜索了两天才寻到采瑛散人的修炼之地,这时候采瑛散人众人已经养精蓄锐,等着和敌人一较高下。双方一照面,就开始了一场混战,刀光剑影,无奈灰衣僧武艺实在超群,采瑛散人和归三清联手也不能制住他,而黑衣人的围攻却占了上风,南宫弟子又有数位丧身殒命。就在这时,楚天阔突然赶到,牵制住了灰衣僧,才让众人有了逃身的机会。
楚天阔听完南宫暗脉的遭遇,也不胜唏嘘,看着南宫骥黯然神伤的样子,也替南宫骥难过,但此时不是消沉的时候,于是他说:“只要我们摆脱了敌人,找到地方休养好,到下个月去南宫家赴那英雄宴,自然可以与辜道吾和南宫骐清算这笔血仇。”南宫骥闻言,眼中寒光一闪,恨意在他眼中燃烧,整个人突然杀机四溢。楚天阔暗中叹了一口气,他明白这种杀父之仇的仇恨,他当年在风林渡就是凭借这种恨意把那伙埋伏的黑衣人一个不剩的屠戮,后来才发现自己杀机太重了,杀机太重的话,未伤敌以伤自身功德了,所以楚天阔十分警惕不能妄动杀机,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凡事找到真凶即可,滥杀却是有伤阴德的,但此时为了激起南宫骥的斗志,只有靠仇恨,只有希望南宫骥可以慢慢控制住他的杀机。
采瑛散人仿佛也察觉到了南宫骥的杀机,竖起单掌,念了句“无量天尊”,然后念了一首诗:“江湖新仇几许多,冤冤相报无了终;何妨满船空载月,顺水同消万古愁。”一首颇具道家无为豁达的诗点醒了众人,南宫骥仿佛被醍醐灌顶,眼中杀机顿减,业障了断,灵台澄明,竟还多了几份生机。楚天阔知道南宫骥得采瑛散人一句点拨,开始挣脱魔道,摆脱杀机,不禁替南宫骥高兴,更佩服采瑛散人的修为,其对道家那种与世无争,空灵透彻之境的理解,超迈俗流,令人敬佩。
楚天阔知道采瑛散人这首诗中是有来历的,“冤冤相报无了终”得自“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江湖俗谚,“何妨满船空载月”这句诗是引用了佛门禅宗一首有名的诗,“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作诗者是船子德诚,一位船夫出身的禅宗大师,这句千古流传的诗句体现了其无挂碍不逐物的本心,意境高远,令人仰视;“顺水同消万古愁”借用的则是诗仙李太白的《将进酒》一词中的“与尔同消万古愁”,那是李太白借酒消愁的诗人气魄,被采瑛散人借用来接到禅门大师的词句后面,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境界,船载空风,逝水流愁,气象空灵,令人耳目为之一净,顿感超脱,楚天阔慢慢地体会着这首掺杂了佛道儒意境的杂言诗,进入了冥想,突然明白了,其实所有教义都是共通的,正如所有的武艺到最后都是相通的一般,楚天阔突然又有了另一番领悟,心中静谧安宁又充满愉悦。其他众人也不再言语,闭目养神或调息吐纳,粮仓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只见孙慕莲伸出手去,抓着南宫骥的手,南宫骥紧紧地握住了孙慕莲的手,两个同样经历丧父之仇的人,心中有了怎样的共鸣?
第八十四章 落荒逃,箭至
第二天天还不亮,楚天阔众人就早早醒来准备出发,虽然人数有二十人之众,但都是训练有素的江湖人士,所以行动起来有条不紊,悄无声息,很快就打点妥当。早晨不敢升起炊烟,害怕被敌人发觉,所以众人就只吃点干粮,饮些冷水,稍作休息就出发,每人带上一包老农夫妇连夜做出的干粮。
采瑛散人让归三清拿些银两给老农夫妇,老农夫妇心诚,原本对招呼采瑛散人并不愿意收钱,但归三清执意要给,争执不过就收下了。采瑛散人带着众人向老农夫妇告辞,先行走出山谷去,归三清带着几个南宫弟子殿后,清理痕迹,以免敌人追踪。
下了齐云山,走入官道,这么多背剑执刀的武林中人在陆上就显得十分显眼,容易走漏风声,于是众人化整为零,采瑛散人带着燕过涛燕子卿和楚天阔一同在前,南宫骥和孙慕莲带着南宫弟子在中间,归三清带数个南宫弟子殿后,途中把市集上能买到的马都买了,凑了九匹马,分给三批人使用,一来用以送信,一来可以轮流骑马,减少气力消耗。一行人马南下往赣州地界而去,每隔一个时辰,归三清就派一个南宫弟子起码赶往前去向南宫骥通报消息,然后南宫骥再派自己一行的南宫弟子赶马前去向采瑛散人通报消息,如果过了时辰没人来报,则表示身后之人可能已经被追兵追上,需要立刻回救。用这样首尾相应的方式,确保不会被灰衣僧的追兵偷袭。
昨夜粮仓里,采瑛散人已经将此行要去见的世外高人透露了出来,原来,采瑛散人带众人此行南下是要去道家发源地的龙虎山见祝荪,也就是中原四大高手中年纪最大的“樵隐”,中原四大高手之中,蓬莱岛的“惊涛剑雨”游任余地位最尊,乃由于其为人古道热肠,为武林正道愿意舍身赴义,因此得到中原武林的一致推崇。不过,若论江湖资历,还得数“樵隐”祝荪,祝荪比游任余出道更早二十年,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归隐龙虎山,不再过问江湖事了,随着同辈之人的死去,祝荪之名也越来越少为人提起,久而久之,江湖中人慢慢也淡忘了此人,甚至不知道其是生是死,因为祝荪归隐的时候已经接近古稀之年,如今三十年过去,如果没死就已经是百岁高龄了,武林中长寿至此的人物甚少,所以偶尔有人提起祝荪,大多说已经死在龙虎山了,所以昨夜采瑛散人提出要去见祝荪,引得众人大惊,没想到此等江湖耆宿竟然还活着。只有楚天阔不甚吃惊,因为他之前就从乌蒙口中得知他的师父秋朔野已经一百二十高龄了,如今还隐居在终南山中,所以一百高龄对楚天阔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采瑛散人说自己因为求道曾经往龙虎山朝拜,龙虎山是道家真人吕洞宾吕纯阳的修炼之地,是道家的圣地,而采瑛散人真是纯阳一脉传人,所以有时候要到龙虎山朝拜祖师,大概十年前在山中修炼期间偶遇一位山中樵夫,机缘巧合之下,与之攀谈起来,采瑛散人发现此人虽然年老,但是身姿矫健体力充沛,谈锋甚健,见识不俗,而且颇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知道一定不是凡人,旁敲侧击之下才知道此公竟是中原四大高手的祝荪,意料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