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头顶青天 (艾露恩)


  姬玉雪连退七八步,将眼布一把摘去,赞道,“小剑,打得好!”
  姬傲剑却只忧心她的伤处,“六姐,你怎么样了?”
  姬玉雪道,“你能捕捉到我的破绽所在,便等如是将我打倒了。恭喜你已经拳意化龙。”
  姬傲剑一怔,“我已经化龙了?”
  姬玉雪点头,“龙是神物,集合了天下万兽所长。有刚有柔,能飞能跳,各种拳法精华,尽在此处。”
  拳法练到深处,通了武理,悟到精髓,就渐渐有了拳意。虎拳要想爆发更猛的虎劲,需得心中有猛虎;鹤拳要想施展更巧的鹤啄,需得心中有仙鹤;蛇拳要想绕出更灵的蛇身,需得心中有毒蛇。
  那么心中能否想出一种神物,可以随心施展出虎之猛力,鹤之轻舞,蛇之缠咬,甚至马之奔行,熊之粗暴,猴之矫健,狼之凶残……
  身兼万兽之形精华的,便是龙。
  龙神通广大,随心变化。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武学高人汇集各路拳法精华,融合各种意境,自成一炉之后,即是化龙。
  五行拳龙蛇虎豹鹤的练法,就是将其他拳法融为一体,最后化成龙拳。
  姬玉雪道,“外家拳师,练精多种拳法,博采众家之长,拳意化龙之时,也定然是成就小三元心境之时,从此也是内家高手。我们有内家修炼心法,往往可以提前达成小三元,再回头将拳法练到化龙之境。”
  姬傲剑问,“那我现在算是有了自己的武道?”
  姬玉雪道,“你不仅通了武理,还有了自己的融合之道,这融合出来的拳法,是你自己的武道。”
  姬傲剑又问,“我也算懂劲了吧?”
  姬玉雪点头,“化龙之人,必定懂劲。你已经能将四五门拳法的发劲之道初步结合在一处,虽然尚有许多不完备之处,但也算熟悉了各种劲道的生成变化,来龙去脉。”
  姬傲剑又想了一下,“六姐,我心中的这只怪兽,还不怎么像龙。”
  姬玉雪道,“你初步化龙,还是个雏形,随着你在武道上的感悟更多,它会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接近真龙。”
  她望着姬傲剑道,“小剑,十日未过,你若还想磨练,我让你的化龙之道更加圆满。”
  姬傲剑心中想,那么蒸汽意境能不能加到这只怪兽身上呢?
  于是问,“六姐,你还是只守不攻?”
  姬傲剑一旦用了蒸汽意境当动力,攻势便如蒸汽锅炉的进程一进一退,心脏驱动气血也是一跳一缩,前半招极为强劲,虽然后半招无力,但不需要防守的时候,便没有这个问题。
  姬玉雪点头,“我只守不攻。”
  姬傲剑道,“六姐,我这次是蒸汽龙,你小心了。”
  这一路蒸汽之龙使出来后,他的拳力更是威猛,却怎么也打不到姬玉雪身上。
  姬傲剑纳闷了,“六姐,我打不到你啊。”
  姬玉雪道,“你半招强劲,半招乏力,节奏如此明显,也想打到我?只能欺负不如你的低手而已。”
  姬傲剑想了想,“没关系,反正我如今是武学名家,比一届的进士人数还少。大多数江湖人物都不如我,这路蒸汽龙的武技对大多数人还是能用得上。”
  姬玉雪忽然道,“小剑,你既然是武学名家了,可知道武道源流?”
  姬傲剑道,“小苏给我说过一些,这天下原本没有内家理论,流传的都是外功练法。到了元末明初,自悟出内功的高人会集于武当山,创下了内家功法。”
  姬玉雪问,“你怎么想?”
  姬傲剑道,“我现下觉得,内功和心境修炼之路似乎是一回事。”
  姬玉雪道,“正是如此,所以内家功法往往也被称为心法。”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道源流
  姬傲剑问,“内功为什么是心法呢?”
  姬玉雪道,“这就要从头说起。武功本自兵阵厮杀演化而来,朝廷选将,首重的就是弓马兵刃功夫。少林是外家拳法之祖,但隋末相助唐室,嘉靖助剿倭寇,派出的精锐都是棍僧。所以江湖相斗,威力最大的依然是兵刃功夫。”
  姬傲剑点了点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拳一剑三的说法,并不是讲着玩玩的。
  海上玉龙的冰山神掌无比厉害,但要打退一群一流高手的围攻,也非得动用兵刃不可。
  姬玉雪道,“既然兵刃功夫最为重要,为何这数百年来,天下间拳法盛行,各种外家拳内家拳层出不穷?”
  姬傲剑想了想,“这是因为满人占据中原,怕汉人造反,不许百姓练习兵刃。练武之人只好把战场功夫化成拳脚功夫,勤练不息,以免忘却我华夏武功。”
  姬玉雪道,“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姬傲剑是后世见过这个说法,心中早有怀疑,“拳法盛行是在明清时代,先明并非异族政权,为何已经有此兆头?”
  姬玉雪道,“五代十国入宋以后,国家转向重文轻武,民间习武之风渐被控制。于是越到后世,越是轻兵刃而重拳脚。”
  中国自古兵民合一,国家兵源主要来自乡野之民,战国时期更是军国主义体制,全民都要拼命习武,随时准备被征募到战场上。
  汉唐盛世,民间兵源依然是军队主力。魏晋乱世,坞壁密布,民间习武自保。在这些年代,练武之人剽悍凶狠,和游牧部族相斗不落下风。即使五胡乱华,也不能对华夏一扫而尽。北方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之时,已完成了汉化,被天下人视为中华政权。
  在宋以前,“出将入相”这四个字是天下壮志男儿的梦想,沙场建功立业,回朝就有望拜相。文武双途都有出色业绩,最是风光。
  那时的书生,同样是练武不懈,时时佩剑在身,以上阵效国为荣。大唐是诗歌盛世,就有边塞诗歌这一流派。李长吉亦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自宋朝立下重文轻武的国策之后,“出将入相”的豪情已成为过眼云烟,民间武风也开始转衰。时人都认为,武将即使率军光复燕云十六州,凯歌回朝,太庙献捷,也比不上状元及第的荣耀。民间更是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语。
  虽然北宋覆倾之后,南宋的民间武风略有恢复。但以文制武,始终是国家不变的政策。明清时代世间的普遍看法:百业之中,举业第一。
  姬玉雪问,“小剑,你说元末之后,拳法遍地盛行,这是不是进入了武学盛世?”
  姬傲剑想了又想,迟疑道,“应该是吧。”
  姬玉雪又问,“那现下的练武之人和古时相比,是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姬傲剑道,“古时全民练武,自然是练武之人要比现在多。”
  姬玉雪道,“为何那时拳法少,招式少,套路少?”
  姬傲剑忽然眼前灵光一闪,“因为那时人人都需练武自保,听国征召,有拳法也得练,没拳法也得练。”
  古时人人都要练武,日常相斗视若沙场厮杀,在平日里渐渐积累经验和诀窍,虽然没有多少固定成型的招式,但资质颖悟过人者,对于武技的掌握并不比后世差。
  多年在战场厮杀的名将,更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活。只是天下人人都在自小练武,自小感悟属于自己的武道理解,并不需要全盘照搬照学别人的武技,所以武道高手也没有必要编出过多的固定招式。那个时代,有回马枪、有拖刀计、有三板斧,但完整繁复的武学套路却不多。
  姬傲剑道,“两宋之后,民间武风转衰,寻常百姓练武兴趣大减。练武之人急剧减少,如果还是靠乱打乱斗来积累经验,摸索武技,不仅见效慢,有兴趣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武道高人将各自的武理整理出完整的套路招式,方便训导弟子。”
  他心中却想到,其实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是在不断进步的,宋代以后,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这人一过上好日子,国家又不提倡武风,谁愿意费神费力乱打一气学武技啊,当然要有个固定路数,好跟着学。
  姬玉雪道,“正是如此。宋代最早开始将武道整理成完整武学套路的,便是军门世家。”
  姬傲剑问,“莫非是杨家将那些?”
  姬玉雪点头,“杨家枪法是当世第一枪,七郎八虎,八姐九妹,世代都有人是枪法高手。两宋时有言,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姬傲剑心想,把枪法编出套路流传下去,果然能大大提高成才率。这天波府一家好像也没出过庸才,和我家很像。
  姬玉雪道,“之后在武道上进行探索整理的,还有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们。”
  姬傲剑立刻想起了王进、林冲,王文斌等人的名字,问道,“禁军教头很多吗?”
  姬玉雪道,“大小各种教头,有两百来人。”
  姬傲剑咳了一声,“教师真是挺多的,简直是一家学院了。”
  姬玉雪道,“当时也有传承武道的武林大派,便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传的少林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