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知道龙潜说的罗寄寓和辛诚,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希望,搭上了未来的希望,就像一个人用点燃的蜡烛去点另一只已经熄灭的蜡烛,结果两只都熄灭了。
“你应该让我去的,死也应该让我去。”
于靖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谁都不行,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进入听剑谷,会让人产生幻觉,你们经历的事情太多,产生的幻觉就多,没有大智慧大决心,根本不可能出来,但是辛诚不一样,辛诚是个很纯粹的人,他经历过苦难,但在心上没留下创伤,他是一个对这个世界,都报以感恩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走出来。”
“那现在…”
“等吧。”
太阳渐渐地斜了下去,黑暗像一层幕布一般从山底慢慢地拉到了山顶。
铁剑山燃起了篝火。
于靖又一次走到听剑谷谷口,遇到了谢十三。
两个人谁都没说话,就是静静地站着。
“今晚,他会出来吗?”
于靖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但,我相信他一定会出来。”
等辛诚的人越来越少,于靖还在等,谢十三也在等。
“其实你心里没底。”
于靖没说话。
“不然你不会站在这里等了。”
于靖苦笑了一下,道:“或许,这次我猜测错了,我不应该只凭纸面上的信息就让辛诚冒险。”
谢十三道:“他不会怪你的。”
于靖看着听剑谷,那沉重的黑暗,默然不语。
陡然,谢十三向听剑谷跑了过去,于靖赶紧跟了过去。
“他就在听剑谷谷口。”
谢十三纵身走进了听剑谷,用了不到半刻的时间,谢十三出来,身上背着浑身剑伤的辛诚,当然谢十三也受伤了。
于靖看着谢十三和辛诚仰起头,呵呵地低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出来了,人蹲在了地上。
谢十三将辛诚放下,坐在地上,道:“很危险。”
于靖跌坐在了地上,道:“出来就好。”
辛诚出了听剑谷的消息很快传开,泰山、华山、逍遥等门派自然举着火把过来。
龙潜等人也跑了过来,先将辛诚安顿好,之后才打开辛诚带回来的东西。
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一个牛皮包裹。
龙潜小心翼翼地将包裹打开,看到是一本书和一封圣旨。
龙潜打开圣旨,身子猛然一震,随即传给了身边的玉净,玉净传给了擎苍,依次传递的看了一遍。
“允你立帮,两不相欠!”
八个字,却透着浓浓的怨气和不满。
龙潜将手中的书翻开,是龙飞写的手札。
于靖道:“龙帮主,念出来吧。”
“余八岁学剑,十六岁大成,遍走江湖,挑战江湖豪杰,然所走之地,烽火遍地,民不聊生,余自问,学剑为何?后遇太祖,促膝交谈,才知学剑在己,用剑在天下,若无天下之剑,终难有所进,遂跟随太祖,以平定天下为任,大小一百六十三战,负四十七战,皆死而复生,境界大涨…”
之后是他在战场认识了罗、柳、赵、卢四家的先祖,立志在平定天下后,成一帮,立一派,教授胸怀天下的之士。
“然太祖曰:‘天下纷乱,帮派乃首恶’故不欲让吾开宗立派,吾不从,与玉露阶前长跪七日,太祖赐旨一封,从此恩情不再。吾立铁剑帮,非扬名与世,耀武与江湖,乃要实证帮派非祸乱之首。”
大概在这里,泰山、逍遥等门派知道,铁剑帮的成立根不是朝廷的阴谋或者为了对付他们,而只是龙飞自己的一个愿望,但这个愿望让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之后讲了成帮立派的艰难,以及江湖门派对铁剑帮的敌视。
“若知此事如此,倒不如做个安乐王爷。”
龙飞自嘲了一句,但是并没有放弃,兢兢业业地打理铁剑帮。
“忽一日,吾感自己身体抱痒,豁感天命难违,与四位兄弟商议身后之事,四位曰:‘铁剑帮乃吾心血,非龙姓不可。’吾道:‘当有德者居止。’四位兄弟同泣曰:‘汝欲心血付之东流乎?’吾默然无声。泰山、逍遥、华山暗中一人,便可为之,故乃作罢,然心中郁郁不欢,此非吾初心也。”
之后详细记载了铁剑帮如何选帮主,定帮主的事情,但是龙飞心里不痛快,就闯了一趟听剑谷。
“此谷凶险,万般人生从头越,生死一念。”
之后写了出了听剑谷,龙飞想了许多,让后萌生了将自己的手札、圣旨、铁剑放入听剑谷内,并留下听剑谷是禁地的话。
“若日后有铁剑帮弟子寻得吾所留之物,可当铁剑帮帮主。”
听剑谷禁地是龙飞的一个考验,他觉得,敢违反帮规进入听剑谷并活着出来的必是不同寻常之人。
所有人看向龙潜,现在辛诚找到遗留之物,还活着出来,这铁剑帮的帮主之位…
龙潜毫无波动,继续读道:“经数十载,眼见江湖一如往常,非因我一帮而变,而吾帮越发失了锐气,经听剑谷一事,吾反思过往,豁然发现,武学之道,亦是学习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武道,习而不思则滞,思而不习则弱,故习与思并重也。”
之后说他数次在战场拼杀,少了反思,所以进步不快,反倒是这一次,一场生死拼斗反思后进步不小,伏熊境突破了。之后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四位长老,四位长老觉得眼下当务之急是壮大实力,需要人才,而不是冒险突进,至此,龙飞的一个想法破灭了。
龙潜读完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泰山、逍遥这些门派消除了对铁剑帮多少年的误解,自然不会再提乾坤炉的事情,默认为是朝廷搞得鬼。
但是龙潜的话对他们多少有些出动,龙飞的想法、看法。
第二日,铁剑帮风光大葬罗预声,当然也包括罗寄寓,
玉净等人没走,吊祭了一番,算是给前几日的过错赔礼。
又三日,铁剑帮突然宣布封山门,铁剑帮不再踏入江湖。
铁剑帮弟子又走了几人。
辛诚醒了,还是老样子,不悲不喜,平淡如常,但是谢十三和于靖终究是看出他这一趟收获颇丰。
谢十三也下山了,家里催了几次了,不能再拖延。
罗客留在了山上,自他叔叔下葬后,他拿起了扫帚,开始默默地打扫铁剑山。在以后的数十年,总看到一个人扫石径,清石阶,不论刮风下雨,清晨日暮,还是春夏秋冬。当铁剑帮的人渐渐将这个人遗忘的时候,十年后的某一天,江湖上三大剑客的“摘星剑”胡不归欲上山进听剑谷,被铁剑帮的扫地人三招打的飞出去,至此铁剑帮继辛诚之后又多了一个传奇。
黎晓云也留在了铁剑山上,他接了刘大憨的班,成了一名大厨。数十年后,在开山大比中,后厨的一个帮厨小子以一把大勺力克诸位师兄弟,他们才知道,原来后厨里有这样一位大神,这又是铁剑山的一个传奇。
于靖后来说,他们两个人,是将剑藏在了心里面,用时间为代价,用石阶和锅碗瓢盆为磨剑石,将心磨得通透了,剑自然就锋利了。
龙潜成了闲散帮主,辛诚成了听剑谷的常客。
柳、赵、卢三位长老没事就在后山湖心亭喝酒,对子弟的指导也不多了,大多都是一句:“自己琢磨,不行,和别人打一架好了。”
当铁剑帮再开山门后,铁剑帮弟子成了江湖上谁都不想惹的人,成了一批江湖最洒脱的人。
但是,不论铁剑帮怎么样变化,至始至终都说他们有四位长老,罗、柳、卢、赵。
这成了江湖上的一段故事。
多少年后,人们说起这次铁剑山的事,都说铁剑帮重生于此。
ps:铁剑帮的故事就此完结。龙飞的宝藏,是很多武侠用烂的情节,但我还是用了。前人留给我们,可能是之言片语,但对我们后辈来说,是莫大的财富,更何况,我觉得铁剑帮和这个江湖需要的不是一本武功秘籍,而是思想的转变。
第202章:杯茶难饮
于靖是最后下山的。
铁剑帮这次欠了他天大的人情,于靖想要个人情的。
原本于靖想把魏斌留在铁剑山上,考虑到铁剑帮封山,魏斌的母亲年岁也大了,怕有意外,厚厚着脸皮跟龙潜求了一本武功秘籍,是关于棍法的。
龙潜答应了,让于靖进了一趟铁剑帮藏书的暗格。
于靖挑了一本刚猛路子的棍法和心法,之后翻的看了一边,没有找到关于至于丹田损毁的方法,倒是看到了一本的书,断断续续地记载了些孔大耳朵和孟轲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话,如“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四十不动心”“不动心有道乎?”“有”等之类的话语,但具体的依然找不到。
赵长老陪同于靖去得藏书阁,见于靖拿了一本书,道:“你不拿一本,我们这里除了铁剑三十六式,也有不错的秘籍。”
相似小说推荐
-
滔天剑尊 (灼星) 创世VIP2017-10-01 东方玄幻少年甄风,自万族林立世界成长,以剑入道,奈何世道残暴,得病心灵恐惧症,废了吗?不,剑意冲...
-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 (沧浪小蛊) 起点VIP2017-11-11 传统武侠一家搬家公司的小职员,误被天雷击中落入九华山底,随身带着三个神秘的小箱子,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