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异扬坐到左边,倒上一杯开水,一面喝水,一边思索:“以前由于没有空闲的时间,只习得这套剑法的二三成,如今虽然习得七八成,却远远未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若能在习得一两门高深的武艺,下次再遇见拓跋济予,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这日,葛岷山出关之日到了,袁甄桢早早派人前来请乐异扬等人。
乐异扬在大堂遇见梅九通和翟镜月,上前问道:“梅大哥,翟姑娘,有几日不见了,你们都还好吗?”梅九通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们都很好,幽谷派弟子照顾得很周到。”
翟镜月却说道:“乐公子,自从你伤好了之后,就不让我们去看你,你到底在搞什么鬼?”乐异扬答道:“这次在下侥幸不死,全靠有你们相助。经过这场磨难,我也开始反思了。我的武艺确实不精,所以这几日在房中加强练习。”翟镜月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好小子,你果然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乐异扬没看到翠心的身影,问道:“”翟姑娘,翠心没有与你们一起前来么?翟镜月道:“她知道你见过葛老前辈之后就要离去幽寂谷,正在房中收拾行李呢?”
停了一会,翟镜月又问道:“乐公子,你真的要这么快就走吗?”乐异扬道:“在下本来早就要离去,但想到葛老前辈仍在闭关,所以才迟迟不肯动身。此番多亏葛老前辈舍身相救,所以在下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向他辞别才行。”
翟镜月道:“哟,瞧你说得,好像我们就无半点功劳了。”乐异扬不知她是开玩笑,急忙说道:“翟姑娘,在下不是这个意思。若不是你们,我哪能活到现在?”翟镜月格格地笑了,回头对梅九通道:“九通,你这个兄弟好无趣,我不过是说说而已,他居然当真了。”
梅九通站在一边,淡淡地说道:“镜月,乐兄弟为人老实,你不要做弄他。”又对乐异扬道:“她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和她计较。”乐异扬道:“梅大哥,翟姑娘说的是实话,你们的救命之恩,小弟来日定当想报。”
翟镜月嘟嘟嘴,说道:“来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你这一走,我就难以见到妹妹了。从小到大,我们还没有分开过一天。”
乐异扬听罢,说道:“翟姑娘,你不跟我们一起走吗?”翟姑娘摇摇头,指着梅九通道:“你问他好了。”
梅九通道:“乐兄弟,如今你又翠心相伴,我和镜月就不陪你去恒州了。”说着走到乐异扬跟前,轻声说道:“兄弟,翠心是个好姑娘,多少男子想和她在一起,你好好珍惜吧,不要辜负她对你的一片痴心。”乐异扬道:“梅大哥的意思,在下有些不明?”
梅九通继续说道:“那日我倒你房中去,翠心为了给你取解药,竟然孤身去冒险,而你却在昏迷之中呼唤来纪云的名字。要是被翠心听到,她一定会很伤心。小女孩嘛,一时想不通,什么事情都可能做的出来,到时你再后悔就来不及了。珍惜眼前人吧。”
乐异扬听后,半响不语,心想:“若真是如此,我又何以安心?翠心天真善良,我不能耽误她一辈子。感情这条线,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今有梅九通和翟姑娘在她身边,我就算悄悄地离开,过不了几个月,翠心就会把自己忘掉。”想到这里,说道:“梅大哥,小弟一直把翠心当亲妹妹看待,毫无半点越轨之举。现在惹得她心神不宁,小弟难辞其咎。你们放心,小弟一定会妥善处理这件事。”
梅九通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哥知道你的难处。你好好想想吧。”
乐异扬点点头,问道:“梅大哥,你们接下来准备去哪里?”梅九通道:“我找到了一处清静的地方,后面就在那里住下了。”乐异扬好奇地说道:“梅大哥这么快就寻得安身之处,请问是何处?”
梅九通道:“这几日你都闭门练功,自然不知道我们都做了什么。前几日,我遇见袁姑娘,就像她打听幽寂谷附近的可以隐居之处。她给我说了一个地方,离这里不到二十里路程。我和镜月当日就过去打探,发现那里有山有水,确实是适合居住的绝妙之地,我们心里都很满意。”
------------
第七十八章 太阴剑法
乐异扬听后,想着梅九通辞去开封府的官职,与心爱的女子在山林间隐居,心中羡慕不已。
他想起韩愈写得《送李愿归盘谷序》,其中有一段描绘隐居生活的文字,“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说道:“听梅大哥这么一说,小弟倒是很想过去寻一方土地,安心住下来,与你们成为邻居。”
翟镜月笑道:“欢迎欢迎啊,这样我就能再看到妹妹。乐公子,你要说话算数,不能反悔哟。”乐异扬啧啧地说道:“翟姑娘,这不过是在下的一厢情愿罢了,这次去恒州,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梅九通听后,鼓励他道:“你别说这样的丧气话,大哥还等着你回来一起喝酒种地。”
乐异扬心中稍微宽慰,说道:“梅大哥,我们一言为定,人生难得几回醉,到时我们不醉不休!”梅九通与翟镜月听后都笑了起来。
这时,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哈哈笑声,三人转身望去,只见葛岷山和几位弟子已经来到大堂。三人上前行礼。葛岷山点头回礼,说道:“好个不醉不休。老夫年少时也喜欢美酒,不过自从来到这里,饮得不那么多,酒量自然就下来了。”
葛岷山安排众人依次坐下,急忙吩咐人去酒窖取酒回来,在每人桌前都放了一坛。葛岷山说道:“这酒是老夫数十年前放到酒窖的,一共五百坛,如今还剩四百九十九坛。平时我饮得都是现酿的米酒。今日难得赏心悦事俱在,老夫就不吝啬了,好好地与你们痛饮一回。”
众人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葛岷山朗声笑道,又让众人酒杯斟满,如此饮了十余杯。
乐异扬回味口中的酒香味,想起自己初到幽寂谷之时,曾在酒窖与葛岷山对饮过一坛酒,心想:“难道这几十年来,葛老前辈都未饮过酒窖当中的美酒?那他为何储存这么酒坛在地窖。”
乐异扬抬头望去,只见葛岷山脸上容光焕发,丝毫无憔悴的容貌,心里连连感叹,起身说道:“晚辈曾听闻老前辈要闭关半月,心中算着日子,还差整整两天,没想到老前辈提前出谷,可喜可贺!”
葛岷山哈哈大笑,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示意他坐下,说道:“老夫也未曾料到事情会如此顺利。这次老夫重著的《元和秘笈》,将每种武功都单独立册,一共八十一本,每本都加上了自己习武的心得,较之前那本武林秘笈更为完备。”
乐异扬诚挚地说道:“老前辈在武林秘笈上呕心沥血,对重振武林绝学有莫大的帮助,晚辈佩服不已!”
葛岷山示意众人再饮一杯酒,放下酒杯,才缓缓道:“《元和秘笈》记载的武功,虽有层次之分,却无优劣之别,最末等的武功,只要习得其精髓,也可以抵挡得住最上等武功的攻击,不过要想胜之,确有并非易事。老夫潜心专研这些武功五十年,才能掌握不到三十余种。乐公子可知为何?”
乐异扬道:“前辈有何指教,晚辈愿闻其详。”葛岷山道:“乐公子,一个人就算再有精力,也难以习得天下所有的武功,不过是择其适合自己的罢了。《元和秘笈》共有八十一种武功,要想将当中的一种武功练得炉火纯青,寻常人需耗费二三十年的内力,若要练就数门武功,没有数十年的武林修为是不可能的。”
乐异扬听后一惊,说道:“老前辈说的甚是,我们年轻人是要勤奋习武,日积月累,方能有所小成。”
葛岷山望着乐异扬,缓缓地问道:“乐公子,话不能这么讲,老夫刚才说的是寻常人。如果是天性聪慧之人,不过几年就可以精通其中的奥妙。我这九大弟子,大多数年龄不过十六七岁。桢儿年龄最大,也不过才十八岁。他们每人都习得至少一门武功。”
葛岷山又让众人满上就被,喝完一杯,继续说道:“乐公子,像你这般从小就习武之人,先前已经打好基础,现在要想再学习几门武艺,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之事。”
乐异扬想到自己并未习过武,于是如是回答道:“老前辈,实不相瞒,晚辈是近几个月才开始学习武艺。”
葛岷山并不相信,说道:“乐公子,你不会是和老夫开玩笑的吧?老夫之前同你疗伤之时,发现你体内有将近二十年的功力。老夫当时想着你的年龄接近弱冠,所以并不感到奇怪。你今日却说从未习过武艺,此话怎讲?”
乐异扬心中一怔,回想之前在别情楼里受伤、与鹤连天交手以及后来与拓跋济予苦战的事情,终于明白其中的缘由,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体内的真气护体。而这些真气,又都是父亲乐天藏所传。乐异扬心中感叹:“父亲将大部分功力都传给了我,是为了让我好好活下来。而他自己,却因为功力变弱,才不得不选择与契丹骑兵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