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我会娶你的。”张晓的声音很轻,但是饱含着深情。
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女人。
“主公。”沈落雁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被张晓的话语打断了。
“叫我夫君。”
“好的,夫君。”沈落雁似乎放下了什么胆子一样,轻声叫到。
此时虽然没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更没有所谓的“贞节牌坊”,连皇帝都有取**的时候,但是对于贞洁也是同样看重,虽然不至于从一而终,但是对于沈落雁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更何况,张晓人长得也不丑,而且事业有成,虽然张晓自认为岁数不大,但是此时十多岁娶妻生子实际上是平常事,张晓并不算小了。
更何况,张晓现在是事业有成,凭借这条杨公宝藏的密道,甚至君临天下的趋势。
沈落雁虽不是那种爱慕荣华的女子,但是若是能够成为一国之后,自然是愿意的,只是沈落雁自小就智计过人,而且争强好胜,一心想胜过男子,她担心自己若是嫁给了张晓,日后会被“囚禁”在家中,不能施展抱负。
沈落雁慢慢地将自己心中的忧虑跟张晓说了一遍,张晓听后不以为然。
前世的时候见多了女强人,几乎没有多少女子是在家安坐的,故此沈落雁的担忧对于张晓来说不是个事请。
至于说后妃主政的坏处——张晓此时连当皇帝的想法都没有,想那么多干什么。
不管过程怎么样,结局还算是不错。
虽然说,过程有些莫名其妙,简直想那些脑残的电视剧一样,但是结果非常满意。
至少让张晓非常满意。
虽然张晓大部分时间都尽量将沈落雁当做是自己的下属,但是看到她的身姿和气质,张晓总有一股冲动,某个部位会很可耻的坚硬起来。
如此算是如愿以偿了。
总之,就这样,当张晓和沈落雁回到潼关的时候,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好各种大小适宜了。
张晓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攻打长安。
张晓已经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盘算,那就是利用杨公宝库内的密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长安,然后通过控制长安城内的官员和诏令,马不停蹄的攻克北地郡,平凉郡,灵武郡,天水郡,武威郡等地,至少夺下三个郡城,造成事实上的割据。
然后张晓要做的就是向隋炀帝投降。
隋朝气数未尽,还有几年的寿命,而且隋炀帝本人也可以说是雄才大略之徒,因此若是豁出去了攻打张晓,那么张晓只有败亡一条路可走。
只不过,隋炀帝本人好大喜功,向来主张“安内必先定外”,若是不把高丽攻打下来,隋炀帝是绝不会死心的,若是张晓长期占着长安城不走,那么必然引来隋炀帝的全力讨伐,但是若是张晓用极为谦卑的态度表示愿意接受招安,那么隋炀帝很可能将张晓暂时放在一边。
张晓知道自己攻打长安的时间不能太早,因为太早会帮杨玄感做了挡箭牌。
毕竟攻克潼关或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攻克长安,那么就会吸引整个大隋朝的注意力和攻击。
张晓攻打长安本就是为了吸引天下人的注意,以便能够招纳贤士,割据一方。但却不是为了引起整个隋朝的攻击。
因此这个时机非常重要,若是早了一点,那就会吸引住隋朝的注意力,隋炀帝的辽东大军可能会暂时不管杨玄感,而是直接动手攻打张晓了。
虽然隋炀帝的辽东大军已经被奕剑大师傅彩林一顿猛揍,结果伤亡惨重,算起来简直是是不存一,但是就算是一点残兵败将,那也不是张晓能够对付的。
若是晚了一点,杨玄感败亡的时候,那就会更糟糕,张晓就会直接面临隋炀帝的碾压。
因此张晓攻打长安城的时间就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那一天。
因为那一天,必然是长安城守备最松懈的时候,若是在其他日子攻打长安城至少会有四层胜算的话,那么八月十五这一天至少会有六层胜算。
而距离八月十五,已经不过七天光阴了。
解释一下,另外随便说说
坦白说,我写这本书原本是一个意外,直到现在我手上都没有存稿,因此稍稍卡文,就写不下去了。
原本为了感谢,“迷虹李”“鸿天尊者”“”三位兄弟的打赏,我原本是想四更的,加更一章,可问题是我下一章出了一点问题,卡到了一千两百字上面了,因此今天就先抱歉了,我明天会尽力四更。
坦白说,我求打赏倒不是为了起点币,如此廉价的求打赏,然后加更。估计也就只有我办的出来了,我实际上就是看光溜溜的本书最新消息和本书粉丝排行榜不舒服,想要天马罢了。
至于说本书的设定方面,我是尽量基于原著,但是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还请谅解,毕竟我的脑袋又不是电脑,没有那么好的记性。
我认为,当然是一家之言,大唐双龙传的层次是这样的。
最强者,也就是破碎虚空的层次,那是能够以“一敌万”级别的超级强者,例如边荒传说里面的孙恩,燕飞,“翻云覆雨”里面的浪翻云,庞斑等等。
往下就是所谓的以宋缺,宁道奇为首的大宗师,这个层次的强者无法面对军队的包围,但是却能够“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然后飘然而去。若是傻呵呵的不逃走,那么能够杀死近千人马,但却是必死无疑。
再往下就是祝玉妍等宗师级别的强者,虽然能够在大军的包围下逃跑,但是想要“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却是办不到的。
所谓的一流高手,则是百人敌,能够冲破百人的阵势,杀死半数以上,但是若是没有人接应,却只有死路一条。
二流高手,弱一点,能够冲破百名士卒的阵型,杀死二十个左右,没有人接应,那就是必死无疑。
三流高手,最高的就是“十人敌”,最低的是“三人敌”那样子罢了。
这就是我设定的武力层次,若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请指正了。
欢迎各位到书评区讨论一样,让我知道有什么毛病,要不是“紫冰狼”兄弟的提醒,我都忘记直奔井中月和杨公宝库的事情了。
第六十一章八方来投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晓对于能够攻下长安的信心越来越足。
同样,张晓对于毕泰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智囊,越发的倚重。
毕泰对张晓所说的,“攻打潼关,威逼长安”的战略构想已经开始得到了收获。
打下潼关之前,张晓只不过是一路小有名气的反王罢了,而张晓攻打下潼关的缘故,在张晓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倒不是张晓有什么王霸之气,也不是天纵神武,原因很简单,张晓之外的反王更不成器。
举个例子俩说,天下间第一号反贼,长白山“知世郎”王博,他的手下仅仅不过数千人马罢了,而且连一座县城都没有打下来。
而后来赫赫有名的三大反贼实力,窦建德,翟让,杜伏威,有的还没有起兵造反,有的混的连王薄都比不上。
而张晓却连潼关能够攻下了,顿时高下立判。
如果不算杨玄感这个“贵族子弟”,张晓可以说是当今天字第一号的反王。
还是那句话,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张晓只不过占了所谓的时势罢了。
若非杨玄感反叛,攻打都城洛阳,吸引了大隋的全部注意力,兵马都集中在洛阳附近,当张晓占据渑池县之后,就会面临隋朝大军的碾压。
严格说来,隋朝还是很强的,若非隋炀帝“作死”的太严重了,已经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情况,隋朝至少会有几百年的国祚。
从某种意义上讲,隋朝的灭亡也是天下的一朵奇葩。
因为天下百姓不是因为饥饿而揭竿而起,隋朝刚刚建朝不久,土地兼并没那么眼中,因此百姓还是能够吃个半饱。
但问题时,隋炀帝东征西战,下江南,开凿大运河,结果将徭役搞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天下百姓之中十户有九户因为各种徭役苦不堪言。
这一次二征高丽,死去的几十万将士姑且不论的,但是死去的百姓却是以百万计算。
隋文帝给隋炀帝积攒的那一点家底几乎都让隋炀帝挥霍干净了。
张晓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也渐渐的明白,隋炀帝的确是一个有为的君主,年不过三十就做出如此多的大事。
但是同样隋朝若是不亡,同样是没有天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杨玄感的一把火差不多把隋朝世家门阀阶层的火给烧了起来,而张晓却是把天下黎民百姓的火焰给烧了起来。
因此天下寒门之中的各路人马纷纷来投。
别的不说,周边的各大山寨都以张晓为盟主,纷纷响应。
例如其中最强悍的是势力沱罗寨寨主伍云召,伍天锡两兄弟,他们两个人都是一流顶尖的强者,若是联手起来就算是宗师级别强者,他手下有三千人马。
除了伍家兄弟以外,还有凉州李轨带了一万人马,算是人马最多的。
例外,瓦岗的翟让,南阳的朱桀都纷纷发来书信,有着和张晓结盟的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孙悟空 (白砖) 起点VIP2016-02-01 古典仙侠 我自长笑出世,手持金箍如意 管他天地纷争,管他仙佛哪般 六道三千界都将记住我...
-
仙魔传记 (徐笑笑) 创世中文网2015.12.15完结当仙霞宗最废材的核心弟子徐小侠在真经楼拾起《大琉璃金身决》之后,其狗屎运便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