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后武侠时代 (寒羽青良)



齐御风眼看韩羽娘飞身离去,微微一怔,刚要纵身追上,但心中一转念,却又停住了脚步,他回头看看几人,见几个摊贩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脸色发苦,惶恐的看着自己,不禁叹一口气,摇摇头道:“以后你们几个……别瞎说那有的没的。”

他心中决意早定,如今便不在韩羽娘身上多下功夫,回身到了府邸之中,见了五散人以及杨渊海等人,众人详叙一会儿,齐御风与众人告别,收拾妥当,便一人三剑,出城直奔太原府而去。

城头之上,三女遥望他的背影,久久不言,直到那英挺秀拔的身影没入天际,段蔷奴才长叹一声道:“他如今的心里,只有这天下,早没了咱们啦。”

几位女子俏立寒风之中,思前想后,不由得怔怔的掉下泪来。

……………………………………………………………………………………………………

大都皇宫之中,元帝懒洋洋的躺在软榻之上,身边一位宫女跪在他面前,用一双纤手,不住按摩他的膝骨。

一名大臣跪在他面前,言辞恳切道:“如今魔教势大,据说齐御风那小魔头已经从海外归来,更带来昔年山中老人的金山银海,精兵上万,奇门异士无数,更有波斯大炮的铸造之法,李思齐本来就心智不坚,若不派兵救援,恐迟则生变,若李思齐一败,京师门户打开,我国朝危矣。”

元顺帝低头看着那低媚浅笑的宫女,伸出手来,抚摸着她柔嫩可破的肌肤,眼中泛出神异专注的光彩,对那老臣句句铿锵,几乎泣血之言,似乎充耳不闻。

那大臣眼见元顺帝不答,双手一张,按在地上,头颅一摆,呯呯呯磕了三个响头,只听得巨响震动,回荡宫室,久久不绝,众多莺莺燕燕,不禁都惊叫起来,纷纷起身,回避起来。

元顺帝看到地面上一方血迹,眉头轻皱,不满道:“莫污了朕的屋子。”

大臣额头鲜血淋漓,仰头痛哭道:“皇上!”

元顺帝呵呵一笑道:“说起来你也是汉人罢,怎么我蒙古大元要亡了,我都不着急,你却这么着急?”

大臣哭道:“今灾异屡起,河决地震,盗贼滋蔓,李思齐一败,大都岌岌可危,臣心痛啊。”

元顺帝哈哈一笑,仰起头搂过一名美人,抱在怀里一番蹂躏,等两人发丝纷乱,鬓角流出汗珠,才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老臣,笑道:“百年之前也未曾有大元,蒙古自北而来,如今回归漠北,逐草放羊,不是挺好吗?”

“就算挡住了西凉,也还有朱元璋,没了朱元璋,也还会有数不清的反贼,这天命你挡不了,我也挡不了,这大元如果必亡的话,就让他轰轰烈烈的灭亡吧。”

大臣听到这里,身躯不禁为之战悚。就像掉进无有尽头的黑暗深渊,让他从灵魂深处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元顺帝看着眼前的大臣昏死在面前,嗓子里低低地发出干涸沙哑的笑声:“齐……御……风,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闹到什么程度……”

第一百五十八章皇家故事

“你是否愿意归降我西凉?”

李思齐听到这低低的声音,看着面前寒光凛冽的长剑,额头汗珠直下,不及片刻思索,便颤声道:“我愿归降。”

齐御风道:“先前我西凉屡次劝降,你也屡次答应,而一再出尔反尔,如今我却如何信你?”

李思齐道:“当今元帝无道,贾鲁和脱脱虽然治理了黄河,却也致使十室九空,民不聊生,这鞑子终无百年之运。况且国家轻汉人,我昔年举义兵收复罗山,立下多大的功勋,可才授予了县尹一职。”

“可我虽仰慕西凉的诸位英雄,但昔日西凉无主,我虽欲归降,但不知是投明教一系还是投段家一系,实在拿不定主意,如今既然武威王来了,我自然开城纳降,交出兵权,从此毫无二心,天日可鉴。”

齐御风略一思忖,心中暗道,难道我西凉和明教这点尚未爆发的裂痕,连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了么?

齐御风原本只凭着一腔热血,联合众人,举起义旗反攻大元,可是如今年纪稍长,才明白过来当时为何要选自己当这个皇帝。

倘若张无忌尚未归隐;又或者段家的段宝年纪稍大一些;又或者这些人不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心存感激;五散人看了自己的剑法之后,误以为自己是张三丰的代言人,则所有事情,就都不会发生。

而如今中原逐鹿之势已成,新皇问鼎在即,无论是段家一系。还是明教,又或者是其他派系。都必然心中存着日后成为皇亲国戚的心思,这其中明教心思最淡。却也最为坚决,他们力捧韩羽娘当这个皇后之心,想必比齐御风想象的还要坚决,因为只有明教众人不能参政,只有韩羽娘当了皇后,才能证明明教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中,没有白白忙活。

齐御风想到这里,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西凉兵精粮足。晋地外无救援,内无险要之地,太原、大同只手可破,你却拿什么投降?”

李思齐道:“元廷将领之中,熟悉王保保与徐达、常遇春者,莫过于我;况且我属下二十万大军,皆如私兵,与我上下一体,若我归降。必不生异心。”

齐御风听到这话,沉吟片刻,微微点了点头,他收起长剑。顿时室内光芒一敛,李思齐呆坐低喘了半晌,才颤巍巍点燃了火烛。看清了面前这位“小魔头”的长相。

两人坐在桌前,久久不语。好半天,李思齐才叹息道:“昔年王保保攻张良弼。张良弼将他的儿子押送到我府上作为人质,与我合兵拒敌,可是就算我两家联手,也不是他的敌手,后来我请当今圣……鞑子皇帝和解,这才解了围。”

“后来我与张良弼、脱烈伯、孔兴在长安聚盟,立我为盟主,同抗王保保,当年汝阳王在时,他父亲对我尚且大加恭敬,王保保尚且乳臭未干,就如此辱我……”

他说到这里,猛然想到眼前这青年,可是比王保保还要小上十几岁,当即住口不言。

齐御风早知道这些元廷军阀,数年来兴师动众、勤兵黩武,一个个攻来打去,消耗了元朝大部分实力,给予了各路义军以可乘之机,否则以蒙古精兵的骑射的实力,又焉能有如今轰轰烈烈的起义。

当即他沉声问道:“你与朱元璋,可有什么联系?”

李思齐想了一想,说道:“他曾经屡次写信与我,说元失朝纲、被取而代之乃天意,让我降服于他,我地处西北,他却在淮左一带,除了先前他起义之初,打过几场仗,倒是没什么联系。”

他虽然想起门外那一地死人,齐御风那神乎其技的轻功剑术,还有些心肝颤抖,但看到自己性命得保,终究还是安下心来,续道:“据我所知,他早些年前,就不断给陈友谅、张士诚写过类似的劝降书信,不厌其烦,而王保保等人,也都收到过。”

齐御风冷笑道:“他当时势力微小,莫说是陈友谅,就是张士诚也看不起他,这是讨交情,买后路,希望他若败了之后,人家能照此处置他。”

李思齐心中虽然觉得不以为然,但还是点了点头。

齐御风顿了一顿,想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元帝方面,可有什么动静?”

李思齐摇头道:“元帝一心寻欢作乐,义军每下一城池,他饮酒作乐便愈发厉害,多少大臣死谏不已,他却一句话也不听,前些日子,欧阳玄上谏,要求元帝派兵马粮草给我,以挡西凉大军,谁知那欧阳玄磕头磕得头破血流,颅骨开裂至死,元帝却也没答应。”

齐御风微微一怔,问道:“这个欧阳玄,莫不是欧阳修的直系后人的那个?”

李思齐点头道:“正是。”

齐御风嘴角绽出一丝冷笑:“好骨气,好风骨,有如此饱读圣人文章,深通华夷之辨道理的大儒,当真是大元朝的福气。”

这华夷之辨、正统论,有元一代,在儒生之中极是流行。他们认为,种族、国家这些概念,远远比不上文化上的认同。只要蒙元肯以中国之法治国,他们就拥护这个政权。他们认为,华夷的文化实际是相通的,华可退化成夷,夷可进化成华。

也就是说,哪怕一群黑人,外星人,兽人,猿猴的杂交品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且征服了这个国家,他们也就跪倒三呼万岁,认这个四不像当最高的统治者,并且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多少同胞惨遭屠杀,蹂躏之苦,蒙古铁蹄之下,藏了多少冤魂白骨,那都是武人之事,与他等治国荣身的大儒毫无关系。

李思齐默默无语,他是武人出身,其实对这等事装裱门面,自诩清高之事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但自身本来就靠着元廷起家,此时被迫投降,其实也跟这些人半斤八两而已。

齐御风顿了顿,在脑中消化了这个消息,又接着问道:“其他的呢,元顺帝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李思齐微微惊诧:“元顺帝?呃……”他略微一怔,随后就不再发问,续道:“元帝此时宠爱高丽人奇子敖之女奇承娘,这奇承娘当年带来了一位高丽太监,名叫朴不花,元帝近年厌倦政务、耽于声色,对这个朴不花也十分信任,他前些日子,将朴不花升迁为荣禄大夫,加资正院使,担任掌管财政的要职,又任用朴不花推荐的搠思监为宰相,于是朴不花开始权倾朝野,干预官吏任免,现下内外百官中投靠朴不花的占到十分之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