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后武侠时代 (寒羽青良)



赵老三略一沉吟,道:“是不是我今天喝了这酒,便能出门?”

汪铭卫道:“不错,今rì你喝了此酒,表明心志,我等自恭送你出门。”

齐御风见汪铭卫如此无耻,逼迫他人喝下毒酒。不禁义愤填膺,当即手掌一动,便要拔剑上去,将他身上戳几个透明窟窿。谁知手上刚刚一动,一边胡斐便按住他手掌,冲他微微摇了摇头。

齐御风转头看去,见胡斐面带冷笑,甚为不屑,神态却闲适轻松,当下一股怒气缓缓放松,心道有胡斐在此,当可保此人无虞,当下只看这些跳梁小丑,尽情演戏便是。

赵老三望向那掌棒,掌钵两位长老,一个微微点头,一个避过他眼光,看向身后的白花公主娘娘神像,像是在欣赏一般。

赵老三端着酒碗,向殿内看去,可怜这白花公主当年不畏强暴,一生为国,誓死不屈,死后供奉之地,却被这群蝇营狗苟的小人所占据。当下把心一横,吞一口气,咕咚咚将坛中之酒一饮而尽,随即将酒坛一掷,摔成七八十块,凛然问道:“这总行了吧?”

他这一坛酒喝尽,对面那汪铭卫望着他惊疑不定,沉默良久。

赵老三借着酒气,往前跨上一步,问道:“帮主还要我的头吗?”

汪铭卫神思复杂,感慨良多,他与这几位长老虽然偶尔明争暗斗,但总体还算其乐融融,尤其这赵老三个xìng憨厚,人又听话,尤其佩服于他,也是他成为帮主的一大助力,眼下为了一场富贵,居然闹到如此地步,也是他始料不及。

方才赵老三一句“帮主还要我的头吗?”原是他们交好之际,赵老三效忠的一句戏言,当时话为“帮主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即使帮主要割了我的头去,赵老三也绝无二话。”

想不到今rì竟一语成谶,实在有点造化弄人。

赵老三望着汪铭卫,眼中也是泪珠滚动,他自加入穷家帮以来,从来未曾想过没想到有一天他一直钦佩的帮主居然如此对他,而帮中诸位,也是如此冷漠。

静了良久,汪铭卫挥了挥手,意兴阑珊道:“好,你走出大殿,便脱离我穷家帮,从此天涯路远,各安天命。”

赵老三又看他两眼,转身走出大殿。过不了几步,只听“哇”一声,随即吐了一地。

原来那鹤顶红之毒,俗称红信石,其实便是不纯的砒霜,进入肠胃最少也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发作。

这赵老三自幼练就了一门独门的保命气功,专能逼迫肠胃,这一吐之下,肚中残余已是不多,已然算是拣回了一条xìng命。他方才敢于喝酒,也是早有此算。

汪铭卫见他出门催吐鹤顶红之毒,心中柔软不觉复又刚硬,震怒起来。

可他话已出口,却又不能立刻发难拦下,只得用眼神暗示身边两位长老。

掌棒长老见帮主暗示,立刻站出来,大声喝道:“赵老三,我有话问你。”

赵老三余毒未净,腹中如火燃烧,疼痛难忍,直恨不得立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觅药物,养伤清毒。听得此言,知道今rì这几人势必不能善罢甘休,当下转头冷冷问道:“老龙头还有什么话说?”

掌棒龙头却一时语塞,他原意是想留住赵老三,哪有什么话想说,沉吟片刻,随即说道:“你在我穷家帮十五年,学全了‘闯关东’这路拳法,今rì你离帮而去无妨,这武功却是要留下来。”

赵老三一听纳闷,问道:“怎么留?”

掌棒龙头冷冷一笑:“你割下两条臂膀,一条舌头,鄙帮便既往不咎,放你一条生路。”

赵老三闻言大怒,心知求生无望,也冷笑道:“既然如此,就请老龙头亲自来取我这双膀子罢!”

掌棒龙头闻听此言,却是有点踌躇,这赵老三年轻力壮,武功甚是不弱,加上此时身在困境,便如同受伤猛虎,势不可挡。

自己已经投靠了朝廷,只等着升官发财,逍遥快活也就是了。干这等刀头舔血玩命的买卖,却是有点算不上。

正自他犹豫不决之际,只见执法长老突然从大殿角落中站起,走到赵老三跟前,缓缓说道:“赵兄弟这双臂膀和舌头,便由我承担如何?”说罢,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赵老三。

执法长老面sè冷峻,眼望着掌棒龙头,轻轻冷哼一声,继而转头对赵老三说道:“赵三哥,你信我不信?”

赵老三拿着瓷瓶,心中却是有点犹豫不决,只因为这执法长老在帮中是个怪人,并没有固定势力,只因他年纪轻轻,武功却高,所以才当上这个长老。

他平时xìng情冷漠,酷爱练武,又是帮众唯一的一位‘净衣派’,喜欢吟诗作对,谈古论今,穿着华服,不像个乞丐,反而像个秀才。

对于帮中大事一向也是心不在焉,就连那执法之权被掌钵龙头逐渐夺走,他也是淡然处之。

除此之外,也没见他与何人交好,一向都是公事公办,冷冷清清,骄傲得不得了的模样。

是以许多帮众,对他都颇有微词,只因为他武功高强,才没人反对他这长老之职。

执法长老见赵老三迟疑不定,当下言辞恳切道:“赵三哥,我原以为你也会归降满清,图个富贵,是以一直未曾出面,但你可知否,咱们这些人中,谁都能降,唯我不能!”

赵老三不禁问道:“老四,那是为何?”

一时人人目光尽皆集于其身,都揣测这年轻的传功长老这般说话。

其时满清入主中原,已有一百多年。武林中人,吃皇家饭的已有不少,不说那镖局子的保镖,看家护院的侍卫,便是那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名门大派,与满清朝廷或明或暗,都有些勾搭,天底下除了红花会,天地会,哪还有不能降清的说法?

但见执法长老整整衣冠,奋力揪下背后的假辫子,慨然吼道:“我陈元厚乃江yīn人氏。八十rì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就算我再没心没肺,又岂能投降鞑子!”

第三十九章江阴故事

赵老三闻听此言,当即将瓷瓶掀开,张口将其中药物吞下,只觉得黏黏糊糊,一团烂泥般的液体顺流而下,直落到肚中。

他吞下药物,张口说道:“老四,就算我不信你这个人,也信了你这个出身!”

原来一百四十五年前,南直隶江yīn,这座英雄之城,对抗满清入侵,曾有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

当时满清入关,一路南下,到达江yīn之时,城中明朝官吏,见清军铁蹄势不能挡,都抱头痛哭,大多相继辞官而去,江yīn便随着天下大势,投降了满清。

谁知后来清廷派来一位投降的明朝进士,名唤方亨。这方亨到了江yīn的第五天,便出示告示,颁布剃发令。

当时江yīn百姓还以为凡事好商量,第二rì便上书方亨请求留发,方亨大骂不已,有一士子也与方亨大骂道:“你是明朝的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却来做清朝的县令,羞也不羞,丑也不丑?”

方亨怀恨在心,正巧上级府衙的布告下来了,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句子。

方亨便命令一名书吏抄写,那书吏本是个不入流的官职,不在九品之列,可他抄写之际,看见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字样,登时怒发冲冠,掷笔于地,铿锵道:“就死也罢!”说罢转身离去。

消息传开,江yīn城民愤登时激起,都说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方亨晚上偷偷写信给上级,请求发兵围剿,被衙门中官吏得知,偷偷告知了城中百姓。

于是城中百姓便包围县衙,擒住了方亨,全江yīn城,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动员起来,以原主簿陈明遇为首领,扬起大明旗号,反抗清廷。

当rì,江yīn满城皆兵,人人用力,所有的恐惧,私心,全然抛开,男人磨砺兵刃,妇幼筑城设伏,平素吝啬的财主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只一夜之间,江yīn便成了一座铜墙铁壁的坚城。

这一rì,便是1645年,闰六月初一,中华史上最悲壮惨烈的一幕缓缓开启……

第二rì,清军重兵包围江yīn城。

清军先是四处捕杀城外义兵,企图断绝城内军民外援,然后大举攻城,一时间箭如雨注,江yīn人奋勇杀敌,人人争先,城上的人没有盾牌,便一手拿着锅盖遮蔽,一手接箭,每天能得到箭三四十万。

面对清军连番进攻,陈明遇率领江yīn军民苦苦守城一月有余,自忖自己并无用兵之才,力不胜任,便推举另外一个离任的典史阎应元。

阎阎应元原本在城外赋闲,并不知江yīn之事,但一经相邀,便毫不迟疑,率领家人,踏上了这条必死无疑之路。

进城之前他路过七里庙,便在墙壁上题诗:“事则万无可为,死则万无可免。”

这一个主簿,一个典史,都不在九品之列,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小吏,但就是这二位倔强的小官,却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震慑了满清鞑虏一百余年。

阎应元进城之后,统计兵壮,分派钱粮,他用兵若神,七月初九进城,初十祭旗发令,接下来便战果连连。

十一rì,清兵攻北门,城中之人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清兵不敢前进,主帅七王爷大怒,命九名上将率先上城,死了四了,伤了五个。七王爷亲自率军登城,被“霸王”刘耐所杀,跌下城墙,粉身碎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