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神话三国 (庄不周)



智者受宠若惊,连忙入座。貂蝉拉着卡乌捷去准备晚餐,鱼汤已经熬得发白,香气四溢。刘辩端了一碗,先递到智者的手里。智者惶恐不安,连连推辞,却拗不过刘辩。只得接了。还没喝,浑浊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陛下,我们为儒门所欺,一直以为龙是恶物,这才将陛下赶出部落,现在想来。实在是不该。”

“老丈,龙不是什么恶物。却也不是什么善物。”刘辩端着碗,和智者碰了一下,呷了一口,又道:“不过,龙和各种猛兽一样,的确会伤人,而且它的力量极大,造成的伤害也就更大。不过,说龙是恶物,凤是德鸟,就是胡说八道了。依我看,龙凤都差不多,不存在什么善恶。善恶的只是人。”

智者若有所思。“陛下所言甚是,我们的确听了片刻之辞。”

“老丈,你们部落是什么时候来到草原上的,又是怎么和儒门联系上?”

智者长叹一声:“陛下有所不知,我们部落在草原上的时间太久了,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故老传说,也只知道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一直自称炎黄子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按时间算,应该是两百多年前,从中原来了一个人,他身材高大,有如天神,力大无穷,能以一敌十。他还能与拘鬼役神,与天地交通。他告诉了我们龙和凤的秘密,说我们是凤系后人,现在恶龙当道,凤系后人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刘辩静静的听着。智者说的支离破碎,亦真亦幻,他也搞不清里面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不过,对他来说,这些都无所谓,这些人自认炎黄子孙,愿意回到中原去,他就举双手欢迎。

刘辩答应得很爽快,也非常实在。他甚至为他们规划了南迁的路线,由部落向东向南,离辽东最近,而且辽东现在有大量的空闲土地,足以安置他们。对中原人来说,辽东也许苦寒,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辽东和天堂没什么区别,他们一定可以适应得很好。

……

送走了智者,貂蝉和卡乌捷忙着收拾残局,刘辩端着一碗喝剩下的鱼汤,拿着半条烤鱼,走到荀彧的帐篷里。他和智者说话的时候,荀彧一直坐在自己的帐篷里,没有露面,也没有去吃东西。听到刘辩的脚步声,荀彧睁开了眼睛,自嘲的笑了一声。

“吃点东西。”刘辩将鱼汤和烤鱼递给荀彧,不忘挖苦一句:“虽然是残羹冷炙,却不是不劳而获,这里面有你的功劳的。”

荀彧一声不吭,接过鱼汤和烤鱼,默默的吃了起来。

“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向他臣服不?”

“陛下恩加四海,德泽万民,远人怀德,自然襁负而至。”

刘辩笑了起来,故意吸了吸鼻子。“咦,这帐里怎么有一股怨妇的味道。”

荀彧窘迫不堪,面红耳赤。

“人当然不能不讲道德。可是讲道德之前,总得先让人吃饱。饿着肚子讲道德,特别是自己吃得饱饱的,却要别人饿着肚子讲道德,这是不是有点不道德?”

荀彧轻叹一声:“陛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一路上,我也在想这些事。大汉走到今天这一步,皇室不行仁政,固然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可是世家豪强兼并土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光武皇帝以河北豪强为基,又出尔反尔,抑制河北人,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袁绍循其旧迹,就算得了天下,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

“能让你认识到这一点,这一路的苦头也算没白吃。”

“这正说明董仲舒一系的春秋公羊学不如我荀氏学合理。”荀彧话锋一转,又强调起荀氏儒学的优越性来。“先祖承认人性本恶,不是为了使巧取豪夺成为天经地义的事,而是要以礼法拘束之。陛下,儒门从来不是想夺取皇权,也不是想反对皇权,只是想限制皇权。荀氏之法与商鞅之法不同。商鞅之法,万民皆治,唯王者不治。荀氏之法则君臣同归于礼,礼法不仅是对臣的要求,同样是对君的要求。以法治民,以礼治国,方能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如此才能兴太平,立万世。”

“可是你们荀氏学不是又称为帝王术么?”

“那是韩非自己的发明,并非先祖的本意。”荀彧无奈的轻叹一声:“先祖的帝王术本是帝道,而不是驭臣之道。帝者,垂拱而天下治。驭臣以法,而不以诡诈,方能君明臣贤。韩非为人木讷,却心机阴险,他将先祖的帝王术变成了驭臣之道,本来就剑走偏锋,再以诡诈为之,极力宣扬人的恶,却忘了人亦有善,最后同门相残,也是命中运数所致。”

“陛下熟悉易经么?”

刘辩摇摇头。易经太玄乎了,他基本上是一窍不通。

“易经六十四卦,人们常常以为是八八两重卦,其实大谬不然。”荀彧放下汤碗,取过一截树枝,在地上画了六道爻,是一个坎下离上的未济卦。“其实,还有一种更古老的画法,是四四四三重卦。”

荀彧说着,在地上重新画了六道爻,却是一个离下坎上的既济卦,而且不是三爻相连,是两爻相连,三三相依。刘辩看了这个卦,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蔡琰和他提起过这种两爻的画法,当然就有一个疑问,既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太极为一,两仪为二,三则不可解,解成八卦的三爻有偷梁换柱之嫌。现在看到这个画法,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如果是八八六十四卦,那么乾坤之外,离和习坎二卦便是四极之中,实际上,与乾坤共为四极的应该是未既和未济。既济是离下坎上,象征臣下君上,君臣和谐,故而既济。未济却是君下臣上,君臣逆位,故而未济。”荀彧抬起头,静静的看着刘辩:“陛下,君臣之道,在易经里就是决定好的。”

“等等,你这三重卦是什么意思,四极又是什么意思?”

“三重卦,就是两爻为一重,三重共六爻,为六十四卦。四极就是指乾、坤、既济、未济,这四卦是纲纪所在,不参与计算。所以,六十四卦中真正参与计算的是六十卦……”

听着荀彧的解释,刘辩震惊不已。原来这才是六十四卦的正宗解法?莫非这又是孔子整理六经时做的手脚?这个手脚可做得太大了,现在所有研究易经的人都以为是八八六十四卦的两重卦,谁知道真正的解法却是四四四的三重卦。

怪不得易经成为三玄之一的玄经,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嘛,不玄才怪。

第381章三重卦

“这种三重卦的算法又有什么优点?”

荀彧傲然一笑:“用这种三重卦来计算,几乎可以说是百发百中,比两重卦更准确。<”

刘辩半开玩笑的说道:“那你给我算算看,我什么时候能平定山东。”

荀彧脸上的笑容一僵:“这个……臣现在真算不了。”

“为什么?”

“运用这种计算法,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是计算过程极耗心力,没有相当的境界,根本计算不了。”荀彧皱起了眉头,“强行运算,甚至可能让人耗尽心力而亡。”

“是么?”刘辩故作不屑,“那你告诉我怎么算,我自己来计算,万一出了事,也与你无关。”

“臣不敢冒险。”荀彧诚恳的说道:“陛下现在是唯一能够对付戏志才的人,如果陛下出事,天下很可能会被一个疯子所统治。这不是臣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天下百姓愿意看到的,是以请陛线上自珍,切莫妄自菲薄。”

“原来我这么重要啊。”刘辩哈哈一笑:“没事,你告诉我怎么算,我不强试便是了。”

荀彧无奈,只得将三重卦的计算方法说了一下。刘辩本来真没当回事,仔细听了,这才知道荀彧所言不虚。所谓三重卦的六十四卦不过是最基础的算法,可以推算大致的趋势,如果想知道得更详细,还要继续推演,每细化一次,就要增加两爻。相当于多出四倍的变化,由六十四卦变成两百五十六卦。细化两次以上,基本上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心算的了,必须借助特殊的工具。

在刘辩看来,高性能的计算机也许就是最好的工具。

不过,他想的与荀彧所说并不是一回事。

根据他粗浅的生物学,人体的dna就是四种碱基,每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字节,也就是说,每个字节有六十四种可能。这六十四种可能最后积少成多。组成了复杂的基因信息链,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理论上说,如果能够知道每一个基因的组成和功能,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未来。包括他什么时候得什么病。什么时候会死。

这不就是命运么?

可是。人体的基因有数十亿个碱基组成,还有不同的结构的影响,绝非人脑可以计算的。就算是普通的计算机也无法完成这样的计算。即使是在他那个时代,详细的人体基因图谱也没有完全解读成功,只是得到一个粗略的模型。

他不知道荀彧说的三重卦和基因有没有关系,但是他觉得这里面的巧合太多了,足以引起重视。

当然,最让他高兴的是荀彧终于肯开口说出真正的秘密了,虽然离真相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但那不是荀彧不肯说,而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