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纵横在金庸世界 (葬魂梅香)



礼毕,慕容燕拿起波斯总教使节送来的圣火令。将上面的三大令、五小令大师诵读。

圣火令三大令:

第一令,不得为官做君:吾教自教主以至初入教弟子,皆以普救世人为念。决不图谋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举,不得应朝廷征聘任用,不得为将帅丞相,不得做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为君主,据地称帝。于反抗外族君皇之时,可暂以‘王侯’、‘将军’等为名,以资号召。一旦克成大业,凡我教主以至任何教众,均须退为平民,僻处草野,兢兢业业,专注于救民、渡世、行善去恶。不得受朝廷荣衔、爵位、封赠,不得受朝廷土地、金银赐与。唯草野之人,方可为民抗官、杀官护民;一旦为官为君,即置草良于度外矣。

第二令,不得虐民害民:本教以救民护民为宗旨,凡有利于平民百姓者,皆为本教应作应为之无上要务。本教所需,可抢劫官府、官仓、官库、财主、大户,可受平民捐献,亦可向民征粮。但必须百姓先食饱,我教众方可动箸。如遇饥荒,有粮食时先施百姓,我教众后食;若粮不足,则我教众不食。教众与百姓争闹斗殴,伤百姓者罪加一等,双方有过,先罚教众。

第三令,不得自相争斗:凡我教众,不论身为教主、左右光明使、护教法王、旗使、门使,或初入门弟子,不得互相分派争斗,如意见不合,仅可辩论争执,粗言咒骂、辱及祖宗亦不算犯令,何人出手殴击,即为犯令,杀伤教友人身、人命,更为大罪。若有纷争,交由上级判断是非,此后即须听命息争,永保和好。

圣火令五小令:

第一令:凡我教众,须守信义,出言如山,不得违诺失信,对教外人士亦当守信。

第二令:同教教众,即为兄弟姊妹,情同骨肉,重情重义,生死不渝。

第三令:尊敬长上,孝顺父母,友爱弟兄,照顾朋友。

第四令:尊重妇女,不得轻薄调戏。任何处女寡妇,如与之有夫妻之事,即须娶之为妻,否则须庄重相对。朋友妻,不可戏,朋友女,不乱语。

第五令:视明教如性命,长上有令,必须竭力遵行,叛教通敌者杀无赦。对教外人士和气相待,甘居下风,不可妄自得罪,为本教树敌。戒荤之禁,今后取消。

慕容燕念毕,顿了一顿,朗声道:“众位兄弟,圣火令回归本教,实是万千之喜。圣火令上记的是本教历代祖传的大令大训,大家今后要郑重遵奉,不得有违。”

明教众人齐声说道:“吾等必当郑重遵奉,不违教令。”

彭莹玉说道:“教主容察:前代教主在圣火令上刻此三大令、五小令之时,百姓受官府欺压凌剥,苦不堪言。本教为众百姓出头,自己自然不可去做官家、做官府。但今日鞑子占我江山,神州沦于异族,我教的最大宗旨,奠过于驱除胡虏,拯救千万百姓于鞑子的铁蹄践踏之下。教主做官家、众兄弟做官府,并不是为了欺压百姓,而是拯救百姓,保护百姓。因此属下等奉请教主为百姓而称王。”杨逍、范遥、韦一笑等随即附和。

这次明教首脑大会应天,本就意图奉教主慕容燕为义军的正式首领,就此称为“明王”,打平天下后登位为帝,建立大明王朝。应天府大多数兵将出自明教,徐达、常遇春等大将,杨逍、范遥、韦一笑、彭和尚等教中首脑人物,对慕容燕向来尊崇信服,一致赞同,只朱元璋、李文忠、胡廷瑞等不愿将大好基业奉之于慕容燕,然见大势所趋,也不敢示意反对。

慕容燕知这时不能退让,稍作推辞,便应了下来。众人尽皆大喜,当即上前拜见明王。至此明教东西两路义军合二为一,尽归总坛旗下。

第五十六章平定天下

天下主要的反元势力,除了明教之外,还有姑苏张士诚、台州方国珍。他们虽然和明教一样都是反元,可对明教却并不友好,三番四次和明教作对。明教向要北伐,就必须要现将这两方势力解决,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慕容燕便派徐达为主将,去征讨张士诚,又派常遇春为主将,去征讨方国珍。

此时明教东西两路义军合二为一,势力大增,兼之又有五行旗劲旅相助,没过多久,这两股势力便先后被平定。捷报传回后,应天城举城沸腾。

慕容燕的书房内,明教诸首领齐聚一堂,谈论着刚收到的战报。

彭莹玉道:“这下好了,张士诚和方国珍被剿灭后,我军再无制累,从此全力北方,灭元之日指日可待了。”

杨逍道:“本教自蒙古入寇中原开始,就一直致力抗元,时至今日,终于就要成功了。”

明教众首领忆及往昔反元的坎坷经历,都是不胜唏嘘。

慕容燕道:“虽然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元廷实力依然雄厚,各位万不可就此大意。”

众人齐声应道:“是。”

慕容燕顿了一下,又道:“眼见反元大业就要功成,咱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之后的事了?”

杨逍、范遥等互相对望了一眼,不解其意,便问道:“教主想说什么?”

慕容燕道:“本教的教义是济世救民,所以圣火令第一大令,要求教众不得为官做君。虽然迫于时局,咱们不再遵守这第一大令,但本教济世救民的宗旨不能变。然皇帝和百姓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做皇帝的人不是个个都为百姓着想,所以最近我时常在想怎样才能调和这个矛盾。”

彭莹玉道:“只要教主日后做了皇帝。能够勤政爱民,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慕容燕摇头道:“纵观古今,历朝历代都是开国清明,中期浑浊,后期糜烂,及至亡国时,积重难返,无可挽回。以我观之,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皇帝。自禹亡启继以来,中华两千多年来的皇位都是父子传承。父亲是皇帝,那么不管儿子贤与不贤,都可以做皇帝。一个王朝数百年,这期间只要有一个昏聩之君,就会导致国事艰难。我若做了皇帝,就算我能够勤政爱民,可我的后代呢?谁又能保证他们也个个爱民如子呢?”

这事实在没法保证,众人又对望了一眼。皆无话可说。

隔了一会儿,殷天正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任谁做了皇帝,都会如此吧?”

慕容燕道:“正因如此,所以咱们才要解决这个问题。断不能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事在我明教建立的王朝中出现。”

范遥道:“那教主说应当怎么办?”

慕容燕道:“横观江湖,包括我明教在内的各帮各派,没有任何一个家首领的位置是父子传承的。我明教历代教主之间也毫无血缘关系。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以此为借鉴,改变中华两千多年来家天下的局面呢?”

听闻此言。杨逍等都感震惊莫名。在当今之世,皇位父传子、子传孙早已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即便是皇帝本身没有儿子,也会从宗室中过继一个来继承皇位,谁也不会去想皇位还能传给其他人。慕容燕的这番话,无疑为众人打开了一番新天地,杨逍等只觉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在自己面前打开。

过了好一会儿,杨逍才定下心神,道:“那教主具体打算怎么做?”

慕容燕道:“目前,我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还没有具体的章程,所以才说出来,希望大伙儿能群策群力,商议出一个好办法来。不过,此事倒不急马上决定,现在咱们还是以反元为首要之务。大家回去后,都好好想一想,看看具体该怎么做才好。”

杨逍等突然接收了如此惊人的信息,一时都还有些心神不定,便相继告辞而去。

慕容燕今天与杨逍等所说的那些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考量。他很久以前就有了废除皇帝制的想法,原因一方面就向他刚才所说的,一个人能否成为皇帝不看才能,只看出身,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可能长久的留在这个世界。慕容燕早晚有一天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他不可能像这个世界的其他人一样,在这个世界里过一辈子。他在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以后,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不可能留下子嗣,等他长大,再将皇位传给他。而慕容燕在这个世界也没有其他亲属,若他当皇帝,当他离开时,皇位无人继承,势必引起天下的混乱。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在制度上留下解决的方案。

也有人会说,要是这样,那为什么不像原来的历史一样,干脆就让朱元璋做了皇帝。那是因为,在教内威望不足,做不了教主,而他能成事,又借明教之力颇多,所以他为了摆脱明教的影响,事后一定会对明教进行残杀镇压。这一点在原来的历史上已经证实,朱元璋登基之后,下令严禁明教,将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尽加杀害,徐达、蓝田、傅友德等尽遭毒手。

慕容燕做了许久的明教教主,自是不忍心见教中兄弟惨遭杀戮,所以这天下是不能让出去的。

###

平定了张士诚和方国珍后,慕容燕决定起兵北伐,他任命徐达为元帅,常遇春为先锋将军,进军山东。而此时元军的统帅则是汝阳王李察罕。明军此时合二为一,又刚刚战胜了张士诚和方国珍,士气高昂,慕容燕对徐达也是信任有加,将前线的事全权托付。而元军则因为履历败阵有些士气低迷,统帅李察罕也因战功卓越而受到元顺帝的猜忌,虽颇有时局,元顺帝不得不派他领兵。但却有颇多羁縻。兼之徐达的军事才华不弱于李察罕,所以两军交战三个月后,明军大败元军,占居了山东全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