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纵横在金庸世界 (葬魂梅香)



慕容燕道:“本教能有今日,离不开在座诸位的努力,非我一人之功。我便干了这杯,与诸君共勉。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早日将鞑子赶出中原。”说罢,满饮一杯。群豪哈哈大笑,意兴甚豪。

朱元璋却不坐下,手指坐在临桌的赵敏,说道:“这位郡主娘娘在濠州时就跟着教主身边,对教主情深意切,众兄弟都看在眼里。这本是教主的私事,属下不便过问,但属下有一事心中不明,要请教主指点。”说到这里,本来满脸欢容,忽尔转得神色俨然。

慕容燕心道:“来了。”口中道:“大家是自己人,你有什么话,坦率直言便是。”

朱元璋道:“小人见识糊涂,出言有不到之处,还请教主原宥。”

慕容燕道:“大伙儿都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子,事无不可对人言。你但说无妨。”

朱元璋道:“属下这番话,众兄弟平日已议论纷纷,也不是属下一人心头的话。这位郡主娘娘是蒙古人,她父亲是执掌朝廷兵马、声威赫赫的汝阳王。我汉人义军,不知有几千几万人死在她爹爹刀下。我义军的好兄弟、好朋友,人人要杀她爹爹报仇。咱们濠泗的十几万义军,要请教主回答一句话:到底在教主心中,是这位蒙古的郡主娘娘要紧呢,还是明教十数万兄弟的性命要紧?”这番话说的斯文恭谨,但却声势汹汹,势道逼人。

杨逍、范遥等人听朱元璋这番话竟有逼宫之意,不禁面面相觑。

朱元璋又道:“兄弟们都说,教主倘若顾念天下苍生,重视夷夏之防,应与郡主娘娘一刀两断。教主在郡主与明教兄弟之间,只能择一为友,亲此则敌彼,亲彼则敌此!”

慕容燕道:“朱兄弟说的哪里话?明教自敝人以下,直至初入教的教众,人人曾对明尊圣火立下重誓,我明教教众头颅可抛,颈血可溅,全心全意,誓将蒙元赶回漠北,还我大汉河山,重重整金瓯。若违此誓,明尊决不宽恕!”

在座群豪一齐叫道:“教主,说得好!”

朱元璋道:“如此说来,教主决意与郡主一刀两断,终身不再相见了?”

慕容燕摇头道:“不是!驱赶蒙元,我志不变。但咱们反元,和我与赵姑娘在不在一起有什么关系?她父亲是她父亲,她是她,咱们岂能因为她父亲而迁怒于她身上?”

朱元璋摇头道:“教主,咱们干的可是杀官造所的大事。教主信得过这位郡主娘娘,我们成千成万的兄弟可信不过。难道郡主娘娘事到临头,也肯大义灭亲,手刃父兄吗?”

慕容燕见他这等神态,心下好生难决,倘若明教内讧,朱元璋等几个义军头领当然不是自己对手,但如杀了朱元璋等人,濠泗义军不免元气大伤,只怕元军乘势反扑,反元的大好形势不免毁于一旦。何况现在重阳将近,慕容燕也没有功夫处理他们,只好先好言安抚,日后再慢慢处置。

他叹了口气,对朱元璋道:“明教决心造朝廷的反,那是说什么也不变的。但‘鞑子’中也有‘坏鞑子’和‘好鞑子’,遇到‘坏鞑子’咱们咱们自然要把他们都杀了,可遇到‘好鞑子’则不妨放他们一马。本教之中,天地风雷四门,‘雷’字门一门教众,全是非汉族的蒙古人、回纥人、吐蕃人,以及形形色色的色目人,数百年来大家相处无间,曾同生死、共患难,岂能将其中的‘鞑子’尽数杀了?咱们只盼将蒙古人赶回大漠去,让他们回自己的老家,不到中土来占我汉人的江山土地,不再将我汉人百姓当作奴隶来使用欺压,却不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赵敏本来一直在旁默不做声地听着,忽然站起身来,昂然道:“朱大哥,你不用担心!我是蒙古人,那是改不来的。你们不放心我,我便立誓终生不与父兄相见,这样可以了吧?”慕容燕、杨逍、范遥、韦一笑等都是一惊。

周颠却兀自担心,问道:“赵姑娘,你不再与父兄相见,你舍得么?”

赵敏微笑道:“我决不破誓,我心里不舍得,又有什么法子?”

慕容燕心下感激,情知赵敏立下此誓,全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

周颠大声道:“朱兄弟,赵姑娘既已这么说了,众兄弟可再没异议了吧?”

朱元璋见杨逍等首脑均站在教主这一边,只得道:“多谢教主顾全兄弟之义。”

第四十九章再上少林

慕容燕心想朱元璋等带头之人虽得暂且安抚,但他带来二万余兵马,只怕不少人听了他的说辞,对赵敏兀自不放心。当下带同杨逍、范遥、五散人、五旗使诸人,前往义军驻扎之处,购买了酒肉犒劳兵士,在军帐中会见众军官。慕容燕重申“赶鞑子”而非“杀鞑子”之意,又申明若是众兄弟都对自己这个教主不满意了,尽可提出,自己当退位让贤,绝不恋栈不去。

只见一位浓眉大眼、神情英挺的青年军官朗声说道:“启禀教主:教主仁义待人,为本教立下大功,人人死心塌地地服您,您如去职不干,大伤众兄弟之心。咱们跟鞑子拼命血战,虽说是为了天下百姓,但老实说,大伙儿是为您老人家拼命。所以还是请教主勉为其难,为了我教中兴,继续为我教首领。若是有朝一日,您老人家当真想退隐林下,专研武学,不想给俗务烦扰,也请教主另选贤能,指定一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之人来出任教主,那就人人悦服,纷争不起,明教不致为了教内雄才互争主位而再陷入你砍我杀的大劫,不但见笑于天下英雄,且不免给蒙元乘机反扑。”

慕容燕认得他是朱元璋手下大将李文忠,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曾收他为义子,改名“朱文忠”,自是朱元璋的得力亲信。他年纪轻轻,武功既不了得,在教内也无威望,只不过在战阵中颇立战功而已,但挺立席前,侃侃而谈,足见事先早有预备。

慕容燕道:“李兄弟,你口中所说那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之人,不知是谁?”

李文忠道:“教主只须出得营帐,向帐外兄弟们问一声。大伙儿就会回答教主的话,那可不是小将胡言向教主瞎说的!”

慕容燕向杨逍、范遥两人望了一眼,走到营帐之外,广场上明教义军一排排的行列整齐,身上顶盔贯甲,手中明晃晃地持了刀枪,见到慕容燕出来,带队的将领齐声吆喝:“参见教主!明尊佑护教主!”

众兵士把刀枪往地下一掷,砰地一声大响,数万人一齐躬身行礼。齐声喝道:“参见教主!明尊佑护教主!”

慕容燕抱拳还礼,朗声道:“明尊佑护众位兄弟!”接着朗声问道:“适才李文忠将军言道,本教有一位众望所归、已为本教立下大功的人物,请问说的是哪一位?”

众兵将齐声高叫:“是吴国公朱元璋,吴国公朱元璋!”齐声呐喊,声音当真地动山摇。

慕容燕回头一瞧杨逍、范遥,只见二人垂手在下,教缓缓摇手。慕容燕会意,转头向众兵将道:“有这样一位好兄弟。真是我教的大福份。我知道啦!大家散了队喝酒吧!”

众兵将躬身道:“谢教主!”

慕容燕朗声道:“请吴国公朱元璋兄弟相见!”

一名将军躬身道:“启禀教主,应天府军情紧急,吴国公已即启程回应天去了,命属下向教主恕罪。”

慕容燕点头道:“朱兄弟马不停蹄。勤劳军事,何罪之有?”

他回帐内,汤和、邓愈、李文忠等都说奉吴国公之召,要赶回应天作战。纷纷向慕容燕请罪告辞。

慕容燕点头道:“各位先用饱了酒饭,回到应天,请代我向韩兄弟问好。新教主一事乃是大事。大伙儿须得从长计议。祝各位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各位带兵,务须善待百姓,方不负了我教报国救民的宗旨!”众将应诺,用罢酒饭,行礼告辞,各带兵马离去。

朱元璋等人走后,慕容燕等人商量适才的情事。周颠首先叫了起来:“朱元璋那厮想做教主,他这么干,可不是要造反?韦蝠王,咱们快马赶在头上,一刀将那厮砍了,瞧他造不造得成反?”

范遥道:“朱元璋手下兵马人数众多,攻城掠地的本事不小,适才那李文忠奉了朱元璋之命来向教主示威,倒也神气得很。周兄,我若上前扭他脖子,这么喀喇一声,他还能胡说八道、大言不惭么?”

周颠哈哈大笑,叫道:“妙极,妙极!刚才你怎么不给这小子就这么扭断了脖子?”

杨逍道:“我们要杀他,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朱元璋招兵买马,攻占州县,只杀得蒙元半壁江山烟尘滚滚,我大汉的河山,差不多有一半让他们光复了。这是真正的大功劳。咱们歃血为盟,共举义旗,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这件大事。朱元璋、李文忠这些人是杀不得的,就算他们背叛明教,只要他们真能光复大汉江山,将蒙古鞑子赶回去,咱们还是不能动他们一分一毫。”

慕容燕点头道:“不错!杨左使所言极是。咱们当前要务,是应对眼下的少林大会。至于朱元璋,咱们以后再从长计议。”

弹指间重阳正日已到,慕容燕率领明教群豪,来到少林寺中。少林寺前殿后殿、左厢右厢,到处挤满了四方英雄好汉。各路武林人物之中,有的与谢逊有仇,处心积虑地要杀之报仇雪恨;有的觊觎屠龙刀,痴心妄想夺得宝刀,成为武林至尊;有的是相互间有私人恩怨,要乘机作一了断;大多数却为瞧热闹而来。少林寺中派出百余名知客僧接待,引着在寺中各处休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