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金丹,同样稀少,同样炼制艰难,同样要经过九转炼制,同样因为天地间灵药逐渐的消失,再也炼制不出来了,不过好处就是,是专门针对被消去修为的人,在不断绝他们前路的前提下,加速他们恢复修为。
在丹鼎派,分外丹与内丹,外丹,就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灵药等矿石药物,以配制可服食的长生不死的金丹,这是丹鼎派早期修炼之法,但因为修炼此法,要么走火入魔而亡,要么修为难以寸进,渐渐被内丹取代了。
内丹,大体上指把人的身体当成“炉鼎”,以自身的精、气为药物,用神去烧炼,为神气相交结成之物,现如今的丹鼎派,就是修炼此道,偶尔炼一两颗丹药服食,这在仙道之中,也是特殊的修炼之道,为了区别于丹修,他们被称之为炉鼎之修。
“炉鼎”指借用炼外丹的炉与盛药物的容器鼎,来比喻炼内丹的过程,就是说练功的部分(或精或气或神)是炉,或者说练功要转化的东西。即意念所在之处,使此处气机发生变化,此处即炉,变化以后的收处叫做鼎,或者说意念再集中,把它提高一步的叫做鼎。
第一种炉鼎。乃是小炉鼎,指下丹田为炉,从脐到建里为鼎,亦有以会阴为炉,气海为鼎者,在炉内烧火,元神、意念注守之即火,炉一热即为炼精化气,气炼出后提上来到鼎。叫做采药归鼎,丹田气足后循督而上,自任而下至鼎,气再足即去运周天。
第二是大炉鼎,大炉鼎指炼气化神之部位,以腹为炉,以头为鼎,即炼精化气之后。精没有了,都是气。此时中、下二田合一,项下为炉,炼气化神,再上升至上田至鼎。
第三是天地炉鼎,天地炉鼎是以天地大自然为炉,以练外气。以人为鼎,将气收入人体,目的是与大自然之气更好地结合,到高级阶段要引天之真阳来点化体内之阴气。
第四乃是身心炉鼎,以身为炉。以心为鼎,心身结合,不一不二,丹乃成,身心炉实际上就是神与形合,练功时形体产生气,使之与神结合,以神御气即神与形合
最后则是太虚炉鼎,以无形无象、无涯无际的虚空为炉,以心性为鼎,以外在的无限充实身体的主体的无限,最后人与虚空等体,对此须待祖性玄关窍门开后才能理解。
丹鼎门的修炼之法特殊,虽然自成一派,但是却未能占据太多的仙道气运,跟无比兴旺的全真道一比,简直不值一提,不过,老子能够通过这丹鼎门,将他炼丹之术传下,也是颇为满意。
最后,则是蜀山剑派了,这蜀山剑派倒是好生的兴旺,哪怕多出了一个青云门,传下其上清剑法,都无法动摇其剑修之正宗的地位,开派老祖长眉真人,老早就成就了不朽金仙,手中紫青双剑所向披靡,两仪微尘大阵,更是威震洪荒,无数邪道魔道魔头,都陨落在大阵之中。
另外,门中弟子也是十分争气,出了不少后起之秀,最出色的,乃是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但气运所钟,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
而其中又以李英琼最为出色,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仙道。
蜀山剑派宗旨只有一条,斩妖除魔,他们弟子经常外出游离,见妖就除,见鬼就收,因为这股缘故,蜀山剑派在百姓心目中,可是有着很崇高的地位,被无数心慕仙道尤其是向往潇洒剑仙的凡人所推崇。
只不过,因为这个,蜀山剑派也沾染了太多的业力,长眉真人无奈之下,引佛法入蜀山,借助佛门功德气运洗涤业力,造成了现如今佛道合流在蜀山,成为天下赫赫有名的佛道圣地,门中弟子既有修炼道法的,也有修炼佛法的。
而道门之外,变化最大的就是儒家了,不,现如今应该称之为儒教才对,随着儒家弟子前仆后继,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将儒家之学发扬光大,令儒家气运暴涨,孔子见时机成熟,就以浩然笔正气尺布下和尘同光大阵,将古今儒家所有圣贤的所有典籍,全部放入其中作为阵眼,以此早就了一件名为众圣殿的无上圣物,威力堪比先天至宝。
孔子就以这众圣殿作为镇压气运之物,立下了儒教,教化天下苍生,借助无量功德气运,成为了洪荒之中又一个亚圣,而他的两大弟子孟子和荀子,也借此成就了准圣初期,一门三准圣,勉强让儒道跟巫妖鬼三道并列洪荒四小道。
若是有一天,孔子能够证道混元,将儒教晋升为儒门,那就确定儒道是可以成就混元之道,到时候完全可以跟佛魔道并立。(佛魔道三大道当中,佛道都有圣人才能称之为大道,但是魔道没有圣人,不过,当初罗睺老祖已经向世人证明,魔道是可以成就混元的,他只不过是不幸遇到了鸿钧,这才功败垂成)。
第579回天魔劫
儒道修士,跟其他修士完全不同,首先是,其他修士,吸收的是天地灵气,但是儒道修士不同,他们不用从外界吸收灵气,反而是要在体内,孕育一口浩然正气,这才是他们生命和力量的来源。
其次,他们不像其他修士,对资源那么看中,他们是无法通过服用什么灵丹妙药来修行的,对于资源的需要,最多就是需要一点材料,来炼制一件性命交修的本命儒宝,而通常,很多儒道修士连这一点材料都不需要,而是可以借助百姓汇聚起来的民心来炼制本命儒宝。
因此,他们不用像其他修士一样,都要远离红尘,在森山老林里面修行,而为了获取民心,再加上儒教是鼓励入仕的,因此基本上会在朝为官,通过为社稷做出贡献,获得国运的加持,通过为百姓谋福利,获取百姓的民心。
而这就造成了,儒教在朝廷之上,现如今完全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以往,朝廷还有国师的存在,例如殷商的时候就有一个国师名叫申公豹,道门的道士,佛门的和尚乃至是精通巫术的巫师,都有可能因为神通广大,被皇帝看中,册封为国师。
但是现如今可就不同了,儒教把持朝政,根本就没有哪一个修士,能够被册封为国师,享受国运的加持。
而此外,朝廷的官员当中,本来,行兵打仗这一块,一直都是由兵家弟子负责的,但是现如今儒教一家独大,兵家弟子都被排挤出去,兵权都落在了儒生手里,这就造成了奇特的一幕,兵家弟子退出历史舞台。纸上谈兵的儒教弟子执掌兵权。
而不但兵家弟子被打压,就连法家也是一样,以前,儒家是需要法家,这才允许外儒内法这种事情发生,但是现如今。儒家发展起来了,对于叛徒韩非子开创的法家,自然没有跟其客气的必要,法家弟子一个个被赶出了朝廷,立法执法的大权,也被儒教弟子所掌控。
至于玄家弟子,要比兵家和法家弟子好多了,虽然难免被打压排挤,但玄家所负责的那块。可是没什么油水,再加上很多职责,是需要精通玄家之术的玄家弟子才能做的,他们儒教弟子抢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再加上玄家和儒教本身关系非比寻常,现如今玄家弟子,还是活跃在朝堂之上的。
这儒教是壮大起来了,但在稷下学宫当中。可是越来越不见待,本来。你儒教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将朝堂气运占据了**层,搞得其他学说举步维艰,道统险些断绝,但是现如今,你连剩下的那一点都不放过。想要自己一家独霸,其他学说自然不会对儒教有什么好态度。
诸子百家,被儒教从朝堂上逼了出来,只得返回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是儒教一家独大。稷下学宫的祭酒一位,自从进入儒教之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搞得其他百家,就算在学宫当中也要养儒教鼻息。
因为这股缘故,百家诸子,不少人带着自己的门人从稷下学宫出走,要么进入了火云洞中,要么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著书,就连玄家的弟子,子罕见不得儒教的嚣张气焰,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返回阆苑仙岛了,反正比起稷下学宫,阆苑仙岛才是玄家真正的根。
现如今,稷下学宫当中,已经没有了当年百家学子诵读经文,坐而论道,彼此争鸣的热闹了,冷冷清清,就只剩下儒家弟子霸占着,而这个时候,孔子在反应过来,为了收集让儒家晋升为儒教的气运,他们实在是做得太过了,百家当中,昔日怨恨儒家的,现如今更加怨恨了,昔日跟儒家交好的,现如今也跟儒教老死不相往来了,就比方说玄家弟子,现如今已经跟儒教彻底断了联系,连儒教会不会将朝廷上最后一点气运都夺走都已经不在乎了。
孔子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却是悔之晚矣,想做些什么来弥补,才发现已经是没用了,只不过,他门下的弟子倒不是这么想,在他们看来,他们是按照当初飞扬定下的规矩,公平竞争,其他学说输了,是他们技不如人,儒教弟子来乐得独霸整个稷下学宫
相似小说推荐
-
西游却东行 (沙风弥城) 起点VIP2015-02-28 洪荒封神 一大一小两个和尚裹携着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的故事。 小沙弥问主持,“...
-
洪荒吞天鼠 (树下龙蛇) 纵横VIP2015-2-21 古典仙侠当一只吞天鼠觉醒时,这个洪荒将天崩地裂。当三千大道结合,鸿蒙又将如何异变? 吞噬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