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点了点头,华王即命裁缝过来听令,量了几位圣僧的尺码。立即交付赶制。
次日上路的时候,衣服便送来了,都是一人三件僧袍,量身定制的。除了猪八戒立即换上了新衣之外,其他的都同沙和尚叠好一起放进行李中。
又是一番千恩万谢,孙猴子懒得搭理这些人,只是埋头向前赶路。
猪八戒接了一路吃食。乐得差点忘了要起程。
其实赶路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一日日的除却山便是水,除却水便是城。似乎是永无止境的重复着。
风景再好,天天看着,也没什么感觉。
唐三藏师徒,一路上风景看过无数。自东土出发到这里。也有十数年了。
历经无数磨难,至如今,分明已经感觉到了西天的临近。
说不定欣喜,但内心里的那股子的雀跃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多的不是对修成正果的憧憬,反而是庆幸对漫长旅途的解脱。
比如唐三藏,他就很想卸下身上这副自东土临时挑上的重担,然后和小沙弥继续过他的小日子;
比如孙猴子就很想现在就到西天。然后解了头上的金箍,恢复他所失去的一切;
比如猪八戒就很想有一个新的身份。然后去了结他昔年种下的因果;
比如沙和尚就很想到达西天,然后见证金蝉子回归的时刻;
比如小沙弥,一段如此漫长的旅程,十数年了,他像红孩儿一样,不曾成长过,一直何持那副孩童的样子。虽然他从不说什么,不意味着他没有去思考过。他现在想知道的是自己究竟是谁。
不论你兴奋或迷茫,生活一如既往。
唐三藏师徒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再没遇到什么妖怪,倒是碰上几桩山村奇事,却只能博人一笑,不值一指。
又走了几天,前头城池耸立。
孙猴子笑道:“每次看到城池,我总会想他们的国王会出了什么问题呢?”
唐三藏哈哈一笑,说道:“谁知道呢。”
猪八戒也奇怪道:“好像我们进的每座城的国主都会出问题,为什么?”
孙猴子道:“谁知道呢。”
唐三藏看了一会儿,问孙猴子道:“去看看是什么城。”
孙猴子却道:“反正不远,一起过去得了。”
走了一会儿,却发现不是城池,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院前颇为繁华,座落着茶坊酒肆,甚至于妓院都有,俨然一座小城池。
院前的道上时不时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荡子,凑过来打量唐三藏师徒的行李,不过当猪八戒露了半张脸给他们看的时候,便再也没有人敢过来偷看了。
走了约有小半刻,终于走到山门前,看着门楼上挂着“慈云寺”三个金字,唐三藏下了马,说道:“既是寺院,那我们进去歇歇马,打个斋如何?”
猪八戒应道:“好好好,这个好。”
过了门楼,却见数幢珍楼耸立,壮丽峥嵘,想来造价不菲,可堪一座宫殿。
碧树成畸,两侧直立,俨然侍者垂立欢迎。
又有各式浮屠僧房,错落分布。
前方香火鼎盛,参拜礼佛之人络绎不绝。
正走着,忽然远处高楼上传来金钟长鸣之声。
不多时廊下走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和尚,见了唐三藏等人,便上前作礼道:“小僧是这一方小院的院主,敢问老师何来?”
唐三藏道:“弟子自中华唐朝而来。”
那院主倒身便拜,唐三藏弄不清这是什么节奏,连忙扶起来,说道:“这是何意?”
那院主合掌说道:“中华距此不下万里之遥,老师既然到此,必是个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
唐三藏推辞道:“弟子惶恐,当不得如此谬赞。”
“我这里之人,看经念佛者,多有指望修到你中华之地托一的。才见老师丰采衣完,果然是前生修得的。”那院主见了唐三藏很是心喜,赞叹不绝。
唐三藏有些吃不住这股热情劲儿,只能一味“惶恐”了。
那院主说道:“既然老师远来,那便在这里闲养自在些日子,恰好不日我这里会有观灯礼佛的盛全,老师便作个嘉宾如何?”
唐三藏感觉没有自己推托的余地,只得答应了下来。
那院主领着唐三藏进了正殿,拜了众多佛像。
唐三藏这才问起怎么安置几个弟子来,那院主原来一直只记着和唐三藏说话,根本就忽略了孙猴子等人,这会儿只得一个劲儿的自责起来。
到底是大寺院主,那院主见了孙猴子等人倒也不害怕,只是惊叹道:“到底是中华圣地,方能孕育出如此神人。”
好嘛,他把孙猴子等人当作经籍中记载的中华异人了。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唐三藏又得跟人解释“我这弟子们虽丑但有用”之类的废话。
这边厢介绍完徒弟了,那院主也请出了几个和尚与唐三藏师徒见面。
这些人居然也不害怕孙猴子等人的样貌,这令猪八戒很困扰,以前是怕吓到别人,现在是郁闷为什么吓不到这群和尚。这几个和尚好奇心太强了,都忍不住上手摸了猪八戒好几下了。
那些和尚激动的感慨道:“原来中华人物,也是有俊的有丑的,俊的如唐长老,似个画中人物。丑的却也有一番味道,像是经书里的韦陀。”
你们特么的全家都是韦陀。孙猴子等人都在心里暗骂不已。
不多时,唐朝高僧到了慈云寺的消息,便在寺内寺外传遍了。
于是唐三藏师徒就好像是降价了的名妓,迫不得已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客人。看过之后的客人,总也要说一句中华人物果然名不虚传。
等众多僧纲斋主都见完了,唐三藏师徒才有空歇息下来,喝口好茶。
喝茶的时候,唐三藏问道:“贵处是何地名?”
那院主答道:“这里是天竺国外郡,叫金平府。”
唐三藏心道:怎么还是外郡啊,而且上一个是玉华州,这个就是金平府,下一个是不是什么铜啊铁啊的。
“那灵灵册还有多远路程?”唐三藏问道。
那院主想了想,估计是在心算,然后说道:“此间到都城还有二千里。再西去灵山,我等不曾走过,不敢乱说。”
这些和尚太实诚了,你没走过也该听过啊,随便估计一下也好啊。非得这么死板么。唐三藏欲哭无泪啊。
454、夜金平,元宵观灯景。
(这章写得有些艰难,可能是人太疲了。脑子有些打结。)
慈云寺院主执意要留唐三藏多留几日,说是过完宵再走也不迟。
唐三藏这才醒过神来,说道:“弟子这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还真的不曾好好过一个节日,这次便承了院长的情了。”
那院主赞叹道:“老师果然是拜佛悟禅心重,所以才不以此为念。倒显得我等有些犯执念,不够通达。”
唐三藏忙道:“院主哪里话,像院主这般心性才是得道之像。”
院主摇了摇手,说道:“今日是正月十一,晚上就可试灯。后日十五是上元佳节,直至十**,才会谢灯。我这里境内清平,至夜俱高张灯火,彻夜不熄。前头还有个金灯桥,是上古所留,至今仍在。到时可一并请老师去参观。”
又聊了一会儿,夜渐深,那些僧众才一一告辞,各自回房安寝。
唐三藏师徒分开安排了两个房间,唐三藏和小沙弥一个房间,其他三人一个房间。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孙猴子还是睡在了唐三藏这间房的房梁上。
唐三藏笑道:“猴子啊,你这样次次做梁上君子,不觉有些好笑么。”
孙猴子却道:“我要不做梁上君子,你就有危险了。”
唐三藏却不信有危险,说道:“在寺院里有什么危险的。”
孙猴子反问道:“师父这么快就忘了在镇海寺的事情了。”
提到这个,唐三藏就没说话了。只得吩咐道:“那你可得好好看着为师。”
一夜好睡,平安无事。
师徒几人睡了一个好觉,起床刚洗漱完。那边院主就派人端来了早饭。
吃罢,就出去玩耍。
既然在保持大唐高僧的形象,唐三藏只得去后园了。
不过好在后园景致还不错,时值新春,花木都派生春意,竟然绽放争奇。
师徒几人四处玩赏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又去赏灯,玩得不亦乐呼。
慈云寺里的灯看厌了,就到东门厢各街上去猜灯谜。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了。这天正是三五上元佳节。
前些的试灯会就已经很热闹了,但是比起如今的正场来还是太小儿科了。
如今花灯悬满闹市,六街三坊齐齐亮着明灯,像是繁星缀满夜空。
万千家灯火楼台。直香得孙猴子也是赞叹不忆。虽然天庭许多物事比这些好看多了,但总也少了一分活气。
元宵佳节,金吾不禁,街道里都是乱哄哄的人群,看灯的、喷火的、做戏的……团团簇拥,里一层,外一层。
这密密麻麻的人群,看得唐三藏头皮直发麻。深怕那院主一时兴起要拉他往人群里走一圈。
还好是另有一条小道,直通往金灯桥上。
金灯桥上亮着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编成的,里央缀着琉璃薄片。
相似小说推荐
-
仙徊 (笛沃) 起点VIP2015-02-28 古典仙侠 十六岁的杨云一梦醒来,陷入对自己身份的深深迷惘之中。 到底自己是那个梦中叱...
-
香火成神道 (文抄公) 起点VIP2015-04-19 古典仙侠 主角方明在土地庙被土地神像砸中而魂穿大乾成为鬼魂,得土地之神祗符文,从一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