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莫名其妙就遭了杀身劫数的魔宗老叟满脸惊愕,他是一心要将俞和撕成两片,再把宁青凌抢到怀中。可手指还没碰着俞和的皮肉,他就觉得身子一轻,飘飘欲仙,紧接着天旋地转,一眼扫见地上有具四肢抽搐的无头血尸,那可不正是穿着自己的黑麻布袍子?不待他反应过来,眼前已然蒙上了一层灰黑,血淋淋的六阳魁首跌在地上,骨碌碌的顺着陡峭的山道滚落崖下。
“咦,是谁杀了癞皮老鬼?爷爷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耳听见“轰隆”的一声巨响,有个身披铁甲的九尺巨汉从天而降。这人状如黑熊,气息如雷,两手里握着一对酒坛子大小的云纹铜锥,那锥头上有丝丝青火缭绕。看他一身行头,根本不似炼气的修士,活脱脱就是一员冲锋陷阵的步战猛将。在这铁甲大汉身后,另有一十七名铁甲罩体的魔宗修士按落了遁光,他们人人身材高大健硕,手里都操持着沉重的兵器。一十八条汉子满眼血丝,目露凶光,狠戾无匹的气势直朝对面的俞和与华山修士们横扫过去。
俞和一脸云淡风轻的站在原地,仿佛脚前的血尸跟他毫没一丁点儿干系。而那华山仙宗的范引麒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扬眉拔剑,指着那铁甲巨汉厉声喝道:“祁门关飞鹰十八人屠?诸位师弟,速起太华九宫斗魔剑阵,今日斩了这些血手魔头,为六师兄七师妹报仇雪恨!”
也不知这一道一魔两拨人曾有过什么仇怨,耳听见“呛”的一声,那十几位华山仙宗修士同时作法亮剑,旋身而起。一座九宫剑阵与太平斗魔剑阵环环相扣,演化成西岳华山仙宗独门的太华九宫斗魔剑阵,十几条人影挟着层层寒光,朝那西北魔宗的飞鹰十八人屠绞杀过去。
俞和身子一动,似乎也想拔剑下场,可宁青凌忽然伸手拉住了他的臂弯。俞和转头一看,见自家师妹轻轻的摇了摇头,于是他长吸了口气,按下胸中渐起的剑意杀机,退开了数步,站在一丈之外袖手旁观。
那铁甲巨汉一见华山派群修起阵来攻,他仰首哈哈大笑,把掌中云纹铜锥当胸一撞,发出雷霆似的金铁交鸣之音。
十八个铁甲汉子同时提气长啸,半空中竟然隐隐响起数声山鹰长鸣相合。这些披甲汉子摆出了一个凡俗战阵上才能见到的锋矢冲阵,以那铜锥大汉为先锋矛头,唤起狂风呼啸,卷动飞沙走石,朝华山九宫斗魔剑阵蛮横的冲撞了过去。
西岳华山山道逼仄,这片小小的开阔地也只有数丈方圆。两边人只纵身朝前一扑,顿时是阵法相接,兵刃相交,连绵不绝的嘶鸣声震人心魄。
那魔宗飞鹰十八人屠不单法器粗重,而且一身横练的内外家修为,也比明显这些华山仙宗的修士要略高半筹。再加上这一十八条大汉也不知是什么来历,他们通身气血真炁居然能彼此贯通,结果两边阵势一撞之下,那寻常的锋矢战阵几乎将华山九宫斗魔剑阵给冲得当场溃散。
范引麒身为镇压中宫的主阵之人,他对阵势里的每一处微妙变化都感同身受。遭那飞鹰十八人屠的锋矢阵迎面一冲,他仿佛觉得,是有一支沉重的铁锥狠狠的在他胸腹之间凿了一记。镇守前列巽、离、坤三宫的华山仙宗修士被逼得连连后退,只差半步便要退到身后的震、吉、兑宫位上。范引麒生怕阵势散乱,连忙倒踩步法,喝令艮、坎、乾三宫上前抵挡,借着方位改易、阵法运转之机,九宫斗魔剑阵化攻为守,要暂避锋矢阵的锐气。
锋矢阵是为战阵,最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九尺巨汉虽然模样粗豪,但却是深谙攻伐之道。他见本阵一冲之下未能打破华山九宫斗魔剑阵;再冲之下,对面九宫变幻莫测,已然是自保无虞,他也就干脆抱铜锥站定,望着范引麒嘿嘿狞笑。
一众华山修士尽都气息虚浮,见飞鹰十八人屠不再追击,他们连忙退开数步,暗暗调息回气。俞和见方才首当其冲的巽位、离位、坤位修士,那掌中的法剑光华黯淡,显然是颇受了些折损。
范引麒偷眼看了看俞和与宁青凌,心中思绪电转。他稍嫌冒失的引阵去斗魔宗飞鹰十八人屠,一来是与这十八个魔修曾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二来是他认为左近必有一位正道高手潜伏,暗暗护佑此地。
地上的无头血尸便是佐证。那邋遢老叟死得不明不白,分明就是有高人暗中出手救了那个青城派的玄真子师兄妹。以范引麒的还丹八转之境,他居然根本看不出邋遢老叟是被何种神通手段斩落了头颅,这说明暗中那人至少该也有玄珠道果上下的修为。而此高人斩魔修救青城仙宗弟子,就自然是友非敌。
起初,范引麒也曾有一闪念,以为是俞和下的手。但他与俞和当面试过一招,心中估摸着,这从青城山远道而来的一男一女,修为也就当与自己在伯仲之间,怎么看也不像有玄珠高道的气象。更何况放眼九州天下,玄珠高道凤毛麟角,哪一位不是眼高过顶的大人物,岂会从这狭小的山间步道走去朝阳峰?再后来宁青凌拉住俞和避战,范引麒便更加笃定,方才出手的多半是另有其人。毕竟那玄真子若真是个道行通天的大人物,那么何须临敌畏缩?杀一个魔修是杀,再斩了这飞鹰十八人屠又有何妨,不过是唾手可得的一份功德罢了。
且不深究那杀人于无形的神秘高手到底这青城玄真子,还是藏身于暗中。范引麒想当然的以为,既然此人既然会解救俞和,那么也定不会任由飞鹰十八人屠在这里逞凶。故而他明知飞鹰十八人屠道行深湛、怪力难挡,也敢祭阵一战。
话说范引麒其实猜得对,也不对。俞和虽然与祁昭、卫行戈、罗修上人等多有交道,但他自小在道门中修行,潜移默化的,心中多多少少还是存了一点除魔卫道的正派教条。故而俞和还是站在华山仙宗这边,断然不会坐视范引麒等人遭劫的。
眼见那一十八条铁甲汉子的气势越攀越高,凶蛮之气凝如山岳,俞和真有些按耐不住了。
方才那邋遢老叟言语亵渎了宁青凌,惹得俞和盛怒之下,以太玄无形剑气削落了邋遢老叟的项上头颅。宁青凌不忍心俞和一入华山就大开杀戒,助涨胸中厉煞,故而硬拉住了俞和。可俞和又怎忍心眼睁睁看着华山仙宗的修士被当场屠戮?
他使力挣了挣膀子,想要拔剑上前,宁青凌见再拉不住自家师兄,于是只好松开了手。
小宁师妹眼珠转了转,探手一抹,取出了那具红木凤尾瑶琴,移步上前朗声喝道:“邪魔奸贼,人人得而诛之!小女子不才,愿助诸位华山仙宗师兄一臂之力。师兄你且替我观敌掠阵,看青凌施展手段降魔!”
第三百一十四章弄七弦,碎敌魄
不等俞和答话,小宁师妹已然是飘身而出。她在虚空中盘腿而坐,将瑶琴横在膝前,扬起一双芊芊柔荑,十指轮转如风,这甫一出手,便径直把广芸大家的独门秘传琴谱《亘古谣》给奏了出来。
此一阕《亘古谣》奇曲,乃是广芸大家耗费百年心血,从半卷上古残本中苦苦推演出来的,它虽不完整,但其中的震魂荡魄之威已令人莫可抵御。而俞和更是福缘齐天,在那神秘的六角经台初入灵台祖窍之时,他曾于昏昏蒙蒙中听过完整的《亘古谣》全曲,并且牢记不忘。昔年在南海海外恒鼎园,俞和为了答报广芸大家之恩,便将全曲抄录出来,使广芸大家补完此篇上古琴谱,得偿其毕生夙愿。
宁青凌作为广芸大家的衣钵传人,自然也得传授了《九霄调》与《亘古谣》两大奇谱。这数十年来,她同俞和朝夕相处,两人闲暇无事,便会以瑶琴洞箫合奏,以期进益心性。每一回演毕《亘古谣》,小宁师妹都会觉得对此曲愈发有所进悟,哪怕弹奏了几百遍上千遍,依旧觉得在这阕上古奇曲里面,深藏着无穷无尽的天地玄机。
经历千百次与原调比对印证,宁青凌在《亘古谣》上的造诣,其实已经隐隐凌驾于广芸大家之上。只可惜俞和沉溺剑道,仅把洞箫之技当作闲时消遣,否则两人都若运用音术心诀指法,将此曲合奏而出,那当真是会有神鬼辟易之威。
莫看那飞鹰十八人屠都生得一幅粗豪的模样,他们能有如今的成就,自然全是大智若愚、粗中有细的人物。耳听见宁青凌把《亘古谣》奏起,那为首的铁甲巨汉神情一肃,口发号令,十八个人同时扯下衣襟布条,揉作一团,往耳朵孔里塞去。
可宁青凌不但琴术造诣深湛,所用的法器也绝非凡品。那具红木凤尾瑶琴,乃是俞和从抚仙湖底的神仙遗府万宝中,专门为她挑选出来的一具绝品灵琴。尤其是绷在上面的七根琴弦,取的是混元金蚕丝、朱火鸾凤翎、五彩麒麟须和东西南北四海万年蛟龙筋。这七根宝弦,一旦经由琴术高手以真炁拨响,那声音就融入天地元炁之中,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听者哪怕将耳鼓震破,琴音也会顺着周身亿万毛孔钻入识海。
《亘古谣》一起,魔宗飞鹰十八人屠立时觉得天地变色,山河震荡。周遭的座座险峰摇摇欲崩,大地深处传来隆隆雷音,朗朗碧空中泛起浑浊的血光,层层乌云盖顶,直朝地面压迫下来。十八个魔宗汉子人人须发皆张,满脸酡红,脚下虚浮得如同酩酊大醉,他们试图运功封闭五感,可是那琴音依旧声声入耳,眼前骤然呈现出乾坤破碎的洪荒劫相。
相似小说推荐
-
仙途野路 (敬恕和) 《仙途野路》作者:敬恕和 恶鬼欺天,尸骨遍野。一只粉红色的骷髅,让萧紫阳陷入了生死之地,也让他误入了修仙之途...
-
仙扬九天 (萧疯子) 《仙扬九天》作者:萧疯子修仙问道解长生,悠悠不过数十载。繁华不过梦一场,且看今朝扬九天。第一章 异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