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和低头思虑了片刻,从玉牌中摸出二师兄易欢的传讯玉符,“此时不便叨扰师尊,不过二师兄同云峰师尊一样,胸中广纳诸家之学,也jīng通阵法,倒可问问他。”
真元贯入玉符,片刻之后,二师兄易欢懒洋洋的声音传来:“俞和?你不是远在京都定阳,半夜来吵我作甚?”
俞和笑着道:“扰了二师兄清修,恕罪恕罪。师弟回山给你捎带土产赔礼可好?”
“这还差不多。”易欢嘟囔了一声,“说吧,有何事?”
“师弟和宁师妹在定阳遇上一件古怪的事情,还要问问师兄。”俞和将容昭皇后之事跟易欢细细说了,当描述完那座白玉人偶的形状时,易欢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呼。
“白玉人偶的头顶有个小孔深入腹中?那是逆五行离神散魄炼尸法!”
“炼尸法?”俞和惊道,“容昭皇后活生生的,怎会有人对布她下炼尸之法?师兄你莫不是弄错了?”
“照你所说的情形,便不会有错。离神散魄炼尸法本就是一门将生人活活炼成尸傀的秘术,此术非魔非道,算是一种旁门异术,不过据说湮没已久,没想到当世还有传承。”
“师兄快说此术有何玄妙。”
易欢顿了一会儿才道:“其中详细,我也不是很分明,只是在异术古本上看过一些只言片语的描述。逆五行离神散魄炼尸法,当在东南西北四方,各埋下一具分属木火金水的人偶,然后在zhōngyāng戊己位,埋下土行人偶,zhōngyāng土偶为阵眼,自颅顶百会处穿一小孔,直通下腹关元,以收摄阳尸的生气。五行偶埋好后,还需一一作法,催生出五行真人,寄托与人偶之上,由五行真人逆转yīn阳,颠倒枯荣,将阳尸身上的生气,摄入zhōngyāng土偶中,而把逆转五行所生的死炁,倒灌入阳尸体内。一rì夜之间,就能化生人为尸傀,七七四十九天后,尸傀转为五行灵尸,可修神通。”
“一rì夜间转为尸傀?”俞和瞪圆了眼睛,“可容昭皇后三天前就病倒了,这么说来,已被人施法炼了整整三天,为何还是生人?”
易欢轻笑了一声:“师弟,你当帝皇亲眷,而且还是贵为皇后之尊,那命数能跟寻常人比么?京都定阳城汇集九州龙脉镇压,皇后之尊更是四九天命,得真龙紫气罩体,虽不能说万法不侵,但那命数之强,足可让诸般法术之威能三不余一。更何况是深宫之中,真龙紫气盛极,寻常人一rì夜就成尸傀,容昭皇后至少可撑得七天,才会神智渐泯,生机散尽。”
“可我今天来看容昭皇后,已是昏睡不醒,状如死体。”
“那不过是表相,依我来猜,那道取自定阳供奉阁的符箓,其中必有什么玄虚。”易欢冷笑了一声,“那同轩真人,要么是个糊里糊涂的庸才,要么就是居心叵测!”
“师兄,你既识得这逆五行离神散魄炼尸法,可能猜得出施术之人的情形?”
“我可没有这等神通!此术如今连传承何处都不详尽,我也不懂此术施展的关窍,哪里能推算得出什么端倪。”
俞和想了想,又把那个黑瘦僧人和白银观音的事情说了,可易欢听了,却也是满头雾水:“除非我亲眼看到了那座白银观音,否则难说其中关联。”
“歹人既下此毒手,恐怕rì后必不会善罢甘休。真人可有什么妙法,替我母后消了此劫?”周淳风忍不住问道。
那边易欢半晌没说话,俞和追问之下,才听他叹气道:“为今之计,解铃还须系铃人。俞师弟你不如去大镇国寺与供奉阁重走一遭,或可有所发现。”
“二师兄,此话怎讲?”
“如今逆五行离神散魄炼尸法被你们破了,施术之人苦心积虑,自然不甘一番心血化为泡影,或会想方设法再对容昭皇后下咒。无论是大镇国寺的僧人、黑瘦和尚还有供奉阁的道士,但凡那rì容昭皇后见过的人,都有可能施术之人。你们坐着容昭皇后的马车出宫,假装她就在车内,说不定会引得那人露出行迹。逆五行离神散魄炼尸法除了需埋下五行人偶,还要点化阳尸,就是给要炼成尸傀的人,下一道密咒,以牵动zhōngyāng土偶逆转yīn阳。你只要发现马车周围十步之内,有真炁异相,便可找到端倪。”
“师兄此计大妙!”俞和拍掌道,“就依师兄所说,明rì一早,我们去参拜大镇国寺与供奉阁。”
“如此祝师弟师妹马到成功,莫要忘记给师兄我带土产回来。”易欢笑了几声,玉牌宝光一黯,失了音信。
“六皇子,如此定计,我们明rì就去大镇国寺与供奉阁走一遭,你且派人暗中守住寝宫。”
周淳风点点头,拱手道:“有劳二位仙师了。”
三人言毕,又去看了看容昭皇后。宫女们已经熬了老参汤,给皇后灌了小半碗下去,眼见容昭皇后的面上有了一抹红润,此时沉沉的睡去,间或还有细微的鼾声发出。
周淳风亲手给容昭皇后掖好被角,三人轻步退出了寝宫。俞和与宁青凌就在宫前石阶上吐纳打坐,周淳风抱着剑,靠在柱子上半睡半醒。
天一亮,容昭皇后礼拜出行所乘的素蓬马车备好,俞和取出一张镇魔符,贴在寝宫门上,周淳风安排了几十位侍卫高手,明桩暗哨的团团护住了容昭皇后的寝宫。
宁青凌换了一套容昭皇后的素净布衣,带着三个宫女,坐在马车中不动。俞和与周淳风身穿锦袍,腰悬朴刀,做内宫侍卫打扮,骑马护在车边。
车夫挥鞭打马,车马缓缓出了宫门,朝城南大镇国寺而去。
第九十九章镇国寺,见纯一
京都定阳大镇国寺,始建于大雍朝开国之年,位于定阳城南。寺门口正面,就是京都城最热闹的南大街。
既名“镇国”,修建这座寺庙之时,便是秉着镇压大雍王朝气运的宏愿。寺庙历经数次扩建,如今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站在大镇国寺前,但见寺庙山门雄奇宏大,中间一个大门,两边各配有一个小门,称之为“三门”,取得是佛家三解脱门之意,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佛家认为入三解脱门,即可得到解脱,寺院的山门是佛界和俗界的交界处,此三门并立,才显示出佛门的神圣。两座小门上各有题词,一写的是“崇虚”,一写的是“垂幽”。zhōngyāng大门上,刻着大雍开国帝君亲笔题写的“信佛顺天”四个大字。
大镇国寺里面,更是廊庑曲折萦回,梵宇辉煌,庄严华丽,气象万千。有文人赞曰:“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
据说不管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杂念纷扰,只要到大镇国寺中走一转,看一看外二十四殿的香火云霞;拜一拜中二十四殿的诸天佛陀;听一听内二十四殿的木鱼诵经声;再穿过经幢禅林中的二十四曲合涧桥,当远处钟楼上传来的洪钟大吕庄严之音,胸中如灌醍醐,再多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一心只yù青灯古佛,长驻寺中。
凡俗之人相传大镇国寺中的种种神迹,是有佛祖寄托意念于金身佛像之上。可大镇国寺表面上是一座凡俗寺庙,其实乃是九州佛宗各门在京都定阳城中的落脚之处,类似道门供奉阁的所在。大镇国寺中隐居的佛宗高手甚多,平rì里不需刻意作法,亦有千重佛光笼罩,自然会感召虔诚之心,显化出诸般异相来。
容昭皇后的马车,停到大镇国寺门边,宁青凌与侍卫宫女都留在门外,俞和细细叮嘱了青凌,便与六皇子周淳风一齐下马朝大镇国寺走去。
周淳风常来此处,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俞和却分明察觉到有一股极其庄严凝重的气机,罩定了整座寺庙,他越是走近,越觉得恍然有道沉如山岳之势压迫过来。
真元自然而然的流转周身,将这浩瀚佛力卸入俞和脚下的大地。若有懂得望气之术的人,看天目去看俞和,就见他每一步踏出,足下都生出一团无形的九品莲台形影,这步步生莲花的异相,当俞和越靠近大镇国寺的山门,就越是鲜明。
可周围都是些寻常的庶民,俞和注意四处去找那黑瘦僧人,但却一无所获。
两人并肩走进了无相门,刚站到天王殿门口,就看迎面走来一个身穿月白粗布僧袍的清瘦中年僧人,这僧人径直拦住了俞和与周淳风的去路,双掌合什,口中颂了一声佛号。
“两位施主,纯一大师有请,还请移步,随贫僧去地藏殿一叙。”
“纯一大师?”周淳风闻言吃了一惊,转头看了看俞和,又收声不语,只等俞和表态。
俞和听周淳风的惊呼声,便知这位纯一大师定然身份不同寻常,而且自己一走进了大镇国寺,人家和尚已经等在门口,其中必有玄虚。
不过俞和心道:既来之则安之,本就是来大镇国寺寻访端倪,人家自找上门来,邀自己二人过去一叙,必有什么话要说,去听听也好。一来六皇子周淳风在身边,料想即便和尚有什么歹心,也需顾忌周淳风的帝王贵胄身份;二来大镇国寺在凡俗闹市之中,自己只消小心谨慎一些,莫要一照面就被制住,总有办法搅出一场乱子逃离。
相似小说推荐
-
仙途野路 (敬恕和) 《仙途野路》作者:敬恕和 恶鬼欺天,尸骨遍野。一只粉红色的骷髅,让萧紫阳陷入了生死之地,也让他误入了修仙之途...
-
仙扬九天 (萧疯子) 《仙扬九天》作者:萧疯子修仙问道解长生,悠悠不过数十载。繁华不过梦一场,且看今朝扬九天。第一章 异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