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地仙演义 (春衫薄)



黄石道人遂拜谢老师,下山去了。

是时秦国国力,大大强于东方六国,秦王麾下,战将如云,猛士如雨,六国无一能当。然秦王欲平东方六国,又恐六国合纵,消耗国力,且朝中还缺一帅才,统帅诸将,因此一直按兵不动,等待机缘。

尉缭至秦国,偶遇秦将蒙恬,路边一席谈论,蒙恬叹服,为之牵马,请回府中,又荐于秦王。秦王闻报大喜,亲自前来求教。尉缭与言兵法谋略之事,无有不中。秦王乃任其为国尉,掌国之兵事,言听计从,并将身自下,谦卑以待,衣服饮食,悉与尉缭同。

却说准提道人见尉缭下山,与接引道人言道:“如今箭已上弦,引而待发。是非成败,在此一举。”接引道人亦然其言,于是准提道人亲发金册玉书至大赤天、清微天、禹余天以及九天凌霄宝殿,邀请三清圣人与玉帝前来灵山,共商大事。

通天道人接了金册,说道:“此必西方教与阐教勾结,欲对付地仙一派!”自思与镇元子是友非敌,天书封神时,截教多蒙他看顾,才得保住传承。因此本当不去,但转念一想,又暗道:“既然受邀,不如去看看他有何话说,也好做一时之进退!”于是也骑奎牛前往。

灵山之上,诸仙寒暄已罢,进入正题,准提道人乃慷慨陈言:“天书封神时,老师面命,三教共商,广纳众议,诸圣共同签押,最后才使得三界诸仙信服!今地仙封神,却以一门一派,自专其事,将天地众神,视作他一家奴仆;又悍然要同封地府、阴司之神,欲将两界纳入掌中!逆天行事,莫此为大!于是白起投凡,伏尸百万;长平一战,血流漂杵!今吾观地仙,有五大罪,一不遵天道,二不敬鸿钧,三亵渎神灵,四杀戮天下,五蛊惑帝子。桩桩件件,证据确凿。诸位道友,当此天地大变、人伦惨祸,尚不执一言乎?”

三清与玉帝听了,仍不出声。

准提道人又说道:“老师合天道之前,一道传三友,立下玄门正宗;后来又亲立天庭,传下天书,封周天神位,布泽万物,济度群生。因此匡扶天道,实乃是四位道友本分。当此天道陵替之时,他人可不作为,四位道友却不能不作为,否则,日后何以面对鸿钧老师?”

四仙被准提道人拿言语将住,顿时便不好再保持沉默。太清圣人为三清之首,不得不言,缓缓说道:“准提道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乃是常理。况镇元子行事,虽然有些出格,尚不算乖张。先前诸事,都有因果,不可不问!如今天道在上,监察万物,若地仙真有大悖逆,老师早已出手教训!既未出手,可见地仙行事,仍有可取之处。却不可假天道之名,冒然加罪!”

第300章诸仙论道动根基秦王发兵平六国

通天道人闻言,笑而抚掌道:“正是如此!”

元始天尊驳道:“道兄所言,大谬不然。还记得吾等在幽冥大战之时,老师曾言道:幽冥乃关键之地,非一教一派有福掌之;若镇元子定要行事,则天道运数,从此不在其门,不在其身。言之凿凿,不可或忘!”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皆言道:“正是如此!老师有言在先,可为定论!”玉帝亦颔首称是。

太清圣人淡然一笑,说道:“诸位道友,贫道之道,乃是无为自在,众所咸知。是故天书封神,吾虽受师命掌其事,不得不与两位贤弟周旋几回,门下实无半分参与。今地仙封神,吾身吾教,亦不参与其事。因此若是有门人弟子,自愿下山,卷入其中,虽死无怨。但若是有哪位道友前来蛊惑,却休怪老道不留情面!”

准提道人一怔,说道:“太清圣人为三清之首,亦是首徒,身系老师厚望,岂可不仗义执言,匡扶人间正道?”

太清圣人寿眉一簇,说道:“正道!旁道!吾自有吾道!改教之事,尘埃未落;老子升仙,如在目前。道友算无遗策,早有领教!今日莫非又在胸中算定了老道我不成?”

饶是准提道人脸皮厚,一时也不由呐呐无言。

通天道人见状,哈哈大笑,说道:“匹夫尚不可夺其志,吾等心中,皆各有至道,何必相强?大师兄之言是也!”

元始天尊斥道:“吾等之道,都在天道之下,虽是各不相同,却殊途同归,有迹可循。三千大道,源流一同。贤弟且不可妄发乱语!”

太清圣人只一旁静听,并不出言反驳。

通天道人微怒道:“吾秉公而论,如何反成乱语?你略其本而究其末,岂不是有意寻衅。存心不良?”

元始天尊却又不语,准提道人因而问道:“道友之道,不知是何道?”

通天道人不防有他,答道:“吾之道,乃截道,亦破立、杀伐之道也!此众所周知,道友何故明知故问?”

准提道人躬身一礼,请教道:“愿闻破、立之道如何!”

通天道人答曰:“是者立之,非者破之,有是而非者。则截之!无物不可破。无道不可破!”

准提道人左右看看。乃问道:“阐道可破否?”

通天道人答道:“老师紫霄宫传道时便有言:道可道,非常道。一言尽述阐道之弊。此是其道自破,吾又何须破之?”

此言非同小可,乃是直欲毁掉阐教根基。还胜诛仙剑阵百倍。只听得话音刚落,半空突兀一声霹雳响起,隆隆不绝,元始天尊乌云罩顶,须发皆张,显然是首次被勾出了圣人心头真火,戟指通天道人,喝道:“狂妄之徒,尔敢胡言乱吾教义?”

通天道人毫无畏惧。喝道:“吾今只不过如实转述老师之语,尔身为弟子,本当恭听教训才是。如何反而发怒,指责于吾?须知抱残守缺,其罪尚小;不敬老师。却为大逆!”

元始天尊怒气更胜,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准提道人连忙说道:“今日本是为着地仙犯逆,共商大计,二位切勿自乱阵脚,节外生枝。”又数目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同他早有共识,只得强自按捺下来。

准提道人又朝通天道人问道:“道友刚才炎炎大言,贫道倒又要问:三千大道,道友破了几许,又截了几许?”

通天道人刚压服元始天尊,正心中得意,闻言脸色一变,喝道:“三千大道,皆天道所掌。吾道自天道出,秉承老师之意,截以补天,何须破之?”

准提道人说道:“如此说来,道友一条大道也未曾破得。大道以下,破之不足显能,截之无益,想来道友也不屑为。道友既不能破,又不能截,不破不截,于天道何益?岂不也是妄托截教之名?”

通天道人正要答话,这时接引道人缓缓说道:“两位皆谬矣!贫道记得老师有言“天尚不全”,可见万物有缺,乃是常理。截补之事,殊不易为,非天之道!”

接引道人此语,也是借鸿钧道祖之言,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明言天衍四九之理,暗讽截教立教之基,攻势不弱于通天道人说元始天尊。

这两位一虚一实,词锋犀利,一时间通天道人也是不知如何应对。元始天尊见了,始平复怒容。

唯有太清圣人冷眼旁观,见二圣竟然皆有道心动摇之相,恐其教祚不永,不由暗暗叹息。

准提道人见状,微微一笑,对通天道人说道:“贫道看来,大道三千,自成一体,截之难以自补,故老师亦有此感慨。好在天道之外,还有大道。道友若能截之以补天道,那才是天大功德,从此截教与天共老,永世长存,可谓万世不易,岂不妙哉?”

通天道人不由有些心动,问道:“不知道友何指?”

就见准提道人问道:“自然之道可破否?可截否?”紧接着再问:“造化之道可破否?可截否?”又问:“生养之道又如何?”

一连三问,竟问得通天道人心神动摇,万念纷起!

准提道人尤恐不足,又喝道:“此等千载难逢之机,若坐视不理,不破不截,怎称截道?怎称破灭之道?”

通天道人沉思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说道:“不过是想拖贫道下水,要对付万寿山,偏生狡词妄语。便叫你舌绽莲花,吾回碧游宫,总可落个耳根清净!几位道友好生商议,吾自去也!”说罢,骑奎牛回禹余天去了

太清圣人见状,也说道:“老道近来身乏体虚,不耐久坐,就此告辞!”也回大赤天去了。

他是堂堂圣人,此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哪里会有什么“身乏体虚”,不过是隐射准提道人和玉帝联手将他转世之体强留九天之事罢了。

元始天尊心头也有些不乐,告辞而去。待回了清微天,有广成子迎上,元始天尊入了七宝宫,在云床坐下,突然自语:“好个“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教心思之大,连吾也始料未及!”

转头对广成子说道:“函谷关之战,凶险莫测,吩咐吾教下弟子,见机行事,万不可妄自出头!”广成子领命去了。

灵山之上,玉帝最后与准提道人说道:“道友,共伐地仙之事,关系天地气运,还请多多费心。”说罢朝二圣一礼,也回九天去了。

只剩下接引准提二位,准提道人悠然说道:“漫江撒下丝和线,不知网里是何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