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地仙演义 (春衫薄)



白起慨然道:“道长有命,岂敢不从?”恐凡俗不便,于是又在军营左近,起一高大庐蓬,结彩悬花,供地仙门下落脚。白起每日前来,聆听诸仙指点。

却说赵国,地处北方,与胡族为邻,地薄不适耕种,国力本弱于秦国。长平之战,廉颇悉请赵国之兵,赵国空虚,君臣恐惧。待长平初战不利时,郭开献策,遣使至秦庭求和。秦庭闻赵国来使,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美人珠宝,赏赐无数。东方诸国闻之,以为秦赵有媾和之意,合从之约遂废,无一国出兵相助。

后来廉颇在丹水与秦军僵持数年,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劳而无功,粮草辎重,耗费无数,将赵国国力,拖得疲敝不堪。于是赵国上下,流言四起,多有怨廉颇者。

郭开乘势向赵王进言道:“臣闻兵法之要:敌弱我强,当以正合;敌强我弱,当以奇胜。今秦赵二国相比,秦强而赵弱。然廉颇将兵丹水,并无奇计退敌,又无险可守,偏又不进不退,长此相持,其意若何?臣恐其欲将赵国精英,尽付他国之手,望大王明察!”

朝臣闻言,十人倒有九人赞同,顿时群情汹汹。

赵王道:“卿家所言,甚是有理。但长平战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临阵换将,乃是大忌,却是不可不慎!”

郭开道:“廉颇居心,实难测度,不可不防!大王,两害相权取其轻,当断不断,遗祸非小!”

是时朝廷上下,竟无一人为廉颇维护进言。

于是赵王心动,说道:“但不知朝廷之中,谁可代廉颇为将?”

郭开道:“臣有客自秦国来,尝与臣言:秦之所惧者,非廉颇也,乃马服君之子赵括也!故臣以为赵括可以为将!”左右朝臣,并无其他良才相荐,亦纷纷赞同。

马服君者,赵奢是也,乃赵国兵法名宿、军事大家,战功卓著。其子赵括,与赵奢学习兵法,及大,每与奢辩,奢不能难。于是名声在外,朝野咸闻,皆知赵括兵法之精,胜于乃父。独赵奢不以为然,以赵括少年得志、纸上谈兵、难听劝谏,谓其领兵必败,尝在家中叹曰:“亡赵国者,必赵括是也!”

其时朝野上下,只道赵括已成大器,可继承马服君衣钵,又岂知纸上谈兵之弊?于是不论君臣,纷纷赞同赵括领兵,赵王亦定下了主意。

廉颇闻赵王换将,使赵括相代,愤然道:“凡夫俗子,一介愚蒙,败坏祖宗基业,岂有人君之望?”他虽是西方教弟子转世,到底是**凡胎,一旦不能领兵,一身与凡俗无异,因恐赵王拿他问罪,竟不回赵国,转奔魏国去了。

正是:

金身宿慧转世来,

朝野几人识仙才?

最为难固君王宠,

一语去职是郭开。

廉颇去职,燃灯道人与惧留孙闻之,亦无可奈何。

赵括至长平,即大换军中将领,以左右亲信相代,议曰:“今赵国疲敝,不堪久战,大王之意,须当速胜,不胜则早日退兵。此地无险可守,安可久待?吾意三军即刻整理辎重粮草、兵马战甲,不日便攻秦军阵,一分胜负,以为进退!”左右皆他亲信,哪有他议?于是纷纷赞同。

或有报庐蓬之中,有神仙方士相助。赵括年少气盛,哪里肯信?竟将燃灯道人等,都看作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意欲驱逐离营。

燃灯道人与惧留孙说道:“赵括意欲速战速决,事已急矣!若无能人相助,吾二人挡不住地仙,秦必得全胜。如此一来,东方六国,尚有何力可以抗秦?”

惧留孙无奈道:“圣人既不发动,吾等无翻天之力。为今之计,只有请于玉帝,或事有可为之处!”

燃灯道人然其言,于是与惧留孙一起,协同李靖、韦护,往天庭而来。

玉帝闻得燃灯道人与惧留孙至,将其迎入凌霄宝殿,珍肴嘉果,摆满玉案,殷勤招待。

燃灯道人说道:“陛下,如今地仙封神,助秦国在人间席卷,陛下如何还能安坐九天?”

玉帝因而道:“地仙封神,尚有诸位圣人在前,为之周旋。朕坐九天,但问周天之事,人间之事,岂敢擅专?”

燃灯道人闻言不悦,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想当日天书封神,地仙横插一脚,何其霸道。如今地仙封神,陛下反欲坐视不理乎?”

玉帝说道:“非也!只是诸教未动,朕麾下亦缺高明之士,恐捍不动地仙大派,献丑不如藏拙,只好静待机缘!”

燃灯道人说道:“陛下,诸教皆等得,独天庭等不得。诸教皆可旁观,独天庭不可旁观。”

玉帝诧然道:“这却如何说起?”

燃灯道人说道:“陛下,地仙将地书、人书之神一道同封,其数已众,又为他一派所掌,独断专行。若是此事成功,届时内有地府、阴司众神为臂膀,外有地仙大派为奥援,天上地下,仙道神道,任其纵横,谁可阻挡?纵然陛下有心,只恐天书暗弱,难缨其锋矣!”

第295章法力通玄四方镇因果报应一时还

玉帝闻言,不由微微颔首道:“道友之言有理!只是此事是镇元圣人亲理,如之奈何?”

燃灯道人又说道:“如今诸教观望,只为爱惜羽毛,恐门下殒身上榜。然陛下榜上尊神,却绝无此虑。因此诸教皆等得,唯陛下不能等,临此劫数,当出一头地,领袖群伦。”

玉帝其实早有出手之意,只是等人来请,闻言乃做恍然大悟之状,说道:“若非道友指点,朕几误大事!”思量片刻,又问道:“不知如今秦赵两国,战事如何?”

燃灯道人遂将长平之事对玉帝分说一遍。玉帝沉思片刻,说道:“如此奋激百万,对峙长平,朕若冒然介入,只恐杀生太众,与天庭威望有损。如此一来,只怕众神日后再享不得人间香火矣!”

燃灯道人念头转得几转,说道:“陛下,贫道有一计,可使天庭不闻血腥,于盛德无损,而使地仙束手。”

玉帝闻言眼睛一亮,说道:“竟有此等妙计?道长快快说来!”

燃灯道人便将胸中计策,对玉帝叙说一番,玉帝闻言,大笑道:“今闻道友妙计,更胜十万天兵,倒要看他地仙如何应对!”

燃灯道人亦笑道:“四十万生灵,管叫他地仙门下无计可施!”

于是与惧留孙再回长平。

却说赵括整顿三军,十日已毕,遂悍然下令,于次日进攻秦军。白起察知赵军异动,与玄松道人言道:“若是公平对战,赵括不过一小儿。吾有何惧?但若有奇人异士介入,还请诸位道友出手相助!”玄松道人俱答应了。

次日战起,赵括尽展胸中所学,本拟将三军分成十阵,相机而动。阵曰:天覆、地载、云垂、雁行、蛇蟠、龟服、龙飞、虎踞、鸟翼、鱼骊,有攻有守,各得其妙。

谁知军令刚发,三军始动,突然道道灵光,从天而降,数以万计,疾如骤雨,皆落入军中。赵括一介凡躯,面对这等奇景。直惊得合不拢嘴,哪里能够应变?燃灯道人却抚掌而笑道:“吾计成矣!且看他地仙做何进退!”

却原来是天庭玉帝,用了燃灯道人所献兵不血刃之计,遣十万天兵天将下凡,依附赵军躯体。来战秦兵。

那十万道灵光落入军中。也不寻别人,专寻伍长、什长等将官附体。于是赵军四十万,尽为天庭所控。但听军中有令传下,也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三军闻令,如奉纶音,顷刻之间,阵势为之一变,原来赵括一番布置,十阵尽废,顿时化为泡影。

此阵连赵括也不识得。乃是九天天罗大阵,内有四十万大军,一齐往秦军压来。

玄松道人见状,怒骂道:“玉帝借刀杀人,真是不当人子!”当即与玄穹、玄素、玄玉三仙说道:“今日之事,不能善了。我等别无他法,只能各施本领,暂时定住赵军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阻其道路。否则两军交锋,祸患不小!”

若要他破这天罗大阵,并非不可。但布阵之人,乃是四十万军士。修道之人,连踩死一只蚂蚁都有因果,何况四十万生灵?便再有高明本领,谁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玄穹、玄素、玄玉都知道紧急,遂说道:“但凭大师兄安排!”彼时秦军在西南,赵军在东北。玄松道人道行最高,便往西面,挡敌兵锋;玄穹道人修为次之,乃往南面,玄素道人往东面,玄玉道人往北面。

四个道人分立已定,只见玄松道人大喝一声,头顶庆云翻腾,赤松子、赤须子亦显出身形,在后面一同施法。陡然玄松道人张口一吐,无穷玄罡之气,如同一挂天河,从他口中源源不绝流出,横贯半天。西面道路,为之阻断。

这是赵军兵锋所向,四十万悍勇之士,众志成城,精气神所指,神鬼辟易,已非常理可论。更何况还有十万天兵天将,在其中操纵大阵,冲击这道玄罡。玄松道人以一人之力,生生将其挡住,其修为实在已是惊世骇俗。

玄松道人刚要祭出法宝,助自己行功,突然脸色一变,只见那道玄罡震颤不休,似有崩溃之状。玄松道人见了,再顾不得其他,猛吐出一口精血,喷在那玄罡之上。玄罡这才暂时稳定下来。饶是如此,玄松道人亦再不敢有其他念头,乃与赤松子、赤须子皆坐在玄罡之上,垂眉闭目,一心将玄功运转,不敢稍有松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