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山边一路走来,望湖山深处,但见竹木阴森,苍翠重叠,不雨而润,不烟而晕,山峰秀丽,挺拔云表,湖光山色甚是怡人,苏阳也有些难得的放松,有些羡慕令狐冲,能携美归隐西湖的梅庄。
等到自己活着归隐的那天,携的美只怕比令狐冲要多上数倍,可惜梅庄就算再大十倍,只怕也要被打的七零八落。
正想着,迎面走来两名身穿蓝布长袍的壮汉。
这时候西湖和地球上人满为患不同,尤其是孤山的这一侧,大多时间颇为清静,但偶有游人也不足为奇,可这条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壮汉,板着个脸在西湖边游览,那就有些古怪了。
再看他们的眼神,虽然目视前方,但隐隐有凶悍之气,让苏阳想到了地球上武警巡逻的样子。
和这两人擦肩而过,这两人看见苏阳不系发辫,都是微微一皱眉,却没有说什么。
又走了几里路,连续碰到两波这样的人。
看到这些人,苏阳已然清楚陈家洛现在在哪里。这些蓝衣人明显就是护卫一类的角色,分布在孤山周围,有些类似政要出行,便衣附近暗中维持秩序的味道。
如今这杭州城,最大的政要,当然是乾隆皇帝,要找陈家洛,先找到乾隆。
转头朝飞来峰方向走去,这峰高五十丈许,树生石上,枝叶光怪,石牙横竖错落,似断似坠,本无上峰的道路,苏阳运起轻功越过峰顶,又朝对面的三竺走去。
走出十余丈,便听有人说话,说的却是满语,一看又是两名蓝衣壮汉,这两人看到苏阳也是有些意外,面露惊奇之色。而再往前走,一路上山,蓝衣人也是越来越多,一路上足足遇到了四五十人。
看起来这路是走对了。
转过一个弯,远处便是观音庙,忽听山侧琴声朗朗,夹有长吟之声,随着细碎的山瀑声传过来。只听那人吟道:
“锦绣乾坤佳丽,御世立纲陈纪。四朝辑瑞征师济。盼皇畿,云开雉扇移。黎民引领鸾舆至,安睹村村扬酒旗。恬熙,御炉中叆叇瑞云霏。”
听到这词,苏阳微微一笑,乾隆皇帝一心想要治理好这个国家,超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只可惜他能力姓格上却达不到这种条件。
另外有个年轻些的声音说道:“高明,高明!词中安睹村村飏酒旗一句尤佳。倘若普天下每一处乡村中都有酒家,黎民百姓也就快活得很了。”
听到这句话,苏阳便知是陈家洛了。村村扬酒旗谈何容易,相比之下,倒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的容易些,也符合历史规律些。
另外有个年轻些的声音说道:“奴才听老爷这首词,也心有所感。”
这个声音并非陈家洛的,但听起来中正柔圆,谄媚之中却不卑**,还带着几分喜气,让人如沐春风般舒服,却不知是谁。
那个吟诗的中年声音道:“哦?你也有感触,不妨说来听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认亲大会
除了陈家洛和乾隆皇帝之外,另一个声音苏阳可以断定自己之前并没有听过,但不知怎么的,偏偏又觉得有一种熟悉感。
莫名其妙的熟悉感,那种明明没有听过,但一听就觉得自己应该听过的感觉。
就听那个声音道:“主子爷这首词,文采斐然,气象堂皇这自不必说,更为难得的是,短短一首词间,便描绘出一副大清盛世图,上到朝廷纲纪,下至黎民万生,字字珠玑刻画入木三分,颇有清明上河图一画尽汴梁三千人物的风采。”
他顿了顿,又道:“可那清明上河图却有近二十尺长,用写实的手法个个雕琢刻画,只描述半城景物,难度并不算大,立意也平平尔,而主子爷的词只有四十九个字,却概括了天下之盛况,深的佛家一粒沙中藏世界的**精髓,兼之有宏观统御之气度。当然,这只是一层意思,在我等奴才听来,赞叹拜服盛世之余,却还有另两层感概。”
那中年人哈哈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首词中的意思,你竟能领悟的如此之深,你说还有两层感概,那是什么?”
之前的声音道:“这第一层,便是想到华夏数千年来的几大盛世,如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以及我大清的康乾盛世。可文景之治乃是无为之治,国君奉行老庄,百姓虽的安宁,国家却无甚作为,而贞观之治却有个杀兄囚父的污点,唯独我大清的康乾盛世,以圣祖雄才大略始,经先皇呕心沥血,至当今陛下,武有九大武功,集数千年文明经济与大成,始至巅峰。每每念至此处,奴才便心感激动,庆幸自己如何有这天大的运气,能生于当世,这是第一层。
至于那第二层的意思要深些,不怕陆公子笑话,小人也是个有功名在身的,听了我家主人的这首词,更觉得对我等读书人也好,对江湖人也罢,都是满含鞭策之情,身为大清子民,定当忠心报国,忠诚侍主,追随着当今圣天子,将咱大清盛世万年延续下去。这便是奴才的一点浅薄见识。”
听完这两通马屁,苏阳总算知道这人是谁了,大清朝两百七十多年历史,大小文武臣工无数,但能机灵应变,把马屁拍到如此出神入化,令人喜而不烦,甜而不腻,飘而不臭,阵阵马屁之中暗含浓浓犬马依恋报效忠心的,唯独和珅和大人一人尔。
他口中的陆公子,便是陈家洛了,陈家洛此时并不知这人就是乾隆,只当这人是哪个出门游山玩水的皇亲国戚或是钦差大臣什么的,于是化名陆嘉诚,而乾隆也给自己起了个假名字,叫东方耳。
乾隆皇帝听完之后,显得颇为开怀,呵呵笑道:“你也不怕陆公子叫见笑了,满口的马屁熏到人家雅士。不过嘛,你这前几层意思虽然有马屁之嫌,但最后那句话,倒是说的不错,凡我大清子民,定当为朝廷效力,于自身可封妻荫子,于天下万方黎民可得享太平安宁,陆公子,我见你谈吐不凡,谅必出身世家,不知尊大人现居何官?兄台有何功名?”
就听陈家洛道:“先严已不幸谢世。小弟碌碌庸才,功名利禄,与我无缘。”
乾隆又道:“聆兄谈吐,大才磐磐,难道是学政无目,以致兄台科场失利吗?”
陈家洛道:“那倒不是。”
乾隆道:“此间浙江巡抚,是弟至交,兄台明曰移驾去见他一见,或有际遇,也未可知。”
陈家洛道:“兄台好意,至深感谢。只是小弟无意为官。”
乾隆道:“然则兄台就此终身埋没不成?”
陈家洛道:“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耳。”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过份了,别看文绉绉的,但比起余鱼同在城门口对苏阳说的那番话更重,意思是说:与其通过残害百姓使得自己的目的得逞,升官发财,不如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当个普通人。
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说起骂人,那是言辞犀利,字字诛心,还一个脏字都不带的,这话岂不是说整个朝廷都是“残民以逞”之辈,我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了?
整个朝廷都是这样的人,皇帝老子还自称‘盛世’,那这皇帝岂非是大大的昏君,至少也是个大糊涂君。
接下来便没有声音在传来,两方都有些尴尬。
苏阳听到此处,从山石后拐出来,径直朝他们所在的凉亭走去。
说来也怪,一路之上的蓝衣侍卫们居然没有一个拦着自己的,陈家洛上山,皇帝的侍卫不敢拦,那是因为他和乾隆长得像,和小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更是几乎一模一样,自己莫非也和他们长相接近??
凉亭之内,石桌上坐着一个缙绅打扮之人,年约四十来岁,形相清癯,气度高华,正是乾隆,他旁边站着两个壮汉,还有个枯瘦矮小的老者,也都身穿蓝布长衫。
一名青年书生模样的人和他相对而坐,眼角眉梢之间有三四分相似,这便是陈家洛了,他身后站着书童心研,也正是后来红花会的第十五当家。
但这些人都不在苏阳眼里!
真正让苏阳意外的是,乾隆身边垂首而立,满脸都是如春风般微笑的令一个年轻人。
他的笑容淡淡的,并不令人讨厌,反而一见就会很舒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种谄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看见他的笑,任何一个帝王都会绝对相信这个人是从内而外的臣服敬佩。
这个人好像天生就带着一种让人信任的气质,好像只要他站在那里,哪怕什么也不做,就会令人觉得放心安全。
单单从长相而论,此人更是面如冠玉,温文尔雅,但又不单板痴愚,称得上美男子,即便是乾隆和陈家洛也颇有不如他。
这位当然就是满清第一美男,第一贪官,第一能臣,和珅和大人。
最最令苏阳吃惊的是,这家伙居然长的和自己有四五分相像!
难怪一路之上也没有侍卫敢拦自己了,如今这位和大人好像就是领侍卫内大臣,是这些侍卫的顶头上司!这些人八成把自己当成和珅的弟弟和琳了。
这是一场认亲会啊!
乾隆和陈家洛见又有人来,都有些意外。尤其是乾隆,重重的瞪了身后的那名老者一眼,意思不言而喻,怎么又放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进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叩仙门 (石三) 起点VIP修行九州龙脉,锻造无上魔躯,坐拥先天神器,御使上古凶兽。 纵横宇内,扬威海外,我虽未成元神,元神以下的不要...
-
一切从葫芦娃开始 (三月严寒) 起点VIP2014-05-06 一段从葫芦娃开始的传说,一段成就无上天妖的神话。 且看葫芦娃中蜈蚣精,如何谱写出这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