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神 (南朝陈)



一般而言,大幅肯定比中幅难画,着墨需求何止多了一倍。

然而恰因为如此,大幅空间大,却最适合叶君生这种殊不同常规的画法,双手齐下,几支笔墨飞舞。行笔勾勒,不拘小节。

这是典型的以势取胜,只要大势已成。其他一些细微的瑕疵就会被完美掩盖住,甚至直接融进了笔法之中,瑕疵不再是瑕疵了。

不得不说,若论功力、笔法,叶君生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他很聪明地扬长避短。将长处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整一幅画,胜在气势,胜在饱含激情,以及,胜在篇幅大。

大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相同水平质量之下。得分肯定会更高。皆因大幅更难完成,价值更高。

《庐山图》。

这幅画叫《庐山图》。

庐山乃天下名山,一向都是各大画家所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

丹青右侧留白处。一首七绝笔走龙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叶君生写出来配丹青的诗词,并不是这几天街坊传闻的那两句诗句。但毫无疑问,这一首七绝与整副画的意境配衬得堪称完美。尤其最后两句。貌似直白,却蕴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余韵无穷。

丹青上佳,诗词绝配,整体水平比之梅雪海那一幅桃花,端是胜过了好几筹去。

至此,再无疑问,就算梅雪海再不甘心,此刻也只能望画兴叹了。

“好一幅《庐山图》,好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刻钟时间,画成诗就,那叶君生莫非是神仙?”

“文曲星下凡?”

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

“哎哟对了,那叶君生没有来看结果,可有人通报去了?”

“还用说,你没看冀州的学政大人,欢喜得都满脸红光了。他底下学生惊才绝艳,一举夺魁,身为学政,政绩起码翻几番,说不定很快就会调遣入京,高升了。”

……

“君生呢,君生在哪里?”

“叶大才子快出来,你夺魁了。”

“你们不要吵,我哥哥还在睡觉呢。”

叶君眉气鼓鼓,柳眉倒竖,很不欢迎这些喧嚣的声响。

“呃,妹子还不快去叫他起床,你知不知道叶才子夺魁意味着什么?”

过得一会,进去报告的叶君眉出来了,一个人出来,道:“我哥哥说,‘他知道了’。”

啥?就这么一句话?

一众人大眼看小眼,几乎眼珠子都要掉了一地去。

尘埃落定,一切已成定局,后面的事情波澜不惊地进行着,至于圣上所赐的,写有“天下第一才子”字样的牌匾,却不是在扬州这边颁发,而是要奔赴京师面圣的时候再能拿。

由于叶君生再三坚持,这个领取时间定在明年乡试之际。

好在圣上在这方面并没有定死期限之类,估计他老人家也没想到有人夺魁,居然不心急第一时间去拿牌匾,实在匪夷所思。

这个决定,同样让顾学政等人急得直跺脚。

问及叶君生接下来要去干啥,叶君生回答说:“要出海。”

一群人为之扑街。

好吧,大家知道叶君生脾气执拗,劝不得,只好作罢。

揭过这一层,其余的庆祝娱乐可就无法躲过了。宴席餐饮,一日好几顿,排得满满当当,预约都到十天之后了。

灸手可热势绝伦,不外如是也。

在此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情,平州才子古问道疯了。

有人说他受了刺激,导致精神失常;有人说在他返回平州所坐的船只上,发现一些奇离古怪的玩意,诸如符咒、小人之类,貌似请人做法云云。结果不知怎地,居然弄得自己疯了……

不过此事很快就风吹鸡蛋壳,再无人理会,扬州内,议论的焦点基本汇聚在叶君生身上。

名声扶摇,直达青云,就连江南三大才子都黯然失色。听说梅雪海等,都悄然离开了扬州,奔赴京师而去,潜心准备明年乡试,要在科举中金榜题名,重夺荣光……

半个月后,叶君生偕同妹妹登上了西门家的大船,扬帆启航,进行东海之旅。

此行出海,海路茫茫,准备经过大和国,然后再折返回来,送叶君生回京。

到那时,估计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本卷终)

正文 第两百四十五章 海上

“碧涛几万里,一舟出海时。今有风云见,我来浪潮起!”

诗以言志,可以抒情。这一首五绝,可以说将叶君生现如今的情怀抒发得淋漓至尽。

等在一边的西门二公子眼疾手快,飞快地将笔墨还未干的纸张拿过来,呵呵笑道:“君生,此诗送给我如何?”

另一边的叶君眉嘴一撇:话说都紧紧拽在手里了,人家还能说什么?

腹诽之余,却是满心腹的欣喜。

若说以前在冀州,叶君生书法卖高价,还显得名不正言不顺,颇有些投机味道,那么夺了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的无上荣光后,一切质疑都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当日最终结果揭晓,扬州纸贵,不知多少人争相抄写名列前三甲的书法,诗词,临摹丹青。

尤其叶君生的,被抄录得最多,随手可见。

《庐山图》大火,上面的题诗更是火得一塌糊涂。结句迅速被口口相传,时常可见一些读书人背负双手,目光深邃,非常深沉地与身边人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叶君生声名如日中天,所带来的一系列效果更是惊人。

扬州细柳巷的笔墨店,好几家的掌柜扼腕叹息,跺脚不已——想当初叶君生初到扬州,手头拮据,曾经到细柳巷卖字。不过那时候他要价一百文一幅,掌柜们嫌弃价格太高,拒之门外。

到了现在,莫说百文一幅,一字一贯都大有市场呀。

只无奈,叶君生离开扬州出海,去哪里找他写字?再说了,今非昔比。上门求字恐怕都难以成功了。

名家、大家,基本就不是金钱所能请得动的了,要等人家心情好,因缘际会才有机会。

书圣在京城的宅子,一天到晚都是围着百十号人,眼巴巴等着书圣家的下人倒垃圾,然后一哄而上,争夺垃圾,看里面有无一张半张书圣废弃的手稿,只要抢到一字半字的。拿出去都能卖钱。

可恨呀,在叶君生没有成名之前失之交臂,丧失了宝贵的机会。

未浓斋的老严掌柜也是懊悔不已。当初他倒是跟叶君生买了几幅字,可即刻又转手卖给郭三小姐了。

其实郭三小姐也在嗟叹之中呢,她对于那一幅《梅花图》依然念念不忘,对于那首《卜算子》早已背诵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只可惜,这一首如此配景贴心的词,不是写给她的……

前段时间,西门二公子倒是专门念了两句诗给她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缠绵,刻骨铭心,不料就得这么两句。整篇无论如何都弄不齐全。

西门二公子曾好几次要请叶君生补全,叶君生只呵呵一笑:“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味求全,反而落于下乘。”

西门二公子听得直翻白眼:咱家宁愿下乘呀,总比下流好。好不容易佳人松了口。如果他能弄够全篇,便可在月圆之夜。登上郭三小姐后花园的窗口,卿卿我我了。

正所谓上演一场“才子后花园会佳人”,必定成就一段佳话……咳,虽然咱算不得才子,但说是“财子”总不会错。

叶君生不肯作,西门二公子也没法子,唯有继续唏嘘。

这一趟出海,属于西门家的一次正常贸易,要把一船货物运输到大和那边销售。卖完之后,又会将大和国那边的特产捎带回来。

一去一回,利润惊人。

当然,利润总是与风险挂钩。船只出海,诸多劫难,风浪这些属于大自然的不可抗拒因素,遭遇上了,听天由命;还会存在颇多人为因素,例如海盗之类,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

汪洋浩淼,岛屿分布,往往有些亡命之徒专门截杀过往船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风浪、海贼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玄虚的东西。传说海外有仙山,有神仙魔怪,有宝岛龙宫……

这些,不仅仅只是传说,因为有不少人口口声声称,他们曾经见过。

……

今日,天气晴朗,风声细细,碧涛万顷如田,远远看去,煞是壮观。

好天气,西门二公子便命人在甲板上摆设宴席,与叶君生兄妹把酒言欢,畅所欲言。

兴致所起,文房四宝伺候,叶君生提笔作诗。

这一首即景之作,虽然不是西门二公子望眼欲穿的那一首,可也相当不错。特别结句,直抒胸怀,壮气凌云,非常有气势。

“今有风云见,我来浪潮起!”

何等傲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