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奇松了口气,“太子毕竟还年轻,或许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国师比太子大一些,又见多识广,看在太子是国之储君的份儿上,又何苦跟太子斤斤计较?国师只要肯后退半步,对太子保持最起码的尊敬,国师的声名就不会受损,太子面子上也过得去,可谓是皆大欢喜。”
颜士奇一番话,可谓是抓住了秦之初的软肋。秦之初要让大周的百姓给他树立长生牌位,有些事情就不能不有所顾忌,就像他跟太子相处这件事,他就不能跟太子硬碰硬的来。
是,凭借秦之初现在所拥有的实力,根本就不用看太子的脸色,甚至,只要他肯下点功夫,把太子废了,重新立一个,也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只是这样做,得不偿失。
世人多愚昧,很多老百姓不懂太高深的道理,却深受“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影响,朴素地认为就要对皇上,还有太子表示臣服。秦之初想让他们给他树立长生牌位,就不能不顾忌他们的这些想法。
如果跟他们的固有理念对着干,那么想让他们给他树立长生牌位,就要多费不少功夫,可谓是事半功倍,付出和回报,太不成比例了。
退一步讲,秦之初如果保持对太子最基本的尊重,于他来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同时又不耽搁他要是继续看太子不顺眼,可以暗中运作,还掉太子。
说白了,就是要做好表面文章,大面上过得去,让老百姓挑不出理来,那么老百姓再给他树立长生牌位的时候,就会心甘情愿许多,不会闹什么别扭。
秦之初瞬间想通了这一切,他双手抱拳,朝着颜士奇深深一躬,“老大人,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呀。学生受教了。”
颜士奇呵呵一笑,“国师能够想明白,那是最好了。也不枉老夫专门从京城跑过来一趟了。国师,太子还托老夫给你捎个口信,请你有时间的话,务必去一趟太子府。太子说你们之间或许有些误会,他想当面向你解释一番。”
秦之初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也就不再执着于他跟太子之间,应该是谁去见谁的问题。不就是去一趟京城,到太子府中转一圈吗,又不会伤筋动骨,去一趟又能如何?权当是给天下人演一场戏了。
“好,老大人,我这就安排一下,咱们一块儿去太子府。”秦之初笑道。
颜士奇大喜,“这就对了。国师,你快快准备,老夫等你。”
既然决定要演戏给天下人看,秦之初自然不能马虎,要好好的准备一番。他吩咐了一声,让人准备卤薄依仗,也不用准备全套的,只需要准备一部分就行了。
秦之初原来在永定县的时候,招募起来的那支卤薄队伍,并没有解散,他被封为国师之后,只是将其中一部分的木牌什么的话,换了换,又增添了一些新的东西。(未完待续。。)
p
正文 第557章 执念
第557章执念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Com)
※
颜士奇和秦之初肩并肩出了国师府,颜士奇就看到在国师府门外停了一长溜的队伍。
队伍中最显眼的是一顶金顶软轿,这顶软轿不是由人来抬的,而是坐落在一只白鹤的背上,在这顶软轿的前后,有开道的道童,有捧着宝瓶、葫芦等法器的年轻男女修真,队伍后,有护持的高僧、法师。
所有人或者身着鲜艳的道袍,或是身着庄重的僧袍,整个队伍看上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一看就不像是凡间的队伍。
颜士奇还是头一次看到秦之初的卤薄仪仗,连连咂舌,“国师,遍观咱们大周,就连皇上、智屏公主都没有你这种排场呀。”
秦之初淡淡一笑,“这不是排场,而是彰显皇上对国师府的恩典的小玩意,让老大人见笑了。”
颜士奇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他也清楚他对秦之初的影响在什么地方,有些东西,他能说动秦之初,有些东西,他连多说一句话的资格都没有。他就不讨人嫌了。
秦之初取了几张符出来,“来呀。”
卤薄仪仗的班头高青黎连忙上前,躬身道:“国师,您有何吩咐?”
秦之初把那几张符交给他,“这是飞行符,你去给老大人的轿夫贴上,请老大人跟着我们一起飞往京城。你亲自带着两个人,守在轿夫的跟前。及时为他们替换新的飞行符,还要确保他们飞的稳,不要颠坏了老大人。”
“遵法旨。”高青黎恭恭敬敬地接过飞行符,又点了两个人。去找颜士奇带来的两个轿夫了。
颜士奇很激动,他没想到自己还有坐飞轿的机会,别看他将近七十岁的人了,但是一想到能够在高空中俯瞰地面的情况,就十分的亢奋,这老头典型属于那种人老心不老的类型。
“老大人,你是文武百官之首,内阁首辅大臣。也是本国师曾经的上司和恩师,这次咱们进京,你在前,我在后。你先请。”秦之初给足了颜士奇面子。
颜士奇连连点头。这次他来之前,设想了各种可能性,他不是没有担心的,担心劝说不动秦之初,担心秦之初做了国师之后。就不认他这个“老大人”了,没想到来了之后,进展异常的顺利,秦之初还对他礼遇至斯。极尽优待之能事,老头儿也是觉得倍儿有面子。
“国师盛情难却。老夫就先行一步了。”
颜士奇率先登上他那顶两人小轿,高青黎把飞行符往轿夫的腿上一拍。两股旋风分别托着前后两个轿夫,缓缓地飞上天空。颜士奇在轿中,挑着轿帘,往外面张望,见地面距离他越来越远,一张老脸兴奋地乐开了花,手捻着胡须,怡然自得。
就这样,颜士奇在前,秦之初之后,一行人飞行在距离地面丈许高的空中,朝着二十里外的京城飞去。
距离京城越近,行人越多,不断地有人看到他们。行人们基本上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纷纷惊呼神仙出巡,有那反应快的,已经跪在地上磕头了。
等到秦之初他们飞了过来,见队伍中,有人举着“国师”的木牌,这些人这才反应过来在空中飞行的是谁,跪拜的越发虔诚。
队伍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太子府的门口。高青黎帮着两个轿夫落了地,秦之初的卤薄依仗也跟着降落在了地面上。托着秦之初的白鹤也稳稳地站在了地面上。
秦之初从白鹤的背上飘了下来,然后走到颜士奇的轿前,帮着颜士奇挑开了轿帘,“老大人,到了。”
“老夫何德何能,焉敢劳烦国师?”颜士奇从轿子里面出来,向着秦之初连连告罪。(本章节由网友上传)
这时候,太子早就得了通报,脚步匆匆地从府中走了出来,“孤说今天怎么喜鹊总是在枝头叫来叫去,原来是颜少师和国师联袂来访,孤有失远迎了。”
太子脸上带着笑,神情看起来也很热情,似乎是很欢迎秦之初和颜士奇过来。只是他说话很有问题,把颜士奇放在了秦之初的前面。
秦之初对颜士奇礼遇有加,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太子却不能这样做。秦之初是天命帝亲口御封的国师,有“如朕亲临”金牌一面,见官大三级,太子不可能不知道,偏偏还把颜士奇放在了秦之初的前面,这就不对了。
这也不能说太子口误了,做为国之储君,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像这种排名的错误,绝对不能犯的,就像他不能把自己置在天命帝前面一样,也不应该把颜士奇放在秦之初前面。
颜士奇脸色微微一变,他在官场混迹数十年,又担任内阁首辅大臣将近二十年,对官场上的忌讳了然于心,秦之初怎么对他,那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凭着他们俩过往的交情,他厚着脸皮也就受了,没人会在这上面挑理,但是太子怎么能够在这上面不慎重呢。
颜士奇有眼睛的余光偷偷地打量着秦之初,生怕秦之初在这时候挑理,让他放心的是秦之初一点不悦都没有,似乎是没有听到太子的“口误”。
秦之初六识敏锐,又怎么可能没有听出来。在国师府的时候,太子就已经很好地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秦之初有足够的把握可以确认当时太子说的是真心话。太子今天再有如此的“口误”,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小,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是故意为之。
秦之初不想跟太子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上扯皮,他今天来不是向太子示好的,而是来演戏的。是向普天之下的百姓示好的,这时候,跟太子理论,不明智也不理智。
当然。秦之初对太子的评价又调低了一级。他越来越不认为太子做皇帝之后,能够把大周治理好了。
“太子,你不是说想请国师过来,说清楚你们之间的误会吗?老夫不负所托,帮你把国师给请来了。你可要拿出诚心来,好好地跟国师恳谈一次,不要浪费了机会。”
天命帝是太子的时候,颜士奇就给天命帝做老师。等到天命帝做了皇帝后,又让颜士奇继续给他的太子当老师,故而,颜士奇才能够用这种语气。跟太子说话。
相似小说推荐
-
天下不帅 [精校出版] (李惟七) 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推荐1. 作者李惟七是铁杆古龙迷,在她自身扎实的文字功底基础之上,《天下不帅》极具古龙气...
-
玄门妖修 (离经叛道) 一朝悟大道,碧水长天任逍遥!赋有云: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世间万千生灵苦苦修行,所争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