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你们都是父母的好孩子,都是国家的好儿女,是朝廷的栋梁。”这是贾政对宝玉和绛珠的最高评价。
贾府自遭变故,亲人离散,家破人亡,二老本来心如死水,没敢有任何的奢望,如今老来却能与亲人团聚,并看到佳儿佳媳纷纷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伴侣,此时的心中充满着幸福的喜悦。他们看到宝玉与绛珠,良玉与宝钗成双成对,两人不禁心意相通,要成全这两对情侣,并正式认宝钗为女儿。
贾政说道:“宝玉,黛玉,良玉,宝钗,我们看到你们都苦尽甘来,成为眷侣,心里非常喜悦,正式认宝钗为女儿,为你们同时举办婚礼!”
宝玉与良玉听了大喜,而绛珠和宝钗则含羞的将脸朝向一边,心里都充满了幸福之感。
良玉与宝钗跪在二老跟前:“拜见父亲母亲!”
贾政二老大喜地扶起良玉与宝钗。贾政说道:“良玉,我们把女儿宝钗托付给你了,宝钗如今只剩下我们这些亲人了,你要善待她,不要让她受委屈。”
良玉本来就对宝钗非常心仪,如今见贾政夫妇亲自将宝钗托付给自己,忙道:“岳父岳母,请放心。我一定会对娘子好的。”
绛珠戏笑着对宝钗说:“宝姐姐,你成了我的姐姐了,我该叫你嫂嫂还是姐姐呢?”
绛珠的玩笑令的在座的各位都笑了起来。历尽磨难的一家几口人终于在笑声中得以重逢。
第256章 进京面圣
正当贾政一家几口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时,院外萧鼓齐奏,紧接着一声。
“圣旨到,林良玉接旨!”就见钦差大臣手捧圣旨而来。
林良玉忙将钦差大臣迎进中堂,贾宝玉与林绛珠跟随。
良玉和宝钗他们一起跪接圣旨,钦差道:“贾公子、林小姐见圣旨可以不行跪接之礼。”
宝玉与绛珠便立在一旁听圣旨所言。
钦差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时逢乱世,奸邪当道,致使国家于危难之中,幸有义士贾宝玉与英女林绛珠不畏艰险,力除奸凶,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是国之栋梁,百姓之幸,朝廷之幸。
林良玉、薛宝钗及贾政及夫人王氏与奸邪凶恶面前,临危不惧,威武不屈,保住为臣为民之气节,乃国之栋梁之才!”
钦差读毕说道:“林大人、贾政公,尔等一同进宫面圣!”
随后又向宝玉及黛玉深鞠一躬道:“宝公子,林小姐,恭请你们进宫面圣,请林大人、贾老爷等一同进宫,车马在外面准备好了。”
宝玉与绛珠向来来不喜欢在官场中露面,如今却要宣他们入宫,真是去又不是不去又不是。
宝钗催促道:“宝兄弟、林妹妹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更衣入宫面圣。”
知子莫若父,贾政深知宝玉与绛珠不喜在官场贵族中往来,如今皇上宣他们入宫,必是为论功行赏之事,无奈二玉的个性如此。
他叹了一句道:“宝玉,你二人力除奸邪,拯救朝廷罹难,救民于水火之中,乃人所共知,今朝廷宣你二人入宫,怎可迟疑?至于朝廷的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倒可以以自己的意愿决定。”
宝玉与绛珠闻父亲所言亦觉有理,于是更衣后坐上宫中的车马在钦差及良玉、贾政等人的陪同下一同进宫。
这一路上,老百姓人潮踊跃,都争相一睹宝玉与绛珠这对挽救国家为难的英雄情侣,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二玉愈觉不自在。
来到皇城门口,宝玉下马,绛珠下车,良玉和贾政等人纷纷跟在二玉的身后。城门口迎接的官员以御史温玉为首呼啦啦跪成一片。
宝玉慌忙扶起温玉道:“大人,万万使不得,折杀宝玉了!快快请起,众位大人快快请起!”
温玉站起身道:“宝公子,您和林小姐乃国之栋梁,人民之幸,朝廷之福啊。我等在此代表皇上与朝廷先向你二人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宝玉道:“朝中奸邪人人得而诛之,非吾二人之功哪?万望诸位大人不要再行此大礼。”
“好,宝公子。那就请您和林小姐随我等一同进宫面圣。”
于是宝玉与绛珠在众人的陪同下进了皇城之门。
金殿上,皇帝正高坐龙椅等待二玉的到来,金殿门口文武百官正列队迎候宝玉与绛珠。不多时,宝玉与绛珠及良玉等人在温玉等官员的陪同下,到了金殿门口。
这时文武百官呼啦啦跪成一片口呼:“多谢宝玉公子,绛珠小姐不畏艰险,力除奸邪,挽救江山社稷,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这种情形,这种场面慌得宝玉与绛珠忙扶起百官道:“众位大人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温玉道:“众位大人时辰不早了,皇上想也是等急了,我们还是先进殿面圣吧!”
众人来到金銮宝殿,只见皇帝面带喜色从雕龙宝座上下到台阶下来,众大臣以文武两班分立两旁参拜皇帝,良玉和贾政等以庶民的身份参拜皇帝。
见此情形二玉就要施以君臣之礼。却见皇帝早已离座到宝玉与绛珠跟前说道:“贾公子,林小姐休行大礼!休行大礼!”
皇帝观宝玉与绛珠,一个是貌若潘安,英气逼人;一个是倾国倾城,秀外慧中,心里不禁为之叹服:“果真是人中龙凤,二者佳配实乃天作之合!”
皇帝道:“来呀!为贾公子和林小姐赐座。”
雕龙宝座旁摆放着两张玉椅,宝玉与绛珠在皇帝的宝座旁坐了下来。
皇帝道:“朕今日内心即喜又震撼,我朝差点江山社稷不保,幸有贾宝玉公子与林黛玉小姐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力除奸邪,保我朝江山永固,更有原礼部侍郎林良玉及原工部员外郎贾政在倍受奸人的陷害下,在奸邪凶恶面前,临危不惧,威武不屈,实是不辱为臣为民之气节,我朝有由此等人才无忧矣。朕今日在此代表天下苍生向贾公子和林小姐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说着皇帝从宝座上站起,向宝玉与绛珠深鞠一躬。
宝玉与绛珠慌忙离开座位向皇帝还礼道:“皇上,贾雨村与祝火融狼狈为奸,危害天下,天下人都欲除之,焉能是我二人之功?”
宝玉的心里却道:“皇上,但愿你以后能亲贤臣,远奸佞小人,自然江山就永固了。”
皇帝道:“好!公子、小姐不居功自傲,朕实在欣慰,既如此贾政听封!”
贾政忙出班。
“贾政,你原官拜工部员外郎,因几年前获罪抄家,妻离子散,后颠沛流离受尽人间之苦,在新野县做师爷期间,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在祝火融的yinwei之下,视死如归,保持作为臣子的本色,忠勇可嘉。今特许其官复原职,并特赐封为‘荣国公’自即日起建造国公府。”
贾政听了内心即悲又喜,忙跪下谢恩。想自己自遭难以来,四处漂泊,颠沛流离,如今老来,却能与亲人团聚,并得到朝廷的重新认可,此时的心情怎能不激动?惟有以暮年之躯报效朝廷,方能报答皇上的再造之恩。
只是由于这些年来的漂泊,他亲眼目睹了人间的疾苦,人世的辛酸,功民之心早已淡薄。此时听皇帝要钦赐国公府,恐朝廷大费周章,劳民伤财,致使百姓疾苦,于心何忍?
于是他便奏请皇帝:“皇上,贾政乃带罪之身,能得到皇上及朝廷的重新认可,微臣倍感五内,虽肝脑涂地,也难报陛下的再造之恩!只是现在国家连年的忧患,地方灾情严重,且朝廷又刚刚平息奸党,如今国库虚空,贾政万死不敢让朝廷为微臣的府第而忧。”
皇帝闻言大喜:“好!贾政忠心可嘉,如今原来的荣国府旧址仍在,着令户部重修,同时赐封贾政的夫人王氏为一品浩命夫人。”
贾政和王夫人忙跪下谢恩。
皇帝又道:“林良玉听封!”
良玉忙出班跪听。
“林良玉乃状元及第,才华横溢,真好比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且政绩显赫,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屡遭奸佞小人的陷害,却仍忠心为国,忠勇可嘉,今特封林良玉为宰相,入主内阁,统领内阁。”
林良玉忙谢主隆恩。
第257章 重振超纲1
在场的官员,大多赞成皇帝的此番封赐,惟有当朝太师与礼部、吏部的二部侍郎王伦、陈松心中不服,这两个侍郎正是当日与贾雨村、祝火融密谋导演“假宝玉”事件的帮凶。
本来甄宝玉同他们一块的,只是自那次事情以后,甄宝玉感触很深故而辞官而去,不再理会朝堂之事,当时祝火融很恼火甄宝玉的离去,只是他们为了早一点争夺帝位,故而只是派了手下来找甄宝玉的下落,不料甄宝玉一家几口举家搬迁,紧接着贾雨村和祝火融的事被宝玉和绛珠所破,他们不能留在朝堂中了。
而王伦、陈松二人见祝火融与贾雨村倒了,便见风使舵,搜集祝、贾二贼的罪证,并投靠在当朝太师的门下。这太师仗着自己的女儿是当今太后,便在朝中专横跋扈,为所欲为。二人见机讨好太师,因而得到这太师的喜爱和重用,这样不单保住了他们的侍郎之位,还成了朝廷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