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虞青还没有走近,青鸾被抬起了头,一向强势的她此刻脸上红彤彤的,发丝凌乱,那眉角也显得柔和了许多,不像是往日那么锐利。
“我现在的这个样子是不是很可笑?”
“怎么会呢?”虞青看着青鸾,十分真诚,“你在我心里是最可爱的。”
“真的么?”
青鸾泪眼婆娑,有些委屈。
“我就是喜欢你,无论你是什么样子。”
虞青替她擦了擦眼眸,脸上露出了心疼的模样。
“不就是一时输了么,不要灰心,咱们把武功练好了,再找那个秦人一较高下。”
“呜呜……”
青鸾一把扑在了虞青的怀中,放肆地哭了起来。
……
............................
南郑地。
秋雨绵绵,雨水从屋脊顺流而下,滴答在青石地面之上,
赵爽打了个哈切,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
白凤从外而来,于书桌前十步而止,拱手而道。
“主上,蜀山的人来了。”
赵爽抬起看了头,问了一声。
“有何事?”
“他们领头的虞青说是为了应诺,带了一万匹织锦而来。”
赵爽一笑,没有想到蜀山的人还真的那么痛快。
“走!”
再见到虞青的时候,赵爽本以为对方会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毕竟,这一万匹织锦,对于蜀山这样的大势力,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只是赵爽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虞青完全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敦厚的脸上春风得意,仿佛是重新‘洞房花烛夜’一般。
“君上,我已经应诺,将一万匹织锦带来。”
虞青声音洪亮,意气风发。
“赌约一事,本是玩笑。蜀山既送一万匹织锦,那本君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一万斛粮食。”
以物易物在各国货币不是大规模使用的蜀山夷民之地是很常见的交易手段。
如果在咸阳这等大城市,一万斛粮食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一万匹织锦。可问题是,这里是巴蜀之地,粮食最为紧缺的地方。
蜀中最为肥沃的地方所产的多余粮食,大多供应给秦军,很少流入到这些夷民的地方。也因此,他们很缺粮。
“多谢君上。”
虞青很是感激,让赵爽更加疑惑。因为这份感激之中,有着赵爽看不明白的意味在其中。
一番交谈,赵爽发现虞青这个人虽然保守,可是却是学识渊博。对于蜀山与他合作的态度,也不像是原来那么决绝。
而虞青似乎也发现这位年轻的君上不像是传统秦军那种刻板的形象,相反,对于蜀山的处境有着很多精妙的见解。
一时间,他们从早上谈到了晚上,赵爽终于没有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虞兄,我有一事不解。”
“君上请说。”
“就在不久之前,我与汝妻敌对,大败之。为何虞兄身上不见一丝愤懑?”
虞青沉默不语,就在赵爽以为他是不是失礼的时候,虞青给了他一个目瞪口呆的答案。
“打得好啊!”
“……”
虞青意态飞扬,滔滔不绝诉说着。
在长久的时间内,虞青作为一个丈夫,都被青鸾这个妻子压着,生活过得很沉闷,乃至于有些压抑。可是,自从青鸾被赵爽打败之后,她整个人仿佛变了一个样子,不像是原来那么张扬跋扈,反而温柔了起来,主动做起家伙来了,让虞青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为此,我还要多谢君上出手,好好的教训这个娘们!”
虞青抱怨着。他自己打不过,但是有人打得过。
“君上可是不知道,那娘们以前给我烦得呦……整天舞刀弄枪,家务活也不做,孩子也不管……”
“……”
赵爽看着眼前的虞青,终于知道他们友谊的来源是什么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忠诚
炎火熊熊,在洞窟中燃烧着
“你们蜀山的人是什么意思?”
力芒看着虞青,一张脸绷成了青色。
就在不久之前,力芒得知了虞青带着一万匹织锦到达那个秦人封君的领地,然后换回了一万斛粮食的消息。
而且,虞青与之相谈甚欢,甚至还在那里留了几日,才带着粮食回转蜀山。
要知道,鹰山涧的秦军营寨已经建好。在此之间,力芒不是没有想过再去进行破坏,可是他手下附庸看见那道芦苇墙都不敢再接近,畏惧犹如神明。
即使是强大的狼王,如果不能驱使群狼,也无法横行草原。尽管祝融部的人很强大,可要与秦军为敌,数量上并不占优。
于是,力芒只能放任,眼见着秦军将营寨建立好。
在此之后,秦军拥有了一道最为坚固的防线,只需要花费少量的兵力驻守,就可以遏制祝融部的攻势。
而最新的情报,那秦人封君的部众已经开始规划土地,开垦、营造,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个时候,蜀山的人带着大批粮食从那个秦人封君的领地离开。要知道,以蜀山在这里的威望,只要他们开了这个口气,接下来,周围大小部落都会放下警惕,与那个秦人封君往来。
“我只是应守诺言,将应该给的东西给了汉阳君。至于粮食,则是他赠与我蜀山的。”
虞青经过数日的交谈,对于赵爽的印象很不错。
“赠予?笑话!”
力芒根本不相信那个秦人会有如此好心,一出手就是那么一大笔粮食。要知道,马上就是冬日了,巴蜀之地各个夷民部落都缺粮。
往日里,会有不少商人哄抬粮价,低价收购他们这里草药、织锦之类特产。而现在,那个秦人居然主动给了他们粮食,若说其中没有什么,力芒是不相信的。
“你当我是傻子么?要是没有什么秘约,那个秦人会这么爽快么?”
“事实便是这样,多说无益。”
虞青说完一声,便转身离开。力芒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愤怒。
“滚,都滚!”
…………
南郑地。
“虞青从祝融部离开了?”
墨鸦站在赵爽身边,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我们在祝融部的探子亲眼看见虞青绷着脸走了出去。而之后,力芒更是怒火冲天,祝融部本在举行的火节都中止了。”
赵爽一笑,瞥了一眼墨鸦。
“看来那一万斛粮食给得值啊!”
墨鸦低声一笑,随即又抬起了头,问了一声。
“只是那一万匹织锦怎么办?”
要知道,这么大数目的货物,放在这里可是一时难以‘消化’,必须运往咸阳才行。
可问题是,赵爽二十万部众迁徙到这里,花费巨大,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资金匮乏。将这万匹织锦送往咸阳,可以尽早换回资金。
“无妨,我刚刚接到了消息,当时派出大月氏的使者已经回转,并且带来了月氏王的使臣。那边似乎也有意与秦国通商往来。”
赵爽一笑。
“这万匹织锦运往咸阳,价格也只不过翻个五倍,可若是运往大月氏,那么或许会翻个十数倍乃至数十倍。”
虽然此时赵爽还没有余力做这件事情,可是一旦商路开通,蜀中的织锦、铁器可通过关中前往陇西再至大月氏。又或者,可以直接建立一条从蜀至陇再到大月氏乃至西域的商道。
一旦成功,或许赵爽今后的领地中的资金就不用愁了。
“将这一万匹织锦先运往咸阳,收入仓库中。”
“诺!”
.................
陇西。
营帐连绵,牛羊成群。
自从数月前,莫克度从月狼谷败退,便率军后退,到了陇西与大月氏领地的边缘地带。
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一片地域的草吃光了,便到下一个地方,机动性强,军事实力也很强。
只不过,却缺少物资,尤其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丝、盐、铁……。
当然,如果是月氏、匈奴和东胡这些强大的部落都有着自己固定的草场,足以养活部民。甚至他们开始筑城,有了固定的王庭。
可是像是莫克度这样不大不小的部落,却是很尴尬,所幸的是,他与大月氏的王族有着血亲,虽然在秦国境内,却随时可以投靠大月氏。
而只要他们不生事,秦国的官员也不会去管他们。
看着从帐外走来的自己的老师都铎,莫克度显得有些浮躁。
“老师,那群匈奴人的底细查清楚了么?”
莫克度率领自己的大军,却被几个匈奴女人挡在了谷外,灰溜溜的返回了领地,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都铎看着自己弟子的样子,他似乎有些过于在意了。
“我已经暗查了北地大小部落,他们都不知道那个神秘的匈奴部落何时来的?后来,我又派探子再往北,进入了匈奴的河南地,终于找到了一点痕迹。”
“什么?”
“数年前,匈奴南下赵地,却惨败而归。就在那时,匈奴的一支部落‘月狼之裔’脱离了匈奴单于的掌控,而后不知所踪。”
“月狼之裔?”莫克度念着这个名字,有些疑惑,“这个部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