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徒几人在路上又行了数日,来到了一个遍布荆棘的山岭,唯有山顶才有尺寸小路,房车在此处难以前进。
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荆棘岭内有一石崖,石崖出刻着三个字,曰“木仙庵”。
此处木属性灵气相较于其他地方更加浓郁,因此这里修成了许多木类精怪。
石崖东边的一处肥沃土地之中,长着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在靠近石崖那边,还有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
树枝摇动间,窸窸窣窣的似乎在互相交流。
“十八公啊,我的根系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取经的唐僧到了荆棘岭了!咱们要不要合计一下,谋划一下长生不老?”孤直公抖了抖柏树叶子传音道。
千年老松树皮之上出现了一个老者的人脸,直接摇头拒绝道:“不妥不妥,听闻那取经人的大徒弟乃是妖界之中有鼎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咱们这等挪动不了本体的山精小怪可惹不起啊!”
“不错,我们连人形都未脱化,怎能算计那唐僧肉呢?从大唐到这里,一路上那么多妖王都未得手,可见那猴子的难缠,被他遇到难逃陨落之危啊!”凌空子也传音道。
孤直公仍旧有些不甘心,脑中思前想后,突然间看到了老杏树,灵光一闪,又向众人传音道:“吾有一法,咱们可邀请那唐僧前来谈诗论道,不伤他性命,到了后半场请杏仙出场以美色迷惑住那唐僧,我们几个为其主婚保亲,成全他们好事,那唐僧沉迷美色,定然没了取经的想法,再过几十年,那凡僧老死,其肉身便可以埋入我等根下之土,吸其血肉,助我们长生,如此,咱们也不算做了恶事,一切都是那唐僧咎由自取,而且他们大唐也有入土为安的习惯,这样正好便宜了我等,料想别人知道也说不得什么!”
十八公眼睛一亮,已经有了意动之色。
“老叟觉得此事可以一试,到时候就算计划失败,那孙悟空也不可能因我等好心成其师父好事而将我等打杀了罢!”拂云叟身上的竹叶哗啦啦一响,传音赞成道。
这时候,老杏树之上幻化出来一道女子身影,只见她生得:青簪戴翡翠,玉面赛白霜。星眸生异彩,蛾眉若烟青。下身穿着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半身着一件烟火点星轻纱衣。腰如拂柳细,臀若蜜桃圆,行走若起舞,开腔似莺音。
“诸位道友,对小女子这姿色可有信心啊?”
“哈哈哈,杏仙道友风姿绰约,若九天仙女下凡尘啊!若是能真正化形就好了,如此的幻影还是在晚上邀请那唐僧来比较好!”
“杏仙子已经不错了,那等凡人的美貌者也见过,与杏仙子相比差之千里,咱们就在晚上邀请那唐僧前来,就不信他不动凡心!”
“杏仙姐姐美若天仙,肯定能将那唐长老拿下,给我们做个好姐夫!”丹桂,腊梅四小妖纷纷化作青衣和黄衣女童的幻影,走到了杏仙身旁为其做衬。
“如今一看,十拿九稳矣!恐怕那唐僧未死,杏仙子会先我们一步成就长生吧!提前恭喜啦!”凌空子也在桧树的树干之上显化出了一个老者身影,朝杏仙拱手一礼。
杏仙痴痴一笑,耳朵变得通红,神色间却有了得意之色,心道:“这群老家伙平日里看我不起,如今我就要先他们成道了,呵呵……”
丹桂和腊梅所化的二女童却是有些迷惑,丹桂好奇问道:“杏仙姐姐,为何那唐长老没死你便能得长生啊?莫非要生吞其血肉不成?”
此言一出,满堂哄笑,将两个女童笑的更加好奇了,杏仙子的脸蛋红彤彤的仿若滴血。
“呸,你们这群老不羞,小女子先去闭关了,那唐僧来了唤我一声便可!”
杏仙所化的幻影直接投入到那棵老杏树之中,闭关去了。
……
荆棘岭,放眼望去山岭之上荆棘丫叉,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
孙悟空以大罗法力施展了个法术,很快便开辟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房车在其上缓慢的行走着。
到了晚上,星河漫天,玄奘在躺椅上百无聊赖的看着星空。
倏忽间,察觉到了幻术的波动,眼前一花,前方出现了一个老者,只见他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的鬼使,鬼使的头顶着一盘面饼。
靠前跪拜道:“圣僧,小神乃是荆棘岭土地,知圣僧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老师父,各请一餐。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且吃些儿蒸饼垫肚子充饥。”
孙悟空坐在房车里偷眼一看,就看穿了那树妖幻身来迷惑玄奘,摇了摇头后装作没看见。
“这年头,可怜的妖怪真多!全被俺师父那善良面貌给糊弄了……”孙悟空暗叹一声后便专心致志的打起了麻将。
玄奘摸了摸肚子,答道:“阿弥陀佛,多谢土地神好意,贫僧已经用过餐饭,并不觉得饥饿!”
“在下与几位仙友举办了一个赏月文会,不知圣僧能否赏脸参加啊?”十八公所化的土地双手一拜,直言邀请道,此刻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这里是荆棘岭,他的根系所覆盖的区域,有着主场优势,这唐僧若是不从就直接施法卷到回到木仙庵再作解释。
玄奘的回答却是出乎他的意料,直接点了点头道:“荣幸之至!请吧!”
十八公脸上浮现出意外之色,唤了阴风将玄奘卷起来,在空中行了一会便来到了木仙庵之中。
此时的木仙庵也被施展了些幻术,阁楼林立,清静幽雅,来到了一座烟霞石屋之前,玄奘被轻轻放下。
石屋之内走出了三位长须老者,面貌大都和善,前一个霜发童颜,第二个绿鬓婆娑眉眼清明,第三个虚心黛色白面孔。
三人的面貌、衣着俱不相同,都上来热情的与三藏见礼。
“见过大唐圣僧!”
“见过诸位友友!”
玄奘也不惧怕,一一回礼,这番气度倒让几人有些另眼相待。
第153章 诗会
“快快请进!”
“十八公,可否为贫僧介绍一二?”
“是我招呼不周,圣僧见谅,那霜发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
玄奘点了点头,嘴角勾起来一个莫名的弧度,打趣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号玄奘,平日里最好喝酒吃肉,喝的是灵株泡酒,吃的是妖王血肉!今日一见诸位,十分欢喜,感觉我们十分有缘!”
玄奘此言一出,在场四人齐齐变色,都面带惊异的望着玄奘。
似乎,这个取经人有些不对劲?
“呵呵呵,贫僧只是开个玩笑,佛门清规戒律,吃斋念佛,怎会破戒!”玄奘见到四人懵逼的声色,觉得有些好玩,但没有继续逗弄他们。
孤直公一听这个解释,展颜笑道:“圣僧果然与俗人不同,说话都带着一番趣味!”
“不错不错,唐长老是个妙人,今日我们以文会友,听闻大唐境内诗风盛极一时,咱们不妨先以‘竹’为题,作几首咏竹的诗章可好?”拂云叟拉住玄奘入座,然后朗声询问道,看似是询问,其本人已经在装模作样的构思起来。
玄奘一听这话,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因为他早就看穿了这拂云叟的本相,他就是一根千年竹竿幻化而出。
只是没想到这厮脸皮如此之厚,竟然想让众人变着法子来夸他一番。
另外三人也被拂云叟这话给噎了个够呛,一脸怪异的看着正起身踱步构思的拂云叟。
“我想到了一首,便用来抛砖引玉吧!”
拂云叟停下身子,面露得色,摇头晃脑的吐字出声。
诗曰:“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好诗好诗!”劲节十八公抚掌大赞,虽然这拂云叟有刻意卖弄之疑,但这诗文确实不差。
凌空子皮笑肉不笑的大赞道:“拂云叟道友果然厉害,短短时间之内便有了这么一个佳作,将竹的风姿完全展示了出来,若是在文人国度,此诗定能诗成镇国,流传百世矣!”
“谬赞了,呵呵……”拂云叟向众人一拜,然后回到了座位之上。
玄奘待他回来的时候,出声道:“这位道友确实做了首好诗,贫僧也有了灵感……”
玄奘起身,在石桌之前走了两步然后停住了身体,转身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好!好!好!圣僧好诗啊!”拂云叟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的在石凳之上跳了起来,一脸激动地看着玄奘,目光灼灼,似乎将其视为了知己。
“圣僧大才,这首诗中无竹胜有竹,通篇没有提到一个竹字,却将竹子的那种傲人风骨完全的体现出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哈哈,好啊,好一个任尔东南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