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已经晚了,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黑衣人口中溢出了黑血。他是个死士,任务失败,就没打算活下去。
“不用问了,我已经知道是谁了?蔡通那个老王八蛋,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崔老二咬着牙,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握得吱吱作响。
“蔡通?你怎么知道是他。”
“今年天早寒,荆州有些地方歉收,蔡通答应给我们这些人的抚恤便打算赖掉。我带着一帮人去蔡通的刺史府要粮的时候,曾经无意间见过这小子。这老王八蛋,当着面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给我们来这一手。”
想到这里,崔老二忽然反应过来,拉着佟鼓的手,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必须提醒其他人,让他们小心。趁着还没有和蔡通彻底撕破脸皮,我立刻就准备族里老少迁徙的事情。你不是说杨羡打算让我们这些人迁往益州的么?这可是两、三万人,有老有小的,他有把握么?”
佟鼓点了点头,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竹管。响箭升空,很快,两个青衣便从山外进入了村中,半跪在了佟鼓的面前。
“大人!”
“通知主公,我这里的事情已经完成。”
“属下明白。”
南海之上,碧波万里,孤船行于海面。
王耀先站在船首,看着平静的海面,不知道在思忖着什么。
“这里快要接近海龙的巢穴了。”
身后的一位方士说道。只见战船前行,仿佛触动了什么,那平静的海面忽然涌起了波澜。
平静的海面仿佛受到了巨力牵引一样,缓缓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船只摇晃的厉害,海浪打在王耀先的脸上,带着腥味,他的面色却依旧平静。
船老大把着舵,尽力驾驶着船只,他想要撤退,可是承天道徒却依旧命令着他前进。
那巨大的口子之中,隐隐露出了一双凶厉的眸子,在海面之下隐伏,打量着这个接近它巢穴的猎物。
“大人,我们快跑吧!我们离得这么近,海龙要发怒了。”
船老大的声音有些焦急,他可不想要把命送在这里。
承天道的人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船老大叹了一声,把着舵,让船只继续向前。在超过了某一个界限之后,海中传来怒吼声。
那海龙的身体翻转,掀起了巨大的海浪,足以淹没这艘战船。
正当船老大闭着眼睛以为要完的时候,那十七个承天道的护法出手。无形之中,仿佛有一股巨力牵动着海浪,竟然在船只前行的方向,生生地辟开了一道裂缝,让船只安然的通过了。
而随着海浪打来,那条海龙露出了身体。船上,两条蓝色的线从两位方士的指间飞起,透过海浪,绑缚在了那条海龙头上的两只犄角上。
由炁化成的蓝线很细,却是很坚固,那海龙想要挣扎,却根本扎挣不动,被两位方士拖出了海面,露出了真身。
蛇身蜥蜴头,头上长着两只小犄角。身体之上,鳞片清晰可见。海龙圆孔似的鼻孔上还长了一个瘤子。
这瘤子不一般,乃是由海龙的精炁所化,有辟水之能,让海龙能够在海中游行的更加迅捷。
巨大的怒吼声响彻天际,仿佛要刺破耳膜一般。这条海龙挣脱不得,干脆也不再挣脱,直接向着战船冲了过来。
摘星手出,空中但见虚化的指影闪现,那条海龙仿佛失去了力气一般,没有了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直直地冲向了战船所在的方向。
船板吱吱作响,海龙的尾巴带到了一点战船,整个船只差点翻了过来,所幸的是海龙早被卸了大半的力,才没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余力冲撞,掀起的海浪打湿了甲板。船老大深吸了一口气,眼见周围的人都被海水打湿。可唯有承天道的人,身上可是一点水都没有沾到。来的时候衣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王耀先从船首走了下来,来到船老大的面前。
“那条海龙已经被擒住,立刻动手将之拖回金狮港吧!”
眼前之人虽然看似枯瘦,可是在这满船狼狈的船员对比之中,却显得风度翩翩。
“好...好!”
船老大应了两声,不敢耽搁,当即命人放下绳索,让水手跳下了海中,将那只海龙绑了起来。
这碧波万里,一时风平浪静。
[117.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买卖]
翠绿环绕,玉湖如境。
杨羡一身白衣,手握羽扇,缓缓走着。身边,则跟着叶东阳和几个承天道的符师。
湖面平静,没有一丝的波澜。杨羡走到河岸边,似乎还没有停止脚步的意思。
“你们是谁?为何要闯我海王宗?”
河岸两边,冲出了十数个海王宗的弟子,面对着杨羡等人,神情戒备。
“在下杨羡,想要见海王宗宗主宁经远。”
“我们宗主正在闭关,不见外人。”
这十几个海王宗的弟子没有听说过杨羡的名字,见眼前的少年修为平平,身后的仆人样的人也是气息微弱,只当他们是普通的江湖修士,逢山过河,想要打些秋风。
杨羡的修为是真的平平,然而像是叶东阳和承天道的符师,却是神蕴内敛,一般修为的修士还真看不出他们的深浅。
“在下找宁宗主有要事,还请小哥通禀一声。”
“都说宗主在闭关了,你是听不懂人话是吧!”
那海王宗的弟子上来就要推搡,只是还没有接近杨羡的衣角,就被一股强大的气劲击飞了出去。
叶东阳大宗师之尊,气息外放,直惊得这周遭之域,生灵退避。
那十几个海王宗的弟子哪里见过这等阵势,一时呆立当场。
“不知是哪位高人路过我海王宗,宁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那玉湖之上很快就有了动静,卷卷流水,分开两旁。水道通殿阁,从中走出了一个男子。
这男子很胖,大肚便便,脸上两颊全是肥肉,带着一双狭小的眸子。
吴楚两国水系密布,大小湖泊不计其数,不少修士宗门便立于其中。这其中,成气候的以九湖为最。
这九个宗门乃是占据了大江以南九个大型的湖泊流域,海王宗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其他八个宗门不同,海王宗以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这宁经远修为不行,但是做生意却很有本事,完全将这开宗立派当做是一门生意。
自蔡通入荆之后,宁经远便打起了与官家合作的心思,与楚国走得很近。事实也证明,宁经远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
三十多年前,天下大乱之时,海王宗上任宗主将门派传到了宁经远手上。那时候的海王宗处境可谓凄惨,弟子不过数百人。
三十年来,这海王宗协助蔡通训练水军,护卫航道,打击水贼。生意是越做越大,弟子是越来越多,渐渐与其他八大宗门有分庭抗礼之势。
宁经远走上岸,先是将目光放在了叶东阳和几位符师身上,后又看向了杨羡。
“宁某管教无方,让这些蠢材惊扰了各位,请!”
殿宇雕阁,立于湖泊之下。莹莹光泽,从上照耀,衬得这湖中盛景,优美如画。
待得杨羡等人走入,那玉湖水面恢复如初,水道闭合,一切仿佛恢复了平静。
海王宗的宗门之外有着一股无形的屏障,阻碍着水流涌入,周围可见鱼群穿梭,立于其中,仿佛在参观一个巨型的水族馆。
宁经远将杨羡等人引入了会客厅,安排就坐之时,早已经从那十几个弟子处得知了详情。
“不知是丞相驾临,经远在这里赔罪了。”
宁经远的态度很是谦卑,一如生意人见面时的客套。
海王宗与其它门派格格不入,是唯一一个在宗门之内蓄养丫鬟的门派。
却见几个身姿袅娜的薄衣女子上了茶,杨羡喝了一口,说道:“想不到在这漳湖之底,还能喝到这等好茶,宗主真是有心了。”
“不敢不敢,不过是这水运便利,天南海北的东西,宁某都收集了一些。说来惭愧,宁某这些年仰仗着楚侯的提携,也算是不负先辈所托,将这海王宗发扬了一二。”
宁经远有些不明白,身为蜀国的丞相,杨羡找他做什么?要知道这些年,海王宗一直帮着蔡通做事。
在外人眼中,他宁经远不是一派之主,反而像是楚国的臣子。
“我这次前来叨扰,是想要与宗主做一门生意。”
“不知是什么生意?”
杨羡点了点头,身旁的符师从随身携带的盒子里拿出了一颗光滑圆润的珠子,半径有三尺多长。
自从那珠子出现,宁经远的目光便移不开了。久之,他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喃喃说着:“这是辟水珠!”
“这辟水珠取自南海海龙身上,经过我蜀国的炼器师炼制,方成今日模样。我愿意以此物,与宗主交换一百艘大船。”
宁经远着实是心动了。这辟水珠虽珍贵,可是同等珍贵的东西,他宁经远不是没有见过。可是这辟水珠,对于此时的海王宗来说,却是有着别样的意义。
海王宗近三十年来虽然崛起,可却完全没有其余大宗门的底蕴。漳湖偏远,宁经远早想要迁徙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