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做许仙的日子 (徐州小吃)


“对了,皇爷爷不是留下一个铁箱子,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让我在将临大难时打开?”朱允文还是有所变化的,至少这老朱的遗策,他没有等到朱棣大军围城时才打开,而是甫—失败便想到了。
“先皇…先皇…”刘公公脸色变的极为怪异,似乎是没有想到老朱还有这样的后手,喃喃自语:“皇上,先皇遗策……先皇一定有所谋划,您快打开看看啊,或许还有救啊。”
什么人都可以小看,唯有这朱元璋实在是没有人敢小看的。
皇爷爷,对对对,孤还有皇爷爷给的锦囊,孤还有……”这时的朱允文好像找到了救星似的,在也不负刚才的绝望。“在那呢…在那呢…哈哈,找到了。”朱允文大笑道。
“皇上。快打开看看。”刘公公催促道。朱允文连忙打开锦囊。
“允文孙儿,如果你打开了这个锦囊。就说明你最终还是削藩了,而且还是失败了,你到这一步,当年你王叔爷早有顶料。皇爷爷也无能为力了,只能保住你的性命。在皇爷爷的灵位下有一条密道,那是皇爷爷为你削藩失败后准备的,皇爷爷在密道的出口处还放了一个锦囊,那里边有你要去的地方。记住,到了那个地方后,不要想着报仇,安安生生的当你的富家翁,你不是老四的对手。城外有接应你的人。
在你离去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人替你去死。然后放火烧掉宫殿,这样,老四就是知道你还没死。他也会将错就错对天下宣布你已经死亡的。不然他的皇位是无法坐稳的。好了乖孙儿,密道就在爷爷的灵位下边。赶紧逃命吧。
皇爷爷留”
“皇上,先皇怎么说的?”刘公公看到朱允文已经看完了锦囊急忙问道。
朱允文把锦囊递给了刘公公,没有吭声。刘公公急忙接过,看完之后,脸上阴晴不定。最后放佛放下了什么负担似的说道:“皇上就这么办吧,先皇说的一定没错。”不是身份所限,他肯定会直接对朱允文说,你是打不过你四王叔。
而按照历史剧情。朱棣陈兵南京城外时,朱允炆本想求和。但是朱棣没有答应。朱允文知道破城后,不但会受辱。还难免一死,于是就想自杀,被身边人拦住了。这时一个老太监告诉他说:“太祖临驾崩时,留下一个铁箱子,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让我在您将临大难时交给您。”朱允炆一听,急忙命人抬出箱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三张上面写好了三个名字的度牒,还有三件僧衣、一把剃刀和遗书一封。按照遗书所示,朱允炆剃了头,换上僧衣,带着九个人来到太平门内的鬼门。鬼门是内城的一扇小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朱允炆一行出了鬼门,只见水道上停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老僧,老僧向朱允炆叩首称万岁,快速带他们君臣一行上船。于是建文帝便削发为僧,像朱元璋当年一样,当和尚云游四方去了。
朱允炆失踪后,急坏了刚即位的朱棣,他在有生之年不断派人四处寻找,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就有寻找朱允文的目的。他还专门派户科给事中胡分在穷山僻壤、市井城镇搜寻了16年之久。
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一行,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
当然,老朱还安排了后手。比如:漂洋出海,不知所终的传言。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还有北京西山说、江苏吴县说、四川望京寺说等等说法,不一而足。显然在知道自己的孙子会发生的遭遇后,老朱早已埋下了种种手段。
作为了解儿子本事的开国帝君,想让英雄—般的儿子找不到孙子,他安排再多后手也不为过。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题,那就是朱棣已经打到了南京城下,而不是朱棣刚刚靠着800军士打穿了自己威逼的军队。
威逼自己四叔的军队虽说不少,但是这是卫所建全的明初。不敢说九牛一毛,但是那些军队即便全没了,也明显无法对明帝国伤筋动骨。
朱允文之所以表现得这么不堪,还是由于许仙这穿越者造成的。是,许仙是没有插手他们老朱家座位争夺赛。但是作为袅雄的老朱,又怎么会不打许仙的主意?这里的“打主意”其实也就是一些旁敲侧击什么的,毕竟当时许仙离开前,大明是一门“河蟹大神”。
许仙唯一暴露的,便是当年他与老朱谈天说地时,实在是不应该评价老朱的手下们。
当时,既有老朱旁敲侧击的因素,比如为自己儿子选一些有才能的辅佐者。毕竟许仙是仙人,他这儿评价一定很准的。
当时许仙也是不想看到“狡兔死,走狗烹”,纯粹是好意。
没有人觉得许仙的评价有什么不对,就是朱元璋—开始也只是抱着收集人才的目的去的,可是随着马皇后死去,太子朱标死去。慢慢地,朱元璋再看当年的评价,慢慢变了。因为这时期再看,文臣猛将都跑四儿子那去了。
至于黄子澄、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之流。在许仙的评价下,不是教书先生,便是掌柜的,当不得大用。
可偏偏自己的孙子朱允文,自己帝国的后继者,是—门心思认定他们有大才,为他们求官。
如果没有许仙的评价,这官老朱自然要给,还会大大的给。一朝天子一朝臣,把自己孙儿的人尽早安排好,显然是有助于孙儿执掌朝堂的。但是许仙当年偏偏就评价过他们。这一下,老朱才后知后觉起来,开始了布局。
老朱到底布了什么局?朱允文又为什么这么怕朱棣?许仙回来了这大明又有怎么样的变化?请听下文分说。

第359章、信任

老朱杀起自己人来……这就不用说了,都知道为了啥。而且这一杀起来,想停下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那啥十年动乱,抗战也不过才打了八年。

洪武末年,大明帝国的内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的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先不管当年许仙给他说的是对是错。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最后的朋友们

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候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颖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候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解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候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的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青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