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青衫取醉)


“其一,高君雅、王威两人乃朝廷心腹,若是不能妥善除掉这两人,恐怕刚一起兵便要引来朝廷官军镇压。
“其二,北方有突厥虎视眈眈,若是不能安抚突厥,便无法南下争雄。到时唯一的结局无非是困死晋阳。
“其三,二哥你虽然也结交了不少豪杰,但起兵之后到底有多少人会响应,战事是否会顺利,十分不确定。
“故而父亲举棋不定,难以下定决心。”
秦王点头,他对晋阳城中的局势十分了解,知道四弟说的这番话十分正确。
远在河东、只有十五岁的幼弟竟然能有这种见识,也确实让他有些惊讶。
但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
“所以,我说服大哥过来,正是为了帮父亲下定决心。
“此时局势已然明朗,起兵的条件已经成熟。而我与大哥逃离河东,将会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父亲就算想瞒,也根本瞒不住了。
“所以,这第三点就迎刃而解。
“父亲即便是举棋不定,也只有起兵一途。
“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也不难解决。
“高君雅和王威两人,诱杀之即可。但若是明目张胆地杀,恐怕给我们留下乱臣贼子的坏名声。
“故而,我们完全可以散播谣言,说此二人勾结突厥人要来进犯。等突厥进犯时,我们再以讨论战事为由将他们诱杀,到时再起兵打退突厥,晋阳百姓必然纷纷支持,而我们起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后,我们再对突厥称臣,许以珍宝财货,许诺南下之后攻城略地将继续给突厥人分润好处。由此一来,无须担心突厥南下袭扰,反而能利用突厥的力量。
“当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起兵之初我们暂借突厥人的力量,但等我们攻取长安、羽翼丰满之后,便要与突厥人划清界限。”
秦王越听,双眼越是明亮。
李鸿运说的本就是此时最完美的策略,再加上他的“巧舌如黄”天赋,这番话十分有说服力。
“攻取长安?”秦王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关键点。
李鸿运点头:“没错,关于此事,我还有后续的一系列谋划。只是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即可去见父亲,向他陈说利害。”
秦王当即站起身来:“走!”
……
此时,梁高祖也已经见到了太子和他的五儿子。
但他的脸上却并无喜色,反而写满了焦虑。
“你怎可听你那幼弟的话,贸然前来!”
梁高祖面色不悦,对太子一番斥责。
显然,太子等人大张旗鼓地离开河东、前往晋阳,给外界传递了非常不好的消息。许多人对于他要谋反的消息,已经越发笃定。
而且此事的影响几乎完全无法挽回。
即便是让他们立刻返回河东,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就在这时,李鸿运和秦王到了。
梁高祖正在气头上,但也没有过多斥责李鸿运。
因为此时的李鸿运毕竟只有十四五岁,是幼弟。他可以给建议,但听不听,终究还是看大哥。
所以,梁高祖显然认为离开河东跑到晋阳的主要责任不在齐王,而在太子。
在这个关键节点,秦王发话了。
他复述了李鸿运对他说的那番话,并继续力劝梁高祖起兵。
梁高祖本来不可能听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儿子说这么多大事,但这番话由秦王说出来,效果就好太多了。
而在听到诱杀高君雅和王威、安抚突厥等计策的时候,梁高祖的眼神亮了起来。
因为……
这个办法对他而言简直是正中下怀,完全符合他的想法!
李鸿运不由得暗自窃喜,能不符合吗?这在历史上就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啊……
只不过此时的梁高祖觉得起兵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还没有特别深入地思考过这些问题。
所以在听到李鸿运的谋划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惊奇,第二反应是恍然。
完全想到一块去了!
“你刚才说,攻取长安?”梁高祖看向李鸿运,也问出了这个问题。
显然,此时对于这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四儿子,梁高祖也终于重视起来,肯听一听了。
李鸿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没错,攻取长安。
“此时皇帝正在江都行宫,长安守军十分空虚。
“而长安的位置又十分紧要。我们以河东、晋阳为大本营,南下攻取长安,进而将势力辐射到整个关中。
“关中之地,有四塞之险,有沃野千里,进可威震巴蜀、东出洛阳,退可自保无虞。
“到时,父亲你与兄长坐镇长安,稳固后方,我与二哥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天下可定!”
秦王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开疆拓土?”
李鸿运继续说道:“先下西河、霍邑,平宋老生;再由河东入关中,开仓放粮、赈济贫困,同时扫荡胡贼,民众必然竭诚欢迎,豪杰必定纷纷投效。
“大势已成,便可攻取长安,以此为都城建立基业。
“而后,父亲当先北后南,先西后东,剪除诸侯。”
梁高祖疑惑:“先北后南、先西后东?”
李鸿运点头:“没错,此时西北有薛举,北方有刘武周。这两人想要争雄天下,就都必须要越过我们。
“因此,他们必然会主动来攻。
“尤其是刘武周,等我们占据了长安,他必然窥伺晋阳。若是我们贸然东出洛阳,腹背受敌,局势危矣。
“故而要先北后南,先西后东。等灭掉薛举、刘武周,便可东出洛阳,讨伐王世充。再之后,便是平定河北与江南,一统天下!”
听到这里,梁高祖微微皱眉:“那李密呢?”
此时的局势,天下最大的反贼其实是李密,而王世充此时名义上还是前朝的臣子。
更何况此时王世充正被李密暴打,屡战屡败。
因此梁高祖才有些奇怪,为什么这番谋划中有王世充却没有李密。
李鸿运微微一笑:“李密此人,虽然贼寇势众,但内部矛盾重重,终将败亡,不足为虑也。”
这番话说的,神棍风十足。
梁高祖听得陷入沉默,秦王两眼放光,而太子则是有些迷茫。
但李鸿运确信,自己这番话已经在这些人心中种下了种子。


第321章 神棍出山
紧接着,梁高祖和秦王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李鸿运能答的就答,答不上来的就说局势未明或者不足为虑,总之,全都能湖弄过去。
这种战略规划想要说服别人,是一定要充满细节的。
比如历史上的“隆中对”,史书记载上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句话,为什么说出来就可以直接让对方引为知己、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自己?
必然是因为两人还说了许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内容。
比如,你说要入蜀、取荆州,那么对方肯定会问,荆州如何取?荆州当地有多少势力可以争取?哪些要拉拢、哪些要打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外来势力干涉怎么办?
如果这些问题你答不上来,那你所谓的战略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让人信服。
而之所以真正的隆中对可以那么出名,不仅是因为后来它几乎完美预测了历史的走向,也是因为在谈的时候,必然充满了种种细节。
比如,分析荆州有几股势力,士族中分为几个派系,这几个派系的各自领导是谁,性格如何,他们的政治诉求是什么,针对这些人不同的特点和诉求,应该拉拢哪些人、打击哪些人……
甚至在分析势力的过程中还可以保证,比如某人是我的好友,可以成为助力;某人和我的家族有联系,可以尝试着发展;某人与其他势力有矛盾,可以利用……
而这些细节全都分析出来之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预测全都成真,这才能让这次的战略规划成为名垂青史的永恒经典。
而李鸿运此时的能力,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他对于此时的局势了解,并不见得比这些土着要高。毕竟他连很多这个时代不见于史册的重要人物都不太了解。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他提前看过后来的剧本,获知的都是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形象,而且,他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孩。
既然年龄小,阅历不足,那么很多细节即便缺失了也没关系,梁高祖不会较真。
反过来,正是因为年龄小、阅历不足,在做出的某些判断应验时,却又更能让梁高祖大呼神奇。
年龄问题反过来,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优势。
总之,通过“巧舌如黄”加持下的一番神棍表演,李鸿运扮演的齐王成功地在梁高祖、太子、秦王这三人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之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再向梁高祖献计献策,就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阻碍了。
终于,梁高祖下定决心。
“好!那我这就找个借口,将高君雅、王威等人召到晋阳宫议事,当众揭发他们勾结突厥一事,斩草除根,然后发布檄文,起兵!”
其实在整个起兵的过程中,仍旧是梁高祖的意志在起到决定作用。
但李鸿运通过这一番表演,就给了所有人一个错觉,觉得他是晋阳起兵的主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