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紫气东来’这一门道术,我需要修炼试试看吗?按照书中记载,有强身健体,耳目清明的功效。根据书中记载,这法门人人可以修炼,不过按照资质的不同,进展也会有所不同。”
“常人修行,十年小成;先天的超能力者,一年便可小成,十年大成,拥有千斤之力。”
“可以试试,你毕竟是【游戏】的人,就算有危险,也有它罩着。另外,这一门道术,我会想办法复印一份,给镇子里的秋远和尚看看,那和尚可是九华山的高人。”
有了接下来的任务后,总算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李青山望着窗外的月色,吹灭了油灯。
他并不怕吃苦,怕的只是没有前进的目标与道路……或许大部分人也同样如此,在迷茫与彷徨中度过,懊恼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
日子一天天过的很快。
青石镇附近的稻田,金灿灿连成一片,微风吹拂之下,一望无边的稻田随风摇曳,仿佛一浪浪的金色波涛。
这些农作物不知道咋回事,生长的特别快速!
原先至少需要四个月才能成熟,但现在,两个月就能成熟了。
青石镇即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巨大丰收!
在指导生产工作的农业专家们心中惊呼“这不可能”、“难道我们的杂交水稻在这里发生了变异”、“就算最高生长速度的水稻,也不可能两个月成熟!”“这些种子就是地球上带来的种子”……
这奇异的丰收景象,简直让农业专家们挠破了头皮,如果不是因为研究环境不好,恨不得开始做实验写论文。
最终,只能归结为“某种未知超自然现象”。
甚至,在稻田中,还诞生了一棵水稻王者!
这棵巨型水稻,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木质化的倾向。
是的,它在实验田中,以极快的速度,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神奇的水稻王可能出现了基因变异,稻子大小如同花生,一棵树能长出一万多斤的稻谷!
为了掩人耳目,减少风险,青石镇的科研工作者们,以最快的速度建造了一堵围墙,将这“水稻王”给围了起来。
来自地球、蓝星的农业专家们高呼“不可能”,但事实摆在眼前,也只能快活地接受。
……
然而在青石镇普通民众眼里,肉眼可见的大丰收,自然是由本地神祗带来的奇迹!
没什么好多想的,归结于神祗,必然是没错的。
“疮生大母保佑,无名老祖保佑!”
“那无名老祖,才是真正的大神,掌管风雨雷电,疮生大母只是位于偏殿的小神。无名老祖位于大殿,保佑我青石镇大丰收啊……哈哈哈!”
农民们也不是傻瓜,所谓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那一尊位于大殿的石头凋像,没有名号,也不接受香火,于是就变成了“无名老祖”。
一时半会间,因为这一次的特大丰收,“无名老祖”声望鹊起,隐隐压了“疮生大母”一截。
毕竟,神秘才是最吸引人的。
这些流言蜚语一传十,十传百,甚至传到隔壁的城镇当中去了。
“你们青石镇的田地,收租几成呐?”几个闻讯赶来的外地人,看着波浪般的稻田,不由得看到有些痴了,这一亩地就能养活一家子的人啊,必然是神迹!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里原先都是荒田,种不出什么好粮食的,但无名老祖一发话,便成了沃土。”
“真的?那无名老祖,还掌管种田?”
“俺在梦中听到了,那无名老祖大手一挥,说道,今年的收成,统统翻一番,这稻子听从命令,开始飙涨!”这扛着锄头的庄稼汉,一张血盆大口唾沫星子横飞,胡乱乱吹牛,也不管真的假的,吹得外地人一愣一愣的。
“就连黄老爷家的田地,也连带着得了些好处,亩产五百斤了。要知道黄老爷家的良田,过去也就亩产两三百斤……五百斤也不错了呐!”
这些农民远远眺望了几眼,黄老爷家的田,长势不错,但对比这一边的亩产千斤,实在差了不少。
不过,五百斤,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了。
一个人一年,五百斤刚好能温饱。一亩田养一个人
“那这里,岂不是亩产千斤?”
“千斤?我看不止,亩产两千斤!”
这几个庄稼汉吓得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他们所谓的上等良田,施了农家肥的那种,亩产也就两百斤,这里居然有两千斤?
岂不是一块田抵得上原先的十块?
这一块地,就能让全家温饱。
多么富裕的日子啊。
几个心眼小一点的,实在酸的不行。
“还有那水稻王,你们倒是无缘相见……那水稻王,长得更参天大树似的,一粒粒稻谷如同花生,吓死个人。那水稻王沾了无名老祖的唾沫,直接变成了一棵树。”
“有无名老祖庇佑,这么高的产量,哪怕七八成的收租,也划得来啊!”
“七八成?轮得到你们吗?哼哼,俺们都轮不到呢,这是道庙的地儿,归属于无名老祖和疮生大母。”
就在这时,几位巡逻的民兵拿着长枪在田里转悠了一圈。
还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和尚,也同样享受这神奇的大丰收。
其中一位民兵喝道:“喂喂,看好你们的牛,莫要啃了那些水稻。这块田可是疮生大母亲自犁出来的,还亲自拉屎施肥,你要是啃了它的田,它非得晚上托梦来找你赔偿不可。”
这几个外地人,连忙牵好了自己的牛。
他们虽然羡慕嫉妒还有点酸熘熘的,但面对本地神祗特别是有名气的正神,是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的。
这个世界,可是真的有神祗出没的啊。
“外地来的吧?我们这儿欢迎外地人,只要不闹事,安分守己,都可以在这里住着。”坐着轮椅的和尚,和善地说道,“有一身力气的,也可以去镇子里某营生,领工钱。”
“有什么营生啊?”
“搬石头、开垦荒地、修路,做其他的手艺活都行。修路的活是最多的,给的工钱也不错,咱这里有一句口号……”
几位民兵齐森森地大叫起来:“要致富先修路。”
其中两个年轻人,有些心痒痒,都想要搬到这边来了。
人挪活,树挪死,荒凉的青石镇,一两个月就焕发了青春,百废待兴,待遇也不错。
与其给地主打短工,还不如搬过来给青石镇打工。
“俺们,再想想,和爹娘计划计划。”
“应该的,应该的。”
于是这几个外乡人,将“亩产两千斤”的消息带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在这个贫苦的世界,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波澜,是否会引发一片海啸,却是无人得知。
秋远和尚看到眼前的一幕幕,深深感叹着“生产力”的伟大。
是啊,青石镇已经变换了模样,有几个清洁工骑着三轮车,拿着扫帚,将镇子清理的干干净净。这个年代的人力成本极低,六十斤粮食清扫一个月的薪酬,直接遭人哄抢。
作奸犯科的人也少了,青石镇尚未颁布自己的律法,但最为重要的一条,已经在实施了:打架斗殴之人,将会被直接赶出去。
一时半会间,居然社会清明,刁民变成了良民。
大伙都不是傻子,打了一架固然很爽,但后果很严重。被赶出镇子,哪里去找下一个好地方?那可真是死路一条了。
犯罪成本的高昂,再加上大量的工作机会,犯罪率自然下降。
“这便是生产力啊!生产力高了,满足了温饱,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龌龊事。”
和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恨不得自己早一点恢复健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中。
“大师傅,这‘紫气东来’的法门,你看看是否有隐患?”
秋远回过神,发现是“大巫”潘浩在叫他,连忙接过这一本小册子看了起来。
潘浩耐心等待,这和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即便身怀绝技,却待人和善谦卑,毫无架子。
最关键的是,这家伙极其地热爱学习,数学、化学、物理、社会学,统统都喜欢地不得了,恨不得全部都学会。
秋远修炼的资质颇高,也算是亿中挑一级别,但学习文化课的天赋却一般般,再加上年纪也不小了,七十多岁的人,脑子不太灵光,在初中水平的文化课上苦苦挣扎。
过了半晌,秋远点头道:“紫气东来法,确实是昆仑一脉的入门修行之法,中正平和,有强身健体,耳目清明之功效。截日出之紫气,取先天之精华,昆仑一脉源远流长,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这观想之法,或许有一二瑕疵。”
“怎么说,难道观的是恶神?”
地球上的观想法门,观的都是自己,但在山海界,一般都是观“别人”,这个“别人”到底是什么,是很值得引发警惕的。
秋远沉吟片刻,道:“倒也不是恶神,而是神韵略有不足,修行的效果可能不太好。”
书册的扉页画着“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的画像,此为“紫气东来”的正宗观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