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首席设计师)
- 类型:科幻网游
- 作者:首席设计师
- 入库:04.13
旁边有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比如对光强的检测,还有对小孔、缝隙精确距离的检测,而用来成像的平面,实际上也布满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能够用来检测成像光的波长。
他们光源的波长是知道的,而通过这种方式,看看光在经过衍射的时候,波长是否会发生改变。
当然,过去的实验是证明了不会发生变化,这么做,只是一种确保的方案而已。
而波长与频率相乘,就等于光速,所以有了波长,也就能够计算出频率,至于如何理解波长乘频率等于光速,就可以理解为人走路时,每步的距离以及每秒迈出的步数,两者相乘就等于走路的速度,当然,这是从宏观来看的,而从微观来说,就可以写一篇一百多页的论文了。
“林教授,您看,咱们现在怎么做?”
实验室中,几名实习研究员问道。
这几名实习研究员,都是当初研究所正式建成后,应聘过来当研究员的,研究所中现在有不少的实习研究员,都是新招聘过来的,现在大概有二十多人。
当然,正式研究员也有不少,基本上都是林晓从国内高校或者其他研究机构中挖过来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然后才加入的。
毕竟对于他们这种比较大型的研究所来说,人肯定是必须足够的。
当然,能够加入的人,在基本能力上都很不错,像这些实习研究员,少说都是有那么一篇发布在各自领域中顶级期刊的论文,而且现在主要是化学和物理两个实验室,所以这些实习研究员的动手操作能力都必须很强。
而像现在这几名实习研究员,基本上身上都有一篇《物理评论快报》,或者是《科学》、《自然》的论文。
当然,虽然他们身上的成就都很多,但是在面对眼前这个比他们都还要小上不知道多少岁的林晓时,脸上都还是无比尊敬。
毕竟,这位可是沃尔夫双奖得主啊。
虽然林晓放弃去领奖,但是,这个荣誉却依然是算在他身上的,甚至因为他放弃领奖,反倒更让这个名头为大众所知了。
而此时的林晓,并没有着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坐在一台电脑前,拿着纸计算着什么。
【ψ(r)=∮dψ(r,r`)】
“唔,从波动方程推导出惠更斯-菲涅尔的衍射公式。”
“另外还有夫琅禾费衍射模型,以及菲涅尔衍射模型……”
他挑着眉头,用这些各种衍射公式推导出了眼前这些衍射现象。
一边看着眼前的这些实验结果,一边低头看看自己的公式。
而其他实习研究员见到林晓认真思考的样子,都安静下来,没有出声打扰,只不过他们都有些好奇地走了过去,想看看林晓研究的什么。
唔,这些公式模型什么的,他们都认识。
像林晓这么推导出来,他们也都会。
只不过,林晓盯着这些公式,干什么?
第246章 波粒二象性的重要新成果?
莫非觉得这些公式里面有一些他们没有注意到的角落?
这样一想,这些年轻的实习研究员们顿时觉得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方向出现了,要是他们能够思考出来,再给林晓提供一些帮助,他们不就能起飞了?
于是他们也都发动起自己的脑袋瓜,想要思考出一些角落出来。
但显然,他们冥思苦想半天,都没觉得眼前的这些公式里面还藏着什么东西。
看到头来,这些公式都始终只是这些公式而已。
他们不由苦笑,这和让他们格物致知有什么区别?
盯着这个公式看,能够看出什么花来吗?
就在他们无奈的时候,林晓终于抬起了头,说道:“接下来我们再试试干涉实验,包括双缝干涉实验,等倾干涉、等厚干涉。”
“是!”
几名实习研究员立马应道。
不过,还有一名实习研究员主动问道:“林教授,这上面的公式模型,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就问,是个不错的好习惯。
林晓则是一笑,说道:“总感觉这些公式模型啊什么的,都能够用一个统一的公式给联系起来,大概就像是弦理论一样……你们应该都知道,在M理论出来之前,物理学界有好几种弦理论吧?而M理论证明了这些弦理论都是一种极限的情况。”
“而这些模型公式,是不是也都是某个统一的理论的特殊值,极限值呢?”
听到林晓这么说,在场的实习研究员们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这些公式也能够像弦理论那样被统一为一个理论?
虽然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是……
抱歉,林教授,我们真的做不到啊。
看着他们茫然的样子,林晓摆摆手,“算了,不说了,先准备实验吧。”
“好的。”几名实习研究员立马动起了身。
林晓没有在意这件事情,这几位实习研究员们看不出来,并不意外。
毕竟,他的大脑开发度是达到了7.05%,再加上5级的物理学以及【物理大师光环】,才让他能够看上几眼后,就看出了这些公式模型背后存在着一种本质联系。
当然,看出来了,并不代表就能写出来,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而来自一位顶级物理学家的直觉,往往都是很灵敏的。
而且,从这些公式所描述对象的性质上来看,能有一种东西将它们联系起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毕竟,这些东西始终都是波的运动。
就像是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推导而出的,能够用来描述各种自然界中的波动现象,也算得上是一种统一的理论。
林晓陷入了思考中,那么,这些衍射模型和公式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
他在草稿纸上又写出了数个模型和公式,其中也包括了干涉的模型和公式。
干涉和衍射,既是两种现象,但也遵守同一种本质,因为它们都是波与波之间的联系。
简单来说,干涉是有限多个波束“相加”的结果,而衍射就是无穷多个波束“积分”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林晓现在要做干涉实验。
比如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当然,他不是要探究双缝干涉实验的“恐怖”,双缝干涉实验打破了牛顿的光粒子学说,让波粒二象性正式诞生。
不过,对林晓来说,他现在还不想去探究到底是波粒二象性,还是波粒统一理论,他只想知道波束与波束之间,是如何发生干涉的。
以及其本质,到底如何。
“总感觉我掉进了一个坑里面来了?”
计算着计算着,林晓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一个想法。
但最后无奈地摇摇头。
不然为什么人家不研究X光光刻机?
要是真的研究出这个东西,别说光刻机了,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革命,虽然从理论性来说或许比不上他的多维场论,但是从应用性和现实性上来说,可就要更好一些,因为人们还研究不了多维空间,但是光的衍射、干涉的应用,可是十分广泛的。
就像是凝聚态的那些人研究的高温超导理论。
不再多想,既然掉进了这个坑里,那就好好研究一番便是了。
这也正好是他所喜欢的。
眉头一挑,而那边,几名实习研究员也朝他喊道:“林教授,我们准备好了。”
“好的。”
听到这,林晓停下了手中的笔,说道:“行,开始吧,先从双缝干涉实验开始。”
“好的。”
开启光源,干涉实验开始。
然后继续收集各种数据,林晓将公式代入,并且开始计算。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
这么多天以来,林晓什么都没有干,就是一直做实验,复现之前那些经典实验的结果,然后根据现有的公式模型进行计算。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加深他印象的过程,他的印象越深,他的理解也就更深。
而在他的脑海中,也正不断地搭建着一个模型,可以称之为波的相干叠加模型,因为无论是干涉,还是衍射,都是若干波束的相干叠加。
那些实验过程和结果,他都可以毫无差别地在脑海中搭建出这样的一个模型,并且根据公式和模型,在脑海中进行浮现。
就像是一个人形计算机一样,他的大脑里面装着一个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直接模拟实验过程。
而这,就是7%大脑开发度的含金量,能够直接在脑海中实现一个简单实验的模拟。
而这种直接在脑海中模拟的实验,对于林晓的研究,将更有助力。
终于,林晓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这些波相干叠加的一种规律。
……
“波长越长,亮纹之间的间距越大,如果红外线、紫外线、X光都是可见光,那么它们的间距应该遵守这样的函数。”
【△x=λl/d】
“然后计算这些缝隙的发出的波纹,将角度代入进去,就可以得到……”
林晓的办公室中,他低着头,计算着眼前的这些式子。
而后,他便排布出各种各样的模型与公式,比如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夫琅禾费衍射模型以及菲涅耳衍射模型等。
相似小说推荐
-
您完全不按套路制卡是吗 (星声) 起点VIP2022-10-09完结125.38万字 2.79万总推荐“这火球术怎么是绿色的?”“唔…因为...
-
九死荒原 (九片竹叶) 起点VIP 2020-05-05完结九死荒原,九死之地,夜宸历经九死之劫,以恐怖为使者,痛苦为侍女,瘟疫为护卫,战争为先锋,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