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襄屏这第一个选题,恰恰就契合了“传承”这两个字,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样一来逼格不就上去了吗。
张大记者看向李襄屏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了,心说以前大家不都说这家伙是个学渣吗?现在看来也未必嘛,至少从这个选题看来,这个学渣还是很有一点自己想法的。
如果说张大记者还只是这样胡思乱想,那么在认真看稿的王元八段就更加惊讶了。
稿件其实很长,如果配上棋谱在杂志上发表的话,那么李襄屏估算至少要占到6到8页的篇幅,不过王八段看的依然算快,毕竟对他这样的职业棋手来说,占大部分篇幅的技术讲解部分反而是没啥好看的,他主要就看文字部分,看看有什么需要润色的地方------
这其实就是王副主编惊讶的地方了,因为他看过之后,不仅觉得整个文字部分水平极高,风格还非常独特。
前面的介绍部分古意盎然,措辞严谨,王八段认为这绝逼是一篇高质量的文言文啊,反正自己肯定是没有水平写出这种文章。
而等到后面的技术讲解部分呢,用语又是生动活泼,是那种网络用语特有的幽默风格。
偏偏这两种风格拼凑在一块,在这份稿件中却是显得那么的协调,反正王副主编是没感受到任何的违和感。
仅仅这样也就算了,真正让王元八段感到惊讶的是:在前面的介绍部分中,对,就是介绍“倚盖定式”从古至今的变迁介绍,这里面很多的用典,提到的很多古代棋手的文章甚至名字,王元八段不能过闻所未闻吧,但大部分他都不太清楚。
“这个这个.....这文章真是你写的吗?”
李襄屏心说废话,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是我写的,前面的介绍部分当然是我那外挂写的......不对,其实是老施口述,因此貌似也可以算是我写的。
李襄屏心里这样想着,口里说出来的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襄屏做矜持状,对王八段微微点头笑道:
“写得不好,请王老师多多指教。”
面对如此有礼貌有教养的李襄屏,王副主编当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张大嘴巴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见到他呆在那里,张大记者好奇的拿过手稿:“让我看看。”
“倚盖之变历时久矣,其法首见于南北朝,在......”
毫无疑问,在几分钟之后,张大记者的反应就已经和王元八段差不多了。
李襄屏对此倒不觉得奇怪,毕竟前面的文章是老施写的呀,那么一个古人的知识结构肯定是和现代人不同的。
大家不要以为现在有网络,有度娘之类的东西,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见多识广”,其实在一些特定领域,尤其是一些比较小众的特定领域,现代人的见识未必就能超过古人。
举个简单例子,在去年围甲赛场,李襄屏用一个古老的“铁重关”下法击败常浩,事后老施告诉他,其实在他们那个年代,大家对这个变化研究很深刻的,黄龙士还专门撰文否定了这个变化。
只可惜这些东西现在都看不到了。
别说是这些比较生僻的东西了,就连老施这样距离比较近的,他一生和范西屏交手,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对局就超过30局,然而我们却仅仅能够看到11张棋谱。
既然这样,那老施的用典让张王二人一脸懵逼,这当然就再正常不过。
“王老师,王老师?”
“哦?呵呵,不好意思,来来襄屏,咱们继续,咱们继续......”
第274章 特殊时期的网练
大家又聊了一会之后,李襄屏能够看得出来,无论是王元八段还是张大记者,他们都对这份稿件非常满意,认为根本不要进行什么修改或者润色,就已经达到在“围棋天地”发表的要求。
由于等下还要做一个自战解说,于是大家也不浪费时间了,直接商谈起和专栏有关的其他问题。
其他当然都是一些小问题,第一个是开通时间,由于这个月和下个月都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大家商定,这个专栏干脆就从今年下半年,也就是从今年第7期“围棋天地”上开始连载,这样时间上比较从容,也能让李襄屏有空去“存存稿”。
第二个是文章的篇幅问题,这当然同样是小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小,其实还比较灵活,大家初步约定:等专栏开通后,每期“围棋天地”留出6到8页来登载这个“我想这样下”,保底6页最长不超过8页,如果某个棋形一期做不完的话,可以分为上下两期甚至上中下三期。
这对李襄屏来说当然也不是问题,他认为这其实就像写网文一样,篇幅不够有的时候是可以水一水的。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类的文章其实还更好水,无非就是配几个参考图的问题,假如有某一期的文章达不到6页的话,几个参考图就解决所有问题。
第3个是稿酬问题,这要换成别人的话,钱的问题当然都是大事,偏偏对李襄屏来说就不是个事了,他去年挣奖金就是大几百万,哪里还会在乎这点小钱呀。
并且李襄屏注意到,面前这两家伙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从头至尾根本就没跟自己提这茬。考虑到杂志社这样的穷单位,既然他们不提,那李襄屏当然就更不好意思提。
于是就这样,不到下午3点钟,除了钱的问题之外,其他事情算是全部谈妥。由于等下还要出门,于是王元八段准备提前告辞,也就在他离开之前,他终于问出一个和技术有关的问题了:
“呵呵那行就这样吧,襄屏写的好文章啊,既有内涵又有深度,看了这篇之后,现在我都很期待你后面还有什么干货了,对了襄屏,说到干货,你是真的认为那步“打”很坏吗?”
李襄屏呵呵一笑,王八段刚才说的那步“打”,其实就是前几年很流行的那步倚盖虎了之后“上打”。而这样一步棋,其实也是他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干货”了。
在前几年的时候,职业围棋界从来没人质疑过这手,不仅没人质疑,这步棋甚至被认为“仅此一手”般的存在。
自从李襄屏下出那步“复古”般的“下立”之后,那么到了现在,那步棋的“仅此一手”地位倒是已经动摇,然而还有很多职业棋手不认为它是坏棋,或者说认为那种下法也是可行。
而在李襄屏的这篇文章中,他就旗帜鲜明告诉大家:这么多年以来,现代职业棋手都搞错了,那个局部还是中古棋给出了正确应对。
那步“打吃”不仅不是什么“仅此一手”,甚至还是一步明显的坏棋,是一步典型的俗手,是真真正正传说中“先中后”的俗手。
而李襄屏现在之所以敢如此旗帜鲜明,那他当然是有把握的,因为他和老施分析了狗狗们的大量棋谱,发现在狗狗们的棋谱中,面对类似棋型虽然也有“打”或“不打”两种下法。
然而在绝大多数正常情况。狗狗们都不会去“打”。
只有极少数的情况,狗狗们认为自己形势已非,需要在局部简单包扎一下抢个先手,这才会去“打吃”一下然后脱先。
在李襄屏看过狗狗打架的棋谱中,只要哪个狗狗下了这步“打吃”,那这个狗狗最后基本都是输棋。
正是有这么多理由摆在这里啊,因此李襄屏现在尽管没有那种带胜率分析的实用工具,他还是对自己的结论很有信心啊,那步“打吃”九成以上的概率是一步坏棋无疑。
“呵呵王老师,你没看咱们这个专栏的名字吗,为什么要叫“我想这样下”,那就说只要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行了,至于别人信不信那是别人的事,对了王老师,那你信不信我的看法呢?”
王元八段呵呵一笑;“信,我当然信,襄屏你可能不知道吧,当你用绝艺这个账号在“清风”搞风搞雨的时候,我当时还偷偷向你请教过几盘呢,没办法,我那个时候就被你打服了,所以对你的话呀,我其实早就信了。”
“啊?呵呵。”
这个情况李襄屏还真不知道,不过考虑到王八段也算是职业棋手中比较著名的“崇古派”了,那他这话的可信程度超过九成。
旁边的张大记者接了一句;“呵呵我也相信襄屏这个结论。”
“好了襄屏不好意思,我这马上要赶过大兴那边去了,那今天咱们就到这吧,期待你后面的新文章。”
“好的王老师再见。”
等作为接下来的自战解说回到家,李襄屏又想起王元八段的话了:
“呵呵定庵兄,咱们接下来有大把时间,那就先把那个“七死八活”的马甲升9再说吧。”
听到下棋老施当然高兴:“好的好的。”
于是就这样,在非典正式到来之时,李襄屏也正式转战老TOM,开始这段特殊时期的网练了。
其实在去日本参加“富士通杯”之前,“七死八活”这个马甲已经是7d六连胜,也就说这个马甲的总战绩现在是66胜0负,如果能再连胜14局的话,那就是直升9d。
李襄屏特意查了一下,到目前为止,老TOM还没有一个直升9d的账号,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成为李襄屏现在的第一目标了,并且也是最低目标。
相似小说推荐
-
全球轮回:我的身份有问题 (云东流) 起点VIP2022-11-05完结 30W收藏195.82万字 6.52万总推荐轮回塔:一个由无数幻想世界组成的神奇之地。所有人都...
-
我们即是天灾 (亚当德里亚) 起点中文vip2020-03-16完结105.49万字 4246总推荐徐小凡前世记忆苏醒,死神降临,重归神国,执掌神权。一切重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