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试水的国际比赛,当然就是国际乒联每年都要举办十多场的世界巡回赛。
当时教练组将六小龙分成两组,孙天龙带两条小龙去打六月份的俄罗斯站比赛。
萧飞则带四条龙去打七月份丹麦站的比赛。
以老带新,新人冲锋,老将兜底,确保冠军不旁落,这也是华乒一直以来的传统。
之所以龙队带两人,萧飞带四人,是因为龙队稳如泰山,能确保兜底成功,而萧飞则不太稳定,需要更多的帮手。
俄罗斯站的比赛打得无惊无险,更无例外,两条小龙发挥极为出色,孙天龙更是一局未失,最终三人进入四强,孙天龙半决赛淘汰一条小龙,与另一条小龙会师决赛,并在决赛中再斩一龙,维持着他的不败美名。
两条小龙外战全胜,只是没打过孙天龙,也算情有可原,经受住了考验。
所以丹麦站的比赛成了教练组接下来关注的重点。
由于从未打过国际比赛,所以除了萧飞直接进入正赛之外,四条小龙全都要从资格赛打起。
据说排阵名单公布的当晚,一大批国外参赛选手直接选择了退赛。
他们辛辛苦苦来打资格赛,是因为只要进入正赛,就能有积分,就能涨排名,就能有奖金拿。
但四条小龙闯进了资格赛,正如四头鲨鱼闯进了鱼塘,他们还打个毛线。
资格赛名额有限,与其去争那剩下的寥寥几个名额,不如干脆放弃。
事实也确实如此,资格赛阶段没有任何意外,大量坚持参赛的各国名将统统被斩于马下,四小龙疯狂虐菜。
最终进入正赛时,分组情况更是让观众充满期待。
三条龙分到了上半区,萧飞和另一条龙则在下半区。
形势有些微妙,因为六小龙相互之间的排名在此之前从未确定。
丹麦站的比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想要让世界乒坛一起见证这些小龙之间究竟孰强孰弱。
谁,才是未来将要把他们统统打倒、打服、打到绝望的那个新皇。
“说了这么久,还没告诉你他们的名字呢。”
秦华昌在此刻停顿了一下,示意王超给他倒茶,美美的啜了一口,悠然道:“与萧飞一组的那条龙是林笠,而分到一起的那三条小龙,则分别是罗九、朱鼎、耿帅。”
第92章 弃子
是的,如今在乒甲摆烂的耿帅,和打遍乒甲无敌手的朱鼎,当初都曾是六龙之一。
那时,罗九已经被教练组公认天赋第一,林笠则被认为天赋最低。
至于耿帅,他的打法特殊,并非主流,但因为身体条件过于出色,无论力量还是速度都超强,同样被认为潜力巨大。
如今的大魔王朱鼎,当初却是同组三条龙中被认为综合实力最弱的。
丹麦站的比赛打得极为精彩,后来被国际乒联评价为当年十二场巡回赛中最精彩的一站,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小龙们的每一次碰撞都打出了真正世界最顶级的水准,让卖票入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最终,罗九凭借当时已初步成型的双面弧圈球全台进攻打法,以4:3险胜朱鼎,先下一城。
随后罗九遇到耿帅,又是一个4:3的惊险比分,只是这次笑到最后的是耿帅。
全盛期的耿帅超级强大,罗九拉不穿他的防御,挡不住他的进攻,即便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球场智慧,却依然被耿帅靠天赋异禀的身体条件硬生生磨死。
而另外一个半区内,所有人都看好萧飞,因为萧飞是当时的世界排名第二,仅在龙队之下。
但最后,几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林笠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大逆转,他先输三盘,再赢四盘,惊险淘汰萧飞,完成了小将对老将的篡位夺权,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比赛韧性,以及临场比赛时极其细腻的观察和微调能力。
此后林笠再无波折,一路过关斩将,直到从自己的半区杀出来。
而被更多人看好的耿帅,则在杀出自己半区的最后一战时,碰上了东道主选手,丹麦老将克里斯琴.哈特。
哈特是欧洲一流选手,但还远远算不上顶流,当时欧洲公认的超一流选手,乃是27岁的德意志国选手汉斯.拜耳,也就是后来的拜叔。
以世界乒坛格局而论,唯有欧洲超一流选手才能与华国国家队一线队员抗衡。
也就是说,耿帅理论上是可以跟当时年富力强的拜耳正面一战的。
面对克里斯琴.哈特,耿帅在前期全面压制,打得激情四射,哈特赖以成名的反手中台一板爆冲完全打不穿耿帅,反倒很多次都被耿帅强行反拉,可谓是从自己的最强项上被彻底击溃。
但哈特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足够耐心。
他前两局几乎没找到任何得分的手段,所有的招数他都试过,统统无效,但这种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
他被耿帅压在脸上狠抽,左一板子,右一板子,根本无法还手,到最后,他突发奇想。
既然我无论怎么积极防御,都会被对手打穿,那我干脆换一种防御手段试试?
哪怕那种手段跟破罐子破摔没什么区别。
哈特接球的时候不再努力往下压,也根本不去管落点,他豁出去了,死马当做活马医,在耿帅又一次强力进攻时,干脆狠狠一板子把球挑到了天上。
这球飞得很高很高,足有数米,缓缓落在耿帅的桌面上。
这已经是自暴自弃的打法了。
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职业领域里,选手必须要练好的一项基本技术,叫做“杀高球”。
这种程度的高球是绝佳机会,身为职业选手,连贴着桌面的球都恨不得强行拉起来,至于这种高球,完全可以发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力量,打出一板理论意义上的必杀球。
哈特自己都没想到,他莫名其妙找到了耿帅的软肋。
耿帅打球很粗糙,当初在省队的时候就是非常极端的选手,面对风格被自己克制的对手,他发挥得像一个神,而面对风格克制自己的对手,他打得就是一坨屎。
他球商不算高,身体素质却好到离谱,所以教练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他,而是绞尽脑汁给他定制了一块无论弹性还是摩擦力都很非主流的专属球拍。
靠着这块球拍,耿帅的技术实现了飞跃,从省队打进国家队,跻身六小龙之一。
但他其实有一些普通职业选手都没有的破绽,比如他并没有专门练过“杀高球”。
之所以不练,是因为他恐高……
是的,这是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理由。
耿帅从小恐高,状况极其严重,即便在脚踏实地的时候,抬头看到过于高远的东西都会感觉到害怕,所以当他在体校练基本功的时候,死活不肯练杀高球,因为他仰头看着小球缓缓落下时,会觉得头晕目眩。
体校的教练毕竟没那么严格,在与耿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僵持后选择了妥协,只因为这孩子的身体条件太好了,超卓的力量和神经反射速度,让教练不忍心放弃他。
当然,恐高不算是大毛病,耿帅毕竟是职业选手,所以当哈特初次放高球时,耿帅虽然感觉到一些不适,却依然毫不犹豫的杀高球,一板子打死了哈特。
但哈特没有放弃,他反正抢不到先手,干脆不抢了,就等耿帅进攻,他就继续放高球。
他并不是看到了耿帅的软肋,而是想要整个活。
欧洲选手在比赛时向来擅长整活,当发现自己完全打不过时,会主动放弃优势,把比赛的最后一局打成表演赛,这是他们的传统习惯,而华国球员在发现对方开始整活时,一般也会很友好的配合。
当然,这种配合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主动整活的那一方不能再趁机进攻,必须要全程保持被动,否则的话,这就不是整活,而是欺骗,性质就变了。
所以哈特真的只是想整个活的,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中奖了。
耿帅连着抽死了哈特五个球,让哈特都纳闷了:小朋友,你都3:0了,这最后一局,我都已经摆明放弃了,你这么认真干嘛呀?赶紧跟我一起玩起来啊。难道你这个新人连整活的规矩都不懂吗?
可当哈特继续放高球时,耿帅终于被那股越来越强烈的不适感击垮了。
他抽球失误,进攻自杀,丢了一分。
那一天,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皇家体育馆内的上千名观众并未意识到,自己将要见证一场奇迹。
接下来的短短几分钟内,耿帅面对哈特放出来的高球,表现得越来越离谱,他的抽球自杀率飞速攀升,到后来,甚至面对从天空落下来的球,根本不敢起板。
而哈特,则经历了从迷惑到狐疑到狂喜的心路历程,他原本崩掉的状态开始回升,即便耿帅强撑着又抽了几个好球,也被他竭尽全力接了过去。
然后耿帅就真正崩了。
他从3:0大比分领先,一路打到3:3平,然后再也无力坚持下去,主动认输,放弃了最后一局比赛。
在这场球的最后半个小时里,整个哥本哈根皇家体育场的本土观众们全都站了起来,随着哈特放高球的节奏呐喊,哈特每放一个高球,他们就齐刷刷的起哄,排山倒海的气势,简直宛如过年。
这并不夸张,因为在丹麦人眼里,哈特这样的选手,能击败华国六小龙这样的人物,本就是值得这样欢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