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乒乓人生 (三姜哥)


值得一提的是,皮克这一拧是变线的,小球的落点在王超的正手大角度。
这一拧的威力,肉眼可见要比王超更大。
这也是王超第一次真正见识到皮克的反手能力。
小球化作银色闪电,从对面球台呼啸而来,王超的眼神这一刻前所未有的专注,他双眼有着超强的动态捕捉能力,加上他无与伦比的球感与理解力,在这一瞬间就完全看懂了这个球的玄机。
皮克的反手拧之所以强,严格来说,是因为他的整个技术动作,与世界上最主流的反手动作并不一样。
譬如林梓君,他反手拧的时候,身体前趋,同时收腹、低头,小球触拍的时候所处的位置,其实严格说来是在自己的胸口下方往前一点点,所以拧的时候除了以手肘为轴之外,在手腕转动的同时,其实小臂是整个往上甩的,而他之所以收腹,本质上正是为了给手臂留出腾挪的空间,让自己可以发出力来。
这是全世界最标准的反手拧动作,也是看起来最漂亮、最舒展、最赏心悦目的拧球动作,那种在方寸之间舒展肢体、瞬间爆发所有力量的感觉,完美的符合人体力学。
所以自从林梓君横空出世,无数职业选手都在参照学习他的动作,连王超的反手都不知不觉有几分林梓君的影子。
但皮克的击球点却比别人更靠前。
他的球拍触球时,小球在身体前方而非下方,同时,他的手臂甩动幅度极小,这个动作极其诡异,他完全可以说是全世界反手拧动作幅度最小的选手。
因为动作小,所以触球快,又因为击球点靠前,所以小球距离对面球台的距离更近,在占据了这两样优势的情况下,原本他拧出来的球应该在旋转和力量上存在缺陷才对,但是他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他依然可以拉出极其强烈的旋转和力量。
这是因为他的身高超过乒乓球员的平均身高,而臂长更是与米歇尔这样的大个子有得一拼,他力量很足,但身体却一点多余的肉都没有,精瘦精瘦的,于是动作依然非常灵活。
这样的身体条件,完美的将欧洲球员力量大的优势,与亚洲球员速度快的优势糅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他这独树一帜的招牌反手拧。
这不是常规拧球,而是变种拧球,这是别人学不会的东西,因为这是身体条件、力量条件、技术条件三者合二为一,刚好契合,才形成的特殊技巧,全世界独一无二。
至于击球点靠前这一特点,则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出手时球拍的倾角和手腕翻转的幅度一定要做出调整,这就导致小球的侧旋角度也与常规拧球截然不同,于是小球飞过去时在水平方向上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拐弯程度,让对手感觉到相当的不适应。
他所有的超进化,皆是源于这一拧。
王超很慎重的摆出了标准的正手位拉球姿势,身体转动半圈,带动手臂狠狠将球拉了回去。
外行人只觉得这球精彩,一开场就直接对拉,但内行人已经从中看出了一些东西。
上一场,面对米歇尔的正手大力拉球,王超的应对是轻描淡写的反拉回去,他的姿势其实是没做到位的,他在尽量精简细节,减小出手幅度,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好的归位,保证自己有更充分的反应时间。
但皮克这一个反拧,却逼得王超很郑重的摆出了训练时的标准姿势,还刻意使用了身体转动的力量,这其实代表着一种相当程度的重视。
这说明王超认为,自己如果不慎重,便有可能直接被这个球打死。
但因为接球的时候压力很大,所以他优先考虑的是上台问题,而不是变线问题。
他的正手拉球,拉一个对角线过去,便正好又在皮克的反手位。
这一次皮克连强行移动都不需要了,他再次反手拧。
这球依然很快很凶,逼得王超不得不再次正手大力拉球。
这时候的球其实已经是出台球了,皮克稍稍后撤一步,身体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前倾姿势,手臂往前迎,一个重重的反拉。
反拉与反拧,本质上说其实是同样的技术,只是在发力程度和动作幅度上有所变化而已,拧球之所以是杀板,是因为距离够近,突然性很强,旋转和路线也不好判断,至于反拉……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选手的反手拉球其实都只是作为过度的,因为反手能发出来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正手爆冲。
但依然存在着极少数的例外。
皮克正好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他的反拉前冲弧圈球同样有着独一无二的旋转和速度,与近台拧球相比还有着更加沉重的力量,于是王超不得不退台。
这个反拉质量太高了,简直如同猛龙过江,不退台的话,他确定自己压不住这个球的势头。
王超退台一步,迅速横移,竭尽全力正手爆冲了一板。
这一板并不能叫抢攻,只能叫被迫进攻。
面对这个球,他如果再不舍得发力,那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拉一个高吊弧圈,保证上台率,要么干脆削一板。
面对皮克这种反手能直接打中远台相持的怪物,拉高吊弧圈跟找死没什么两样,而削一板……除非他能把这么凶猛的球势完全化解掉,完美的削出一个短下旋。
王超自认为他还做不到这一点,于是他只能竭尽全力爆冲,用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强行抵消掉皮克施加在小球上的力量。
皮克球拍直接往前怼,不拍也不拉,怼了一个超快的近台回头球,直落球网左侧大角度。
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如果他跟王超对拼相持,虽然欧洲球员在这方面并不吃亏,但依然属于把主动局面打成了僵持局面,得不偿失
而他直接提速加吊角,则逼得王超不得不在爆冲之后立刻迅速跑动救球,这样,就可以逼迫王超的身体在凶狠发力和全力冲刺的双重压力下失去平衡。
这是亚洲球员最喜欢的战术,想办法让对方产生受迫性失误,皮克用起这种小战术来显得非常熟练。
王超没办法,只能全力绕到球台左侧,去救这个已经落到台面以下的球。
他表现了绝佳的手感,这球被他轻轻挑起来,堪堪过网,几乎毫无瑕疵。
但皮克只是绕到台边一个不费力气的挑打,就把球打到了另外一侧的大角度,轻松得分。
,皮克旗开得胜。
今天的华乒教练组大佬们表现得很安静,并没有因为这丢掉的一分而产生任何表情波动,甚至连交头接耳都没有。
因为在打拜耳的那场球后,大佬们都齐刷刷的反省过了。
必须承认,王超打拜耳那场球,华乒教练组和欧洲教练团的重视程度确实是不一样的。
蔡国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孙天龙打拜耳就像爸爸打儿子,你王超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完美模仿孙天龙,那你打拜耳就算不是爸爸打儿子,也是舅舅打外甥吧?
所以他确实是掉以轻心了。
更何况谁能料到欧洲人会忽然搞一次联合作战呢?
“针对性研究”这种事情,本质上是无法预判的,因为运动员的习惯和破绽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破绽需要修正,但习惯其实是无所谓对错的。
但是习惯依然可以被针对,毕竟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战术和完美的选手。
你总不能在每一场球之前,都先预判对方会对你做针对性研究,还要预判对方研究的深入程度,会利用到你的哪些习惯,然后再来做反制。
这是压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这代表着太多的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让本来就满负荷运转的华乒教练们直接累到死机,也会让本来可以轻松取胜的选手强迫自己去做出很别扭的习惯调整,严重点的甚至会影响到选手的竞技状态,让他忽然断电。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lol打一场青铜局,明明放个技能对方就会死的,你要不要先预判他那边忽然换了个王者代练,然后会针对你放的这个技能跟你做一个无限层的心理博弈呢?
你到底是直接放个技能拉倒,还是先自作聪明的闪现骗闪现,再故意把技能放歪预判他走位,最后再利用他躲技能的空档走近他然后来一发无法被躲避的平a呢?
你如果真要这么干,没人会觉得你是高手,大家都会觉得你大概是生病了……
ok,言归正传。
事实上,欧洲人为了那场球,也是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所以面对这种针对性研究,能做的也唯有见招拆招而已。
但其实华乒教练组连见招拆招这件事都没有做到,因为赛前蔡国栋等人就已经与何敬平产生了观念分歧,这导致何敬平在赛场上根本就不听蔡国栋的话。
蔡国栋想得是挺美好的,他觉得,如果赛场上真的遇到困难,最多是赶紧让王超换打法就是了,历年来的世界赛场上,华乒也不是没干过这种试验战术的事情。
但他没想到关键时刻何敬平直接变成了铁头娃。
那时候他如果敢真的靠身份压人,何敬平就真的敢向裁判举报,请求把蔡国栋这个捣乱的家伙暂时赶出赛场。
是的,老何就是这么彪的一个人。
所以蔡国栋不敢乱来,怕丢面子,并因为这个意外而彻底坐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