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直板就要被瞧不起?
难道华乒最初的赫赫威名,不是靠直板快攻型打法建立起来的吗?
当然,上面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白峰的父亲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学的就是传统的直板快攻型打法。
他的父亲终其一生最高也只爬到了省队替补的位置上,在退役之后并未选择转教练或是相关行业工作,而是直接离开了乒坛,选择彻底转行,去了一家国企事业单位,并在后来的很多次喝醉酒后跟白峰抱怨。
“我不该选直板的,真的,我单知道直板的反手位比较薄弱,却没想到能薄弱到这种地步……”
父亲心头是有执念的,父亲觉得执拍的错误选择毁了他的乒乓生涯,他很后悔,恨不得人生重来一次。
但父亲万万没想到,他祥林嫂一般的抱怨并没能影响到儿子,反倒让儿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情绪。
在白峰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持直板打球的样子超帅。
是没有任何横板选手能够比拟的那种帅。
正是因为看到父亲在那家国企的内部比赛中用直板大杀四方,他才萌生了打球的念头。
“这么帅,这么酷,这么伟大的直板,当然不能被湮灭,就算它有弱点,有漏洞,但它也有横板无法比拟的优势啊!”
“如果新世代还有直板选手能够崛起的话,我希望那个人是我。”
白峰是有天赋的,加上足够的刻苦和坚持,他在二十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的在队内升降级赛中打出了成绩,堪堪踩着及格线进入了国家一队。
然后他有了自己专门的主管教练:王陆。
王陆虽然名气远不如秦朱,但实则也是国家队中极其优秀的教练,他发现白峰面对反手位的球时用的姿势十分奇特,与常规推挡截然不同,甚至还有主动发力的部分,便忍不住询问白峰,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姿势。
白峰告诉王陆,这其实是自己父亲在退役之后鼓捣出来的东西,只是这个东西自己试过很多次,始终不能成型,只能偶尔为之。
王陆敏锐的意识到,一种伟大的新技术、一扇关于乒乓球直板选手进化方向的崭新大门,正在自己面前徐徐敞开。
他求助整个教练组,又叫上白峰,经过艰苦卓绝的探讨和分析,最终在三个月后将这种技术确定下来。
这便是当今世界所有直板选手公认为最伟大的反手位技术:直板横打。
虽然未来几年内的事实证明,直板横打并不是所有直板选手都适用的。
它对手腕的要求太高,对发力姿势的要求太严格,稍微练得不对,就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但毫无疑问,这种技术确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一部分直板选手反手弱势的问题。
它让先天不足、即将被历史洪流淹没的直板打法,重新拥有了与横板分庭抗礼的底气。
白峰闪电般崛起,从最初的政策扶持选手,变成了真正的国家队主力选手,并在半年后的队内赛中,凭借正反手全台相持的硬实力,击败了同样玩的是正反手全台弧圈球打法的罗九。
正是这一战,让何敬平心灰意冷,主动辞职,远走江城市。
后面这三年,白峰开始参加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而他的目标始终是林笠。
因为龙队境界太高了,无论如何都摸不到,而萧飞年龄已大,或许未来一两年内就要退役。
至于罗九,只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所以白峰希望能彻底战胜林笠,这样的话,在龙队和萧飞退役后,自己就是新世代的华乒领军人物。
他将代表新式直板,站上世界之巅,开创父亲做梦都不敢想的美好未来。
然而战胜林笠何其困难?
他三年内与林笠在各大国内国际赛事上交手七次,三胜四负,总战绩稍稍落后。
但这不代表他比林笠弱,因为选手之间的相互战绩,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面对萧飞时,林笠这三年的战绩是二胜七负,他被萧飞克制得很厉害。
但白峰面对萧飞却六胜三负,他的风格隐隐克制萧飞。
而在外战时,两人齐刷刷在七月份的世乒赛上掉了链子,谁也不比谁好。
所以这天下午的食堂里,当白峰听说明天王超要选人时,第一反应就是:凭什么选我?
他今年24岁,林笠与罗九27岁,萧飞29岁,龙队31岁,他觉得自己最年轻,体力最充沛,脑筋最灵活,无论如何也不该成为王超的首选。
但他最信任的王陆教练却很肯定的告诉他:“王超至少有七成的可能性会选你,所以,你好好准备一下吧。”
白峰答应了。
他对王超并没有半点轻视,因为他看过王超打朱鼎的那场球。
晚上,他躺在宿舍里将王超在乒甲打球的录像一场一场全部看完,分析王超的打法风格和临战心态,试图寻找突破口,最后还真让他给找到了。
王超擅长心理战,喜欢变化,但乒乓球运动中的变化,并不是一层比一层深的,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是”与“否”的博弈。
比如发球,你就算算计再深,也不过是那几种发球方法罢了。
比如昨天孔雀之国龙队和罗九的那场惊世一战,这两个站在全世界算球巅峰的人,是怎么选择发球的?
龙队连续发了两个偷长,被罗九统统抽死。
龙队为什么要连续发两个偷长?因为龙队觉得自己在算球上是占优的,所以龙队认为自己偷长一定可以成功,越简单粗暴的,对方就越想不到。
那么同理,王超跟自己打呢?
显然,王超也会认为他自己算球是占优的。
因为白峰本身就不是个喜欢算计的选手,他是国家队五大主力中脚步动作最快、身体动作最快的人,加上直板横打的加持,他打球总是满场飞奔,并不怎么惧怕对方在发球上的各种小动作。
白峰不擅长心理揣摩,但他可以类比推断,把王超类比成孙天龙。
连龙队都会偷长,王超又岂能不偷长?
第154章 出人意料的比分
国家队训练基地中,面对这个偷长,白峰祭出了他赖以成名的直板横打。
他的肩部、手臂与手腕同时发力,这一刻手腕处有青筋绽出,将王超偷袭的长球狠狠的拉了回去。
这个球力量极大,因为王超的发球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是蓄势待发,更是含怒而发。
这“怒”,便是王超选择他做对手的“怒”。
你朱门弟子,真当我王门无人么?
理所当然的,白峰觉得他已经掌握主动权了。
他提前往左边移动了一步,微微侧身,只等王超这个球回过来,就要正手直接爆冲得分。
直板之所以在弱点如此突出的情形下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选择,正是因为直板的持拍姿势,可以让正手位的这一板爆冲比横板的爆发力至少高出百分之三十。
与此同时,直板因为握拍更紧,并且更类似华国人拿筷子的标准姿势,所以在这种持拍下,对于台内小球的细腻度上,也远远超过横板。
白峰想好了,这一板爆冲,还要加上一个大角度的变直线,同时,这个球的落点一定要在王超右手位球台底线那个角上。
凭他的实力,是可以精确到这种程度的。
而一旦做到这些,王超是肯定会被打穿的。
但王超的接球却远比白峰预料中的要轻松得多。
面对这个至少九分力气的直板横打,王超只是简单的退了半步,手臂一挥,没有半点慌乱,看似理所当然的直接把球拉了回来。
拉的还不是高吊,而是重弧圈。
球台四周没人说话,但许多人眼神有些发亮。
越是看起来平平常常的球,往往更见功力,白峰这个抢攻的质量有多高,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而王超能如此轻描淡写的拉回来,就只能说明一件事:王超的硬实力已经到这个位置了。
在场除了孙天龙等极少数人之外,所有球员心里都清楚,如果自己遇到这个球,没办法拉成这样。
要么估计不足导致冒高,要么压得太狠导致下网,要么直接被打个措手不及,根本碰都碰不到球。
唯有早已习惯了这种质量的进攻,并且有绝不逊色的基本功,才能把这球恰到好处的拉回去。
白峰略有些意外,但也不慌,依然维持着原本侧身的姿势,只是因为这球没有意料之中那般冒高,所以他不得不临时调整了一下角度,依然是一个极限发力的正手爆冲,依然是变线,打的依然是王超右手位球台底线的那个角。
这种打法就叫不留后路,因为用力太狠,变线太急,所以对手臂和手腕的要求都极高,一旦打上,基本上很难有人挡得住。
“啪”的一声,球被狠狠的抽了回去。
白峰展现了直板选手在控球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明面对的是个无懈可击的重弧圈,别人光是想成功的抽过去都很难,他却硬是把球打到了他想要的位置。
看到这一球,连王陆教练心中都暗暗赞叹,因为他自己最推崇的就是掌控,而白峰这个球,看似玩的是爆发,实则精髓却正在“掌控”二字。
在如此狂暴发力的前提下,还能有如此精确的线路和落点,这正是“掌控”的最佳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