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毕竟也是十八岁的新人选手,从小在体校锻炼,学的都是最流行的打法,最多人使用的套路,用的都是最多人喜欢的胶皮,这年头,谁踏马的用生胶啊?
他听说生胶拉不动弧圈,打不了相持,早已落伍,不值一提。
但他也听说生胶很飘、很快、很怪,出人意料。
他真的很少、很少遇到生胶。
“鹰眼”让他能看穿绝大部分的伪装,甚至让他能分析出小球在胶皮上摩擦时那些细微而精密的复杂变化。
但是,如果球撞在球拍上时,接触的并非光滑表面,而是密密麻麻的颗粒,那些颗粒被撞击、挤压、发生大量的弹性形变,或许其中某些弹性受损的颗粒发生的还是范性形变,随后胶粒一颗颗并不整齐的回弹,那一刻的动能变化与角度变化该有多复杂?
从理论上说,颗粒胶在微观层面上,是不可控的。
它只是宏观上粗略可控,控制它的是运动员在长年累月训练中形成的直觉、本能和肌肉记忆,而绝非理智的判断力和计算力。
这是超过人脑计算极限的。
王超拼尽全力拉了一板。
赵李安的这个球搓得其实很有水平,虽然很长,却很低,很转,根本无法弹击,想接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削,要么拉,王超当然选择拉。
而生胶是不受摩擦力的,所以王超这球甚至不敢当做重弧圈球拉,而是当高吊弧圈拉的。
即便如此,他也用尽了全力,因为他真的怕生胶拉不动这个球。
但结果是好的。
他用高吊弧圈的方式,拉出了一个绝对不算高吊弧圈的球。
这个球沿着并不陡峭的弧度反飞回去,球在空中明显发飘,与常规胶皮拉出来的弧度和力度全然不同,看上去飘飘悠悠,捉摸不定。
马昂星真的有点慌。
他还从没有在接球时这么慌过。
但这次他真的判断不出这球具体是怎么旋转的。
上旋毫无疑问。
但除此之外呢?
右侧选还是左侧旋?
水平角度的偏转角度到底有多大?
王超的拉球动作绝对是真的,但这球到底转不转却是由胶皮特性决定的。
他不懂生胶。
所以他心里没底,只能凭感觉去赌。
这时候如果换成耿帅,肯定二话不说直接一板子,要么你死,要么我死。
但马昂星却是个稳定性压倒一切的选手,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打这种生死球,他选择用最稳妥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后退两步,等球从高点落下,等球的旋转减弱,然后安全的拉了一板高吊弧圈。
这是最万无一失的解法,也是最中庸的解法。
陆甲立刻就兴奋了。
他两眼放光。
“王超刚才就说了,让我接球之后直接侧身爆冲的。”
“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机会是怎么出现的。”
“但现在,它果然来了哇!”
陆甲别的不会,唯有这招爆冲早已炉火纯青,因为自从王超入队,他在球队里最大的价值就变成了这场双打,而他在双打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在王超为他创造出机会后,利用一板爆冲得分。
所以这一板子甚至已经是他最近两个月里唯一苦练的超级杀招!
他专门找耿哥请教过。
“啪”的一声。
身材单薄的陆甲,这一板子甚至冲出了耿帅的味道,赵李安连动都没来得及动弹,就被冲死了。
黑桃q2:2扳平比分。
马昂星却没看球,他在看王超的手。
王超正在将球拍交换到右手,重新变成右手直板。
王守沉默的看着这一切。
在王超拉出那个奇怪的高吊弧圈之后,王守就知道,王超必定将球拍翻了个面。
这已经更不合“球理”了。
但是存在即合理,王守无话可说。
他只是在这一刻清楚的意识到:这场球,可能会变得跟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
因为当王超证明他可以随时换手击球时,这场球的战术博弈就完全变了。
持续搓王超反手底线?
调动陆甲,让他露出破绽?
这个战术已经被破解了。
因为这个战术的前提是“王超面对反手底线搓球,最大的动作也不过是直板横打”。
但事实证明,王超根本不需要直板横打。
他直接变成了最擅长的左手横拍!
他证明自己不但能将直板当横板打,还能掌控住生胶这种玩意儿。
所以他的打法刹那间变得完全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算计。
这对马昂星的“鹰眼”来说,简直就是直接戳瞎了眼睛!
第123章 理论高度
比赛依然在继续。
当比分变成2:2,发球权来到陆甲手中。
陆甲看了一眼王超。
他在等待指示。
王超将手放到桌下,做了个奇怪的指示。
他没告诉陆甲该发什么球,而是告诉陆甲:“不要发短下旋。”
陆甲很迷茫,因为在王超入队之前,他几乎只会发短下旋,而现在,王超让他换个发球?
他企图得到更多的指示,王超却不再看他,他还想追问,裁判却吹了一声口哨,催他快点发球。
陆甲没招了,情急之下,下意识的偷长。
这个球偷得并不高明,赵李安第一时间预判成功,侧身抢攻,“啪”的一声,这球抽得干净利落,直飞王超反手位底线。
然后赵李安忽的心中一个“咯噔”,意识到不大对劲。
面对一个正手持拍的对手,将球打到他反手位其实是常态,更是赵李安练了无数场双打之后下意识的肌肉反应,但这时候他才想到,王超刚才干过的那件事情。
果然,王超迅速换手。
事实上,王超在陆甲的球发出去的时候,就已经预判到了赵李安必定抢攻,所以赵李安球还没过来,他已经换拍了。
而当球飞过来时,他毫不犹豫直接反击。
他狠狠一板子拍了过去。
没有任何摩擦的动作,就是硬拍,因为他依然选择用生胶这一面。
这就是经典的生胶弹击。
马昂星再一次头皮发麻。
他宁愿王超使用反胶加上一百个假动作,也不想面对生胶这种怪东西。
他的打法风格,决定了他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不可控”的感觉。
他死盯着王超的手腕,竭尽全力想要判断出王超的动作。
但他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简单粗暴的一拍。
这球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唯一的特点就是快。
常规状况下,生胶击球就是要比反胶击球快百分之三十左右。
而直接拍球的速度本身也比拉弧圈球的速度快得多。
毕竟,直线永远都比弧线更短。
所以这球打的不是技巧,而是速度。
但马昂星却偏偏陷在技巧的怪圈里兀自没出来。
他还没算清楚这球究竟带着怎样的力量和旋转,这球已经从他身侧飞出了球台。
黑桃q3:2反超比分。
当陆甲再次拿到球时,马昂星和赵李安的心情已经跟两分钟前截然不同。
赵李安有些不知道怎么做好了。
他在海神双打组合里,其实承担了百分之七十的攻击任务,属于主攻手。
而马昂星因为强大的掌控力和判断力,最适合做辅助。
但赵李安现在不知道还该不该进攻。
刚刚那个球明明是机会,但他一进攻,王超直接换手强打,然后……马昂星接不住。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连续两个球,马昂星证明了他真的对付不了生胶球。
这时他看到马昂星把手放到桌面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继续进攻。
赵李安咬了咬牙,微微点头。
“既然小星破不了王超的生胶,那我就直接一板子冲死王超,不让小星有面对生胶的机会!”
陆甲继续发球。
他依然渴望得到王超的指点,但王超依然不看他。
陆甲也豁出去了,直接又偷了一个长。
他也真的没办法,除了短下旋,他唯一发得还算可以的就是偷长,其他的什么高抛球或是砍式发球,他很怕自己发球自杀。
他一偷长,赵李安果然再次侧身抢攻。
刚刚那个侧身抢攻,赵李安只用了七分力,因为他习惯性把球导入相持,打硬实力,更因为王守教练曾经不止一次告诫过他:“打球千万不要发十分力,因为一旦遇到防守够好的对手,你发十分力打不死他,后续就会失去节奏。”
但这次赵李安不管了,他不顾一切往前爆冲,十二分发力,球被狠狠撞出去,他的身形也往前一窜,小腹差点顶在球台边缘。
他已经不考虑后续了。
这么好的进攻机会。
这么猛烈的球速和旋转。
他觉得自己就该有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
他不信就真的打不死王超了!
他看到王超跟刚才一样换手,生胶,提前落位,出手击球。
赵李安这一刻懂了。
原来这场双打,自己跟陆甲没啥区别,都是来当陪衬的。
原来自己竭尽全力的攻击,确实打不穿王超。
难怪王超允许陆甲发球偷长,因为他根本就不怕自己抢攻。
相反,正因为自己抢攻,王超才能玩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