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逐道在诸天 (新海月1)


  这次安化王举起反旗,能够折腾出现在的声势,可不是没有缘故的。”
  李牧毫不客气的捅破了窗户纸。
  看似这次宁夏兵变,安化王叛乱乃刘瑾祸国所致,背后的隐患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深埋。
  不能说屯田宁夏的政策不对,可现实和理想总是相违背的。在连绵不绝的天灾面前,人力是非常脆弱的。
  现在还只是西北,如果延续历史的轨迹,接下来大明朝的两京十三省,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
  北方干旱无雨,南方洪涝不断,最终在人祸的辅助之下,吞噬掉大明王朝。
  眼下就有了迹象,官僚们为了自已的政绩好看,搞出一堆看似正确的政策,完全无视了实际情况。
  杨一清的脸色瞬间拉垮了下来。这可不是普通的质疑,而是对他的全盘否定。
  坦率的说,对比前几任来说,杨一清做得也是可圈可点,有完善边防之功。屯田宁夏,变成了祸国殃民之策,主要还是老天爷不给面子。
  只是这种事情,让他无法对一介武夫说出口。
  看了这位正德期间的名臣一眼,李牧冷笑道:“杨大人,若是觉得李某夸大其词,不妨去民间走走。
  吾等升斗小民,不管你们这些官老爷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只认最终导致的结果。”
  对大明朝的官僚,李牧完全没有信心。大明文人已然发生了蜕变,一个个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货。
  甭管自己闯了什么祸,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都可以被原谅。若是别人干了,甭管结果怎么样,那都是包藏祸心。
  对这样的双标党,李牧如何能够看得上?
  皇帝都被喷得如同桀纣在世,大臣们居然还是“名臣辈出”,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讽刺。
  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杨一清气得站了起来,指着李牧半晌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张永仿佛是识破了李牧的计划,直接开口道:“杨大人先息怒。”
  “李盟主,这么故意激怒我们,可不是君子所为。
  明人不说暗话,我们这次平叛,需要贵派保障后勤运输不出问题。有什么条件,李盟主就提吧!”
  被人拆穿了,李牧也不恼,面不改色的回复道:“张公公找错人了,你们的后勤李某可保障不了!
  据我所知,你们这次面临的问题,不仅在江湖,更在朝堂内部。
  虽然不知道两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可是李某知道冒然参与进去,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作为一家江湖门派,我华山派历来奉行的就是本份,不该拿的东西绝对不碰,不该掺合的事情绝不掺合。
  如果两位遇到粮草供给不上的问题,大可直接在关中采购。一旦出了关中,后面的事情李某就爱莫能助了。
  顺便提醒两位一句,少林寺的人也到了华山。至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李某暂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降低自家的存在感,李牧果断的选择了卖——敌人。
  没能达到目的,张永脸色阴沉的说道:“多谢李盟主提醒,咱家知道该怎么做了。
  粮草的问题,我们会在关中进行采购的,只是希望路上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第一百二十六章 活成最讨厌的人
  谈成了一笔买卖,算是小赚了一笔,李牧心中却是五味俱全。
  作为天下之主的朝廷,居然为了大军的后勤和武林门派合作,说出去恐怕没有人会信。
  这还不是王朝末年,以康乾盛世的标准来算,现在还是妥妥的太平盛世。
  可是因为朝堂内斗,空有一身国力却发挥不出来。为了尽快镇压叛乱,主帅和监军不得不选择妥协。
  毕竟,华山派只是一个普通江湖门派,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大规模土地兼并的乖孩子,所求的无非是一些朝廷从来都收不到税的商业利益。
  而朝堂中那帮家伙,却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故意拖延平叛时间,让叛军继续做大,固然可以逼皇帝砍下刘瑾的脑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可是作为平叛大军的负责人,背负了镇压叛军不利的罪名,又岂是能够轻易脱身的?
  最大的可能,还是和刘瑾一道上路,作为这波朝堂斗争的牺牲品。
  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自己的仕途,两人选择同华山派做交易也就不奇怪了。
  想到这里,李牧就为紫禁城那位熊孩子默哀。看似轻描淡写的妥协,背后的代价却是朝廷在江湖中的影响力下降。
  好不容易才借魔教的手,搞得武林鸡犬不宁,顺势敲打了武林各派,这一波又回到了原点。
  坦率的来说,朱厚照推出刘瑾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功的。
  主要是景泰帝的锅,即位后见边地军屯荒芜,想当然的下诏“近边官豪势要一应人等有力之家尽力开种”。
  诏书下达之日举国欢庆,皇亲国戚、封建官僚、僧庙道观、地痞流氓全都跑去圈占军屯、皇庄,大家都夸朱祁钰是个盛世明君。
  作为明君的代价,就是土地大兼并的时代的开启。
  政策的限制打开了,不大干一场岂不是辜负了皇帝的美意。所以无主的土地大家要抢,有主的土地大家还是要抢。
  到了正德年间,更是发展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举世闻名的大清官梁储,其儿子在一次土地兼并中和人发生冲突,为了灭口直接调动军队屠杀包括雇户在内的两百余人。
  涉及到了吏部尚书,谁也不敢管。何况内似的事情,在大明王朝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升斗小民不值钱。
  后来因为朝堂争斗,才被政敌捅到皇帝跟前,正德给出判决,发配边卫五年。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处罚都没有轮到实处,名为发配流放,实际上却是到边地做官去了。
  为此皇帝还落得一个苛责臣下的名头。这下子朱厚照就没法忍了,经过刘瑾的一番鼓动,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刘瑾新政”。
  具体措施,李牧没有仔细研究。反正核心就是打击土地兼并,主要措施是整顿军屯,清查隐匿田亩。
  看看朝廷的财政收入状况就知道,还是有效果的,土地兼并暂时被遏制住了。
  可惜这家伙立身不正,贪污受贿且不说,还各种奇葩操作不断,很多明明是好政策,最后却被玩成了祸国殃民之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王朝改革唯一有实质性的尝试,马上就要失败了。
  没办法,改革派的组成太烂,反对派的实力太过强大,步子迈得又太大。
  土地兼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前些日子又下达了清查商税的召令,再次为自己增加了一波敌人。
  这方面李牧可是有发言权的。以大明朝的商业发展情况来看,哪怕是按照三十税一的超低税率,那也是岁入千万两白银起步。
  可惜大家就是不愿意给朝廷缴纳商业税。整个大明王朝除盐铁专营的收入外,其它各种商业税加起来也,也就两万多两。
  谁敢提商税,大臣们马上就用与民争利管上,再附带厚厚的一叠替商贾哭穷、卖惨的奏折。
  反倒是武林门派收保护费比较容易。以华山派为例,主要财政收入就那么四大块:商人的保护费、门中产业收入、世家大族奉上的年礼、势力范围内中小武林帮派的供奉。
  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商人的保护费,占据了门派收入的五分之三,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算作是商税。
  根据行业的利润不同,收费标准从几个点到十几个点不等。当然,这也是看人下菜,关系好的、背景深厚的通常都有折扣。
  有没有人偷税漏税,李牧不清楚,反正华山派现在占据的关中、洛阳、半个山西,以及势力范围辐射的大西北,加起来每年能够贡献百来万两的收入。
  这还是因为西北地区时常遭遇天灾,局势有些不稳,影响了商业贸易发展,否则这笔收入还能再上浮个两三层。
  莫说是普通商人,就连朝中大员、王公贵族门下的产业,到了地头上还是一样要缴。
  头铁不是没有,只不过李牧很少听说。或许是因为先辈们做得太好了,让大家养成了按时缴纳保护费的好习惯。
  当然,钱也不是白收的。混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拿人钱财就要与人消灾。
  在自家的地头上货物出了问题,或者是遭遇地痞流氓骚扰,都可以来寻华山派帮忙。
  若是不小心得罪人,比如说惹上衙门里那帮瘟神,也可以请华山派出面说和,当然这笔业务得重新算钱。
  只要砸得起钱,就算是得罪了知府、巡抚,生意还是可以照样做,不用担心被人家打击报复。
  在关中地区,论起对衙门那帮胥吏的震慑力,华山派的名头比任何朝中大员都好用。
  资本的贪婪永无止境,面对一群杀人如麻的武夫,大家也不得不选择从心。
  毕竟,不按时缴纳保护费,搞不好哪天就会惹来灭门之祸,最后被连血带骨头被人给一起吞了。
  可是朝廷想要收取商税,那就不行了。既然能够讲道理,大家干嘛还要怕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