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逐道在诸天 (新海月1)


  眼前这一幕幕,李牧的内心深处已经发生动摇。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貌似这场天灾和自己有关系。
  仿佛要是没有他的穿越,天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苏醒,更没有这场杀劫,完全靠世界自然演化。
  自责谈不上,没有这场自救行动,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天地都会寂灭。为了博一线生机,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就在刚刚,李牧已经清晰感受到了灵气潮汐波动,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接下来又是一波灵气复苏。
  只是和以往的灵气复苏不同,这一次灵气复苏里面充斥着杀伐和悲凉的狂暴,还隐隐夹杂着一丝死亡的味道。
  ……
  豹房中
  正在召集百官议事,商议出兵攻伐域外的神武皇帝,还没有来得及摆平朝堂,大地震就爆发了。
  望着晃动的宫殿,四处乱窜的文武百官,“朱厚炜”就气不打一处出来。
  武将们还好,毕竟是武侠世界,多多少少都会点儿功夫,就算是宫殿真的塌陷下来,他们也能够自保。
  文官就惨了,不少人被从天而降的瓦片砸得头破血流,某些倒霉蛋甚至还因为逃命太过慌乱,撞在了大殿的柱子上。
  当众人狼狈不堪的来到一片开阔地之时,文官中已经减员了八人,另外还多了十几名伤号。
  到了这个时候,“朱厚炜”连骂“流年不利”的兴致都没有。想要怒斥“贼老天”无情,又怕惹怒了老天爷,招来更大的灾祸。
  来不及善后,就有一名不知死活的御史上前劝诫:“陛下,天道示警。若是继续一意孤行,挑起战乱必遭……”
  不等把话说完,“朱厚炜”一脚踹飞了这名叫不出名字的御史。绝顶高手的一脚岂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至此百官中亡故名单中又增加了一人。
  除了读书读傻了之辈,此刻文武百官对皇帝口中的“天地杀劫”,有了更深一层的见解。
  尤其是有些喜欢看杂书的官员,更是回忆起了古籍中关于“天地杀劫”的可怕描述。
  扫视了一眼众人,“朱厚炜”近乎咆哮的吼道:“都给朕听好了,征伐四方乃我大明王朝存续下去的一线生机。
  谁要是敢阻拦、或者是仁心过了头,那就拿他的九族家眷去填这场杀劫!
  不要给朕装糊涂,朕不相信你们对天地杀劫完全没有了解。就算是大明要完蛋,那也是倒在征伐的路上。
  朕不喜欢坐以待毙,更不会替人背黑锅。若是大明保不住了,你们一个也别想独善其身。
  除非你们能够更好的渡劫之法,否则现在谁敢阻拦、添乱,就是在坏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一经发现一律九族连诛!”
  望着陷入疯狂的皇帝,文武百官都被吓得不轻。几名年轻的官员想要冒头的,却被座师一把拽住。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利益之争,而是江山社稷的存亡之续。
  甭管皇帝的策略靠不靠谱,起码也是应劫之法。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至于由此导致武将做大,动摇文官集团的权力地位,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同武将斗法,总比和天地斗法要简单。
  “北旱南涝,地动山摇”,如此大规模的天灾集中爆发,众人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内阁诸位大员受伤的受伤,装死的装死,根本就没有人出来接皇帝的话茬。
  迫不得已,作为武勋之首的英国公张仑,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陛下,此次地动声势浩大。皇宫之中都遭此大劫,民间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当务之急,还是先稳定京中局势,谨防白莲教妖人之人趁机作乱。
  请陛下下旨,令顺天府组织救灾,授命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加强巡逻,严防地痞流氓趁火打劫。”
  见武将出来抢活,原本想要装聋作哑躲过去的文官大佬们,此刻纷纷从昏迷中醒来。
  习惯了和稀泥的内阁首辅李梓豪,当即谏言道:“陛下,若是天地杀劫降临,那么这场地震就不会局限在京城一地。
  按照古籍记载,历次地发杀机,波及范围都是遍布天下,绝非一朝就可结束。
  臣肯请陛下下诏,减免受灾地区今年的赋税,勒令各州府全力组织救灾,同时督促各地卫所配合地方官州府行动,严防乱党趁势掀起动乱。
  自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朝廷还应当立即着手准备防疫工作,免得后面措手不及。”
  ……
  听了大臣们陆陆续续的谏言,朱厚炜的神色稍微有所缓和。争权夺利归争权夺利,大臣们还是知道做事的。
  比起前面那几届声名远播,只会拿皇帝当筏子刷声望的当世“名臣”,总体来说还是有所进步的。
  事实上,文武百官心目中的“世之名臣”,和皇帝心目中的“名臣”完全是两个概念。
  前者之所以受推崇,那是因为他们维护了士大夫集团的利益,比如被备受文人推崇的古之圣人“董仲舒”、“朱熹”……
  可是在皇帝眼中,这些家伙还真不如倍受非议的“陈平”、“狄青”、“段颎”之流有用。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发杀机,天翻地覆
  神武五年,朱厚炜发布《开疆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凡大明子弟,无论王公勋贵、宗室子弟、士农工商、贩夫走卒,皆可前往域外行开疆扩土之事。
  系开疆所得,金银珠宝、良田矿山、一应物资均为个人所有,免征税负三十载。
  ……
  附注:《开疆授官令》
  开疆百里,授忠武校尉。(从六品)
  开疆撒三百里,授武毅将军。(从五品)
  开疆五百里,授信武将军。(从四品)
  ……
  开疆万里,授国公爵。(超品)
  ……
  明码标价,将官阶、爵位拿出来许诺,历朝历代也只有奇葩的神武皇帝能够想出来。
  虽然有读书人觉得诏书内容太过直白,没有丝毫文采,有损朝廷威严、斯文扫地,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诏书一经发布,全天下都跟着沸腾了。就连早已荒废的卫所之兵,都开始摩拳擦掌。
  只因为神武皇帝恢复军功授田制度,甚至还暗自许诺,凡攻城之战一律三日不封刀,允许大家在域外合法抢劫。
  突如其来的诏书大礼包,直接转移了天下的视线,就连刚刚过去的大地震,都变得不在重要。
  唯有升斗小民还沉浸在地震带来的悲痛中。不管怎么说日子总是要过的,尤其是现在正处于冬天。
  ……
  华山。
  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的影响,此刻的华山派就宛若一个大工地。一个个在江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此刻纷纷化作建筑工人,为重建家园而努力。
  在天灾面前,练武之人的抗风险能力还是要远强于普通人。地震之中华山派的财货损失不小,人员伤亡却是不大。
  除了几个深度闭关的倒霉蛋,被地震搞得内力乱窜丢了性命之外,也就年幼的弟子擦破了点儿皮。
  大略扫了一眼损失清单,李牧就丢到了一边,冲处理杂务张不凡问道:
  “关中的情况怎么样?”
  大难临头自己顾自己。李牧也只能关注一下家门口的问题,天下大事等自家安稳了下来再考虑不迟。
  想了想之后,张不凡神色凝重的说道:“损失非常惨重,山下的华阴城都塌了一半,民众伤亡足有数千之数,近乎家家户户挂白帆。
  这次地震波及范围甚广,整个大西北都是重灾区,关中其它地区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救灾进展不错,自从掌门下令之后,关中武林和朝中官员都行动了起来,暂时没有发生大的混乱。
  只是经此一役,没有十年之功,关中怕是难以恢复元气。”
  农耕时代的恢复力就是弱,一场大地震带来的伤害,都要花费十年时间去平息。
  这还是乐观的估计,要是因此爆发了兵祸,怕是数十年都难以恢复。
  关中各地官府积极救灾,并非是大家节操高,更多还是被李牧用刀给逼出来的结果。
  虽然李大真人这个镇北公,从来都没有正式履行过一天职责,却没人敢把他的话不当一回事。
  这是无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在过去的几年,西北地区共有三十余名文武大员,因为不听话丢了身家性命。
  闹到朝堂上,除了有御史喷了几句飞扬跋扈之外,很快就石沉大海。
  望了望南边,李牧缓缓说道:“天子已经下令征讨四方,草拟一封奏折上去,告诉皇帝我欲发起西征之战。
  令陕西兵备道做好征兵准备,暂定征招二十万大军。明年春耕之后,西征东察合台汗国。”
  关中是一个尴尬的位置,距离东南沿海太远。若是对外扩张,唯有向西朝着中亚进发。
  西征东察合台汗国,顺带还能够从侧翼危险一下瓦剌,替朝廷分摊一部分军事上压力。
  虽然前些年,“朱寿”大将军还打出了“应州大捷”,李牧对大明朝廷的军队依旧没有任何信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