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诸天神国时代 (零度燃烧)


  朱高炽对河灵道。
  闻言,河灵却是眉头皱起,道:“可若是以后要找那人帮忙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进入那方世界。”
  朱高炽摇头一笑,道:“这个不用担心,进不去,可不代表着找不到那方世界。”
  同为天道,虽然大明只是三阶皇朝级别的世界,可那方世界已经被记住,想要找到它很容易。
  况且我们与那方世界的生灵已经有了气运上的纠缠,只要我们不去影响那方世界的进程和世界运转,天道也不会做的太过。
  听完朱高炽的解释后,河灵这才点点头。
  “朱无视现在如何了?”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朱高炽看向河灵问道。
  他从武陵外传的世界离开后,就直奔了遮天大世界。
  将收复诸天大明的任务交给了朱无视,让他代替自己帮助诸天大明发展。
  听到朱高炽询问,河灵立刻回答道:“已经到了第十个大明小世界了。”
  “其他九个世界也都已经进入一阶,气运已经成功进入主世界。”河灵双眼微微一闭,片刻后开口说道。
  听到朱无视已经到了第十个大明小世界,朱高炽眼底浮现出一抹满意之色。
  突然,开口道:“第十个大明小世界是谁当朝?”
  “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吗,算是中规中矩的后辈了……”
  脑海中稍微回想了一下朱佑樘的过往,朱高炽点点头说道。
  不过跟其他混账比起来,孝宗朱佑樘算是大明自从朱瞻基之后,少有的明君,和有所作为的皇帝了。
  当然,站在皇帝文治武功角度去看,他也只能是中规中矩。
  这是朱高炽对他的评价!
  “仅仅只是中规中矩吗,弘治帝不是被称为大明后世最完美的帝王吗?你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河灵讶然。
  他本以为听到朱佑樘,朱高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可没想到竟然只是一句中规中矩。
  毕竟弘治可是有着很多被后世称赞的美誉的,尤其是把他放在大明后世君王之中,就更加凸显了。
  毕竟大明后世君王可谓是各个奇葩了。
  “弘治在后世那些混账中的确算是优秀,可作为皇帝,个人美誉再多也无用,评价一个皇帝看的是他在位时的文治武功。”
  朱高炽笑着摇头。
  甚至说他中规中矩都算是赞誉了。
  如果非要说的中肯一点,只能说是一个平淡,而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作为的守成君主罢了。
  甚至站在帝皇的角度上看,弘治的手段和文治武功,并不如他爹。
  明宪宗,朱见深!
  作为皇帝,成化实则是颇有作为的君主。
  内平流民,一上台就着手镇压天顺年间酝酿的流民造反。
  对外则有威宁海大捷、成化犁庭,同时还收复了河套。内政也得到了“仁宣之治于斯复现”的高度评价。
  虽有弊政,但这不妨碍朱高炽对成化身为皇帝的评价。
  至于他的个人烂事,则不在朱高炽的考虑范围内,皇帝除了是君主,还是个人,但纵观历史任何人都可以被品德束缚。
  同时遭后世评价,唯独皇帝不可以!
  因为皇帝代表的是天下,是整个时代,看的是文治武功,和江山社稷。
  而成化帝作为一个皇帝,不仅是合格的还是有作为的皇帝。
  因此,弘治帝朱佑樘从成化帝手中接手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个一提到成化帝朱见深,就只有狭隘的“恋母癖”的烂摊子。
  而是本就基础还算可以的太平盛世!
  再说弘治,如果他在接手成化帝朱见深的王朝后,将那些弊政避免,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励精图治。
  那绝对可以再创造一个仁宣之治的伟大盛世。
  甚至因为他老子的一些烂事,说不定他一个人就能独占一个盛世之治,而不是靠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普通人的美誉来做门面。
  但可惜,他没能做到!
  成化帝,朱见深当朝时遗留下来的弊政,在他掌朝的后期,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全部恢复并且还有恶化之势!
  他信用李广(朱佑樘后期迷恋斋醮,被宦官李广抓住机遇,投孝宗所好,帮忙张罗建造斋宫,烧制丹药,从此扶摇直上,大受宠幸,贿赂他的人也随之增多)、滥用传奉官、沉迷斋醮靡费金钱……
  此外,他还纵容外戚张氏一族,使得外戚危害之强大,可谓是终明一朝,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还过得去。
  毕竟只要是个皇帝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弊政,汉武帝还有巫蛊之祸呢。
  所谓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弘治留给儿子正德的江山,和他的父亲成化为他留下的江山完全不能相比。
  弘治的唯一有点,就是他掌朝的时候,大明整体相较稳定!
  因此朱高炽才会评价他,中规中矩。作为大明王朝中期的守成君主是及格的。
  可要是说他带领大明达到中兴的高度,则有些夸大了。
  弘治末年,更是国库空虚、边防废弛、流民日增、民穷财尽。就算不说是烂摊子,也跟所谓的中兴盛世半点搭不上关系。
  尤其是后世李东阳更是直接上奏夸大,把事态上升到,事变之生,恐不可测的高度,以期可以达到讽谏效果,提醒皇帝。
  此外还有当时担任兵部尚书的刘大夏。
  更是用不愿担任兵部尚书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大明所面临的危机。
  然而对以上种种弘治帝还表示疑惑和怀疑,这也就说明了他对底层百姓更是极其的不了解。
  一个不懂明见疾苦的皇帝,当然不可以说他不称职,但绝对称不上合格。
  此外,最让朱高炽不满,甚至一想起来,就眼底涌动寒光的,就是弘治五年的时候的,“叶淇变法”了。
  但这一点,被朱高炽没说弘治是个昏君,都是客气的!


第633章 混账朱佑樘!
  因为这所谓的“叶淇变法”,在朱高炽看来,它直接影响着大明灭亡的根本原因!
  大明灭亡的原因,在后世看来,众说纷纭,有的说亡于万历,有的说亡于阉党,也有的说是亡于流民……
  但这中最关键的就是,大明的灭亡与财政破败有直接关系!
  没钱安抚流民,没钱镇压李某成、张某忠,没钱和后金开战……
  因为没钱,导致崇祯在最后的日子里,连宫里的金银器皿乃至铜壶都拿出去当掉充作军费!
  然而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还是没钱!
  而大明没钱的根本原因,不是文官在贪,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朝历代都有贪官,整合起来的财产依旧很客观。
  可大明的没钱祸根,早在弘治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埋下!
  最大的毒瘤就是“叶淇变法”!
  明朝初年,在大明的铁血强军之下,蒙古人败退到漠北,可即便如此,其势力依旧很强。
  因此大明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宁,于是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境,开始设立军镇,以防范蒙古人入侵。
  起初设置了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
  之后又增设了宁夏、蓟州、甘肃三镇,再之后弘治年间再增设太原、固原二镇,也就是大明的“九边重镇”!
  可军镇虽然设立了,有城有人这些还远远不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明之初粮食是最大的问题,可大明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养活边境几十万兵马,对大明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而且朱元璋也不敢给乱世过后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负担。
  因此,洪武三年,大臣杨宪,给老朱提出了纳粮开中的建议,具体来说就是:
  政府根据边镇需要军粮数目,在民间招标!
  中标的商人往边境军镇运粮,粮食运到以后政府给商人颁发盐引,然后商人凭盐引领取食盐,再到指定地区贩卖以获利。
  这种方法得到了老朱的批准。
  首先便在大同镇作为试点,很快推广大明全境!对于初生的大明来说,总体来说还是利远大于弊。
  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开粮纳中,更是大明铁骑强大的保障!
  想到这些,朱高炽不禁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费日千金。外内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爷爷八次北征,我爹朱棣五次北征!”
  “每次都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卫了大明边境。”
  “这几次战争耗费军粮马草无数,但却没有造成汉武帝时期,那种极端的民怨沸腾的局面。”
  “开中的功劳可谓是无与伦比的!”
  提到开中纳粮,朱高炽眼神中有赞叹之色浮现而出。
  “可开中纳粮仅仅只是适用于明初,以及懂得利弊的明君,显然弘治并不在此列,他根本看不到其中对于当时大明的弊端!”
  “不仅如此,反而变本加厉!”
  “开中之后,大明用“巨额的利润”吸引商人,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盐引超发!”
  说到这里,朱高炽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