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继承了古老神秘组织 (十万菜团)


  在上架感言里,我说过,这本书之所以在开书时候,宁肯降低主角逼格,爽感,也要坚持这么写,很大程度,是为了练习人物塑造。
  这个题材,如果抬高主角逼格,凸出尊卑上下级的关系,肯定会让主角与配角的人格出现不平等,而我觉得,人格的高低,会严重影响角色间的互动,这是我从创作沙盘过程里获得的教训,而想要塑造人物,互动又是关键。
  在这个思路下,我尝试用一些手法,有意识地塑造人物,虽然很粗糙,生疏,但行为无疑是积极的,应该保持下去。具体的手法,尝试的路线,没必要详说,大体上,是对打标签和cp化这两方面进行联系,人物的塑造和节奏不同,后者可以从订阅上清晰看到进步与否,前者很多时候,只能凭感觉……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是有提升的,这从前后出现的人物上可以做对比,朱一闻的塑造前期失败,所以他很长一段时间神隐,没戏份,因为我觉得人物形象模糊,后来在长白山剧情尝试拉了下,稍微好了一点,苏宁死,奔丧那阵又拉了下,稍微又好了一点点……但还是不合格,这说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雪莉的塑造有点可惜,这个人物我是想过用力塑造的,但后来玩砸了,反思下,问题出在画风和定位上,雪莉的画风一度与故事整体不符,定位更是模糊,虽然戏份不少,但缺乏彰显魅力的剧情,到后面,直接丢过去,和乔索索组cp了……玖月同样有点无力,开场是可以的,但随着成绩下滑,剧情无力,我没有闲暇给她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个人物有点高开低走……还有……算了,不细说,至于没有记忆点特别深的人物,主要是因为篇幅原因,没有空间进行人物性格转换深挖,这部分倒没什么说的,有过经验。
  还有……对了,在写沙盘时候,我意识到了“三人一台戏”的设置,也进行了实验,很明显能感觉到,想要将人物互动写的活泼生动,三个人的组合是最合适的,不只是人物,包括一张地图,如果想要读者熟悉它,用三个标志建筑物来锚定,也很有效,以后有机会尝试。
  第三个问题,是结构。
  在这方面,我过去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仅限于说,例如诸天流,一个副本连一个副本这样的结构,或者一个个的单元剧,或者传统玄幻题材,主角先在一个小地图,将实力和名望提升到顶点,然后进入更大的地图,重复上述过程这种。等等。
  更近似于,整本书大的框架。
  后来,慢慢回想起上学时候学的一些,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这些文章结构,但仅限于回想,没什么深的感悟。
  再后来,逐渐开始意识到,更细化的,在剧情排布上的结构安排,开始模模糊糊,摸索着使用,比如第一卷 和第二卷的衔接,又比如,魔都卷整体的剧情,是高低高的曲线。甚至尝试了两次双线结构,模仿影视剧的推进方式,两条剧情线一起推,然后集中一点爆开(这一点被吐槽了,说剧情切换的频繁,影响了阅读体验……)东京卷也做了结构安排,当时还有些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有所提高,当时这样做,也的确有一些帮助,比如说,对一卷剧情的掌控感更强,写着有底气,但现在想想,这里的尝试还是非常粗浅的,更倾向于“剧情排布”,和一些好作品提到的结构,不完全是一个东西,那段时间,我心里觉得结构很重要,但并不清楚它到底为啥重要,结构这个东西对小说的意义在哪。
  这个问题,直到我完本,重新审视整本书,并去重新看了大奉和大周(诡秘段位高,看的迷糊),才有了一些感悟。
  结构好,可以令剧情紧凑,一段段剧情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存在暗线串联,就更有看下去,看到结尾的欲望。
  一个单元剧,每一集独立,彼此没啥联系,读者说放下就放下了,不会想着看到结尾。
  而一个结构好的故事,少看一段,可能就看不懂了,像是诡秘就是这样,我去听书,一个走神,回过神来,发现剧情接不上了,看不懂了……只好倒回去重新听,相反的,有些书,跳过了一段,好像也没啥影响,以往我觉得这是“水”的问题,但现在觉得,也是很多剧情间没有内在联系的原因。
  在意识到这点后,我重新审视这本书,发现是存在结构的,但这更像是一种摸索中的,迷迷糊糊,无意识去进行的,最明显的,就是上代掌教一千年前,分成几个队伍,寻找彼岸这条线,它实际上,是完成了不同剧情的内在联系的,主角去东京,御三家是曾经的队伍之一,去长安,迟家祖先曾经追随过上代掌教,去蓉城,剑阁曾经也是寻找彼岸的一员,去欧洲,守夜人也是当年的队伍,去天竺,同样……这些剧情,是有联系的,而美姬与四大凶兽则是三千年前那条线……可虽然有联系,但实际上做的并不好,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其一,是整个结构是无意识去做的,等做完了才醒悟,这就导致,剧情安排上出了大问题,我没意识到,这个结构是有用的,过早地将寻找彼岸计划说明白了,就丢失了悬念,这个操作太蠢了,如果我重新来写,肯定不这样设计,会把悬念留着,每找到一些当年的“前辈”,就留一些悬念出来,后面再抖出来,揭晓。这就是没有预先做设计的结果。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庆余年,这本书我没看,因为怕被风格影响(吐槽,当读者那阵,我特喜欢看的一些书,后来都不敢看了,尤其是文字风格浓郁的作者更不太敢看,怕被带沟里)但在知乎上找了书友总结的大纲,打印出来研究过,范闲走过的故事,经历的剧情,很多都是叶轻眉的暗线,她的足迹,留下的故人与旧事的后续影响,随着剧情推进,范闲一点点挖出来这条暗线,曾经的故事,到后期彻底揭晓,叶轻眉就是连接不同剧情的线,这种才是正确的写法。(当然,看的是读者总结的大纲,不知道想法对不对)
  扯远了,说回我这本,问题其二,这种内在联系还是太弱了,这一方面是之前说的,没去做悬念的原因,也是两个剧情,缺乏直接的联系的原因。
  我很久前,就听过环环相扣这个词,但始终稀里糊涂,缺乏清晰的理解,之前看过一篇分析一世之尊的书评,其中有一段剧情的设计,让我有点理解了环环相扣,具体到我这本书里,数据曲线最好的,印象最深的两段剧情,是从去蓉城到长白山剧情结束,以及伦敦危机爆发到主角苏醒,这两段的数据保持的很好,我之前总结过,觉得是套路用得好,但用“环环相扣”这个词往回看,其实,是结构衔接的好,一个剧情的结尾,是新剧情的开头,这在蓉城剧情上表现的很清晰。
  不过这个就比暗线结构难多了,思来想去,想要加强这方面,根本上,还是要写好细纲,多学套路。
  关于结构的反思,就是要有意识地去做暗线,做这种长篇福的大结构,这是在准备阶段可以做到的,至于环环相扣,对我还是太难了,需要继续琢磨。
  第四个问题,是换地图。
  这个是最无奈的部分,这本书的数据下跌,除了节奏问题,频繁换地图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写沙盘的时候,我就被换地图狠狠教训过,以至于出现阴影,理想情况,是尽可能少换地图,甚至不换,但这个题材的绝望之处在于,必须频繁换地图……没办法不换,面对这个情况,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减少换地图的割裂感,其中,去东京前,为了把地图换好,用了好几章来铺垫过渡,结果是惨烈的,这个行为严重破坏了节奏,得不偿失,好在,教训带来了经验的增长,在后续的地图更换中,没有再出现长篇福的过渡,对于换地图,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这算个收获吧。
  第五个问题,是重复。
  这本书在开书时候,我预想的推动剧情的“引擎”有三个,一个是妖魔出现,解决。一个是收新成员,一个是遗迹。其中,关于遗迹部分,写的最差,具体不细说,很简单的原因,没必要长篇大论分析,而前两个,很容易出现,慢慢重复的问题,关于收新成员,在朱一闻、宁错、雪莉后,我意识到套路重复,开始从忽悠新成员,变成收服老成员,这个过渡我自己是满意的,吕青之后,就几乎没有重复最初的套路了。
  但打妖魔的套路重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也尝试过改变,但效果很差,这也是很常见的问题了,很多成绩很好的书,之所以慢慢失去吸引力,都是因为套路重复。
  这里很要命的一点是,套路这个东西,如果只是重复,虽然会成绩下滑,但多数读者仍旧爱看……很无奈,读者嘴上会骂,说套路重复,但真正订阅的读者,不太在意这个,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下滑是很平稳的,甚至曝光多的话,未必会下滑,反而可能增长……
  往往是,读者还没腻,作者先写腻了,自己受不了了,写的想吐,恶心,写不下去。努力把套路玩出花,增加新鲜感是一个办法,我以前写书时候尝试过,有用,但新鲜感总会消失的,而如果抛弃套路,大概率雪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