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七色光华闪过,吴彦刚刚到手的七宝妙树,挥动之间就挡住了女娲娘娘匆忙施展的圣人威能。
继续说。
“朕为殷商之王,人间之主,当有君命:天地者,生万物以养人。为君者,国之本。为亲者,养育之恩。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固,我人族只拜天地君亲师,人间当以天地为尊,君王在上,圣人在下!”
刺目的白光横贯天际,由雷霆组成的白色蛛网,覆盖了整个天空,闪烁纵横攀附,那是天道和圣人们,因为吴彦这个人王的大逆不道之言,而生出的无穷之怒。
被挡了一招的女娲娘娘,脸上突然生出了无穷的惊喜,看着吴彦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赵公明、金灵圣母、三霄娘娘、孔宣,也惊愕不已的看向了吴彦,实在是不明白吴彦为什么敢如此大逆不道。
就算是和女娲娘娘开战,甚至是一会真的会发生圣人大战,什么昊天大帝、瑶池金母、元始天尊,以及他们的师尊通天教主,全部下场参战,也抵不过吴彦刚才所说的这些话。
特别是最后一句。
君王在上,圣人在下。
你疯了吗?
我们师尊也是圣人啊,你不是要拜我们师尊为师的吗?不是已经和我们用师兄弟相互称呼了吗?
三界之中唯一一个站在你身后的圣人,我们的师尊通天教主,一个人顶住了至少四个圣人,才让我们有了如今的局势。
你怎么敢,让我们师尊在下?
眼看覆盖了整个人间大地的天空,无一处不在其下的雷霆,就要汇聚新朝歌城上空而后砸下,将人王吴彦轰的身死道消、魂飞魄散之时。
一个声音响起。
新朝歌城。
人王弟子,以水稻之功获功德金光的大师兄袁术,五体投地拜向了天,拜向了地,拜向了天空中的人王。
“弟子谨遵师命,臣,谨遵君命,我等人族,不认命,只认天地,只认君。当自强不息,当以厚德载物。”
三万个声音响起。
三万人王弟子,五体投地拜向了天,拜向了地,拜向了天空中的人王。
“弟子谨遵师命,臣谨遵君命,我等人族,不认命,只认天地,只认君。当自强不息,当以厚德载物。”
人王曾有言,人王弟子,当天命所归。
无论是商灭西岐,还是西岐灭商,无论三万人王弟子会死多少,但来日引领人族者,必为人王弟子。
因为人王弟子终将开枝散叶,以三万取三百万、三千万,以智慧之火,照耀整个人族。
精神不灭,薪尽火传。
才是人族延续、传承、昌盛之根基。
弥漫了整个天空的雷霆,在三万个声音之中凝滞。
白炽色的蛛网之间,有金色光芒生成,密布了整个天空,逐渐中和了所有的白炽色雷霆。
咔嚓。
并不算清晰的碎裂声突然响起,来自于吴彦的头顶虚空。
殷商国运彻底破碎,再无凝聚的可能,但殷商未灭,人王未死。
吴彦还人王剑于鞘中,于空中立定,双脚一前一后,面对女娲娘娘微微躬身。
但并非拜见。
而是一手握着剑鞘,一手握着剑柄,做拔剑式。
以自身一切为锋,以三万人王弟子为锋,以人道昌盛为锋。
而后藏锋为蓄力,只求拔剑必斩之。
吴彦身前,只有圣人女娲。
“你创造我人族,却任由妖魔以我人族为食。你不传道授业,却困我人族三皇于火云洞。”
“你为妖族圣人,我为人族之主。”
“你言天命注定。”
“我言人定胜天。”
吴彦似狰狞又似畅快的一笑,出声之时,拔剑。
“女娲,我有一剑,可敢代天接之?”
人王剑出鞘三寸,圣人女娲后退三尺。
……
……
第588章 天庭二圣现人间,一代人族一代王
“这一剑有点东西啊。”
金鳌岛,碧游宫内的通天教主笑了起来,但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要不是看在师尊的面子上,早就弄死你们两个了,真当我不存在?”
通天教主握住了青萍剑,至于诛仙四剑和诛仙阵图,他觉得没必要用。
“稍安勿躁。”
一个声音从不知道多远的地方传来,在碧游宫内回荡。
通天教主不满的说道:“他们两个,逼着我们三教议定封神之劫,拿我们的弟子当棋子,当玩物,甚至是把我们当棋子。若是天命注定如此也就算了,可如今天命已经变化,人道之昌盛,不再是之前的天命人道昌盛。大师兄,还要我稍安勿躁?”
能够直接传音到碧游宫,让同样准备拔剑的通天教主按捺战意,自然之友人教之主太上老君了。
太上二字,已经足以说明其尊位。
“人道昌盛,因何不再是之前的人道昌盛?”
“因为人王不认命,因为人族不认命,他们要与天争命。”
“既如此,何不多给人王一些机会,多给人王一些信任?”
“哈哈哈,善,大善。”
通天教主大笑着,手从青萍剑上松开了。
……
“师尊!”
燃灯道人震惊起身,他感觉到了吴彦那还未拔出来的一剑,到底有多么恐怖的威能。
人王拔剑三寸,圣人女娲后退三尺。
若是那一剑完全拔出并斩杀而出,圣人女娲娘娘真的能挡得住吗?
若是女娲娘娘挡不住,那接引道人必死无疑,因为人王的这一剑,并不是真正的斩向了女娲娘娘。
可敢代天接剑?
这一剑斩的是天命,犹如天空中密布在雷霆蛛网之间的金光,中和甚至于侵蚀吞噬向了那些代表着原始天命的雷霆。
若是原本的天命被斩,那基于原本天命而成圣的接引道人,基于原本的天命而理当昌盛的西方教,又怎么可能在多宝道人这个殷商国师面前,讨得什么好果子吃?
自己的机缘,真的要没了?
“师尊!”
燃灯道人连续高呼了两声,让广成子等人更加沉默,也让刚才反问了一声‘是吗’的元始天尊,终于睁开了双眼,并看向了燃灯道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何解?”
燃灯道人愣住了,广成子等人也都愣住了。
他们都知道这句话,刚才赵公明等人围攻准提道人的时候,眼看力有不支,纣王传道人间以增持殷商国运。
这句话就是其中的一句。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该何解?”
元始天尊再次发问。
这也是刚才吴彦所传《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就在天地不仁之后。
燃灯道人沉默了。
元始天尊看向了广成子。
“你来为你大师兄解惑。”
盘坐的广成子起身、躬身,而后再挺直身躯开口。
“天地对待万物无所偏爱,任其自然生灭,圣人对待百姓无所偏爱,任其自然生长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穷竭,运行之中生化不熄。言语太多会加速失败,不如坚守内心的虚静。”
元始天尊满意点头,看着自己的弟子们。
“道是无为的,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生死寂灭,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不会对某物有所偏爱。”
说完这句话,元始天尊再次看向了燃灯道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刚才广成子已经翻译过了,但此时此刻,意义却大有不同:燃灯,你给我闭嘴。
燃灯道人身为准圣,自然能够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也能够明白他师尊元始天尊的潜台词。
可他不甘心啊。
在阐教他是没有成圣机缘的,只有西方教大兴,他才能够抱大腿成圣,这原本就是他的天命啊,也是元始天尊默许的啊。
怎么转眼间,天命就变了,元始天尊也不认之前的天命了呢?
那为什么,还要让姜子牙去帮助西岐?
那为什么,今日还摆出架势,让通天教主不能离开金鳌岛碧游宫?
那为什么,不直接出手帮助人王,在殷商逆天改命的时候夺取机缘,如同那多宝道人一样,让阐教再多出一个圣人呢?
燃灯道人不解,所以哪怕是元始天尊让他闭嘴,他也忍不住再次发问。
“师尊,因何为而不为?”
“燃灯!”
南极仙翁起身,怒视燃灯道人,因为这句话是大不敬:师尊,为什么你出尔反尔?
广成子等人也都皱眉,表情不喜。
他们也都知道燃灯道人成圣的机缘在西方教,不过这本是天命,他们也不好争抢,毕竟他们的师尊也是默许的态度。
而且,除了燃灯道人之外,他们之中诸如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成道的机缘也在西方教大兴之后的佛教。
所以之前他们对于西方教有很大的好感。
但师尊毕竟是师尊,在他们投入西方教之前,他们还是阐教弟子,还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