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就是不能离地球太远,必须在有补给舰随行的前提下才能远离地球。
惊天级就不一样了,别看它的体积更大火力更强,可自动化程度却要比擎天级高得多,需要的人手也比擎天级少得多,而且拥有不错的远航能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至少达到木星轨道。
新型战舰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完善的循环式维生系统。
这种战舰有两种作战模式,普通模式没什么好说的,是个人就能脑补一二。
极限模式就不一样了,它意味着战舰遭遇最恶劣的极端条件,或许是远离地球,无法按计划返回;或者是身陷敌后,一时半会无法脱困,也可能是其他必须使用超常规手段才能保证战舰存续的特殊情况。
一旦开启极限模式,就意味着战舰进入紧急状态,相当于开启战舰的“内循环”状态,舰载系统将收集各种废水污水,战士们的排泄物,甚至连空气中挥发的汗水,都会通过技术手段回收。
各种食品必须限量,不管舰长还是随便哪个岗位上的士兵,所有人一视同仁,必要的时候,就连空气都要节约使用。
根据北都为太空舰队制定的作战条例,舰长有权决定是否开启极限模式,但必须详细记录开启极限模式的时间、原因、战舰位置、所处的局面等等,战舰返回地球之后,太空舰队将派出专人,仔细审核是否有必要开启极限模式,若认定不符合开启条件,就要进行第二轮乃至第三轮审核。
如果三轮审核的结论都是不符合条件,那么舰长就地解除职务,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挨处分还是轻的,若是引起了本不该出现的严重后果,上军事法庭都不奇怪。
总而言之,惊天级开创了人类的新时代。
嗯,绝对意义上的。
又过了几天,东方白忽然接到搜索组的报告,说C9区发现异常情况,
东方白匆匆赶到现场,惊诧地发现,遗迹在这里破了一个相当大的窟窿,高达十多米的冰层贯穿穹顶和地面,好似一道垂直的冰崖,将巨大的舱室分成两半。
一半普普通通,另一半儿凝固在冰层里,通过透明的冰层,还可以看到许多巨人遗留的物品冻结在冰里。
巨人遗迹大得很,开凿冰层是个注定要赔掉裤子的勾当,东方白当然不可能那么缺心眼儿,交待搜索组换个方向,随后返回工作面。
造舰组本打算借鉴分段造船法,在冰下掏几个平行的、垂直高度与战舰高度一致的冰洞,但惊天级的高度足有273米,如此庞大的分段,对下方冰层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鬼地方根本没有起重设备,若分段压垮冰层,导致分段错位,那501舰可就废了,只能将造好的分段重新分解,换个位置重新开始。
这是东方白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结果,因此,造舰组只能采用相对落后的整体造船法,从战舰的腹部开始,逐步向上拓展,直到战舰成型为止。
为防止上方的冰层坍塌,还特意在战舰中留下几个支撑用的冰柱,而且每一个冰柱的位置都非常讲究,必须避开重要舱室。
等战舰成型,分解完冰柱,再把贯穿战舰的窟窿堵死,一艘战舰就彻底完工了。
考虑到战舰必须在冰下封存数百年,还要对战舰进行必要的处理。
在地球上,封闭战舰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为防止锈蚀,必须在舰艇内部充满惰性气体,再把所有通向舰外的门窗管道全部封死。
在月球就没那么麻烦了,只要封闭了冰洞,打开一条通向外界的通道,战舰内的空气就会彻底跑光,压根儿就没有锈蚀的条件。
不过舰内的设备还要提前处理好,不易损的设备安装到位,就那么搁着不管了。
易损设备则要在完成测试后拆下来,装在专用的箱子里仔细封好,再把箱子固定在一旁,保证打开箱子就能立刻装配到位。
为防止意外,重要部位甚至还要再加一份备件。
最后,将战舰内部抽成真空,才算完成战舰的封闭工作。
将来启用战舰时,人员进入舰内,只需要将保存完好的设备安装到位,就能立刻起飞,撞破冰层投入作战。
只是想想一群战舰突然飞上天空的场景,东方白心底就泛起阵阵悸动。
这特么是老子亲手制造的战舰,亲手!
感谢书友“W.Hailan”的打赏支持,谢谢。
今天,袁隆平院士逝世,我想说,应该降半旗致哀。
第597章 重制计划
转眼就是一个月,在此期间,穿越二组超额完成预定任务,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东方白根本不必多加考虑,翻出一张特制的传讯纸,写下一行字,随后独自一人返回冰面,将传讯纸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时光宝盒里。
保险盒藏在基地附近的岩壁上,是出发前约定好的传讯地点之一。
穿越时光,最麻烦的就是如何传递消息。
五百年前没有时间机器,一旦出现什么意外,东方白很难与现代有效沟通,他总不能闯进十六世纪的时间基地,提前把恐人放出来吧?
好在这一次的间隔不远,智囊团很快就想出了眼前这个方法。
刚把传讯纸放进时光宝盒,穿越点就在他身后打开。
怀着某种奇异的感觉,东方白进入穿越点,返回时间基地,第一眼就看到站在一旁的徐飞。
老徐满脸鄙夷:“才一个星期就呆不住了?”
东方白诧异地眨眨眼睛:“才一个星期?那边都一个月了!”
徐飞一点都不奇怪:“怎么,这是想你家倪晓菲了?”
“别开玩笑。”东方白抬腿就往外走,“我有情况报告。”
片刻之后,地月通讯建立,以林学栋为首的几位大佬出现在屏幕上。
大佬们的心里多少都有些不安,担心穿越二组遇上了某种难以解决的麻烦。
林学栋的语气中罕见地带上了几分急切:“东方,你那边什么情况?”
东方白:“一切顺利,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汇报一下。”
大佬们一听,都放心了。
“你说!”林学栋示意继续。
东方白:“目前最严重,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造舰进度太慢,整整一个月了,501只造出小半个底舱,以目前的进度,起码需要三到四个月,底舱才能完工,而且只有最下面那一层,连舱板都竖不起来。”
“原因呢?”林学栋心里已经有所猜测。
“人手不足,原料不足。”东方白说,“精锐不能代替规模,所以我认为,后续的计划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
大佬们全都露出为难的神色。
现在有大量人力物力,再加上北都不惜工本的支持,自然可以加快造舰速度,眼下的孤峰基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艘擎天级,就算惊天级更大更复杂,三五个月也能完工。
可穿越二组是什么情况?
五百年前的月球,放个屁都不响的鬼地方,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
为什么第一批只有一百多人?还不是因为那边什么都缺,什么都得自己想办法逃解决,吃的喝的用的,缺了哪一样能行?
就算北都有心扩大穿越规模,也得第二基地有能力支撑那么多人的吃喝拉撒才行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二基地也是。
看东方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林学栋心头一动:“你有什么想法?”
东方白:“南极那个冰下遗迹,是巨人文明留下的……”
他把那里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能查明巨人遗迹的边界,但查明范围已经有四十多平方公里,这还没算封在冰下的那部分。按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完整的巨人遗迹应该在一百平方公里左右。我建议把巨人遗迹利用起来,暂时把造舰工程放一放,先在遗迹内部打造属于我们的基地,如此一来,就可以迅速增加人员,加快造舰速度。”
几位大佬小声交流几句,得出结果之后,林学栋说:“你的建议非常好,但是细节还需要完善,我同意修改计划。”
东方白终于笑了。
赢得了指挥中心的支持,他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儿。
接下来,指挥中心又对巨人遗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东方白准备充分,不仅有遗迹的测量数据,还有大量影像资料,看着战士们和各种巨型生活用品站在一起,大佬们大感惊奇。
虽然国外一直有巨人遗骸的影像资料,可一直以来都是真假难辨,今天算是见识了。
沟通结束之后,北都立刻组织人手修改计划,人员的补充更是重中之重。
林学栋下了死命令,宁可现代的工程全部停工,也不能影响第二基地的工程进度。
实际上的准备工作,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因为北都不是第一次搞月球基地,只用了几个小时,智囊团就拿出了一份可行性极高的计划。
新计划的核心就是自给自足,力求将第二基地打造成一个不必依靠现代输血的独立基地,具体的设计方案由月研组完成。
相似小说推荐
-
神秀之主 (文抄公) 起点VIP2021-07-04完结 20W收藏203.88万字 41.1万总推荐这是一本严谨的诸天修仙文!且看主角钟神秀如何浪迹诸...
-
奋斗在瓦罗兰 (白眼镜猫) 起点VIP2021-07-08完结248.76万字 4.9万总推荐符文大陆是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地方,尤其是诺克萨斯,弗雷尔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