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眉头微微一皱。
这个畜生,比他想象的更要可恶。
既然如此,一指不够,那就来两指。
念动间,陈亦已经又是一指点出。
一指浮生若梦,
两指森罗如狱……
“谁?!”
“你们是什么东西?”
“你们要干什么?!”
“不!放开我!放开我!”
“不要!”
“啊——!”
贝金禅如同见到了极度恐怖的东西,一张阴鸷嚣张的脸,已经让惊恐给扭曲。
不断地挥舞着双手向后退,突然跌倒在地,又不断地在地上扑腾着,好像在什么“人”的手下挣扎、抗拒。
然后就全身一挺,发出凄厉之极的惨叫声。
双手在身上、脸上双抓又挠,抓得一片片血肉模糊,惨叫声逾发凄厉,偏偏叫得越惨,他抓得越用力。
“三藏大师,这……?”
其他人看得浑身毛骨悚然,庆空老方丈忍不住回头看向陈亦。
陈亦暗自咽着口水,脸上却仍保持着风轻云淡的笑容。
闻言缓缓道:“老方丈,可记得地藏经中,地藏王菩萨曾为佛母言说之南阎浮堤众生之罪报,至罪者,乃入无间地狱?”
“阿弥陀佛,自是记得。”庆空老方丈道。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杀生者、邪淫者、窃盗者之属,皆当恶习结果,各有百千报应。”
陈亦点点头,收起笑容,目光如矩,扫过岩壁下众人,唇齿张合:
“大铁围山之内,大地狱有一十八所,独有一狱,名曰无间。”
“若堕此狱,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灾劫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一番话,说得众僧肃然合什,,还有那剩余的十来个信徒满脸敬畏。
那先前痛哭悔罪的大汉,刺杀大汉的人,贝金禅带来的几个恶汉,和渐渐清醒的鲁能更是趴在地上,冷汗涔涔,不断地发抖。
陈亦手指贝金禅:“如此人者,不知劫掠幼童几许,致使多少百姓破家灭门,非旦如此,为悉令所劫幼童听从管教,又兼残其身、毁其心,平日里多有害人性命,毁人清白,罪业滔天,当堕无间。”
“小僧无那般法力,将此罪人打入无间,却有一指,可令他如坠狱中,受那无间之苦。”
庆空老方丈合什一拜:“阿弥陀佛,三藏大师神通果然玄奇,如此,既不伤我佛慈悲之德,也可警醒世人,少造孽业,当真功德无量。”
众僧也一同下拜。
陈亦连忙弯腰回拜。
装那啥归装那啥,一大把年纪的老头,他可受不起。
不过你这老和尚也有点不老实,没看见这场面这么血腥吗?哪来的慈悲?
简直是生不如死啊……
陈亦有点心虚。
第102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第二指,森罗如狱,本来还只存在他自己的设想中。
在第一指的基础上,能让人进入更深的迷幻中,可以定义为“第五阶段”。
同时作用于脑和髓,除了幻视与幻听,还会产生如同真实般的痛觉。
不过却必须要有一个前提,要提前在对方脑子里刻下“地狱”的景象,发作时才有可能让人如同陷身地狱之中。
贝金禅这人,作恶多端。
却有一个很讽刺的嗜好。
就是嗜佛。
这人不知是精神分裂,还是谈佛谈得多了,把自己也给骗了,以为自己真沉迷佛法。
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更“专业”地忽悠人。
对于一切与佛有关的东西,都是疯狂收集。
一旦听闻哪里有高僧,他必定要前去拜会。
云岩寺的门槛都曾被他踏烂了,只是庆空老方丈从来不见他。
陈亦就知道,自己的圣僧之名传出,此人肯定会寻上来。
这就是他一直宣讲地藏经的原因。
地藏经中有对“地狱”诸象种种详细描绘,只要听了他讲经,必定会在心中烙印下地狱诸景。
果然,贝金禅真的来了。
目前看来,他的对于“森罗如狱”的设想也确实实现了。
而且效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但缺点也不少。
首先是限制太大,需要提前“录入”场景。
不过这一点也并非绝对。
相似的文化背景之下,几乎每一个人意识中都有过“地狱”的概念,或多或少听过、想过那种景象。
这点模糊的模仿和印象,足以创造出“地狱”的幻象,只不过效果远不如他用经文灌输。
其次,是不可控。
“浮生若梦”只是让人陷入幻境,除非那人的心志太差,自己玩死自己。
而在“森罗如狱”之中,中指的人会将周围看到的一切,都看作某种可怕的幻象。
万象森罗,尽皆化狱。
就是“森罗如狱”这个名字的由来。
在勾起的幻象之中,很有可能烙下的地狱诸象,种种恶刑,都会经受一遍,那种痛苦会很真实地感受到。
绝对会让人痛不欲生,甚至自残。
像眼前的贝金禅一样。
非常酷烈。
这两指,造成的效果都不是一次性的。
在指力之下,已经给人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成为伴随这个人一生的疾病,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
虽说陈亦是为了不杀生而想出的招术,但实际上,这指法比真正把人杀死都要残酷,阴毒。
这种不可控性,主要还是他这指法涉及到太多难以触及的领域。
精神、大脑,都不是他所在的世界现在能够真正触摸得到的领域。
除非有一天,他能在其他世界接触到这部分领域的知识,否则几乎不可能改变这点。
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是他对于自身内力的掌控力。
他现在这一身内力都偏向于刚猛霸道,威力是大了,却失之精微。
鲁能和贝金禅中指后额头上那点红印就是一个标志,如果他对内力的控制更精微一些,这点痕迹是绝不会留下的。
“咣当!”
“圣僧!我们知错了,饶了我们吧!”
“饶了我们吧!”
贝金禅一伙的几个恶汉手中刀剑滑落地上,跪伏在地,几乎是涕泪齐飙,不停地磕头求饶。
陈亦描述的“地狱”虽然可怕,但毕竟没有亲身体会,仍是半信半疑。
他们更多是被贝金禅的惨状吓的。
太可怕了哇,自己把自己挠得都没个人样了!
这和尚哪里是什么圣僧,简直是恶魔嘛!
“圣僧!我常听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愿放下屠刀,不敢奢求成佛,只求圣僧度我!”
那先前因听了他讲经而痛哭悔罪的大汉,此时也再次叩拜起来。
陈亦对于几个恶汉的求饶没有理会,只看向那个悔罪的大汉,摇摇头:“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屠刀,非彼屠刀。”
“人之恶意、恶言、恶行,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皆为‘屠刀’。”
“所谓杀尽此间烦恼贼,便是阿罗汉,乃成佛之始。”
陈亦缓缓说着,庆空方丈连连点头。
众僧与众信也在仔细听着。
这句话他们也常听人说,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阐述。
实地上,不止是他们,世人对于这句话都多有误解。
以为佛祖对善太苛,甚至是打着慈悲之名,以此藏污纳垢。
好人要千辛万苦才能成佛,坏人却只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
以此作为把柄,毁佛、谤佛。
却不知,这句话,只是阐述了一个修行的入门基础,一个起点罢了。
这句话,其实与所谓“心猿意马”,都是一理。
降伏心猿,缚住意马,才是修行之始。
“你虽警醒悔悟,却到底造下了罪业。”
陈亦看着那大汉道:“种恶因,得恶果,你若真心悔改,便先赎了这罪业,偿了这份恶果吧。”
那大汉连连叩首道:“小人愿意偿还!愿意偿还!求圣僧指点,小人要如何赎罪?”
“你之罪业,便是百死也不足惜……”
“三藏大师!”
一旁突然有人高声叫道。
“袁施主可有赐教?”
那突然出声的人正是袁承志,是除了那十几个信众,与贝金禅一伙之外,留下来的另一拨人。
陈亦早已看见。
除了他外,身边还站着那个“小囚犯”阿九。
“袁某今日才知,三藏大师除了心怀慈悲外,竟然还有这般精深的佛法与神通修为,先前失礼,还望大师勿怪。”
袁承志抱拳道。
对于陈亦这个当日碰巧遇到的小和尚,他的确是挺惊异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他来自虚空 (可能有猫饼) 起点2021-06-18完结 5WSC157.19万字 10.19万总推荐天谴开局的凯恩穿越到了符文之地最危险的角落—&mda...
-
电影世界里抽奖 (铁牛爸爸) 起点VIP2021-06-06完结109.98万字 8.8万总推荐“我叫祁玉,刚穿越到古惑仔的世界里,现在很慌,请问有没有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