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诸天演道 (鹿食萍)


  陈芷薇也由衷的高兴,终于把老弟掰回“正道”了。
  陈希象更是乐得如此。
  他负责传道授徒,而想开办那么多家武馆,必然需要一套成熟的商业管理模式,如果有老姐和家里公司来负责这一块,简直是天作之合。
  再配上被他塑造出来的这个大势加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陈希象却不知道,在他这边开始铺垫自己的武术场馆创建之时。
  被他所带起来的这股武术风,已经吹入了国家级层面的一些大佬耳中。
  京都某宏伟壮丽的一座正在建设的体育馆隔壁。
  这是一间古朴的办公室。
  一个老人坐在办公桌前,眸光眺望着那正在施工后期的“鸟巢”,办公桌上摆着一张新闻报纸。
  正是这两天的一些娱乐新闻。
  一般情况下,这种以娱乐为主题的新闻,是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大佬的办公桌前的,但这张报纸却在这里摆了一天了。
  老人将这张报纸拿给一位年轻人看:
  “说说你的看法,你觉得这个人能不能上奥运会?”
  头发梳的整齐的年轻官员,看着新闻,不由一惊:
  “这,您的意思是,当他当拳击运动员吗?”
  说罢,他推了推眼镜,认真思索回答道:“刘老,这个人的新闻我看了,咱们国家的古武术果真确有其事,也挺令我震撼的,如果您说让这个人成为拳击运动员的话,那么以他表现出来的实力,拿下一个金牌应该不难。”
  说罢,他就心里觉得不对。
  不对劲啊。
  如果是只想要一个拳击项目的金牌的话,怎么也不值得这位大佬亲自开口,而是那些国家队的拳击教练关心的事才是。
  于是,他忐忑的看向了老人。
  老人眸光波动,露出一丝感慨:
  “年轻人看的总是不够长远,我说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金牌的事,你应该清楚,这次奥运会对咱们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吧。”
  年轻人立即身体立的笔直,毫不犹豫回答道:“此届奥运会是我们六十年以来最大一次机遇,必须牢牢抓住,更要举办完美,向世界全球展现我们的自信和强大,促进与发展经济同时,更将会使得我们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老人点头道:“不错,但不能只有如此。”
  老人眸光深邃,道:“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奥运会是一场关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
  文化魅力是他们几个老人开会时讨论的重中之重。
  必须要在奥运会的时候,在世界民族面前展示出大夏的文化之美。
  年轻人似乎一下子明悟了,他立即隐约察觉到了老人的野心,震撼道:
  “您是说陈希象身上的传统武术,可作为我们的文化元素,在奥运会的时候做一次展示?”
  老人淡淡笑道:“前些年,有个明星,叫李小龙是吧,这个人很不错,成功的让‘功夫’两个字,进入了英文词典当中,对我国文化在外传播输出起到的推动极大,既有先例,便可循做,要是这次奥运会期间,传统武术这东西亮相不差,我们为何不试试……申请将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的其中一个单独项目,而不是附庸于拳击。”
  若真能成,那以后但凡举办奥运会,提到这个项目,必定想到东方的这个强大国家!
  年轻人震撼。
  不愧是那一代走过来的老前辈,其目光和眼界以及战略野望,太令他钦佩了。


第四十二章 西装暴徒和托尼贾?
  陈家不愧是港口商业巨头。
  在已经有了拳皇俱乐部为临时教徒的场馆同时,在其他几边,也飞速给陈希象开始租借到了场馆。
  “国术馆”。
  场馆之名,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
  自百多年前国父时期定下此名。
  国术者,既中国武术也。
  国父为当时的第一家武馆题字“尚武精神”,提倡我国民“以武强国强种”,期间诞生一众国民武术宗师,如孙禄堂、李书文、薛颠、李存义、霍元甲等。
  到如今,已有百多年历史。
  在港口三家正式场馆装修好之前,陈希象暂在拳皇俱乐部教拳。
  短短不到七天。
  只是港口市,就已经有三百多名慕名而来的武术爱好者来拜师学艺。
  陈希象果真如他所说一般,来者无所不教。
  也并没有藏私。
  就连程辉都好奇的练起了架势,同时更是不解的问道:
  “陈师父,你真的不介意太多人学走你的东西吗?这些老祖宗的东西,不应该是万金至贵的吗?”
  他本来一直叫陈希象公子,后来陈希象说既然是学拳练武,还是叫他师父更好。
  陈希象笑着对程辉道:
  “过去的师父们之所以藏一招,其主要原因是他这一身绝活,是他在这个世上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一门吃饭的手艺,有这身功夫,就有人来请他看家护院,或者保护军政重要人物。”
  “所以这些东西不能够被太多人学走,那样他会没了饭碗,就算收徒也留一手,害怕自己老了之后,徒弟不孝,老年无依。”
  “我却不一样,而今时代,我既不靠他吃饭,也不担心别人学走我的东西,反过头来打我。”
  “既是如此,这些宝贵的东西,我当然不需要藏着掖着。”
  程辉多少明白了。
  这就是陈希象和别人的不同了。
  如果你也能坐拥百亿身家,几辈子不愁吃穿,当然不用担心这些东西了。
  曾经有个人问过他一句话。
  当你有一天衣食无忧,有很多很多钱的时候,你会不会开始想着去做一些更有益别人的事情。
  程辉觉得那得他很有钱很有钱再说咯。
  所有的物质需求如果都能满足他,那他当然也愿意咯。
  所谓“穷**计,富长良心”。
  但他并不清楚,陈希象绝不仅仅是因为“家境富有,所以才无私大度”。
  只是他的作为,没必要和别人解释的清清楚楚。
  关于香火和传道。
  他要彻地推动一个全民练武的良渥环境出现,单单开拳馆还不够,现在练武的都还只是属于私下的爱好者,最好是能举办属于国术的职业比赛,令其衍生出一系列的练武之人饭碗。
  过去人练武,是为了有一手绝活当家护院,挣口饭吃。
  现在的安保系统,让看家护院的活已经做不了的,但却有了一种新的行业,那就是职业比赛。
  就如同电竞游戏一样,有线下武馆,还有线上比赛,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远在港口的陈希象并不知道,国家已经有一批大佬嗅到了他所带起的这股中国武术风潮,因为奥运会特殊时期的原因,大佬们准备给他再推一把,让武术更加火爆,好将之展现给世界民族之林的众多友邦。
  这等于是无形之中帮了陈希象一个大忙。
  他的传道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全民练武时代”的到来。
  国术馆中,教徒是从最基本的教起。
  所有人过来都是先站桩。
  站桩之后,陈希象还会亲自讲解药方培元的重要性。
  内家拳养练是一体的。
  武人的桩功和其口口相传的一张特殊药方,更是分不开的。
  要想功夫出的快,除了要下苦功,还要有足够的营养补充。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家的底蕴,可以用最高级别的药材,针对普通人,他适当的调换了其中的一些平价药物,药力不强,但胜在温和,可以长年服用。
  连远在龙虎山上的余一水,都专门跑到港口来了。
  陈希象摇头笑道:“你没必要大老远跑过来,港口毕竟小,等这三家武馆初具规模之后,我还是要回内地的。”
  余一水嬉笑道:“师弟啊,我是练功心切啊。”
  有句老话说得好,“师父一句话,胜过万卷书”。
  虽然陈希象将完整的拳谱和药方都给龙虎山留了一份,但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练武,也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
  所以真正能成材的人,必定都是师父耳提面命,一句句话教出来的。
  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比看著书学更容易太多了。
  余一水早早就开始练拳了,不过他资质确实不太好,半年还没能打开第一张弓。
  陈希象特地给他写了一张新的药方,让他在恶虎桩的其中十八个动作上的功夫下的再多些,最晚半年,应该就能打开手臂上的第一条大筋了,摸到劲力的感觉。
  余一水如获至宝。
  他得了药方和指点,也不着急回山,就在这边住下了。
  接下来这几天,所有徒弟都能看到了师父在练一种新的东西。
  那是手拿一杆大枪,脚下放着一个水盆,围绕着其走路,伴随着大枪一抖一抖,陈希象浑身毛孔都舒张开来,一脚一脚踩得场馆地面轰隆发响。
  呼!!
  呼呼!!
  伴随着大杆的抽、挑、翻、卷……
  呜呜呜~~
  陈希象四周的空气都被抽爆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