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位面游轮 (横空日月)


  翻看着自己的笔记,再一次感受了一把自己强悍的记忆力,陈堪想到:“看来现在可以开始做那件事情了。”
  陈堪在当年读书的时候就立下一个宏大的志愿,就是研究宋代的交通道路情况,出一本著作,也就是所谓的“交通图考”。
  一个时代的交通情况对于这个时代每个地区影响都是巨大的,交通情况可以响到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基本上会影响到任何一个领域,对于了解一个时代很重要。
  但是这个工程真正做起来,很复杂,很难。
  打一个比方,这就像侦探破案,侦探在破案前要掌握这个案情的所有相关信息,搞清楚相关人士的关系、线索,即使再小的细节都不能放过。
  在这个研究中,学者就是一个侦探,学者要穷尽关于这个朝代所有的资料,一个朝代,那是几百年的时间,相关文献浩如烟海,可是你想“破案”,就必须去做,遗落了哪怕一个小证据,都可能导致你的推论出现偏差。
  而侦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得到某些错误的线索,被干扰破案思路,甚至将案件引向歧途,一个高明的侦探会经过缜密的思考和推理,然后排除那些干扰性的线索。
  做这个研究也一样,那些资料的记载肯定是有错误的,毕竟是人写的,学者就要进行推理、判断,像是侦探一样,因为真相只有一个,看透事情的本质,找出错误,不过一个侦探面临的线索能有多少,顶多几十条,可以完全记在脑海中。
  但是历史学者面临的却是浩如烟海的文献,哪怕是得出一个小小地推论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在清代,有些学者仅仅就为了考证一个字的真伪,会写上三四十万字的著作,这个流派叫做“考据学派”。
  最为人熟知的案例就是《红楼梦》,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但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点,很多人以为是曹雪芹“烂尾”了,一直到了近代,胡适等几位大师就像是侦探一样,在浩如烟海的相关文献中寻找,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红楼梦》后面四十回是由高鹗续写。
  这只是考证一本《红楼梦》,也花了胡适几位大师几年的功夫,这次陈堪要做的是整个宋朝的交通情况,这是一个复杂无数倍的课题。
  在这方面的研究,现在真正做出来的只有唐代的交通地图考,是严耕望先生前后花费了四十年的功夫写成。
  陈堪有着一颗传统读书人的野心,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读书人,最大的野心就是所谓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
  现在学术界公认的,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王阳明,其他的无论是孔子和曾国藩,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半个。
  这个“三不朽”中任何一个的想要达到都很难,难如登天,而这本来只是潜藏在陈堪内心最深处的野心。
  可是现在现在的陈堪不同了,他拥有超强的记忆力、逻辑能力和极佳的身体素质,这个野心自然开始觉醒了,可能不需要十年的时间他就能完成这个课题,之后争取将明、清的地图考也写出来,凭借着三个研究,陈堪的野心足以实现。
  说做就做,陈堪也不再迟疑,立刻将《宋史》拿出来,先从这最为基本的文献入手。
  整个晚上的时间,陈堪就在翻阅《宋史》和做笔记之中度过了,陈堪不敢保证自己真的能将所有的东西全部记住,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动笔。
  历史这个学科其实挺奇怪的。
  历史是一个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你说学这个学科需要好的脑子吗?
  好像需要,按照之前说的,要进行那么缜密的推理,脑子不好用怎么可以呢!
  但是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些历史学家,他们和高智商没啥关系,甚至有些脑子不好用,最出名的就是章学诚。
  现在中国各地都很盛行编修本地区的地方志,而地方志的师祖就是他,著名的“经世致用”也是他提出来的。
  绝对是史学大家,但他脑袋好用吗?一般,其实说一般还是客气的了,章学诚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连三百个字的文章都背不下来,读书是肄业的,他犯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他自己就说过自己的智商不行,他在作品中多次将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给搞错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搞历史研究,更不要说搞理论研究了。
  但靠着“烂笔头”,他写下了诸多的名著,成为“中国史学史”的开山鼻祖,而“史学史”这门学科就是偏向理论研究的。
  当然也出现过很多很聪明的历史学家,胡适、陈寅恪等等都是天赋秉异的天才,感觉很矛盾,但这就是历史。
  下定决心之后,陈堪的生活就更加的规律了,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生活,食堂、资料室、公寓。
  整天非常的忙碌,除了看材料之外,陈堪还要腾出一些时间来看电影,好在经过强化之后,陈堪现在不仅仅看书的速度快,看电影也很快,加速状态,陈堪也能跟得上速度,不用担心遗落重要的情节。
  陈堪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直到八月月底才结束,新的学期快要开始,系里面召开教职工大会,陈堪自然是要到场,同时也会安排陈堪接下来的工作。


第0194章 无处不在的潜规则
  在大学里面,老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老师,主管学生的学习,平时给学生上上课,负责学生的教学任务,平时给学生上课,而我们常说的教授、副教授大多就是这类老师。
  另一类是行政老师,他们可能学历也不低,但却不上课,专门负责一些行政事务,比如辅导员、院系书记,都是这类行政老师,他们有些类似军队中的政委,主要管理学生的思想。
  陈堪是属于前者,是教学老师。
  陈堪其实不是今年新引进来的老师,他半年前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了,和系里面的老师也已经见过面了,这次的教职工大会,无非就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领导讲讲话,没太多实际的价值。
  每个老师的任务、课表这些实际的东西都是直接发到老师手上,教学老师还会彼此之间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对于课表进行一些调整。
  “王教授,这个班主任平时主要是管理什么的?”
  教职工开完会之后,陈堪找到了王远主任,询问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情。
  系主任(院长、校长)要是严格按照划分应该是属于行政老师这一类的,可是却主管着学生的学习,也会上课,也有较高的职称,常常会被认为是教学老师的阵营。
  而且在国内,学校是少数几个校长比书记大的官方机构,在大学中,教学老师的地位一般也会比行政老师高,比如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实行“教授治校”。
  系主任、院长、校长一般都是圈子内比较有威望的教授担任,比如中师大的校长,是东方大学的一位博导,历史系的主任是众多老师的师兄,他们身上有教授的职称,拿着行政老师的工资,做着教学老师的事情,具体的身份比较难以定位的,一般都是教学老师的领头人。
  之前提过,中师大历史系不大,老师相互之间相处也算和谐,但只要有权利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山头,在历史系两个比较明显的山头就是书记为代表的行政老师和以系主任为代表的教学老师两个山头。
  而陈堪正在询问的这个所谓的“班主任”其实就是权利斗争的一个产物,否则普通大学哪里需要什么班主任,一般有辅导员就够了,在中师大历史系就有,而班主任是由教学老师担任。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学校就比较敬业,对学生很负责,陈堪就知道在北师大就有班主任,这是全校性的,连博士生都不能例外。
  “其实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平时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就行了,毕竟刚进入大一,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很多学生会很迷茫,不知所措,主要就是带着他们走好这段转型期就好了。”王远教授笑道。
  闻言陈堪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虽然这些职务好像和辅导员有些重合了,但对学生是好事,而且也不会耽搁自己太多时间,接下来又何妨。
  “对了,陈老师还有一件事,你是古代史方面的行家,我们的学生组织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学习小组,你看看能不能去给他们带带路,做一个负责人呢。”
  “古代史学习小组?”陈堪皱着眉头道,陈堪在大学时,他所在的院系也有这样的某某学习兴趣小组,陈堪曾经参加一次他们的活动,然后就没去了,那哪里是谈论历史啊。
  “是啊,是一些爱好古代史的学生自发组织的,之前一直都是刘老师带,他们主要就是讨论一些中国史方面的问题,陈老师有时间过去看看就行了,不用一直跟着,一个月也就三四次。”
  王远教授口中的刘老师就是之前中师大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史老师,是一位教授,退休辞职了。
  “那行,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会去看看!”听到是学生自发的,而且不用一直跟着,陈堪点点头答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