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道,“电视台怎么可能给我做节目,再说,我也掏不起那么多钱啊。”
贾厅长笑笑:“不用你掏钱,我们可以协同电视台,给你们这个颁奖晚会做一期节目,电视台也是有弘扬中华文化工作任务的吗。当然,细节工作就需要你和电视台沟通了。”
又是一个惊喜啊。
如果弄这么一场节目,将形式弄得亮眼一些,肯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从文化厅走出来,秦观感觉脚步都是轻快的。
当然,秦观也答应下来,以后每年都会组织一场科举考试比赛,而且明年的规模会更大,到时候,会和文化厅甚至浙省政府直接挂钩,一起举办,肯定会比这次办的更有声势。
举办活动肯定会花钱,到时候估计没有一千万下不来,不过秦观愿意花这个钱。
主要原因是,他现在可以拿出这个钱来。
随便在异时空位面拿回几块玉石,就能换回几千万上亿。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既可以宣传他的软件,又可以捞到一笔政治资本,这才是秦观最看中的。
这东西有时候比护身符管用,就算秦观没用,秦家也会用到,秦观不会自私的独立出来,秦家好了对他也更有好处。
秦观找来浪潮科技和广告公司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将今天的事情和他们说了,这两拨人也非常惊讶。
冯敏说:“秦先生,如果这款软件能和政府挂上钩,那绝对是一件好事,虽然现在这款软件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可是附加效益却有很多,我想只要好好运作,明年就可以开始赚钱,先预祝秦先生发大财。”
秦观摇摇手,“三年之内,我不着急用它赚钱,不过一定要运作好,最好将他做成国内最好的古文学类软件。”
冯敏道:“应该没问题,在这方面,您这款软件是独一份,市场上没有竞争者,而且现在您的口碑打出来了,其他人再想追也追不上了。而且说实话,如果不与政府合作,这样的软件还真的没有什么赚钱的前景。”
冯敏看着秦观,以前她觉得秦观是一个有钱无脑的富二代,现在看来,人家背景深着呢,软件上线立马与政府合作,这年头,还有和政府合作更赚钱的吗。
至于广告公司那边,秦观再次提出一系列要求,主要是与电视台沟通,将科局比赛最后的评选弄得更吸引人,更轰轰烈烈点。
时间在忙碌中过去。
这天下午,秦观开车来到萧山机场。
秦观走到5号候机大厅,一眼就看到了徐青兰,徐青兰身边站了不少人,有徐父徐母,还有徐青兰的几个好朋友。
秦观走过去,众人也看到了他,秦观对着徐永志和清兰妈妈喊了声叔叔阿姨。
其他人和秦观打了招呼,都退到了一边,给他们两人一个空间。
徐青兰看着秦观,眼圈有些发红。
“观哥,你还记得我生日那天你说过的话吗。”
秦观点点头,“记得。”
“那到时候一定要来找我哦,不要让我等太久。”
“我肯定会去的。”
“有时间我给你打电话,你不许嫌我烦。”徐青兰嘟着嘴撒娇道。
“绝对不会。”
“你送我的那幅书法我带着了,那首诗我背下来了,不过是背诵的‘彼美清兰,洵美且都’。”
秦观笑笑:“清兰本来就是个不同寻常,美丽又漂亮的好姑娘。”
徐青兰露出笑脸。
就在这时,机场响起广播,“飞往美国的A818航班准备登机……”
听到这个声音,清兰身子一颤,刚刚的笑脸立刻变成了惆怅。
徐爸徐妈走过来,轻声说道:“兰兰,该登机了。”
徐青兰点点头,一众人拿着行李往检票口走去,行李放在传送带上慢慢滑进去,徐青兰拿着登机牌,刚要走过去,突然停住,大步往秦观这边跑来,一把扑进秦观怀里,一边哭泣一边说道:“观观哥,你一定要去找我哦,一定要去啊。”
秦观缓缓伸手抱住徐青兰,用坚定的语气说道:“我肯定会去的。”
徐青兰流着泪登上了飞机。
秦观忽然想到某人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又能遇到几个爱你的人。如果你遇到了,要倍加珍惜这份爱。”
第134章 全国人民帮作弊
科举比赛举办的轰轰烈烈。
浙省卫视举办了一场“科举考试”总决赛加颁奖晚会,将之前选出来的10佳题,现场由十几位古文教授进行评比投票,票数最多者,获得第一名。
五道经义题,有三道被来自南开大学、北师大和北大的三位古文硕士夺取,有一道题被一名来自美国的华裔夺得,最后一题,被一名乡村教师夺冠。
在颁发奖金和奖状时,那名乡村教师有些激动道:“我在贵州一所乡镇中学任教,已经做了20年教师,教的就是语文,我喜欢古文,也喜欢儒学,真没有想到我能拿其中一道题的冠军。”
“我们学校的条件不好,这20万,我准备拿出10万,给孩子们买一些教学器材什么的,我自己留下十万,我准备将自己的房子翻修一下。”
说完,这名中年教师露出朴实的笑容。
秦观当即表示,这笔钱就是奖励个人的,他愿意再拿出一笔钱,为那所乡村中学添置一些教学设施。
诗赋题冠军,竟然被一个女孩子夺得,这个女孩子岁数不算大,今年只有18岁,可是做出的那首赋却锦绣华丽而又大气磅礴,如果不看到本人,绝想不到是这样一个小姑娘写的。
两道策论题是大奖,一道题由复旦大学第302班集体获得,是的,这道策论,是他们集体完成的。
一开始还有人异议,这种科举考试,怎么能由一群人来完成呢,考试应该按照古代的那种正规模式来。
后来秦观与一群教授研究后,做出最后决定,这毕竟不是正规的科举考试,就算是诺贝尔,不也有几个人研究同一个课题而共同获奖的吗,这种形式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也立下一个规矩,以后再举行科举考试,经义和诗赋,只允许单人申报,策论可以单人也可以多人申报。
第二道策论题,是由一位来自新加坡80多岁的老先生获得,老先生此前曾是台北清华大学的古文教授,功底非常深,用一个月时间,磨出了这篇策论。
就这样,大中华区第一届科举考试,轰轰烈烈的落下帷幕。
领导很满意,这次活动确实有效的起到宣传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又起到了宣传浙省的作用,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很多人的目光,这件事情报上去,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夸奖。
秦观也很满意,他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虽然花了不少钱,可是能够让全国人民一起帮他来作弊,还有什么比这更爽的呢。
距离穿越回去的时间还有半个月,秦观准备用这段时间,将这些第一名的答题好好领会一下,祛除不合时宜的内容,让文章变得更加圆润通透。
其后的一段时间,秦观除了回家两趟,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答卷事业中,在将一道题雕琢好后,他就仔细的在试卷上抄好,绝不留下一丝瑕丝,他要将这次考试做到完美。
而且秦观还觉得之前使用的馆阁体,字形虽然不错,可是略显呆板了一些,这次他又改变了一种字形,与原来的大不相同却又更加美观的字体,文征明小楷。
就这样,秦观用了三个月时间,花费近千万,利用全国力量来给他作弊的一份科举会试答卷,终于完美出炉了。
在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都有种错觉,觉得这份试卷在闪烁着金光,十分耀眼。
一切准备就绪,系统时间也已经差不多了,秦观拿着试卷和手机,用意念沟通系统,刷的一下,穿越回了古代位面。
其实他想着带更多东西回来,比如他买的那几把剑,或是一些值钱的东西,可是他现在身处科举贡院,他进来的时候可是被仔细搜身过的,如果身边突然出现一大堆东西,他会死的很惨。
所以这次只能作罢。
外面传来清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响,耳边传来旁边一位考生磨墨的声音,远处有人咳嗽了两声又马上归于平静。
秦观回到金陵贡院考场,这里依旧进行着紧张的科举考试。而秦观却放松了下来。
他摊开一张草稿纸,想了想第一道经义题,写下题目后,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写起了经义,不多时,两名巡场官员从前面甬道走过,瞅了瞅秦观,没有发现任何情况,继续往前面走去。
中午,秦观吃了一个面饼,又要了一壶热水,下午继续在草稿纸上答题,一直到傍晚。
秦观上了一趟茅厕后,准备犒劳一下自己的肚子。
拿出火锅往里面添上木炭,不多时火锅烧开,秦观已经调好了一碗麻酱小料,夹起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在火锅里涮了涮,捞出在小料里轻轻沾了沾,送入嘴里。
真香!
味道说不出的美。
秦观吃的爽快,这股味道很快飘散开去,那些只能啃干粮的考生,很多人咽了咽口水,心里馋的想骂娘,可是又不敢出声,考场大声喧哗也是违规,严重了会被叉出去取消考试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