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不等秦观说话,就自顾自的说起来:“想来大人组建厢军,是为了雄州的安全考虑,就像上次辽国进犯我州,我们当时连组织百姓撤退的人手都没有,后来据城而守,我们也只有一千多人站在城墙,如果辽军真的攻城,我们连保护雄州的实力都没有。”
“既然大人有办法养军,那我们干脆多招些人手,最起码把原来胡元发那一军空缺的人手补齐,到时候就让这些人,专门负责杂役,至于那一万人,可以专门作为军士培养,您看如何。”
“就算暂时凑不齐整套的武器装备,咱们先每人发一杆长枪,以后慢慢想办法。”
秦观笑了。
看来这徐通判不是不想招人,是怕养不起。
现在有秦观的话,他比秦观还想要人。
“徐通判,招收厢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可以给你一句话,你能招多少,我就可以养多少,钱的事情不用发愁,我来想办法。”秦观道。
徐通判脸上的笑意比秦观还浓:“如果真的能不为钱发愁,那我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其他的事情,完全交给我就可以。”
接着又讨论其余流民的安置问题,厢军只招收青壮,他们的家属,那些老幼妇孺也必须安置,这批人的人数更多。
秦观道:“我的想法是,将那些不符合入厢军的人,组成劳作队,可以修路修城赚钱糊口,不过修路修城不急,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房子。”
“我准备由府衙出资,在城内选出一块合适的地方建设成排的房子,安置这些厢军家属和流民居住。”
徐通判皱皱眉,说道:“地方好找,我们还预留了一些土地,可是盖房子的投入也不小。”
又是钱的问题。
秦观道:“这笔钱不是白白花出去的,第一可以稳定厢军军心,第二可以安置老幼妇孺,第三,这笔钱是可以收回来的。”
徐清疑惑:“大人是说修好房子卖给那些流民吗,可他们没钱啊。”
“没钱可以按揭还款吗。”秦观道。
徐清不明所以,问道:“什么叫按揭。”
秦观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月交一笔房租,过多少年后,这房子就属于他本人所有,我们府衙算是房贷,只不过我不准备赚钱,甚至还准备补贴一部分进去。”
徐清想了想,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大人这个方法好,这件事情也交给我去办就好。”
可是紧接着,徐清又皱眉说道:“我估计,建好这些房子,只需要两个月,可是后面这些人应该以何为生呢,我们雄州现在也不需要怎么修建。”
秦观道:“我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今后的活计了。”
徐清赶紧问道:“什么活计?”
“还记得那个买了秀珑山的豪商吗?”秦观道。
“自然记得。”
徐清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人。
“那人昨天过来拜见了我,说希望能够修通雄州城到秀珑山的路,我测算了一下,这段路大概16里长,两车并行的大道,让他留下了两万贯钱,多退少补。”
“而且以后或许还会修山里的石板路,这够不够那些人做上一两年的。”
徐清又笑了,“够了够了。”
第189章 收获民心
流民的处置,算是如今雄州最紧要的事情,秦观给出了解决办法,至于具体操作,徐清这位能官完全可以好到最好。
按照徐清的话说,他不怕做事,就怕没钱。
而咱们的秦大老爷,那真就是不差钱的。
这两个人的组合可谓完美。
秦观与徐清又说起其他事情,秦观道:“现在雄州还有一件事情,关系到雄州所有百姓的生活,那就是粮价。”
“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处理,那些大粮商可都是雄安郡王的人。”徐清说完看着秦观。
对上次秦观虎头蛇尾的行动,其实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尤其是后期又传出那样的传言,他怀疑秦观是否与雄安郡王达成了某些协议。
“雄安郡王那边我会处理,至于府衙这边,你派人管理做好相应的工作,不止是粮价,其他商品价格也要压一压。”
徐清点头表示明白。
徐清准备告辞,站起来走了两步,迟疑了一下,转身对秦观问道:“大人可是真的懂修仙之法?”
秦观摇头笑笑:“那些乡野传言你也相信。”
第二天,雄州府衙贴出公报,开始招收流民入厢军,这些流民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报名者踊跃。
同时,另一批差役在招收劳作队,12岁以上60岁以下,男女不限,而且公告中写明,劳作队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这些流民自己盖房子。
同时官府也公布了按揭还款的方法,每月缴纳30文房租,连续缴纳10年,以后这栋房子就归个人所有了。
相当于10年花三贯六百文,买一套房子。
贵不贵,真的不贵。
每月30文,还贷压力也不大。
很多人大呼仁政。
第三天,府衙再次发布公告,雄州境内全面调控粮价,粮价不得高于大原城的10%,其他商品等同。
老百姓最关心什么,自然是商品价格,这可是根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原来雄州的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这些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他们自然愿意商品价格降下来。
以前雄安郡王垄断雄州经济,抬高物价大肆搜刮百姓钱财,又怎么可能轻易降价呢。
很多人看到这个公告,还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跑到粮商那里,却发现今日粮商的粮食价格公告牌已经换了,昨天一石粳米还一贯七百文,而今天却变成了一石米一贯一百文,整整降了三成半。
有人又去其他商品查看,发现所有商品都下降了价格,而且降得还很高。
很多人奔走相告,喜笑颜开。
“她二婶子,今天怎么买了这么多粮。”
“粮食降价了,现在一石杂粮只要650文,比之前少了300文呢,而且敞开供应,买多少都行,我怕再涨价,所以多买一些。”
旁边一个男子说道:“官府公告说,不让那些粮商随便涨价,怕是以后他们不敢再乱来的。”
“谁知道呢,多买些再说,说起来啊,咱们这位知府大老爷,还真是有本事呢,那些粮商可都是雄安郡王的人,这不也乖乖降价了吗,要是秦大人早来几年,咱们就不用这么吃苦了。”
“是啊,秦大人可是给咱们谋了福了。”
旁边有人道:“秦大人那是仙人下凡,雄安郡王敢不听吗,没准啊,现在雄安郡王见到秦大人,都要下跪口称师傅呢。”
所有人大笑起来。
那二婶子背着粮食,脸上全是笑容,听到这话说道:“不管秦大人是不是仙人转世,只要他为咱们百姓着想,那就是圣人,你们说是吧。”
“对,对。”
一个降价,让秦观收获无数民心,现在全雄州的百姓,都在口口相传秦观的好,已经有从仙人往圣人的方向发展了。
就在整个雄州一片喜庆的时候,有一队百多人的骑兵队伍,正在快速向着雄州城赶来。
百人马队跑起来,在路上扬起滚滚烟尘,到了雄州城下才减缓速度,雄州城内出来十几名士兵上前阻拦查看,马上一名顶盔带甲的武将喝到:“我乃是河西省府府兵游击将军窦冲,速速带我去见雄州秦知府。”
那名守城小校一听是省府来的,还是一位游击将军,又看到队伍里有穿着官服的官吏,不敢怠慢,头前跑着带路,一队人快速来到雄州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的衙役一听是省府来人,来的还是一名游击将军和一名巡抚长史,赶紧进去通报,不多时出来,请两位进去。
这名长史和游击将军进到府衙后堂正厅,见到正坐的秦观,那名长史微微行礼后,板着脸说道:“秦知府,巡抚段大人派我来,问你为何要派兵抓捕雄安郡王。”
秦观心里明白,看来这是宋克的钱起了作用,巡抚段仲秋来给自己找麻烦了。
秦观脸色平静地说道:“有二龙山山贼劫官府粮车,被抓住后交代乃是雄安郡王指使,所以我去叫雄安郡王前来对峙,至于说抓捕,却是谈不上的。”
这名长史和游击将军对视了一眼,好像和他们来时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那名长史道:“只凭一名山贼的口供,就派兵抓一名郡王,秦知府是不是太草率了。”
秦观脸上带笑,用淡淡的口气说道:“雄州知府自有缉贼捕盗的权利,有人交代出事情涉及到雄安郡王,我作为知府,派人叫他过来查问明白难道不正常吗。”
“如果不是他指使的,当面对峙把事情说清楚不是很好吗。”
那名长史看了看秦观,说道:“秦知府,我这里有巡抚大人的命令,请您查看。”
说着递给秦观一份文书。
秦观拿过一看,竟然是案件移交的文书,让雄州将那个山贼交给省府,这件案子由省府处理。
秦观心中好笑,有耍起这种手段了。
秦观将文书看完,放在一边,淡淡说道:“可以交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