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时光流逝,让于易峰等人的心中,也开始急迫了起来。什么20年的安全年限,全都是估计出来的,谁都不知道具体的数字。
15年并不算太短,已经能够出现许多变数了。
新人类虽然已经有了一颗战星,但仅限于初步开发,让它能够动弹。武器系统,几乎全都是安泰克文明残留下来的。内部的核心区域也没有大规模地建设,算上安泰克文明的遗留设施,可以说……顶多开发了20%。
现在的实力,面对三个安泰克文明一样的军队,还可以勉强战斗一番;面对白矮战星,就是被吊起来抽打,不能够反抗的那种……
“尽早离开才是头等大事。”于易峰缓过神,微微叹了一口气。
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划逃跑
于易峰又说道:“240座高塔,已经能够进行行星级别的曲率引擎驱动。刚刚的测试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已经有能力离开这里了。”
“如何掩盖行星离开的痕迹呢?我们应该去往哪里呢?”
这两个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一艘普通飞船的离开,是悄无声息的。但一颗行星就不是如此了,巨大的引力波动,在引力探测设备中,非常显眼。
“启动如此巨大的‘半成品’曲率引擎,会留下暗物质紊乱的痕迹。”一位专家率先站起来说道。
这种痕迹,就如同森林里边的某些脚印一样,并不算特别清晰,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平静。
但它们,总归是存在的。
根据这些痕迹,可以判断出行星的运动方向,从而进行拦截。
另一方面,超光速运动,因为观测角度的不同,并不是不能观测到,只不过是信息滞后而又混乱。
这一点,在这些年的天文学观测中已经有了很好的验证。人们曾经观测到过多次的超光速现象。
“一艘超光速运动的飞船,如果在它运动方向的正后方观测,无论是通过引力波还是光子手段,都可以看到它的远离速度,依旧是光速……注意了,并不是不能观测到。”
“……结合暗物质以及热辐射的痕迹,敌方如果及时来到这里,依旧可以推断出我们逃跑的方向。虽然只是方向,但如果有一颗白矮战星,按照同样的方向,突然跑到了我们运动的正前方。一发重力炮,就能把我们从超光速环境中炸出来!”
“我们的曲率引擎并没有完全完成,最高速度,只有三倍的光速,并不快,跑不了非常远的距离,也不可能抵挡的了重力炮。”
一位这方面的专家,在屏幕上罗列出了曲率航行的各种限制。结合这些条件,所有议员的心中都是有些微微紧张。
人们逃跑的最后一道难关,不好过啊。
于易峰也是如此,时间已经流逝了大半,一想到未知的敌人很可能正在路上,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都已经到这一步了,如果真的翻了船,可就是一种罪过了……”他心中暗暗想着,盘古号的声望,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已经大幅攀升,可以说是新人类的一种工作支点。
一艘飞船的体积小、质量小,也没什么引力波,飞出一光年外,就不能被观测到了。但是一颗行星,这些痕迹都是比较明显的。如何掩盖引力波、热辐射以及暗物质的痕迹,是宇宙级难题,新人类暂时没有办法做到。
讨论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开始苦思冥想。
过了一阵子,于易峰皱着眉头,率先打破了沉默:“就算只有3倍的光速,不能够跑的很远,我们也需要尽快离开,待在这里是必死无疑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着不停地转变方向,试图甩掉对方,变换的方向越多,这种痕迹就更加混乱。至少,敌人现在还没有出现,我们应该还有时间。”
话虽这么说,于易峰还是觉得不保险。虽然超光速运动很容易逃脱追击,但他们在这里讨论的,追求的,是100%的成功率,也是民众的绝对安全。这种常规的规避方式,并不能说是绝对安全。
就算给人类5年的逃跑时间,也只能逃出15光年的距离。
对于一艘普通的飞船,这个距离已经足够安全了,但对于一颗行星,还是远远不够。
仅仅15光年啊……
谁都不知道白矮战星速度到底多块,重力炮到底有多强,能够波及多大的范围。一旦被逮到,说不定整个文明,都会有巨大的危险!
这个问题像一朵乌云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久久的挥之不去。
正因为一直没有解决安全性问题,所以整个诺亚号,一直没有迁移到“盘古号”战星上。这完全就是时刻准备着逃跑!
“等一下!”
突兀说话的是兰波博士,“我想到了一些办法……”
“第一,是利用超光速运动带来的信息紊乱。我们可以专门设计一种方法……”
新人类的引力波望远镜运行了这么多年,也曾经观测到过各种稀奇古怪“运动”的行星飞船。包括各种长长的“面条”引力源,还有各种倒着飞的奇怪现象。
这种场景,就是因为“超越光速”的运动引起的。
从超光速运动方向正后方观测,会发现飞船的速度依旧是光速。这一点大家都很好理解。
从运动方向侧面观测,因为角度的不同,情况略有一些复杂。有时候会看到各种不连续的点,慢慢连在了一起,如同面条一样分成了好几段。
甚至同时出现了好几根“面条”,它们有的在前进,有的后退,就如同蠕动的虫子。
又有时候会看到“面条”不断地拉长,拉长,拉出几光年都有可能!
当然了,站在超光速运动的正前方,看到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没有办法直接观测到这种运动,信息是大幅延后的。这种状况,新人类已经遇到过好几次,偷袭安泰克文明的时候,就是利用这种情况。
“引力波的速度与光子相同,作为一种光速传递的信息,情况类似。”兰波博士比划着双手说道。“我们在六百年的时间里,曾经有6次,观测到超光速的行星级飞船,有2次因为数据的大幅混乱,难以判断运动方向,对方的引力源长度竟然有几光年……还有3次出现了判断上的歧义,可能有好几个方向。”
“还有最后1次,是可以明确判断出的。”
“由此,我们可以设计一种专门的运动轨迹,以扰乱对方的观测。至少在解数学方程的时候,要出现多个特征解……”
“对方来到这里,肯定会在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进行观测,只要不让他们太舒服地知道我们的离去方向就行。”
这一番话倒是非常实在,设计一种扰乱视线的路线,比胡乱拐弯,更加理想。
许多数值方面的专家也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正在评判对方可能来临的时间,以及不同航行轨迹下,可能观察到的景象。
紧接着,是天文学家汤姆逊教授的发言:“我在8.9光年外,观测到了另外一颗类似于水星的星球。其质量数据,略微少于我们的这颗战星……差距不超过3%。这一颗星球,是否可以误导前来的敌人呢?”
“……我认为,可以用大量飞船的普通引擎,伪造暗物质的紊乱痕迹。与此同时,将我们的设计逃跑路线,尽可能向那一颗星球靠拢。”
众人沉默了一阵,这一个方案,怎么说呢。
这种模仿,或者说让对方“误以为”,其实非常困难……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口分割
这颗看上去质量类似“盘古号”的星球,具体名称是“GXA112339”。它有着非常稳定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方不傻,就不会“误认为”。
有一些科学家倒没有泄气,一人一句地补充着:“靠过去其实没错。对方怎么也会调查一阵子,能拖延一点时间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对方大概率在‘盘古号’目前的位置,以及那颗星球的位置进行观测。我们可以设计一种专门的撤离路线,以这两个观测点为核心,进行误导。”
在多个不同的地点,进行观测,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解,这一点是肯定的,就如同多元方程组中,多了一个方程式一样。
当然了,跑到不同的地点,肯定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这也是追踪时候的一些矛盾。
这已经是一次数学层面的较量,于易峰听到后边几乎是云里雾里。反正,他听出了一个结论:只要对方在这里,以及那颗星球的位置,进行两次观测,很可能会被误导。
还有一些专家建议,新人类可以一边逃跑,一边将其余的曲率引擎建设完毕。
“如果将360座高塔建设完毕,至少能够达到6-7倍的光速;如果将星球的自转停下来,理论上能够达到8-10倍光速。”
“8倍光速,听起来比3倍快得多啊!”
不过这个方案,带来了大量的安全性问题。
金属星球在曲率航行的过程中,星空港口将全部处于关闭的状态,所有的飞船是不能够自由进出的,如此一来人们的工作效率会大幅降低。
还有一部分金字高塔顶端的工程,会触及到曲率泡,必须要在脱离曲速的时候完成,这也是一个问题。
相似小说推荐
-
末世之恶魔领主 (心凉奈何) 创世VIP2018-05-09完结以恶魔之姿,横扫苍天,残暴、冷血、嗜杀,挡道者男女平等,通通拍死!嚣张、孤儿、争霸流、位...
-
重生之大猿王 (执尔天下) 起点VIP2018-06-03完结重生成猿猴,修国术练魔法,收集信仰点燃神火……西方元素浓烈,不喜勿入!!!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