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刚笑了,“人类遇到了最强大得竞争对手,他们统治了地球数十万年,习惯了唯我独尊,但是现在他们要为夺位统治地位而斗争了,不过,我看他们得大脑潜在开发得空间还很大,至少我还没看到极限。”
一个男孩正在用眼球飞速得操纵着系统,他的目力所到之处,计算机投射出来的画面变幻不定,仿佛能够读懂他的心思似的,刘卫平看得呆了,赵勇刚看到他吃紧得表情便解释道,“这是最新得操作系统,是在你脑波技术得基础上开发的,量子计算机对人类脑波的的解读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另劈蹊径对人类肢体语言和生物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起到类脑波解码的效果。”
“哦,对了,教授,你们在贝加尔湖底有什么发现没有?”赵勇刚突然转换了话题,刚才赵勇刚在给刘卫平补上半年来的外部环境数据的时候,没有忘了告诉刘卫平当前紧张的局势,没想到刘卫平岔开了话题,赵勇刚不得不提出了他最关心得问题。
“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刘卫平的回答很干脆,他怕赵勇刚不相信,干脆将自己的记忆数据也打开了,可他做了个手脚,将贝加尔湖底地震后面的数据统统都加了密隐藏起来。
赵勇刚十分失望,“共青城这样撑不了多久的,要么投降,要么被秦盛荣消灭。”
“勇刚,我会尽我所能来帮你的,你放心!”智人之间的交流短暂但信息庞大,短短几分钟内,赵勇刚和刘卫平已经互换了所有的信息,“不过我想现在去一趟全苏无线电研究所遗址。”
“全苏无线电研究所,为什么要去哪里?研究所已经重建了。”
刘卫平一阵失望,但是他不死心,“重建,重建什么?”
“克隆人工厂,现在克隆人技术已经解禁了,基因编程也是合法的,我们不但需要大脑开发程度更高的人类同伴,也需要更强壮的人类同伴。”
刘卫平似乎并不关心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原来那些烧毁的设备在哪里?我想去看一看。”
这时候一旁的韩冰斌插话了,“你说上个世纪的那些破铜烂铁吗?共青城的电子垃圾没有办法运送到贵屿处理,只能就地消化,统统都在远东堆场,这些垃圾连拆解的价值都没有,你去的话估计还能找到。”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远东堆场 刘
卫平的决定让在场的人非常失望,赵勇刚好不容易获得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智人,本来指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应付共青城艰难的局面,但是刘卫平似乎对当前的局势毫无兴趣,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远东堆场,连赵勇刚也搞不明白他这个通信专业出生的老师为什么对上个世纪的无线电研究成果这么专注。
马克西姆在贝加尔湖兵败而归让赵勇刚等人只能决策发展低温超导技术了,这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共青城不过是弹丸之地,一座太空电站的能量可以让共青城的等离子碉堡运转有序,可再也无法支撑共青城更大规模的开发了,难道是束手待毙?赵勇刚不愿意认输,共青城内的那些正在加速进化的人类也不愿意。
刘卫平还是决定亲自前往远东堆场,赵勇刚给他恢复了皮诺生物打印出来的身体,他继续化身一个矮老头,只身到了远东堆场。远东堆场就建立在阿穆尔河边,本来是阿穆尔河上水运集装箱的中转堆场,阿穆尔河水运停航后,中转堆场也废弃了,随着赵勇刚等人涌入下狭小的共青城后,日益增加的电子废弃物无处堆放,远东堆场天然成了好去处。
在韩冰斌的设计下,远东堆场完全模仿贵屿的电子垃圾处理工厂,从分检生生产线到拆解粉碎生产线一应俱全,少量的智人在堆场中值守,源源不断的为物资匮乏的共青城输送回收再利用的原材料。
进入场区后,值守的智人已经识别出了刘卫平的身份,他再共青城拥有最高权限,没有什么地方能够对他关闭。在远东堆场管理计算机的帮助下,刘卫平很快找到了从全苏无限电研究所运送来的电子垃圾柜代码。
堆场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电子垃圾集装箱,一层又一层码在一起,朵码机器人在一起中来来回回穿梭不停,按照制造原材料将他们分门别类的码成一个个小方阵。当刘卫平给朵码机器人输入他获得的电子垃圾柜代码后,朵码机器人伸出两个长长的叉臂,不费力气的将刘卫平举了起来,很快将他送到了一堆红色的集装箱前面。
朵码机器人轻轻一举将他送到集装箱顶上,从集装箱发出的无线频率来看,刘卫平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要找的目标。朵码机器人输入了集装箱密码,里面杂乱无序的散落着各种电子管和示波器,刘卫平扫描了其中的几个零件就已经分辨出这些都是属于他第一次到全苏无线电研究所所看到的设备一部分。
刘卫平急切的想再次看到全苏无线电研究所中泽尔多维奇所试用的设备,当他的主机中断运行半年后,重新找到这些零件的时候,刘卫平显得并不那么急切了。朵码机器人已经离开集装箱又开始处理源源不断运进远东堆场得电子垃圾,留下来了刘卫平一个人。
刘卫平小心得将集装箱里所有得电子垃圾摊在了地上,他稍微摆弄了几个电子管、继电器,他尝试着将这些设备组合起来,试验了几个钟头后,刘卫平彻底放弃了,这些电子管要么残破不全,要么就是遗失了关键部件。
但是刘卫平摆弄了一阵后找到了新得办法,他一接一个的将集装箱里面的垃圾器材扫描进了他体内的量子计算机,不到半天的时间,他的主机已经给数十万个残缺的部件都编号建立了档案。
接下来,刘卫平就像是石化了一般,在他的主机内尝试着将数以万计的电子部件重新组合排列测试。只有他自己能够看到,一台上个世纪的老式计算机正在他的主机内用虚拟电路的方式建立起来。
好像集装箱里的电子垃圾并不是这架老式计算机的全部,一定少了什么东西,也许是在变异北极熊攻击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收毁坏了,刘卫平还保留着这段记忆,他没有多花时间区寻找丢失的电子部件,他根据计算电路的知识储备很快补上了残缺的部分。
刘卫平的构建速度越来越快,庞大的电子计算机慢慢的成型了,刘卫平渐渐看出了门道,他一阵后悔当初在全苏无线电研究所没有看出门道来,泽尔多维奇试用的正是模拟计算电路。刘卫平没一会儿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他第一次去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计算能力有多低下,这一切都要因为是在北加尔湖底所看到的那台奇怪的机器,正是在那台机器内看到了电子管模拟线路,刘卫平现在才能马上看出泽尔多维奇的设计。
电子管模拟计算机,脑波,通古斯大爆炸,神秘合金。刘卫平将这些元素紧张的放在一起组合排列,尝试着各种可能性。突然,他想到了在贝加尔湖底记录到了那段电波,他不敢再计算后面的可能,刘卫平中断了所有的推测,他要做一件事情,马上就能验证他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假设了。
刘卫平开通了模拟器,他在自己主机中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开始工作了,一个控制输入系统的电子管一明一暗,刘卫平知道他在提示自己置入输入端信号。刘卫平不再犹豫,他将自己采集到的贝加尔湖底的那段电磁波输入进了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
尽管是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可里面的工作程序还和真的一样,就见大大小小的电子管接二连三的亮了起来,从终端纸带上面一个接一个的数字被打印出来,不过并没有真正的纸带,这一切都是刘卫平量子计算机大脑的虚拟结果。
Xn=X(n),n=0,1,2…
身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鼻祖,刘卫平当然知道这一串方程的意义,这正是统计专家马尔科夫所写出的方程链,正是马克尔夫方程链,机器学会了和人类对话,开启了数元时代。
一瞬间,刘卫平几乎死机了,他对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已经计算到了一定的可能性,现在到达远东堆场只不过是要验证他的怀疑罢了,但是对于贝加尔湖底所采集到的电波信号用模拟计算机破解后尽然是马尔科夫方程链,这大大的超出了刘卫平的计算能力,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建立计算模型将自己的思考继续下去了。
------------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算法结果
数元20年的冬天,随着太空电站的发射升空,地球两极越来越冷了,共青城外的苍茫大地都被白雪冰封,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仿佛进入了冰川时代,北极的严寒一路南下,白令海峡已经被冰川化为平地,将亚美两个大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冰沟阡陌纵横,曾经茂密的森林变为一座座巨大的冰棱,高山上的瀑布倒悬在空中,整个大地死气沉沉,仿佛时间已经静止。
小小的共青城还温暖如春,地热系统和外界不断交换着热量,将等离子碉堡下的辐射处理的热量持续排放出去,为共青城内的人类维持着合适的温度。
相似小说推荐
-
无限之量子永生 (本人云天) 起点VIP2018-04-15完结死,于我而言,早已成了奢望,不想陷入死亡轮回,只有一个办法……于量子永生,于...
-
无限征殖 (幻想越光) 起点VIP2018-04-16完结漆黑的列车穿行在冰冷的宇宙空间中,闪烁的星光深埋着无数隐秘的奇迹。传奇的帷幕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