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环盯着瓷碗和碟子看了半晌,悚然变色。
“明白了吧,世家一心追求大道,但又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总要解决,当剥削压榨部族和旁系子弟不能再喂饱世家这个日益庞大的吸血虫时,当汤钵里的汤都分到了几个碗里时,再想喝汤,就要到别人碗里去抢了。归根结底,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而浑盖之争,只不过掀起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因利益分配不均或经济危机引起的战争,在本世界的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杨小千点出世家之战的真实原因后,心血来潮地想要了解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世界观。
于是杨小千又问道:“浑盖之争,是指世界观念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吧?能具体说说么?”
这时墨环刚意识到世家并不比部族更高贵,人生观正在崩塌,一时没有回话,等到几分钟后才勉强笑道:“抱歉,失态了。”
“没事,说说浑盖之争吧。”杨小千知道,在墨环那个世界里,未必采用了浑天说与盖天说这样的名称,只不过由零一翻译后将两种流派各自选取了对应的词汇而已,而这让杨小千更加好奇,因为浑天说与盖天说,在本世界历史上都是曾经出现过的。
“好的,浑盖之争起源于一位奇人。”墨环整理思路后,开始讲述另一个世界的某位传奇人物。
………………
二百年前,一位早慧的婴儿诞生于铜家,他一岁识字,三岁读经,五岁便能刻写较为简单的符文。
铜家喜获天才,悉心培养,可这个名为铜仪的早慧神童不仅不热衷于研习符经,还对自古以来受到所有宗师与大宗师认可的盖天说提出质疑。
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本该家法处置,但铜家爱惜神童,并未严厉惩罚,一笑置之而已。
尽管受到了铜家学宗的训斥,铜仪仍然坚持己见,他固执地认为,即便全天下人都以为是正确的事,也有可能错误。
铜仪搜遍了所有能查阅的典籍,却从没有看到哪位先人曾提出相似的观点,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铜仪毅然脱离世家,带着几位奴隶,以符具指引方向,始终沿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前进,独自跨越蛮荒之地、无尽之海。
这几乎是寻死的行为,可铜仪心意坚决,铜家百般阻拦也是枉然。
从此,铜家神童销声匿迹,所有人都以为铜仪已经变成妖魔腹中的粪便,或是无尽荒漠上一具枯骨,可十年之后,铜仪竟然回到了符文大陆。
铜家感到震惊,各大世家感到震惊,铜仪自己也感到震惊。
原本想要走出“天盖”以证明盖天说错误的铜仪,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何自己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最终却回到了原地。
没有人愿意相信铜仪的说法,所有人都认为铜仪只不过是半途胆怯,躲在某个化外野人组成的部族里藏了十年,然后从另一个方向折返符文大陆。
其他人的质疑并未让铜仪感到苦恼,真正折磨他的是不可思议的经历。
为什么走过万里河山,最后却会回到原点?铜仪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他在部族上贡的奇珍中看到一枚珍珠。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浑盖之争(感谢书友2017...428舵主打赏)
在浑盖之争出现以前,每一位世家子弟从小便会在宗族学堂里听学宗讲述盖天说,而盖天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三段话。
“天道为规,地道守矩,天圆地方,符立中央。”
“天形如盖笠,地状法棋局。天转如推磨,日月星辰嵌于其上,随而隐之,牵而西落。我等观之正如蚁行磨下。磨疾而蚁迟,故逐之不及。日出高而见,日低而不见,故有昼夜生。”
“天体如弹丸,内中有亮光,是为天灯。或大或小,一般无二。天高而地处其下,天灯在上,耀我山河。”
为便于理解,零一选择了文体相对适合的文言文进行翻译,而后再翻译成现代语讲述给杨小千,这三段话的大概意思是:
“天道是天然且高贵的,而大地则卑贱守矩,天空就是一个覆盖在大地上方的圆盖,日月星辰就是镶嵌在这圆盖上的装饰品,而大地就像是一副静止不动的棋盘,在这圆盖与棋盘的中央,是符道撑起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当天盖转动时,就像是推动磨盘,那些装饰品(日月星辰)位于磨盘上不同区域,而我们人类就像是待在磨盘底下的蚂蚁,根本追不上磨盘转动的速度,于是我们便会看到日月交替,星辰隐现,因此便有了白天与夜晚。”
“天盖的形体就像是弹丸,照亮中间的便是天灯,有时大,有时小,天在上而地在下,于是天灯便照亮了大地山河。”
盖天说宣扬天尊地卑的理念,认为天盖是保护大地的屏障,认为应该顺从天意,专心追寻符文的奥秘,而不要妄图探索天盖之外的域外世界。
由于盖天说对于集权思想有天然的优越性,利于洗脑下层民众,所以各大世家与后来建立封建皇权的大明都极力支持盖天说。
此外,盖天说也有利于一些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计算的运用(比如勾股定理,又名毕达哥拉斯定理,在四号地球同样有数算大师发明了这一条定理,只是名字不同),这一点即便是后来提出浑天说的铜仪也无法反驳。
了解完盖天说后,杨小千不禁赞叹人类想象力的神奇和统一性,要知道在本世界历史上,也曾有一位梁武帝提出类似的盖天说,没想到换到一个历史轨迹完全不同的世界,还会有高位者提出这种观点,用于愚民与集权。
讲完盖天说,墨环继续讲述铜仪提出浑天说的过程。
………………
周游世界并回到符文大陆后,铜仪始终无法理解自己的神奇遭遇,尽管他留下的许多言论——如“极北有绝地,万物皆不生,夏时冰亦不释”——后来都被证实,但在当时都被人们当成是臆想与胡编乱造。
苦恼多时,终于有一天,铜仪在部族的贡品里看到了一枚珍珠。
当看到这个自然形成且近乎完美的球体,铜仪恍然大悟,此前他因盖天说无法解释地平线与海平线的存在,而决意要跨过地平线与海平线,证明盖天说的错误,但他也只是想证明头顶的天不是一面球盖,却没想过,脚下大地并非平面!
假如大地也是球形,便能解释为何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行最终会回到原点,当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冒出,连铜仪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可是大地怎么会是球面呢?人是如何站在球面上的呢?铜仪想不出答案,为了验证这一想法,铜仪再次启程,这一次,他带领队伍,从与上一次相反的方向行进,并且带上了大量符具,沿途留下标记。
五年后,铜仪再次回到符文大陆,在这五年艰辛的旅途中,他抛下一切无关事务,一面日夜兼程,一面冥想思考。
等到他再度回到符文大陆时,他对自古以来便被奉为天条的盖天说发起挑战。
铜仪邀来各大世家学宗,坐地论道,语出惊人:“自古以来谈天者,皆为不识天相,凭心臆断,谬以千里。居于蜗角,欲论天地之广;身怀螺壳,而欲测海洋之深。此之谓不知量矣!”
这番话大概意思是:从古至今谈论天盖的人,都是没有真正看过天空的人,完全凭着心里的臆想猜测去下判断,错得太过离谱,就好像一个住在蜗壳里的人讨论天下疆域的广阔,或是一个藏在螺壳里的人,想探测海洋的深度,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各位学宗都是涵养功夫极高的人,全都压住心头惊怒,冷眼旁观,要听一听铜仪的见解。
接着,铜仪便在铜家学堂里提出了浑天说:
“天大地小,地在天中,如壳中鸡子,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表里有水,如黄外有白。”
“天转如车毂之运,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天灯于其上明,昼夜不熄,辉光灿灿,照我河山。”
“灯明于天上,以光照我,何哉??浑沦天球,内无可支,地悬于中,托天者何?”
“浑天外有浑天,天外人窥我如童窥蚁于灯下,灯者,天灯也。地者,纹水并由而托也。天者,天外人以符托之。”
“由此可知,天壁银成,实远而不可见。仰而瞻之,苍苍然也,何故?如旁望远道之山而色皆青,俯查千仞深谷而窈然黑峻。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故我等应竖夺天之志,灭天灯,破天壁,得见真宇宙。”
(大地包裹在天空中,就像是鸡蛋壳里的鸡蛋,天包着地就像壳抱着蛋,而底下的海水就像是蛋黄外面的蛋白,将蛋黄裹住。
天穹在转动,就像车毂的运动,它周而复始的旋转,没有由来也没有尽头。它的形状是浑然天成,完整无缺的圆形,所以就把天的形状称为浑天。天灯在天穹上亮着,它是昼夜不息的。它的光辉灿灿煌煌,照耀我们的广大疆域。
相似小说推荐
-
绝地探险者 (银河驴友) 起点VIP2017-12-20 末世危机灾难降临,社会崩塌;环境巨变人类数量十不存一,从生物链顶端的王座跌了下来以往...
-
玄机武帝 (效颦先生) 创世VIP2017-12-19 星际文明从秦朝开始墨家机关吞并了鲁班家族和天机家族等其他家族。而后替代了这个伟大的...